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用音乐陶冶学生情操
音乐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不论是唱、奏或听,都蕴涵着关联人们千丝万缕情感的因素。特别是对人的心理,音乐会起到言不可及的影响。音乐不以说教方式来传播,更多的是通过熏陶及感染的途径,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心灵,使人得到美的滋润。
人们在悲伤、烦恼时最喜欢一些伤感音乐,从而扩大自己相对应的情感,而这些情感又会产生一些解决问题的“动力”;人们在思绪凌乱、烦躁不安时喜欢听一些平静的轻音乐,从而引发各种“平静”和“调理顺畅”的感觉和情绪,进而有利于理智地解决问题和维持心理的健康;人们在愉快、有激情的时候,喜欢听一些欢快、动感的音乐,使自己的身心更加愉悦、放松。
音乐是社会行为的一种形式,通过音乐,人们可以互相交流情感和生活体验。音乐的魅力主要在于她的“主情性”,相对于其他艺术,音乐无疑更贴近人的心灵,因此也最能直接表现和激发情感。特别是那些“无法用语言文字表现”的情感、意象,通过音乐往往可以达到与他人心灵交融的境界。
音乐是一种奇妙的语言,正如英国哲学家卡来所说:“音乐是天使的演讲。”陶渊明也说:“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而在课堂上播放相关名曲正好可以弥补语言文字信息媒体的缺憾。
一位资深专家说:“在所有的艺术中,音乐是最容易调动和激发人的情感的。音乐的愉快刺激,使这些由情感伴随的学习认识过程不断反复,促进智力飞速提高。”在课堂上,我们如果能根据教学需要,适当播放相适应的音乐,无疑将会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经典案例
湖南长沙同升湖国际实验学校的优秀教师陶妙如上课独特而有魅力。类似《荷塘月色》这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散文,她都能讲得有声有色,让学生如临其境,感同身受。下面就是她讲授课文《荷塘月色》中的教学片段。
在讲解《荷塘月色》的内容之前,陶妙如老师便道:“我们已经知道,这篇以写景为主的抒情散文写于1927年7月的北京清华园。同学们再回忆一下历史课上学过的知识,1927年7月,当时的我国发生了什么事?”
沉默了片刻后,一个学生举起手回答道:“1927年7月,正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北伐战争失败的时候,当时中国共产党在军事上处于十分不利的阶段。”
陶老师说:“对,也就是说,《荷塘月色》写作前后,正是朱自清思想极端苦闷之时。他对大革命失败后的黑暗现实和白色恐怖的不满,使之陷入了苦闷、彷徨之中。本文体现了作者希望在一个幽静的环境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而在现实中又无法解脱的矛盾心情。作者通过对淡淡的月光和朦胧的荷塘的描述,抒写了淡淡的喜悦和淡淡的哀愁,从而委婉、曲折地表达了作者不满现实、幻想超脱现实而又无法超脱的苦闷。接下来我们来听一段阿炳的《二泉映月》。”
一曲低沉的乐曲慢慢地在教室里弥漫,那如诉如泣的幽怨,让学生们都情不自禁生出一种忧郁的淡淡的感伤,仿佛已置身其中。
突然,乐曲停止了。
陶老师道:“我们再来听一段法国印象主义大师德彪西的《月光》。”
于是,录音机里又传来一节节美丽轻快的旋律,让人有一种置身于明朗而幽静的深夜中的感觉。
几分钟后,轻快的旋律结束了。
陶老师接着说:“现在大家回想一下刚才听两段音乐时的感觉,哪位同学来给大家描述一下?”
说罢,便有学生站了起来:“先是感到很悲伤,郁闷,有一种压抑感,然后感觉好像是换了一个环境,心情也变得好多了。”
陶老师赞赏地说:“描述得很好,现在我们来看看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是如何用语言来表达这种复杂的心情的。”
在陶老师的引导下,学生们带着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开始了《荷塘月色》的学习。
案例分析
我们知道,散文的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很难驾驭的领域。对于那些极富音韵美、意境美,又极富想象力、情感表现力的散文,如果我们只采用传统的分析方法,往往很难让学生体会到散文那种“形散而神不散”的写作意境。面对这种情况,音乐在课堂上闪亮登场。案例中陶老师借助音乐的力量为学生营造了一种情境,也把他们的心情融入了课文中。
陶老师课堂上播放的这两段音乐,一悲一喜,前者凄凉、忧郁,后者轻快、活泼,在学生们听来就像是一个人前后心情的起伏变化。在音乐加心情编织成的氛围里,学生们便很容易将听音乐时的感觉带到课文的学习中。
黑格尔曾经说过:“音乐是精神,是灵魂,它直接为自身发出声音,引起自身注意,从而感到满足……音乐是灵魂的语言。”音乐不仅可以陶冶情操,而且可以激发情感,让学生如身临其境,产生共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