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立美之人格健全篇

立美之人格健全篇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审美理想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对审美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所以,基于审美理想的经验性特征,我们在美育实践中更为强调其前提性的经验性积累,并将积累的关注点放在了最终审美理想勾勒的愿景上。对于这样的一个群体,高调而宏观地对其提出审美理想要求,那是空中楼阁,现实中是无法实施,也是无法实现的。故客观真实地了解学校学生审美理想的缺失状态及其原因,是我们立美过程中的基础工作。

立美之人格健全篇——缘于审美理想,构筑美育方法与策略

从美育的角度而言,“问题学生”回归主流最终是一个对“美”从判断到人格养成与健全的过程。“问题学生”现状让我们看到,他们的立美旅程经历了从触动到认知,从感受到领悟,从理解到判断后,将其审美评价进一步升华,进而促其审美理想的架构,才是我们美育实践最完美的理想。

我们说,审美理想是人在审美活动中所形成的对“美”的理想化标准,是人生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人精神价值的支柱。C.M.布里斯托曾在《信念的魔力》一书中写道:“正是信念这个因素,使得人们能够通过精神疗法治愈疾病,能使人们登上成功阶梯的高处,并能让所有接受它的人都获得非凡成就。信念为什么能够创造奇迹还没有得到令人满意的解释,但是毫无疑问,信念具有名副其实的魔力。”[1]信念与理想,对于人而言是价值观的重要体现。同信念一样,审美理想指引审美价值观的走向,是人格健全的必然组成与必然阶梯。

审美理想在审美经验的基础上产生,并对审美经验进行概括和提升。作为审美经验的结晶与升华,审美理想与一般的社会理想又有区别,这种区别明显之处就在于审美理想具有经验性的形象特征,是非逻辑概念所能涵盖或替代的。所以,基于审美理想的经验性特征,我们在美育实践中更为强调其前提性的经验性积累,并将积累的关注点放在了最终审美理想勾勒的愿景上。因为现实中对“问题学生”进行美育实践与考察后,我们发现,其审美理想的缺失是我们研究中终究希望解决的问题,也是我们研究的最终指向。

一、探究学生审美理想缺失起因

审美教育是进行审美价值观教育、审美理想教育的最直接的活动,其对审美价值观构建及审美理想的确立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随着后现代的来临,社会纷扰不断,在审美教育急需再度确定与稳固足以激发人行动的灵感和自豪感的现实资源与主流导向时,作为对“问题学生”美育实践研究以促其回归主流的彭顺而言,可能基于审美理想确立进而促其人格健全的道路就异常显得艰辛。

在我们学校,客观地说,我们的学生初进校园时,学习困难,大多品德、行为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对于这样的一个群体,高调而宏观地对其提出审美理想要求,那是空中楼阁,现实中是无法实施,也是无法实现的。但几年来,我们针对不同情况的学生所进行的几个相互关联而又相互延续的审美教育过程,其目标指向的都是审美理想。故客观真实地了解学校学生审美理想的缺失状态及其原因,是我们立美过程中的基础工作。

“在原校的时候每天的作业都非常多,每天要做到十一点钟,有时甚至做到深夜一两点。第二天真的不想上课,多想在床上睡到自然醒啊!而且在原校除了读书就是作业,无聊得很,一点新鲜感也没有,古板得要命。还不如出去玩有意思,哪怕待在家里打游戏也比读书有趣多了。”

——初二女班 小 於

我们通过初三年级三个班级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家长的座谈会,对学校学生审美理想缺失的内在原因有了初步的了解。

1.学习动机方面的缺陷

学习动机是学生成才的直接动力和起点。而我们学校学生普遍存在理想成就愿望低下、学习期望目标不高,学习困难归因障碍严重,而社会性目标更为缺乏,以致他们缺乏学习的内驱动力,求知欲不强、学习自信不足。

