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反思公开课的误区

反思公开课的误区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教师需要公开课,但教师需要有实效的、真实的、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的公开课,那种表演、作秀的公开课是教师强烈反对的。这样的公开课已经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了,完全成了教师与学生友好合作的“表演”课。另一位教师在上公开课前的一番表白更是深刻地揭露了当下很多公开课的真面目:“……不用紧张,权当是一次表演好了,走过场而已……”

第一节 反思公开课的误区

教师需要公开课,但教师需要有实效的、真实的、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的公开课,那种表演、作秀的公开课是教师强烈反对的。下面是一位教师根据自己亲身体验总结出的目前公开课所面临的“假课”现象。

一、公开课的目的、功能和性质的变质

眼下很多地方都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把教师公开课的上课情况作为评优、评先进、晋级、评教学能手、评学科带头人等活动的必要条件。于是,不少教师迫于这些规定的压力,硬着头皮去上各种各样的公开课,同时为了获得良好的评价,就标新立异,花样百出。很明显,公开课变成了具有极强功利性的公开课,已经没有了公开课应有的学术性和价值。

二、课堂教学过程的虚假

1.虚假课堂——彩排后的表演,导致教研环境的失真

可能是出于教学效果方面的考虑,当下很多公开课,上课者往往要花上一个月甚至是更长的时间来筹划准备,课件、教案、教具等一切就绪后,还得让学生事先充分“准备”,并在课堂上反复“演练”“彩排”,倾听多方意见,再修饰加工,最后才正式上课。这样的公开课已经不能说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开课了,完全成了教师与学生友好合作的“表演”课。

本人所在的学校最近恰好有两位教师上了两节县级公开课,我也有幸看到了其中一位教师公开课的准备和上课的过程:备课花了多少时间就不用说了,光是做课件一项就请了本校几位课件方面的“专家”忙活了两三天的时间,课件、教案、教具等都准备好后,便是借其他教师的班级来一遍又一遍地“上课”,而且每次都有同教研组的教师一起听课、评课、改课。就这样一遍又一遍地上,一遍又一遍地改……一共进行了四次!最后才是真正的上课。另一位教师在上公开课前的一番表白更是深刻地揭露了当下很多公开课的真面目:“……不用紧张,权当是一次表演好了,走过场而已……”对于这样费时费力、“精雕细刻”的公开课,是否具有教学研讨的意义?这样一堂近乎完美的公开课,叫其他的教师怎么学,学什么?

2.虚假情境——浪费时间的行为

现在很多公开课还透着另一种层面上的虚假:每节课开始之前总不免要放一段与课题内容有关或者无关的音乐,然后就是一张又一张令人眼花缭乱的幻灯片,一个又一个的思考题,一段又一段的视频……最后总不忘记加上一段音乐作为全堂课的小结。甚至有一位教师在进行一节以社会生活变迁为内容的公开课教学时竟然让学生搞起了不伦不类的服装表演!又如在一次历史与社会教研听课活动中,某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求学生根据所学的内容编演历史剧,但由于本节课所涉及的历史事件本身故事性不强,叙述也不够完整,结果学生表演就像是在背“台词”,毫无历史感,更达不到教学的目的。

纵观我们的公开课教学,给人最大的感觉似乎是没有课件就不叫公开课,没有音乐就不是公开课,没有幻灯片也就不是公开课,没有小组合作、小组活动也就不是公开课。情景创设“花”“偏”“多”,不实际,浪费时间,有的甚至偏离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走进了一条浪费教学资源的死胡同,从而严重影响了教学的进程和效果。

3.隐性虚假——应当引起我们重视的行为

前两者的假,一目了然,一眼就可以看出来,但公开课中的另一种假,我们是很难直接看出来的,它存在的面更广,危害性更大。比如报纸上曾报道了福州市某小学“好生”上公开课,“差生”留在教室里面自习的事件。我也能找到一些类似的现象:一些教师在上公开课的过程中,在课堂提问时总是有意或无意的提问那些成绩较好的学生,而对那些成绩不好的学生不屑一顾;有些教师在上公开课之前会有意或者无意的向学生透露一些本节课所要提问的问题,有的干脆将问题的答案也悉数交给了学生,以应付课堂上可能出现的“冷场”……凡此种种“假课”将教学过程中真正的问题掩盖起来,对课程改革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三、课堂评价虚假、僵化

