首页 理论教育 幼儿心理健康概述

幼儿心理健康概述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儿童,注意力不能集中,兴趣时常转移,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行为经常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很差。儿童的基本心理功能及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是儿童心理健康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之一。其次,幼儿期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协助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尤其是协助那些生理及心理功能具有一定缺陷的儿童建立现实的、正确的自我意识,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一节 幼儿心理健康概述

考点1 心理健康的概念

1989年,世界卫生组织明确提出:“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而且包括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道德健康。”由此可以把心理健康界定为: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的、持续的心理状态与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够有效地发挥个人身心潜力以及作为社会一员的积极性的社会功能。

考点2 幼儿心理健康的标准 重点等级★

一般心理健康的幼儿具有如下特点:智力发育正常,喜学爱问,情感丰富,情绪开朗;行为活泼而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合群、乐群,能适应集体生活,能与同伴友好相处。具体说来,他们在生活、学习、劳动以及与人相处等方面应有如下表现:

1.智力正常

智力一般是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思维力和想象力的综合表现,它是以思维力为核心。智力正常的儿童在认知方面一般表现出想象力丰富、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动手能力和动作协调能力较强。智力落后的儿童较难适应社会生活,很难完成学习或工作任务。

2.人际关系和谐

个体的心理健康状态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和谐的人际关系既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条件,也是获得心理健康的重要途径。心理健康的儿童,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能逐渐学会与环境建立起和谐的关系。虽然他们人际交往的技能较差,但他们乐于与人交往、合群、能理解和接受别人,也容易被别人理解和接受,能与他人友好相处。他们希望通过交往获得别人的了解、信任和尊重。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不能与人合作,甚至侵犯他人,对人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斤斤计较,猜疑、嫉妒,退缩,不能置身于集体,与他人格格不入。

3.心理特点符合实际年龄

根据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生理、心理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可区分为四种年龄:实际年龄,即时间(日历)年龄;心理年龄,即由人的心理发展特征所反映的年龄;生理年龄,即由身体发育成熟水平所反映的年龄;社会年龄,即指待人处世、适应社会能力的水平所反映的年龄。由于受~身体状况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生理年龄可以与实际年龄不相一致,但是儿童的心理年龄应该与社会年龄和实际年龄相一致,既不表现得过于少年老成,也不过于幼稚。

4.情绪稳定、愉快

心理健康的儿童表现为情绪安定,积极向上,具有对他人的爱心和同情心。在他们身上,愉快、乐观、满意等积极情感总是多于消极情感,能较长时间保持良好的心境,没有不必要的紧张感和不安感。对待环境中的各种刺激能表现出与其年龄相符的适度反应,逐渐学会调节和控制情绪。当心里有了委屈、痛苦、挫折时,能合理地宣泄不良的情绪。如果情绪太易变,反复无常,情绪的表现与内心体验不一致或与外部环境不协调,都是不健康的心理状态。

5.行为统一协调

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的思维变得有了条理,主动注意时间逐渐延长,能较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情绪情感的表达方式日趋合理和成熟,对客观事物的态度渐趋稳定。心理健康的儿童,心理活动和行为方式是协调一致的。其行为通常表现为既不过敏,又不迟钝,面对新的刺激情境能做出合理的反应,具有与大多数同龄儿童基本相符的行为特征。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儿童,注意力不能集中,兴趣时常转移,思维混乱,语言支离破碎,行为经常出现前后矛盾的现象,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能力很差。

6.性格乐观开朗

性格是个性的最核心、最本质的表现,它反映在对客观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之中。性格良好反映了人格的健全与统一。心理健康的儿童,一般具有活泼开朗、乐观、自信、积极主动、独立性较强、谦虚、诚实、勇敢、热情、慷慨等性格特征。对自己、别人、现实环境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比较符合社会规范。相反,心理不健康的儿童与别人和现实环境经常处于不协调的状态,表现出冷漠、自卑、孤僻、胆怯、执拗、依赖、吝啬和敌意等不良的性格特征。

