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爱是教育的基石
一、涵养师爱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如果一种教育未能触及人的灵魂,未能引起人的灵魂深处的变革,它就不成其为教育。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爱几乎是唯一的力量。
教师对学生的爱,称之为教育爱。教育爱是教师在教育劳动实践中产生的对学生的一种自觉、真诚、普遍、持久的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和献身精神的爱,是人世间一种极具魅力的特殊的爱。这种爱,与父母子女之爱、兄弟手足之爱、亲朋好友之爱虽有相似之处,但又大不相同:它既不是基于人们之间的血缘关系,也不是出自任何形式的个人需求,而是体现着社会发展寄予教师的重托。人类社会要得到延续和发展,上一代人就要对下一代人寄予希望。这种人世间最为博大的情感,最终必然通过教师的劳动最直接、最集中地体现出来。
(一)教育爱,内涵丰富而深刻
1.教育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亲近感
许多教师的心始终都依恋着学生,同学生在一起就觉得心情愉快,离开了学生就觉得若有所失。北京市著名的小学特级教师霍懋征这样讲述自己的体验:“我一见到学生、一到课堂上,就来神了。我想学校,想学生,不能离开他们去休息。”上海交大第二附中李首民校长在谈到他的学生时,称他们为“我们的孩子”。试想,校长也好,老师也好,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般对待,这样的教育还有什么不能成的?上海建平中学原校长冯恩洪在回答记者提问时,有这样一段话:“我从教这么多年,每天第一个踏进这块我熟悉的校园,但是一直到今天,我没有觉得这是一个老的校园。只要在这个校园里,一接触我自己的学生,我就有一种难以名状的、内心深处的感情的冲动。我不是没有其他的机会,我可以到外贸公司当总经理,到政府机关当局长,但是我拒绝了。因为我觉得,使我真正产生激情的,是我的工作对象,一旦失去了我的工作对象,我会变成什么样的人,我自己也不敢想象。”
2.教育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理解感
教师总是怀着体贴、爱护的心情去观察和认识学生的言行,即使是对于他们的缺点和错误,也能够从积极的、发展的角度去理解。许多优秀教师都具备这样一种特殊的本领:只要一走进教室,一来到学生之中,就能够不动声色地、迅速地觉察到学生们情绪上细微的变化,时刻与学生保持心灵沟通。
3.教育爱表现为教师对学生的一种期望感
教师总是对学生寄予殷切的期望,对学生在思想品德、知识智能、身心健康等方面的点滴进步,都会由衷地感到高兴。他们始终相信学生是可以教育的,时刻准备用自己心中的火种去点燃学生心中的生命之火;即使是对于那些各方面暂时还比较落后的学生,也绝不轻言放弃。
4.教育爱表现为教师愿为学生的成长而努力奉献的热忱
只要对学生的成长有好处,教师都会心甘情愿、义无反顾地贡献出自己全部的知识和能力,贡献出自己宝贵的青春和年华。尽管教师的劳动很难得到精确计算,尽管教师的工作往往与财富、权力、名声无缘,但他们却无怨无悔,一心只把学生的成长和进步当作自己最大的安慰和最高的奖赏。印度大诗人泰戈尔曾经写道:“花的事业是甜蜜的,果的事业是珍贵的,让我干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她的绿荫的。”这美好的诗句,也是对教师宽广胸怀的真实写照。
(二)教育爱的巨大作用
没有爱就没有世界。大作家雨果说:“人世间没有爱,太阳也会死。”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也是人类最美妙的语言。
我们常常把美国的教育作为参照,那么,美国的基础教育的核心理念是什么呢?是爱。在美国,这种“爱”,来自于从小到大、刻入骨髓的宗教文化的熏陶,即博爱;来自于美利坚民族形成过程中,吸纳的法国启蒙思想:博爱、民主、平等。这种爱,是深刻、广泛、细腻、自然而然的;这种爱,是无私的、不求回报的、令人难以忘怀的;这种爱,成为师生关系中最温暖人心的部分,是对学生人格、个性、发展给予高度的重视和充分的尊重,使美国的基础教育成为名副其实的“爱的教育”。
同样,我们也应该把“爱的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核心理念。
爱是阳光,爱是雨露。爱可以改变一切。来看下面一个案例:
25年前,有位教社会学的美国大学教授,叫班上学生到巴尔的摩的贫民窟调查200名男孩的成长背景和生活环境,并对他们的未来发展作一评估。每个学生的结果都是:“他们毫无出头的机会。”
25年后,另一位教授发现了这份研究。他叫学生继续做后续调查,看昔日这些男孩今天是何状况。结果根据调查,除了20名男孩搬离或过世,剩下的180名中有176名成就非凡,其中担任律师、医生或商人的比比皆是。
这位教授在惊讶之余,决定深入调查此事。他拜访了当年曾受评估的年轻人,向他们请教同一个问题:“你今日成功的最大因素是什么?”结果他们都不约而同地回答:“因为我遇到了一位好老师。”
这位老师仍然健在,虽然年迈但仍然耳聪目明。教授找到她后,问她到底有何绝招,能让这些在贫民窟长大的孩子出人头地。这位老太太眼中闪着慈祥的光芒,微笑着回答:“其实也没什么,我爱这些孩子。”
1.爱可以为学生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情境
教育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实验,生动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来到一所小学,提出要对学生进行“发展预测”,得到了学校的同意和支持。经过一段时间以后,他们郑重地向教师们提交了一份“具有最佳发展前途”的学生名单,并要求教师们保密。实际上,这份名单并没有什么特殊的科学依据,完全是由他们随意确定的,其中甚至包括了一些已被老师厌弃的学生。8个月以后,他们俩重新来到这所学校,发现凡被列入名单的学生,智力都获得了较快的发展,而且活泼开朗、求知欲旺盛、对老师感情深厚。
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实际上只是由于两位心理学家利用自己的“权威性谎言”调动了教师们对那一部分学生的特殊感情,从而为这些学生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客观条件。这就是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它说明,教师的爱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是最为可贵的阳光和雨露。
2.爱可以在师生之间架起畅通的桥梁
教育并不是一个教师简单生硬地把知识和真理灌输给学生的过程,而是一个师生在精神上相互作用、相互交流的过程。只有当师生之间关系融洽、气氛和谐、渠道畅通的时候,一切教育活动才能取得较好的成效。如果师生之间互相对立、矛盾重重、沟通渠道堵塞,教育就非遭到失败不可。因此,一个好教师必须善于用真诚的爱去开辟通向学生成功的道路,架起连接师生心灵的桥梁。
为了沟通师生关系,一些教师长期以来所推崇的手段是“权威效应”。他们不懂得也不愿意与学生平等相处,却一味迷信那种“我说你听,我打你通,我提要求你服从”的教育方法。有些老师就是这样对实习生“传经送宝”:“现在的中学生呐,调皮得很,千万不要跟他们嬉皮笑脸。一见面,你们就要拿出点威严来,不然以后他们就不会听你的话。”
其实,教师威信的确立,必须基于对学生真诚的爱。只有从爱学生出发,坚持以自身的情感去引发学生的情感,教师才能走进学生的心灵世界。一篇题为《一串泪珠的故事》的文章,记述了一件十分感人的“小事”:
一位教师领着几名三年级小学生排练话剧,他本人演“爸爸”,一名学生演知道认错的“儿子”。但这名学生从小失去了父亲,从未体验过父爱,脾气倔强,演到认错时本应当抱住“爸爸”痛哭,可他却总是流不出眼泪来。一次,他们在教师宿舍里排练。当老师出去给学生买食品时,这个学生出于好奇,拆坏了桌上的一只闹钟,心情非常紧张,惊恐地等待着受训和挨罚。可老师回来问清了缘由后,却撕下一大块鸡肉塞给他,并说:“你的钻研精神很好。这是给你的奖赏,未来的科学家!”这充满着宽容、爱心和期望的亲切态度和话语,使那个学生顿时觉得心头热流涌动。第二天演出时,他刚说完“爸爸,我错了”这句台词,一串泪珠就禁不住夺眶而出。“爸爸”的心情也很激动,紧紧抱住了“儿子”。台下响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
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师生之间最牢固的连接点,是开启学生心灵之门的钥匙。教师只有掌握了这把钥匙,教育渠道才会畅通无阻。
