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有效利用媒体技术,提高教学质量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被应用到教学过程中,如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以及电子讲稿等,为教学活动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形象具体、生动活泼地表现教学内容,为实现教学的最优化提供了条件。计算机多媒体教学也已走进学校、走进课堂,最初被用在优质课和示范课上,现在已向日常课堂教学迈进。
心理学研究表明:记忆,是过去经验在人脑中的反映,同时用视觉和听觉两种器官接收信息,比单独使用其中一种器官接收到的信息记忆效果要好。教师使用多媒体技术不仅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和求知欲望,还能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程度。多媒体课件形象生动、感染力强,促进了教学优化,提高了教学质量,对教育教学具有深远而重大的现实意义。
多媒体具有无与伦比的优势。它具有极强的直观功能,可以真实地再现感性材料,使抽象语言描述的人、事、物、景等在学生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从而达到启发思想、启迪思维、培养感情、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并且,在多媒体这个魅力无限的教学工具面前,所有的教学重点、难点都显得微不足道。只要我们动一动脑子,点一点鼠标,敲一敲键盘,精心制作一份多媒体课件,就可以让难点轻松展现,让教学如鱼得水,让课堂活跃精彩。孔子说过:“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因此,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使我们的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经典案例
广州市第108中学肖柳芳老师备课《“物质构成的奥秘”——“离子”》时犯难了,因为该课内容较为抽象,是教学中的一个难点,如果只用文字描述电子的运动可能只会“越描越黑”。如何把这堂课上好呢?
肖老师突然灵机一动,想到了多媒体。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不就可以形象地展现原子的结构和电子的运动规律吗?心动不如行动,肖老师立即四处搜集资料,精心设计。工夫不负有心人,一份图文并茂、声视并存的课件终于展现在了肖老师面前。这时,肖老师“呵”了一口气,不再为这个难点发愁了。
这天,肖老师带着多媒体课件满怀信心地走进教室。她从复习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开始导入课堂,并向学生提出两个问题:“构成原子的粒子有哪几种?它们是怎样构成原子的?”由于是上节课的内容,学生们兴奋地齐声回答:“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肖老师肯定了学生的回答,紧接着又提出了一个问题:“质子、中子、电子它们分别带不带电?”并且请学生回答。学生在刚才那股兴奋劲的支持下,抢着举手回答。肖老师请了其中一名学生,并且进一步问他:“原带子电吗?为什么?”该生稍加思索后准确回答:“原子不带电,因为原子核所带的正电荷数和核外电子所带的负电荷数相等。”
在此基础上,肖老师稍作点拨,自然引出了这节课的内容:“原子核的体积仅占原子体积的几千亿分之一,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电子就在这个空间里做高速的运动。那么核外电子是怎样运动的?”
“核外电子是怎样运动的?”学生根本不可能看得到,一下子也难以想象。这时,肖老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适时地播放课件(课本图4-9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和“核外电子的运动演示”。看着屏幕上核外电子的运动,学生们个个都很兴奋,也很好奇,很想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于是,肖老师抓住这个机会,安排学生分小组讨论,找出核外电子的运动规律。
学生们都积极参与讨论,课堂上是一片嗡嗡的“众声喧哗”,有的学生还对着课件和插图指指点点。几分钟后,学生自动停下来,并举手要求发言,很容易得出了“核外电子是分层运动的”结论。但怎样分层运动,他们则难以说清,这也是肖老师意料之中的。
肖老师指导学生再次观察图4-9和课件,然后小结道:“在含有多个电子的原子里,核外电子是分区域运动的。我们把电子离核远近的不同的运动区域叫做电子层,能量最低,离核最近的叫第一层;能量稍高,离核稍远的叫第二层。由里往外依次类推,分别叫做“第三、四、五、六、七层。”(不用肖老师说,学生已众口一词地帮她接下去了)
肖老师的这个小结更吸引了学生们对课件的注意力。紧接着,肖老师播放课件“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同时还配有背景音乐。这时,课堂气氛更加活跃了,学生们一会儿聚精会神地盯着屏幕看,一会儿又交头接耳地讨论着。他们很快得出了结论:3种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电子层,核外电子在不同的层上运动,并且是分层排布的。
