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细致入微的备课
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一个故事,一位教师的一堂历史课上得十分精彩,令所有听课者叹为观止,下课后大家请教他有什么良方,那位教师说,我是用我的一生来备这节课的。是的,最高境界的课堂正是用一生心血去“修炼”的,师者知在先,好的备课不仅要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更要备属于自己的科学的、有特色的教育教学理念——这些工作都需要我们用毕生的精力去完成。
回过头来看看我们目前的备课现状,确实还存在着这样或那样不尽如人意的问题。有教师的认识问题,也有对备课内涵的理解问题,当然还有教师对教材的理解、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对教学技巧的掌握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备课备什么?怎么备?让我们来看看案例。
一次公开课的三次备课
上学期学校组织的秋季大型对外公开课,高老师上的内容是牛津英语八年级上Unit 4的Helping the animals。
第一次备课:高老师在经历了多次肯定和否定之后,终于把Helping the animals的教学设计定下来了。虽然还有些犹豫,但先前零碎的设想总算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思路,几天来萦绕在心头的焦虑也减少了不少。回头审视整个教学设计,觉得还比较满意。那是她在多次阅读文本的基础上,又全面搜集各类专家的见解和资料,反复对比斟酌之后确定的。高老师相信自己对文本挖掘的深度,对教学切入点设计的新颖性,对课堂导入的生动性,对预设问题的开放性等方面都已考虑得比较深入和全面,所以,期待着能够在学校的试讲中就绽放出它的光彩!
一、新课导入:把男生和女生分为两组,比赛写动物的英语单词。
设计意图及效果:试图活跃课堂气氛,并且从学生的答案中引入本课的主题。可是事实上这个环节结束后,出现了很多问题,学生和老师都觉得这个导入生硬,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
二、整体设计:本课是一堂听说课,高老师设计为听说结合,以动物的“外貌”“食物”“面临危险”“习性”为主线,分别开展对话练习。
设计意图及效果:让学生在听力和对话中掌握相关的词汇和短语,并且以小组活动为主,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但是,实际上课的结果是学生的反应很平淡,甚至没有平时上课活跃。在要求进行小组对话时总是不能顺利完成任务。她知道,她的试讲已完全失败。
第二次备课:怎么会是这样呢?原先的预设不是很自然吗?这时,高老师的内心充满了意外和失落。不行,得推翻原先的设计,因为在反思中她清醒地发现在第一次备课中只关注了文本,关注了教师,关注了专家们的观点和感受,也关注了教学方式的科学性,却唯独忘了去关注课堂的主角——学生。不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又怎能引发学生的感悟,此时,任何精心的教学设计都只是一个“空中楼阁”。
是啊,课堂教学是引导学生而不是让学生配合,教学过程不是简单的“教+学”,“一个真正关注学生发展的教学设计,会为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创造性提供条件,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为每个学生提供主动积极活动的保证,会促使课堂中多向、多种类型信息交流的产生和对及时反馈提出要求”。因而教师应该在备课时从多方面去了解学生的学情、预测更多的可能,并准备应对策略,让教学设计真正服务于课堂,服务于学生。那种用一厢情愿的手法去教学生如何来演出自己的剧本的演出,是拙劣的。
发现了缺点也就找到了备课的方向,高老师于是就从了解学生的学情入手,研究适合学生实际的听说课教学法等,于是便有了第二次教学设计和实践。
一、新课导入:问题“Whats' your favourite animal?”“Can you say something about the animal?”