2.学习兴趣方面的缺陷

调查结果显示,没有一个学生将学习类的活动列为自己最感兴趣的活动,甚至根本没有兴趣;而他们最感兴趣的活动集中于富有感官刺激性与惊险好奇的、能给予他们感官需求满足的活动和事物;甚至他们所追求的情趣的品位、格调都比较低。不难看出我们学生在兴趣方面存在着严重的偏差。

3.情感、情绪方面的缺陷

学校学生一是普遍认为学习是一件苦恼的事,他们的心境始终处于一种压抑与不愉快的状态;二是情绪波动大,碰到成绩不理想就会灰心丧气,遇到老师的批评或丧气,或反感对立;三是缺乏道德感与责任感的情感体验;四是对成功的向往与得到别人认可的渴求尚存。

4.意志方面的缺陷

学校学生存在意志方面的严重缺陷。在认知活动中,他们对自己能力的评价偏低,个体意志的主动性、自觉性差,独立性、坚持性不足,畏难情绪严重,缺乏果断性与自我控制力,自制自主实现目标的坚定性差,更缺乏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毅力。

5.性格品质方面的缺陷

绝大多数的被调查者都表现为胸无大志、缺乏责任感、懒惰、怕苦、畏难、自信心不足、不能正确认识自我、缺乏独立思考、浅尝而辄止、自卑或妄自尊大、情绪波动大、难以自控等不良的性格倾向。

在研究中我们发现,这些初步造成审美理想缺失的因素,其根本原因有多种。

首先,“问题学生”大多处在12—17岁的青少年时期,这些学生正处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时期,所以对理想目标容易受到自我价值意识混乱的相关因素的影响,这个时期的学生,开始将自我意识分成两个不同的部分;前者为理想的自我;后者为现实的自我。一般来说,现实的自我总是落后于理想的自我。这样一来,便产生了自我意识的矛盾。当这种矛盾出现时,我们的学生或者因为过低的自我评价而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对“美”的认识产生扭曲的见解,或者因为过高的自我评价而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将“美”过度放大,产生分歧。对于这两种自我,都有可能导致学生不健康的自我意识,使得审美理想立项的严重偏差。

其次,可能是因为受学校教育相关因素的影响。调查结果显示,进入我们学校的绝大多数学生在原校老师的心目中地位很低,而且对他们厌弃和冷淡,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自暴自弃,没有自信,最终走上厌学、逃学之路。再次,可能是因为家庭相关因素的影响。90%的“问题学生”家庭结构存在问题,家庭关爱的缺失造成他们孤僻、自卑、冷漠、无情、封闭的畸形心理;而另外一些家庭,则因父母对子女的学习期望值定位不当或造成孩子不求上进,或造成学习焦虑。这都有可能导致学生厌学的情况产生。还有些家庭文化氛围的不良,或对孩子学业的关心程度不够,或对孩子教育方式的不当,都对孩子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最后,可能是因为社会环境相关因素的影响。我们学生的共同点是都沾染着不同程度的各种不良习气。调查显示,“少儿不宜”的娱乐场所,使我们的学生玩乐成瘾,甚至沉迷其中而无法自拔;调查还显示,86.25%的学生认为自己所交之友都是跟自己处境相同或相似的,要么是品学双差,要么是在社会上属于游手好闲的。

另外,市场经济环境下,我们的学生个人主义思想严重,在公德方面存在知行错位的现象,失去正确的价值观,滋长好逸恶劳的思想。这些影响因素都给学生人生理想的审美价值观带来很大的阻碍。让学生无法正确地看待和认清自身存在的“美”,更无法通过美丽的人生畅想未来美好的蓝图。

二、给予学生人生理想美育指向

无论是内在的还是外部的原因使“问题学生”成为一种客观存在,我们认为,对审美理想存在着认知错位的“问题学生”来说,放任自流或者像一般中学生那样予以教育都是不切合实际的。可能相对于正常中学生而言,他们更需要我们的教师给予其求知以真、厚德以善、树人以美的教育引领。这就是我们立美之定位,也是我们立美之追求。