3.爱可以转化为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因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健康、全面、和谐的发展。为此,就必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和进步的内在动力,包括自尊感、求知欲、意志力等。一方面,需要开发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学习的内因;另一方面,要求教师怀有对学生的爱。缺乏爱的具体方法,是没有灵魂的、形式主义的方法,在实践中是难以真正发挥作用的。正如英国思想家罗素所说:“凡是教师缺乏爱的地方,无论品格还是智慧都不能充分地或自由地发展。”教师的爱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无处不在的“催化剂”,它时时激发着学生内在的活力,不断转化为学生自身成长和进步的动力。
“亲其师,信其道。”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任课教师如果在感情上同学生非常亲近,学生就会因为喜欢这位老师而随之对他所教的课程越来越产生兴趣,学习成绩也就会越来越好。与此相反,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感情,冷若冰霜,甚至态度粗暴,学生对他所教的课程逐渐产生厌烦、抵触情绪,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成绩也就越来越下降。
由此可见,教师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应当只限于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知识,而应当始终带着对学生的爱来开展各种教学活动。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在什么条件下知识才能触动学生个人的精神世界,才能成为一个人所珍视的智力财富和道德财富呢?只有在这样的条件下——用形象的话来说,就是在知识的活的身体里要有情感的血液在畅流。”
二、爱的艺术
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就更困难。某市教委在教师中随机调查,问:“您热爱学生吗?”90%以上的教师都回答“是”。转而问他们所教的学生:“你体会到老师对你的爱了吗?”回答“体会到”的学生仅占10%!
这是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会出现这么大的反差?我们认为,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教师缺乏合适的表达情感的技巧。
在中国,“师道尊严”的传统使很多教师认为“严是爱,宽是害”,即使是真正希望表达对学生的热爱、欣赏时,我们也往往是板起面孔的。这样就使我们的情感表达失去了表象,学生无从接受。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非常在意老师的表面上的情感表达,如果教师缺乏表达技巧,教育仁慈的原则就无法实现。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唤醒、激励、鼓舞。”有些老师不一定有多么专深的学问,口才也平平,但他们对学生从来不吝啬表扬和鼓励,而且这些表扬都是很动情的、有鼓舞性的。他们对待学生发自内心的真诚,像是对自己的孩子一样没有一点装腔作势,没有一点居高临下,完全敞开心扉,表里如一,学生自然也就容易领悟到老师的爱,享受老师的爱。来看一则案例:
我在太行山的一所小学听课,有位教师的口头禅是:“假如你们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可能犯罪,犯了罪就要进监狱,监狱的大门向你们开着呢。”学生们互相开玩笑也学着老师的样子说:“小心点儿,监狱的大门向你们开着呢!”我听了不由一震,怎么可以用这种消极假设来教育学生呢?而教师却轻描淡写地说:“这只不过是个假设嘛。”
那位教师的假设很像是“蝴蝶理论”:失去了一个钉子,坏了一只铁蹄;坏了一只铁蹄,折了一匹战马;折了一匹战马,伤了一个骑士;伤了一个骑士,输了一场战斗;输了一场战斗,亡了一个国家。按这种推论,蝴蝶翅膀扇起风,会引起多米诺骨牌效应,最后的力量是摧枯拉朽的。这种见微知著的理论在经营中是可取的,用在教书育人上则未免牵强。孩子终归是孩子,他们犯点小错误是难免的,改了就好,怎么可以抓住不放,用“蝴蝶理论”推导出一个阴森恐怖的监狱大门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