设计意图及效果:导语设计从学生的已有知识出发,在复习的同时导入本课主题。实际情况也是不错的,很多学生都能开口说出动物的特征,然后自然地转入到本课“狼”和“虎”的特征。
二、整体设计:经过反复研究,高老师得出公开课就应该实实在在地听,实实在在地说,所以把听力的过程设计为三步,分别为填空、判断对错和总体把握。把说的任务也落实到两个步骤:一是以“接龙”游戏的形式让学生简单重复所学内容,二是设计一个对话。
设计意图及效果:以“听”带出“说”,实实在在地训练听力,实实在在地训练口语。在上课的时候,学生从听到说,从简单的寻找答案到复杂的对话训练,气氛活跃,参与积极,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标。
第三次备课:这一次学生的反响远远好于第一次,于是,高老师坚信:以学生为教学设计的主导方向一定不会有错。同时,在课后再次思考时,她发现,要在课堂上全盘顾及学生的学情并及时作出回应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细细回想第二次的教学设计和实践,虽然已树立了以学定教的观念,但仍有许多地方值得商榷和改进。
如1:当学生用他们的语言概括了主要内容之后,教师不应该再是简单地重复强调,而应该有更高层次的归纳。
如2:当学生在为保护动物出谋划策的时候,教师不应该全盘肯定,而是应该从实际出发来点评。
……
这就是高老师的第三次备课,进一步关注学生的反应,揣摩学生的想法。在正式公开课的时候,完成了第三次“上课”,可她的思考还在继续……
这次公开课的三次备课,让她想起一位语文特级老师的“一篇课文,三次备课”的原型经验:第一次应该摆进自我,不看任何教学参考书和文献,全按个人见解准备方案;第二次应该广泛涉猎,分类处理各种文献的不同见解后修改方案;第三次了解学生实际,边教边改,在设想与实践的不同中再次备课。多次实践和思考,让高老师看到了阅读教学存在的缺点和不足,从而找到了努力的方向。
蹲下来,才能听见花开的声音。
这就是备课,它并不是简单地在课前翻翻教材就能办到的,而是一个与公开课讲课过程同等重要的环节。
备课的重要性,需要引起年轻教师们的重视。很多年轻教师为了上好一节课,苦苦研读文本,细细揣摩学生的学习基础,认真设计教法,但上课时仍战战兢兢。有些教师刚步入工作岗位时,不敢脱离备课手册,备课成了抄写教案,很少认真思考,难以深入下去。后来有了网络上源源不断的共享备课资源,愈发助长了惰性,备课环节也就虚有其表了。
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没有精心的备课,就没有高效的课堂;没有精心的备课,先进的教育理论就没有了实践的场所;没有备课与课堂中的实践,又怎能有反思与继续实践的基础;没有反思,就没有自己的教育信念,永远成不了具有鲜明个性的教师。许多名师都谆谆告诫:教师成才备课始。
备课方式是教师们一直都在探讨的问题。有的教师采取备课教案——A案、B案的形式。A案上有这一课时的教学内容、教材分析、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过程的主要环节。B案上主要写课前对这节课预设的调整、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及遗憾、课后的反思与感悟。当下一次再遇到同样的内容时,A案可以继续使用,只写B案即可。这样做,在完成A案的同时,其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必然会得到提高;通过对B案的使用,可以促进其重新审视自己的教学过程,从中发现自己的成功点和不足之处,不断得到提高。
备课是重要的教学环节,是教师的基本功。备课是一项细致、艰苦而又富有创造性的劳动。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学效果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备课的粗细与深浅。大量的教学实践证明:即使教学经验丰富的老师,如果课前准备不充分,教学效果也会不理想,与此相反,有的新教师由于兢兢业业地备课,教学内容充实,教法灵活,课堂教学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就同一教师来说,进行观摩教学时,教学效果一般都比平时好,原因并非观摩教学时教学能力提高了,而在于教师备课比平时充分得多,进行了认真的筹划和精心的设计。可以说,任何一堂成功的课,无不凝结着教师备课的心血。而备课作为教师课前准备的过程,也是教师提高知识水平和教学能力、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教师通过一次次地收集资料,一遍遍地研究教材、确定教法,专业水平和教学设计能力自然会得到提高。
教师的备课过程同时也是教师把自身能力转化为教学能力的过程。作为教师,都具备一定的专业文化水平,但如果不去备课,就不能形成某一内容的实际教学能力,也就不能顺利完成教学任务。
我们既要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又要看到备课的艰苦性。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一位语文教师是如何备课的:
如果我们留心思考,就会发现公开课与常规课有许多不一样的地方。对于两者的不同,有人做了这样有趣的比喻:公开课是华丽的时装,常规课如朴素的布衣;公开课是精雕细刻的美玉,常规课是原生态的玉石;公开课是频频出镜的模特,常规课如默默无名的村妇;公开课是改善待遇的小灶,常规课是滋养身体的粗粮;公开课似名厨掌勺,常规课则“若烹小鲜”。这些比喻实在精彩,恰如其分地道出了公开课和常规课的区别。
如何备好一堂公开课呢?这个问题当然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经过几轮公开课的准备,我个人总结了一些经验看法,现在拿出来与大家交流。我把一堂公开课的出炉总结为四句小诗:“众里寻她千百度,庖丁解牛明思路。深挖教材加亮点,精雕细刻心有数。”
众里寻它千百度
这第一句其实可以分为两个过程:收集素材,确定重点。
收集素材包括下载大量的课件、参考大量的教案、查阅大量的课外资料。用哲学上的话来讲就是首先占有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材料。我在准备公开课的时候,一般都要先下载五个以上课件,参考三个以上教案的思路,此外还要把手头能看的相关资料全部看完。这样做的目的是想在进行材料选择的时候有更大的余地。这是讲好一节公开课的必要基础。例如,我在讲《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这一公开课时,事先就下载了七个课件、三篇教案,看了一本教学参考书和两本练习册的相关资料,还在网上找了很多关于麦当劳的最新资料。
当然仅仅占有大量的材料还是不够的,还要从中进行必要的筛选,确定重点,就像鲁迅说的一样,“我们不仅要占有,还要有挑选”。
庖丁解牛明思路
选好要参考的主体材料之后,接下来就是最重要的备课过程了。首先要深入地进入到文本当中去,这一过程我们至少要完成三个任务:彻底理顺文章结构,彻底理解作者意图,彻底弄清文章思路。
但是工作到此仅仅完成了一半,接下来还需要确定讲课时的思路。一堂公开课上讲哪些内容,怎样讲这些内容,怎样把你所要讲的环节串起来?这就需要进行第二次精心的选材。不同的是这一次选材的对象是文本内容,在熟悉文本的基础上确定你在公开课上要讲的内容。选材范围显然比上一次小了,但是要求高了,所有的选材都要围绕讲课者的思路展开,合则留,不合则删,哪怕是很精彩的材料,只要和讲课思路有悖也要忍痛割爱。
在讲《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文时,我通过仔细研读课文,最后把自己的讲课思路确定为:“解开一个标题,说明一个现象,得出一个结论,受到一点启示。”我把通篇文章融炼为四句话,等于是把书读薄了,讲清这四句话就可以把这篇文章讲好。
深挖教材加亮点
经过以上两个准备过程,讲案基本上就成型了,但如果把这个讲案拿去讲解,肯定是不会出彩的。这就需要我们进行第三项工作了:在现有教案的基础上对课文进行再次深挖,并给讲案增加一些亮点,这些亮点可以是一些趣味小故事和典故,也可以是自己思考出来的一些启示,这些内容需要别致新颖,让人耳目一新。
我在备《麦当劳中的中国文化表达》一课时,抓住了“全盘西化”这个亮点做文章。我觉得这篇课文只讲麦当劳在中国的变化会使内容平面化,但是如果把“全盘西化”这个概念拓展一下,无疑会给自己的公开课增加些许亮色。于是我在讲这个概念时,先是找了胡适先生关于全盘西化的资料,再找了一个极度崇洋媚外的小笑话,又用菲律宾全盘西化后的恶果说明全盘西化的后果。这样一深挖,课堂的深度立显。当然课堂深度的提升是要有一个度的,要以学生的理解能力为基础,如果无限度地深挖反而会适得其反。
精雕细刻心有数
备课到了第三个环节,讲稿已经基本定型。如果认为到此就万事大吉那就错了,我们还需要在细节上下工夫,还需要不断修改,需要不断推敲讲稿的整体思路是否明确,研究讲稿的环节与环节之间衔接是否自然,甚至讲稿中的每一句话都需要去认真推敲。除此之外,还要结合讲稿设想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哪些意外情况,哪些内容在课堂上可能会用不上,哪些问题的设计到时可能和预想的有出入。这些都需要去思考,要提前想好预防措施。通过这一环节要做到:手中无稿,心中有数。这是一个精益求精的过程,也是一个锦上添花的过程。在公开课之前我总是不时地反复看稿、审稿,而每次都有新火花迸发,每次都有新创意闪现,每当这些灵感、创意在头脑中闪现,我就赶紧添加到讲稿中去。这个过程一直要持续到公开课结束,这种无止境的追求让我受益匪浅。
总的来讲,公开课要做到“推陈出新,有心栽花,凸显自我”。如果说常规课能看出一个人的耐性,那么公开课就能看出一个人的悟性。如果说常规课比的是一个人的底气,那么公开课比的就是一个人的才气。能上好常规课却不会上公开课的人,是实干家;只会上公开课而不去认真上常规课的人是表演家;为了上好公开课而荒废常规课的人,是“名家”(为了名利而不顾自己真正的家);能上好常规课又能上好公开课的人,才是真正的行家,也是我们真正向往的“大家”。公开课带给我们很多思考,思考便是我们的收获,思考便是我们的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