7.自我意识良好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及自己与客观世界关系的意识。自我意识在性格形成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当幼儿在语言中出现“我”时,就可以说他已经开始有了自我意识。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儿童,能了解自己,悦纳自己,体验到自己存在的价值。在他们身上积极的肯定的自我观念占优势,对自己表现出自爱、自尊、自豪感;对他人则表现出友善、同情、尊敬和信任。

考点3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 重点等级★★★

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因素是复杂多样的,这其中既有个人自身的因素,也有与之相关的家庭、环境等因素。

1.生物因素

(1)生物遗传。遗传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十分密切,尤其是一个人的体型、气质、神经系统的活动特点、能力与性格的某些成分等都受遗传因素的影响。

(2)病菌、病毒感染。斑疹伤寒、流行性脑炎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传染病能够导致器质性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

(3)脑外伤或化学物质中毒。因摔伤、碰伤或战争时的战伤造成的脑震荡、脑挫伤等,都可导致心理障碍,如意识障碍、遗忘症、言语障碍和人格改变等。有害的化学物质侵入人体内,可以毒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心理障碍,如酒精中毒、食物中毒、煤气中毒以及某些药物中毒等。

2.幼儿的心理

(1)心理发展。儿童的基本心理功能及自我意识的发展也是儿童心理健康状态发生明显变化的原因之一。首先,感知、记忆、言语、思维等基本心理过程是儿童认识与理解周围世界的基础。研究发现,感觉过度敏感或过度笨拙是儿童产生学习障碍和情绪障碍的很重要的原因,而言语和动作(走路)的发育迟缓又使儿童心理健康问题发生的可能性明显大于正常的儿童。其次,幼儿期是儿童自我意识的萌发时期,协助儿童正确认识自己,尤其是协助那些生理及心理功能具有一定缺陷的儿童建立现实的、正确的自我意识,对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2)幼儿人格特征。人格特征对人的心理健康有非常明显的影响,是造成心理障碍或精神失常的一个重要心理社会因素。由于人们总是依其人格特征来体验各种致病性因素,并建立对紧张性刺激的反应形式,因而特殊的人格特征往往成为导致某种心理障碍或精神病原因中的内在因素之一。

3.家庭环境

在个体的早期发展中,家庭的影响起着主要作用,家庭环境对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家庭是社会的最基本单元,是幼儿最早生活和接受教育的场所,也是幼儿个性实现社会化的主要场所,同时家长又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幼儿最初经历的教育主要是由家庭提供的。因而家庭的一些潜在或外显的条件,如家庭的自然结构、家庭的人际关系、家庭的教育方式、家庭的抚养方式以及家长的素质等对幼儿心理的健康成长都存在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

4.幼儿园环境

幼儿园是幼儿接触的第一个社会教育机构,幼儿期又是人一生中身心发展可塑性最强的时期。这一时期,除家庭以外,幼儿园与幼儿成长的关系最为紧密。

5.社会生活环境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经常处于紧张之中,心理上的种种冲突、压力和焦虑不断地增加。社会价值观的多元化对幼儿产生了不可低估的影响,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

考点4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重点等级★★★

1.学习表达和调节自己情绪情感的方式

情绪情感是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健康的一个重要因素。学前儿童的情绪情感带有易变换、易冲动、易传染、易外露的特点。他们对情绪情感的控制还有困难,有时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体验。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教会儿童正确认识、理解、评价、引发情绪情感反应的情景,知道只有提出合理的要求才能得以满足,而不合理的需求必定不能达成。要让学前儿童学会用言语和非语言(神态、表情、动作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培养他们控制、调节情绪情感的能力。

2.学习锻炼社会交往的能力

归属和爱以及尊重的需要是人类的基本需要。学前儿童这种需要的满足更多地是从一般的同伴集体中获得,进而开始与周围的人和物交往。这种社会交往能力的形成对学前儿童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因此,在教育过程中要让儿童学习感知他人的情感,并能用合适的方式给予回应;学习轮流分享、互助合作的技能;能达成与同伴及相关成人、周围现实环境的协调和适应;懂得基本的礼貌礼节。