1.给予“问题学生”正确评价自我的能力

做到正确客观地评价“问题学生”,是给他们一种正确的意识,唤醒他们的自尊自信。无论是正面的赞许、表扬、奖赏或者是反面的批评、惩罚等都要做到客观、公正。只有教师以积极的心态对“问题学生”做出正确的评价,才能帮助这些学生摆脱不良心态。基于此,我们一方面要培养其承受失败的健康心理。这些学生经常需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在面对困难时,教师协助其认真分析自我不足,教导其从失败中汲取经验,不轻易贬损自己,不因失败而自卑,还要有勇气承受失败才能不断前进。另一方面,我们帮助其学会互补技能,帮助他们扬长避短,引导他们走出失败的学业经历,积极的迁移注意力至其他方面。比如发展其兴趣和特长,使他变得自信,意识到自己的闪光点。再者,我们引导其去关心别人,学会与同学互相合作和互相帮助,帮助他们去除自卑、建立信心,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感受到自己拥有别人所没有的力量。

2.给予“问题学生”必要的关心、尊重、信任

“问题学生”的情感是极其敏感和脆弱的,他们非常在意别人对他们的态度,并以此作为对自己的了解和采取相应措施的指南。所以,教师对问题学生要充满热情,充满爱心,要懂得给予他们关心、尊重和信任,用教师的热情去激励问题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师的爱心去增强问题学生学习的信心。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关心他们的学习,提出一些力所能及的真诚期望。让他们看到成功的希望——这一他们最紧迫、最重要的成功的需求。正因如此,我们探索了适合我们学生实际的课程与教学方法,并通过各种途径,提供给他们恰当的训练与经验,运用“最近发展区”的理论,让学生在我们教师的帮助下,达到可能的发展水平;当学生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多归因于“努力”,而不过多地归因于“能力”,及时对他们进行归因训练,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当学生取得一定的成绩后,给予他们鼓励和奖励,使他们体验成功的乐趣,形成强烈的成就感,进而增强学生的内驱力,强化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拾回自信、增强自尊。

3.给予“问题学生”适当的生活德行提升

成长是一种连续的、或多或少稳定向前或向上发展的过程,对于“问题学生”而言也一样。但是,“问题学生”容易在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缺乏坚强的毅力和意志。这时,他们就很容易产生移情,一旦和外界的不良影响一接触,就容易偏离人生的轨迹,迷失人生的航向。因此,要让“问题学生”的生活德行得到提升,我们教师必须适时激发其成长的希望,有的放矢地引导他们的自爱,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发展体验情绪促进道德情感,培养道德意识,使他们克服利己之心,在内心形成对社会中制度性的正当规则的“感觉”,使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公共利益。由此,使我们的学生通过对自己德行的提升,看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成长,从而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兴奋和愉悦,获得成长性满足。

4.给予“问题学生”形成良好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习惯是学生塑造良好性格的必要条件,它是“问题学生”进步的巨大推动力。我们认为,对于我们的学生,良好的习惯包括按计划完成的习惯,敢问问题、善问问题的习惯,自律的习惯等。对于我们的学生而言,改变不良习惯与建立新的良好习惯是一个相当艰难的斗争过程,要养成一个良好习惯更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良好习惯的养成只有在严格的要求下才能完成。这种严格的要求应该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调动问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自觉地与不良习惯作斗争,自觉地在老师的指导下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另一方面是教师与学生商定确保养成过程正常进行的若干制度,然后付诸实施,奖优罚差,确保他们的习惯养成在严格的自律与他律的监控约束下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因此必须重视逐步培养良好习惯的操作过程,对学生实际制定阶段目标,开展一个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简单到复杂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切不可操之过急,凡事欲速则不达。

