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教学准备的重要性
备课是教师课前所做的准备工作。它是教师刻苦、认真、充分地钻研教材、学习大纲和了解学生,弄懂、弄通为什么教、教什么、学生怎样学、教师怎么教,并在此基础上创造性设计出目的明确、方法适当的教学方案。如果说整个教学过程是一项工程的话,备课就是打基础的工程。备课这个基础打得是否牢固,直接影响上课、批改、辅导等其他各项工程是否能顺利进行,也决定着整个工程的质量,以及能不能设计出最优化教学方案、能不能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关键所在。
特级教师斯霞说:“要上好课,首先要备好课,我常常把备课比做指挥员在组织‘战役’,我总是反复思考、反复推敲,直到找出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设计方案为止。备课是一项极其细致复杂的脑力劳动,容不得半点马虎,只有踏踏实实、认认真真地备好课,才能取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特级教师张子锷说:“我教中学物理50年了,同教三个班,课已讲了150遍了。但是到最后一遍,不备课我还是不敢上课。”这两位老师从自己教学实践的切身体验中充分地证明:教师要上好课,就必须认真备好课。此外,从当前克服“应试教育”的弊端,减轻学生负担,深化教学改革上来看,也必须要认真抓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这是让教学形成良性循环的需要。
在“应试教育”的模式下,老师的工作重心常常本末倒置。他们没有更多时间和精力用于认真备课,而是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放在做批改、课外辅导和应付频繁的考试上。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教师备课时间少就可能备不好课,进而造成课堂教学效率低下。课堂教学效率一低,会造成课堂上的损失,为了挽救损失,教师就要通过多留作业、频繁考试和课外辅导去弥补,这样学生在课堂欠下的“债”要通过课外去补还。这就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而教师也要陷入出题、阅卷、辅导的泥坑,难以自拔。由于教师又不能腾出时间更好地备课,这又会造成下一次课的如此结果的重复。这样师生负担的“旧债”未清,又添“新债”。
这种“应试教育”给教育带来很大的危害,给师生带来沉重的负担。那么,既要减轻负担,又要提高质量,出路在哪里呢?加强备课环节,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使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是重要措施之一。落实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着眼点就应放在备课、优化课堂教学设计上。这是搞好教学工作的“本”。当前教师课堂教学整体水平不高,这与备课质量差、不能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是有密切联系的。所以只有认真抓备课,使教学活动形成良性循环、提高教学质量、减轻学生负担的最优化教学才能实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