“既然核外电子是分层排布的,那么我们用原子结构示意图怎样表示它们呢?”肖老师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同时又播放“钠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课件。学生细心观察后,肖老师讲述圆圈、弧线、数字各代表的意义,接着让学生简单记忆,并让他们做课件中的练习,以便进一步巩固。结果学生表现得很好,肖老师也很高兴。
接下来,肖老师播放课件“1~18号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并设计了4个问题让学生讨论、交流。问题一,你从图中发现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规律?问题二,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规律?问题三,稀有气体元素为什么又叫惰性气体元素?这与它们的结构是否有关?问题四,你认为元素的化学性质与什么有关?各小组同学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讨论、交流,顺利地得出了4个问题的答案。
有了这些知识作基础后,肖老师才转入了这堂课的重点内容——离子的形成。
肖老师先给学生提供了两方面的信息:一是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二是钠和氯的原子结构示意图。然后提出问题:Na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多少?是失去电子,还是得到电子容易使最外层电子填满呢?Cl呢?学生在对原子结构示意图的理解的基础上,热情高涨地参与方案设计,基本上都能设计出氯原子和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转移到对方,从而使双方达到稳定结构这两个方案。
学生提出的两种方案,哪一种更可行呢?此时,肖老师请3位学生上台表演氯化钠的形成。一个学生扮演“钠原子”,一个学生扮演“氯原子”,一个学生扮演“电子”。“氯原子”把“钠原子”身边最外层的那个“电子”抢走了,“钠原子”因失去一个电子变成Na+,“氯原子”因得一个电子而变成Cl-,两者由于静电作用而结合成化合物氯化钠(NaCl)。
学生的表演赢得了阵阵赞许的笑声。看完表演,肖老师再播放“氯化钠形成”的课件,并以图示的形式边板书边分析氯化钠的形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氯化钠的形成”更明了了。
有了以上的内容做基础,肖老师再介绍离子(概念、分类、写法)就简单多了。接下来的课堂正如肖老师所希望的,气氛活跃,进展非常顺利。
最后,肖老师让学生讨论:“离子和原子有何不同?它们之间有何联系?钠离子和钠原子是否属于同种元素?”学生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肖老师也尽量让他们都有机会表现自己。这节课在阵阵掌声中圆满结束。
案例分析
由于离子知识很抽象,再加上学生缺乏对微观世界的想象力,核外电子分层运动表象的构成就成了教学中的难点。像这样的知识点,教师既无法进行实物演示,也无法让学生动手实践,只凭空洞的理论说教,是很难让学生理解的。如果我们不采取一定的教学手段,将枯燥的知识变得有趣,让难点变得容易,那么,学生就会因不感兴趣而不想去听,因听不懂而不愿去听,如此,又怎能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
肖老师通过课件展示,让学生观察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示意图和电脑模拟电子运动(多电子的原子核外电子的运动示意)的动态效果,让学生领略了神奇的微观世界,这势必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然后让学生进行猜想,收集实证,接着通过分析和讨论原子结构的科学史料,让学生了解了科学的方法,增强了他们学习的兴趣。
肖老师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突破难点,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多媒体课件使微观抽象的离子形成变得直观,帮助学生领略和体验了微观世界,提高了学生的想象力、创新力,极大地活跃了课堂氛围,较好地解决了教学中的难点。
多媒体课件通过形、声、光、色的相互作用,产生极强的直观效果,使学生的眼、耳、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有利于学生全方位地理解教材内容,进入情境,受到感染;多媒体课件信息量大,能够创设教材难以提供的情景,突破难点、化繁为简、化难为易,让学生轻松、愉悦地学习;多媒体课件能够将难以掌握和理解的抽象知识以直观的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将学生带入一个形象、生动、直观并且不受时空限制的学习世界。
多媒体课件集文字、声音、图像和动画于一体,直观形象、针对性强,是深受教师喜爱,广为教师使用的一种教学手段。不过在新课改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误区。就拿多媒体的使用来讲,老师用它替代了板书;用花哨的图片替代了对语言文字的品读;用课文录音替代了教师的示读与学生的朗读……甚至形成了“无多媒体不成公开课”的局面。所以教师在使用多媒体教学时要注意其有效性,看其是否能突出课堂教学重点、难点,是否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是否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