5.给予“问题学生”现实人生理想的确立

在我们学校的学生独立意识强,但行为、心理上有依赖性,价值观判断标准模糊、喜欢模仿身边伙伴的行为,与家人之间容易对抗,尤其是因为学业问题而产生叛逆的心理更为普遍。所以,我们的教师用满腔地热情设法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给他们提供显示自己的机会,找出自身的“闪光点”,让他们切实品尝到受信任、受尊重、看到希望的满足和喜悦。我们教师帮助孩子采用正确的方式,引导他们坚定不移地走下去,让他们明白成功来自勤奋,让他们逐渐确立自己的人生理想,并一步一个脚印走下去。

在整个立美给予学生人生指向的过程中,我们的教师作为最亲近我们学生的朋友,重点处理了其独立性与依赖性、反抗与服从的矛盾;帮助其培养了良好的兴趣志向,并进而帮助其逐步树立起正确的生活理想,逐步明确做人的标准。

三、创造奠基审美理想德育氛围

从教育的角度而言,德育是教育的核心,也贯穿教育工作的始终,渗透于教育工作的方方面面。我们进行的美育,从某种角度而言,其内涵毋庸置疑地与德育相互渗透与关联,从途径上讲,美育是德育开展的一条有效途径,特别是对于“问题学生”而言,更为侧重形象性与经验性的美育,或许是一条最为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途径,当然更是一条易于我们学生接受的途径。

我们在立美实践中,就是坚持德育为先,将审美理想与人生理想相关联,针对问题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抓住学生中的焦点问题,把心理调适、法制教育、道德教育、青春期教育有主题、有目的、有计划地贯穿在美育工作的全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审美价值观。

1.注重营造良好的校园情感氛围

改进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我们有针对性地制订了我们学校的班主任守则,制定并实施了《值班教师规章制度》,以此来规范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为提高青年教师师德修养,我们定期开展青年教师学习活动,为年轻教师设立了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励教师努力提高自己的师德素养的积极性。“师者,传道授业解惑者也”,师德建设的规范,给学生一个良好的师德环境,给予问题学生正能量的美。

2.注重建立学校严格的管理秩序

刚进我们学校的学生普遍不思学业、纪律散漫、没有责任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来说,生活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他们只是在盲目地进行着人生的必走之路而已。因此,对学校的生活存在着理解上的偏差。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在历年已有的各种制度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完善,实行了学生“课堂学习表现评分”的记分制行动。这一行动,对于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各方面表现情况,教师可以进行更为真实的量化评估、考核、督导、奖罚。同时,我们还对学生开展了学习规范竞赛、每日讲评、“每周荣誉之星”评比,颁布了学校学生遵守学习规范优、劣情况的奖、扣分细则,并对每个学生每个学期的表现设立了“学生教学调适卡”的跟踪档案。这些细小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荣誉之美。引领他们进入一个光辉的理想境界。我们注重营造温馨的校园生活意境。

为引导学生重视班级环境,感受班集体的温馨之美,我们组织学生营造一个安全、愉快、温馨的家庭式温馨的学习生活氛围。我们组织学生“布置属于自己的教室”,给教室贴墙贴,画自己的小名信片,各式各样的生活照,都是装点教室的元素。通过这样安全、愉快、温馨的学习环境的创造有利于让学生处于一种愉快的心境中,安心学习,而且更有利于引发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使各种消极的情绪得到有效的调适。

3.注重加强集体住宿的管理模式

因为我们学校学生的特殊性,我们采用集体食宿于学校的管理模式,并采用准军事化的封闭性严格管理模式,正确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习惯,以暂时隔离学生与社会环境中消极诱因的接触。

通过这种让学生暂时性减少与“少儿不宜”的娱乐场所和不良伙伴的接触,特别是暂时性的隔离与外界社会环境中各种不良影响因素的接触,有效地抑制了外部不良诱因对学生的消极影响。同时,这种严格规范纪律的措施,让学生意识到有条不紊的生活对自身产生的有利因素,并且了解到规范化的整齐之美。