这几年,听了很多公开课、展示课后,我发现了一个普遍的奇怪现象:在课堂上几乎每位教师都和蔼可亲,对学生的课堂作业都“赞不绝口”。现在的公开课当中,似乎都存在着这样一条潜规则——公开课上不应该说学生作业不好、表现不好之类的话,甚至不能对学生的想法和做法提出自己的建议;要获得其他听课教师的好评,就必须始终面带微笑,同时永远鼓励学生,永远说“你做得很好”“你想得真棒”“你的想法很有创意”等。我们的教师们往往都在公开课的课堂上描绘着一个共同的神话课堂、理想课堂。为了这个带有神话色彩的理想课堂,教师带上了微笑的面具,准备好了一大堆赞扬与鼓励学生的话语,学生也统一戴上了“天才”“神童”的面具。还有的课堂,仅仅停留在对结果的正确与否的评价上,而很少有对结果产生过程及其原因的分析与评价,评价层次肤浅。写到这里,我不禁要问:这种专门为公开课准备的课堂评价方式是否真的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求知欲?在我们一次又一次表演的同时,难道我们就没有发现自己对学生的鼓励与表扬越来越言不由衷,越来越虚伪,学生们对类似的表扬与鼓励也越来越麻木了吗?

与常规教学相比,公开课是一个教学“特例”,是与师生熟悉的常规课完全不同的另类场景。由于听课者置于课外充当听众、欣赏者、督导者、评判者的角色,难免让讲台上的教师也走到教学之外,根据听课者的喜好和标准,改变和装饰教学方式,以至出现一些偏离教学根本要求的表演行为和形式主义做法。这样的公开课不免走进了误区,使人不禁要问:公开课到底怎么了?是什么原因让公开课如此尴尬?

一、目的不明确

公开课的目的是什么?有些学校、教师对公开课的目的不明确,甚至是以一学期有多少教师上了多少公开课为工作成绩,课后也不认真组织评议,整个活动缺乏理论指导,教者不知道上公开课要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听课者往往不知道此次观摩活动的目的,也不知道施教者的教学意图和教学思路。

这样的公开课上是上了,但是研究教学、切磋教艺的目的没有达到,所以这种为了公开课而公开课的做法没有什么实际意义。

二、背离教材体系

公开课的内容是什么?执教者有的为了扬长避短,有的为了挑选“容易”的课文有“戏”可唱,往往在确定公开课的内容时,随意挑选课文。于是乎,原本是后半学期教的课文,挪到了前半学期。这样做表面看起来无关紧要,其实则大不然。因为教材在基本训练的编排上是循序渐进的,训练必须拾级而上。如果提前,那么该篇课文应该落实的训练点,因学生还未训练过而不能落实,这样执教者不得不改变该课文的重点和难点,导致训练不到位。

三、滥用多媒体成风

多媒体教学的确优点多多,形象、生动、充满趣味。教师们都想利用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来给自己的公开课增色,以至于有些没有必要利用多媒体的公开课也强加使用,效果是学生确实为眼花缭乱的课件场景所陶醉,对重要知识点却记忆得少之又少。

多媒体可以使用,也应当使用,但贵在用得“精”“当”“妙”。在课堂教学中应用多媒体,需要把握最佳时机,掌握适当的“量”与“度”。对那些远离学生实际,而必须让学生掌握的知识点,可以运用多媒体;对那些逻辑思维强、较为抽象的知识,学生难以想象、难以建立起概念的知识点,可以运用多媒体;而对那些只需要黑板、粉笔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必要用多媒体。

四、课堂缺乏真实性

我们之前也提到了,有人指责当前很多公开课就好比是一出演练精当的好戏。教师当仁不让充当主角,根据教师的安排,学生或扮演配角,或充当道具。课堂上教师镇定自如、滔滔不绝。学生发言踊跃、妙答巧问。课上的实践活动,课前已反复演练。观摩者看到的是行云流水般貌似非常成功的教学,但只要稍加留意就会发现,学生是在按照标准答案“背书”,所谓的“流畅”不过是“充分准备”的结果,教师和学生只是在照本宣科地“背台词”“走过场”。就连课堂讨论也只是形式上的,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意义上的提升。这样的课堂根本谈不上互动、生成和情感沟通,造假只会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起负面作用。