3.学习锻炼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

独立性的培养起始于学前阶段,针对这一阶段儿童渴望独立的需要,在教育中要让他们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依赖他人;在日常活动中有主见,学习独立思考并解决问题;学习自我保护的常识和技能;帮助他们体验独立自主、获得成功的喜悦,培养独立的个性心理品质。

4.学习养成良好的习惯

习惯是一定情况下比较固定的、完成某种动作自动化的倾向,是一种信念和行为的定势,具有稳定持久的特点。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习惯,对其一生将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前教育阶段主要是培养学前儿童良好的生活习惯、卫生习惯和行为习惯。

5.进行合适的性教育

学前儿童对自己性别的认识,对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应起作用的认识,以及性意向的发展,是他们社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发展结果,不但影响到儿童期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特点,而且关系到他们最终形成的个性,影响到他们的一生。儿童早期性教育的内容主要是:确立正确而恰当的性别同一性和性别角色;防止性压抑和性抑制;让儿童正确地了解有关性的问题。

6.预防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

教师要依照心理健康的标准,通过调查、观察、筛查和诊断等方法,及早发现学前儿童的各类行为问题、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确定问题的性质,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早期教育、早期干预或早期治疗。三级预防策略是预防学前儿童发生心理障碍和行为异常的基本策略。

考点5 促进幼儿心理健康的措施 重点等级★★★

1.营造民主、充满关怀和爱护的家庭环境

家庭是幼儿生活中第一个接触到的环境。完善的家庭结构,良好的家庭人际关系,家长本身的素养及对子女的教育观、教养方式,都会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爱是家长与孩子之间最基本的要素,然而父母爱孩子,并不表示他们自然而然便成为称职的父母。爱应该以一种有益于孩子,同时父母也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家长在对幼儿的教养过程中,应该以身作则,应该信任、尊重幼儿;要尽可能地与幼儿沟通,分享经验,用心投入幼儿的生活;在沟通过程中尽可能用明确而富于鼓励的表达方式,对幼儿在行为上的变化也尽可能以诚实而明确的态度来处理,要尽量创造民主、充满关怀和爱护的家庭环境。

2.加强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持续的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前一阶段的心理发展必然会对后一阶段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也应是一个持续的过程,不应割裂,从幼儿园、小学到中学、大学都应相互连贯、相互衔接,关注每一阶段的发展对个体终身发展的影响。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迈向社会、迈向广阔世界的第一步。幼儿园的教育尤其是心理健康教育至关重要。幼儿园的教师不仅要关心幼儿认知的发展,更应关心幼儿情绪和人格的健全发展,使幼儿成为全面发展的个体。

3.注重幼儿教师的作用

幼儿极具模仿性,幼儿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幼儿的发展。幼儿对教师的态度举止十分敏感,有的幼儿教师总认为孩子小、不懂事,在幼儿园里采取斥责、惩罚,冷漠的方法处理幼儿问题,这会对幼儿的心理健康造成负面的影响。因此,幼儿教师应加强自我的心理卫生保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育能力和教育水平。幼儿教师应该做到:保持对幼儿纯真的爱,使幼儿在交往中体验关爱、安全感和亲近感,使幼儿保持积极愉快的情绪;在与幼儿的接触中,通过积极的带鼓励性的语言,如对幼儿的注视、微笑、点头、做肯定性手势以及身体接触(如抚摸、拥抱、拍头等),使幼儿有一种充分的被重视感和被接纳感。

4.幼儿园、家庭和社区教育相融合

除家园合作外,还应建立幼儿园与社区的联系,依托社区优化教育环境,开展心理辅导,充分扩展、利用各种积极因素为培养和维护幼儿的心理健康服务。比如,可以通过家长学校开设有关幼儿和家长心理的讲座;开展亲子活动,加强父母与幼儿的沟通;开设家庭心理咨询,对有问题儿童的家庭上门治疗、送教;实现时空开放,积极利用社区心理卫生资源,努力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综合能力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