4.注重准军事化的学生管理方式

为了建立起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良好秩序,促进问题学生的种种不良心理品质的抑制与消除。学校每个学年都要同武警部队的武警联合开展新生军训活动。这一活动对锻炼学生的意志,培养学生自立精神,增强学生守律观念相当有益。在军训过程中,各班开展了争做优秀营连和优秀营员的活动,在此项竞赛活动的开展过程中,不只做到班级人员同心协力,而且切实加强了竞赛过程中的互相督促与不断激励,激发了学生集体荣誉之美,更让他们懂得集体凝聚力的强大作用。

“在2012年10月,我参加了学校举办的军训活动。在军训期间,有任何事情都要向教官打报告,请示同意,得到允许才能行动。在此期间必须服从教官所说的一切。不得有任何人在训练期间私下讲话,任何列队动作必须按照动作要领完成,不得有误,要求十分严格。

通过军训我明白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的道理,我们应该时刻用‘规矩’来约束自己。任何事情都按要求完成,不能随心所欲。通过此次军训我还学会了如何倾听,在他人说话时不能轻易打断,要尊重他人劳动成果。学校举办的军训活动十分有益,让我学到了很多在课堂中学不到的东西。”

——初三女班 小 泽

5.注重引导家长改善家教的环境

加强对于家长调整家庭环境的积极指导,提高自身素质、改进家教方式,努力创造一个理想的家庭环境。引导学生的不止需要学校的教育,更需要家庭的配合。家庭是学生审美理想立项的启蒙之处,所以加强学校帮助家长调整家庭环境的积极指导,提升家长自身素质、改进家教方式,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之美。学校政教处通过成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校联系手册、安排班主任等老师定期家访、加强与家长的电话联系、热情接待家长的不速来访等形式、方法,建立起了与家长之间的密切联系,增进了教师与学生家长间的情感沟通,为对于家长在家庭教育环境调整上的积极指导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情感基础。

四、构筑架构审美理想自信心理

学校始终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通过美育的途径,置于德育工作的重点之一来抓。在我们学校,除了正常正规的心理健康教课之外,还开设了心理咨询室,并通过书信、问卷等多种形式加强对有问题的学生的指导;同时也让有问题的学生有一个疏泄自身情绪的空间,并以此为切入点,由点到面,对学生进行审美理想的教育。

以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成就感为目的,切实加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教育与理想前途教育。一方面我们积极开展正面的宣传教育,利用政治课、校班会课、讲评课积极引导学生认知自己所扮演的社会角色。让学生明白作为一个公民对国家、对社会应负什么样的责任,作为一个子女对家庭应负什么样的责任,作为一个学生对学校、对集体、对老师应负什么样的责任,作为一个人对读书、对学习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应该确立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应该追求什么样的未来。另一方面则是尽量引导学生增强感性的体验认知。以三个班的研究为例,先后组织学生听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报告,集体观看“感动中国”等先进人物事迹的纪录片,开展以人物传记、理论修养类书籍为主要选择书目的读书竞赛活动,为帮助问题学生找到社会的责任感和荣誉感。我们还陆续开展了以心理健康为目的的“畅想未来”“十年以后的我”等主题班会。

“说真的,我以前从来没有想过长大后该去干什么、做些什么事、选择怎样的职业。在这里,我明白了以后的道路、目标该是怎样的。一个人只有一次人生,选择对了就能一直正确的走下去,此时此刻我认识到了该是要踏上社会的时候了,该是要有自己的人生目标的时候了。我想清楚了,要选择一些自己喜欢的工作,适合自己的工作,并要为能够得到这样的工作而努力。这样,我的人生才能精彩。”

——初二(2)班 小 晶

我们的女班还别开生面地组织了学生与家长一起参加的以“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主题的班会,家长们倾吐着自己对子女的殷切期待,同学们声泪俱下地追忆着自己所享受到的父母、家庭对自己的关爱,掷地有声地表达着用勤学进取的实际行动报答父母的关心和爱护的美好心愿。学生与他们父母的心从没有如此贴近,学生也从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对家庭的责任。