教育学生追求什么是教育的一个重要任务,而“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口号,也明确了教师既要传授真知,更要教人求真的责任。只有教师自身是一个脚踏实地的“真人”,教师才能成为学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榜样和楷模。

五、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忽视

我们一提到公开课,会很容易想到教师的公开课,学生往往容易被忽视。无论是上课教师还是听课教师,都很少真正关注学生及其反应。上课教师关注的是如何呈现自己的教学内容,如何把握教学进程,如何使课堂跌宕起伏、异彩纷呈。教师课前准备异常充分,以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种种可能反应已尽在教师的掌握之中,如何“艺术地”应对学生的反应,教师也早已胸有成竹。而听课教师关注的是执教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环节的安排、语言的运用,以及其他一些技术技巧方面的问题。即使关注学生,也大多数是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来验证上课教师的处理是否得当。

而日常教学中,教师必须关注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努力开发每一个学生的潜能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与日常教学相比,公开课偏离了真正意义上的教学,而凸现出它“表演化”的特质。在公开课上,学生不是因“学”而存在,而是如同教师操纵的多媒体设备,成为教师展示自己魅力的必备道具。

公开课既然是“课”,就必然有“课”的共同特征。教师一旦把“课”演化成展示和表演,教学便成了“目中无人”的教学,学生不再是具体的有个性的人、有生命的个体,而是教师教学场景中的一个道具。所以,要让公开课实现它真正的意义就要把课堂还给学生,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气息;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充满成长的气息;把创造还给教师,让教育成为充满智慧的事业。

六、过于追求完美的程式化倾向

公开课与日常教学的最大不同,表现为它似乎能“一切尽在掌握”中。教师不会去处理与教学无关的事情,全身心投入教学,态度友好而积极;学生很少有不认真听讲的,坐得端正,思考积极,回答问题时声音洪亮;教学进程清晰有序,教学时间安排恰到好处,几乎是完美地体现了教学的基本特征,日常教学中未曾渗透的教学观念也在公开课上被突显出来。

为什么公开课会超越于日常教学表现出这种“完美”倾向呢?原因不外乎是教师课前异常充分的准备。任何一堂公开课,教师都会投入比日常教学多得多的精力,一节课分为几个环节、内容如何处理、重点如何突出、活动如何组织、设计怎样的课堂练习,甚至每一个环节可能用几分钟都要计算好。在最终向大家展示公开课之前,执教教师至少要经过几次反复,不仅修改教案,而且要实实在在地上课,多次演练,成熟于胸。到了正式上课时,把演练好的程序再现于“公开”的课堂上,这时,课堂教学就像计算机输出规定程序一样,这种指令性的课程范式将师生双方封闭和束缚在了狭窄的课程流水线上。

七、重“量”轻“质”

很多评课者重点关注的是公开课是否达到了全部教学目标,是否讲清了全部内容,致使执教者为了达到评课者关注的目的而压缩学生应有的活动时间,使教学容量大、节奏快,每个教学点都浮光掠影、蜻蜓点水。正确的教法是:放手让学生活动,如时间不够,只完成重点内容即可,不宜面面俱到。

八、引用事例脱离实际

很多公开课的执教者,为了使其公开课生动,引用事例都特别轰动、特别有影响力。这种做法,并没有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历。其实,那些名人故事,尤其是轰动的事例未必就能引起学生共鸣。以学生身边的故事来说明课本上的道理,往往比那些名人的故事更能触动人的心灵,更能达到为他们树立榜样的目的。

一堂真正的好课,应该是走进学生内心世界的课,应该是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课。只有认真分析,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才能让课堂真正贴近学生。只有真正贴近学生的内容,才是最有价值的内容。

九、执教者的“机智性”

在很多公开课的课堂上,本来有学生提出了很有思维碰撞的问题,但授课教师怕影响进度,怕不能按时完成教学计划,对那些问题,或装作没听见,或以“课后单独解答”给忽视过去。表面看,似乎授课教师很有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但实际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说明授课教师缺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机智。

真正的教学任务是培养和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并把这种求知欲望引到实践教学目标的活动中。教学的终极目标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学水平高的教师,善于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而不是限制学生的创新意识。

发现、认识到错误,才能使人快速地成长。公开课虽然结束了,但并不代表教育事业的终止,反而是一次新的启程。我们要努力争取从公开课中得到更多的启发,以求为未来打下更坚实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