初三(2)班用话剧形式进行的“十年后来相会”的班会主题活动更引发了同学们的浓厚兴趣。同学们都根据自己心愿扮演成了一个个工程师、教师、学者、军人、技师、生物学家、化学家、物理学家,大家相聚一堂追忆着自己的学生时代。同学们通过这样的角色去体验他们未知的未来,同时也激发起他们对未来的憧憬、对美好前程的向往,激发起他们的志向与目标。

“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我就知道这里与原校不同。但在一年多的生活中,我惊讶地发现我很喜欢这里。在这里,我不会感到那种令人窒息的学习氛围,老师会让我们参加各式各样的活动,就比如说那个‘十年后来相会’的话剧表演。在话剧中我扮演的是物理学家,这是我的向往啦,我想体验一下这种感觉。我发现在表演中我能体会到十年后有所成就后的骄傲和自豪,那是从来没有过的感觉,很满足。但是转念一下,如果十年后的我还是一个小混混,那这种聚会,我还能不能有这种感觉呢?”

——初三(2)班 小 荣

“许多外校的学生们嘲笑我们、鄙视我们,说我们没出息,但是在这样一个快乐的地方学习与成长,迎接我们的困难,我觉得我是不会屈服的,老师说的‘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我会以实际行动让他们看看,同样是人,我们一样能有美好的未来,甚至超过你们。我们一样能应付自如。我相信,在十年后的我们,一定能为祖国作贡献。”

——初三(2)班 小 翔

学生心理工作是学校工作的一盘棋,所以我们以教师指导为中心树立师德,疏导问题学生情绪消极、精神萎靡不振、厌学弃学情况严重等问题。一方面,我们利用黑板报、宣传廊等各种手段,表扬各个班级中涌现出的好人好事,以期增强学生的荣辱体验,当然在这种舆论宣传中,我们尽力做到在批评中只点现象、不点名,避免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另一方面,学校要求每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中努力疏导学生,将自己在争取学业进步中的那种艰苦感受转化为积极的情绪体验,确立起以苦为乐的意识,变厌学为乐学;再者,我们要求教师加大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真正使教师教学生的过程变为师生情感良性互动的过程,用教师对学生的真诚关爱、充分信任与热切期待来鼓舞与激发学生积极进取的热情。

五、启发激励审美理想终极目标

激发审美理想是我们美育的终极目标,当然,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结合学校各方面的思想、心理教育与宣传工作,协力推进立美的探索。

1.利用校园文艺活动的开展,进行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与美育工作探索

校园文艺活动是我们学校以艺术教育形式给予学生正确树立审美理想的主要形式,其能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良好的艺术修养,引导他们向真、向善、向美,增强其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其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同时,学生在组织文艺节目过程中,能学会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加强组织纪律性,增强团队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能够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形成和发展,还可以促进某些特殊智力品质的发展,如观察力、判断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初二下半学期进的彭顺中学。刚刚知道要来这学校时,我对彭顺中学并没什么好感。有可能是因为第一次体验住校模式。但是,仅仅过了一个星期我就喜欢上了这所学校。

不仅在学习压力上比其他学校小很多,而且比较轻松、还不定期举办各式各样的活动,让我们在学习之余体验到许多的快乐。

在今年元旦晚会上,各班都有许多的节目。今年我有幸也被班主任推荐表演。记得在原校,我是个很内向的男孩子,表演是从来想都不敢想的事。在这里,老师都很幽默,同学也是,学习和生活的气氛都很轻松。现在的我都已经是公认的阳光少年了。

在元旦文艺会上,当我第一次站在舞台上,聚光灯照在我的身上。面对着全校的同学,我并不紧张。音乐开始,我知道,这一刻是属于我的舞台。

那一天我永远也不会忘记,更不会忘记那次表演给我带来的警醒。曾经,我是个没有理想的少年。真的,我从来不知道我以后长大应该去干嘛,什么都是我父母安排。但是这次表演后,我知道,我自己也行,我并不老是需要别人的帮助,我找到了目标。以前,我父母都说让我考个职高文凭就可以了,然后一切他们都可以给我安排。但是我现在明白了,人生是我自己的,我要努力,并努力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给人生留下遗憾。

我现在一直对身边新进这所学校的同学说:‘如果你也是个没有理想的少年,那么请和我一样,从这里出来,重新开始,去找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不管成功与否,只要不后悔,就是最大的成功。’

现在的我,即将面临中考,以老师的话来说,这是人生第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所以,我现在要开始努力朝我目标奋进……”

——初三(2)班 小 强

2.搭建各种主题文化活动的平台,让学生在和谐的校园环境中感受校园美、师生美和拥有理想的自我美

在教师节,我们开展“师生手绘环保袋,庆祝教师节”主题活动。学生们热烈响应,积极参与。通过他们巧手作画,一幅幅美丽的图画完成了。师恩难忘,学生和教师们一起用画画的形式来表达浓浓的师生情。比起以前,这些学生对师生情的漠然,现在的他们已经学会用凝聚着真心祝福和创意的画去对老师表达深深的感谢和祝福。

在感恩节,校园内开展主题为“心存感恩,永不言弃”的系列活动。制作一张卡片,写一段小小的祝福,送给老师,传达自己的暖暖情意。当一个孩子怀着一颗诚挚的心写下自己的感激之情,相信他已经理解了我们活动的意义。通过这一感恩、创新活动,使学生学会感恩老师的爱心,感恩老师的劳动,感恩老师的教诲,同时加强师生交流,增进师生感情,共创和谐校园。

每年的7月1日,为庆祝共产党的生日,学校举办“红色故事演讲比赛”活动。通过活动的开展,帮助原本道德思想迷茫的学生寻回正确之路,用活动的竞争和荣誉唤回他们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更加深入了解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丰功伟绩,更加深刻理解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同时,教育问题学生,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确立正确的爱国思想和奋斗目标。

在学雷锋日,我们提倡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在学雷锋日打扫校园。学生们的劳动场景热火朝天,有的提着塑料袋捡垃圾,有的持扫把打扫地上的杂物,有的细心抠着粘在地上的垃圾。他们各自捡了满满一塑料袋垃圾。最有成就感的是那些扫落叶的同学,他们不停地把一筐筐的落叶送往垃圾桶。有学生兴奋地说,他们是从电影和图书中认识雷锋的,大家一直以雷锋为学习榜样,现在自己也可以做一回“雷锋”了。

开展主题活动,将传统的重视传递道德知识与我们学校美育工作结合,倡导美就是一种社会崇尚的习惯,一种社会认可的行为,并进而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力、道德敏感力和道德行为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从教师的教导、说服、劝诫、训斥为主转向对“问题学生”以小组合作、创作为主,从而保障他们主动参与,自主获得生活体验。

3.开展法制安全活动,发挥家庭、学校、社区作用,构建健康安全网络

为了引导学生正确的明白社会法制,给予他们安全健康的生活美,学校积极开展“禁毒宣传百校行活动”,发挥“指导中心”法律顾问的作用,为学校、街道、社区和家庭送教上门。学校发挥法制副校长、家长学校作用,以“远离危险、远离毒品”为主要内容,进入各个学校举办禁毒专题讲座,对青少年及家长迷染上毒品的案例进行剖析,同时利用家庭这个青少年成长教育的重要课堂,带动家长学法、知法并以实际行动教育子女守法,营造家庭和谐、守法环境。

“那次禁毒竞赛让我记忆最深刻。闸北区的几个志愿者来到我们学校,传授给我们很多关于禁毒的知识。我虽然没有举手回答,但我还是认认真真地听着同学们的回答和志愿者的讲解,从那时开始我就知道了不能吸毒,吸毒有害健康,不仅危害了自己,甚至还会危害家人、同学、身边的朋友。”

——初三(2)班 小 超

学校积极探索“珍惜生命,反对邪教”法制宣传教育活动发挥德育功能的策略,把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与学校的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学校公安副校长经常给师生们进行了法制专题讲座“知法守法 远离危险 远离邪教”。通过“珍惜生命,反对邪教”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清邪教组织反科学、反社会的反动本质以及对人类的危害,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用文明去战胜愚昧。更使学生真正懂得国家、法律和个人的关系,进一步促进大德育观的形成。法制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形成积极的社会态度和社会责任感,维护法制,从“我”做起;维护法制,人人有责。

“邪教连一个小学生也不放过;邪教毫无人性地摧残了许多人的心灵,毁害了许多人的生命。看着这一场场悲剧上演,是心痛,是惋惜,更是对邪教的痛恨。我们要远离邪教!”

——初三(1)班 小 辉

学校经常性地开展消防训练或演练工作,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消防安全知识、防范意识和自救的能力,以及突发应急能力等。消防演习活动不止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如何识别危险、如何采取必要的应急措施等基本操作,还教会了他们在事故中达到快速、有序、及时、有效的效果。同时,这样的活动还需要团队的合作,并且一切行动听指挥,引导问题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团队凝聚力得到了升华,有效降低事故危害,减少事故损失,确保学校安全、和谐、健康、有序的发展。

为了改变学生对社会上一些现象的错误认识,引导他们以正确的角度去看待一切,学校用法制教育的方式给予学生重新认识社会的机会。让学生眼中灰暗的社会现状,变得丰富多彩,并充分地感受正确的社会态度所给予他们带来的正义之美。我们创造机会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使他们在锻炼中学会理解,体验成功。

让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是一个锻炼学生,帮助学生树立自信的过程。学校干部团体是一个优势群体,当“问题学生”置身其中时,自然会获得较多的与同学、教师交往的机会,还有父母的欢心、教师的重视和同学的尊重,从而满足后进生的心理需要;能提高“问题学生”的角色期望,改变他们原有行为规范,使之符合规范,特别是班干部内含的行为规范,这将对出格的行为起着比批评与惩罚大得多的约束作用;“问题学生”在班干部这一职位上时会感到自己回归集体的归属感,增强自我参与度,从而使其适应班集体的生活,调动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为“问题学生”提供锻炼机会,闪光点的表现需要舞台,而班干部团体则是“问题学生”自我表现的最佳常设舞台。

如今,问题学生不再看轻自己,他们已经重新认识到自己的价值所在。这次还有一名初三的学生被学校推荐参加闸北区第九次少先队代表大会,这种荣誉不只是学生自己,就连老师内心深处也有止不住的激动。

“我真的不能想象,一年前我还是那个经常逃夜,和老师对骂的坏学生,而一年后的我居然能参加对我来说这么‘神圣’的代表大会,我真的觉得自己在做梦。我不觉得自己有什么过人之处,让我在一年之内出现质一般飞跃的是这个学校的老师孜孜不倦的教导。谢谢你们给了我机会去找回信心,谢谢你们给了我这个空间去发挥我自己的爱好,真心爱你们,我的老师们。”

——初三女班 小 唐

4.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比赛,通过比赛过程激励自我信心和肯定自我价值

在2012年上海市第九届“拥抱明天”书法、绘画系列比赛活动中学生们获软笔书法比赛的团体第一名与绘画比赛的团体第二名。在个人奖项中更是喜获丰收。在比赛过程中,参赛选手展示了自己积极向上的风貌,更体现出我校学生的风采。在比赛中,一幅幅意趣盎然、充满活力的书画跃然纸上,学生们通过这些书画表达出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幸福美满人生的追求。

“彭顺中学是我们美丽的家园,这里每层楼走廊上都挂着学生们的作品。那一幅幅充满艺术气息的画卷,好似带我们走向通往艺术的道路;这里的气氛让我们学习舒适,这里的环境让我们陶冶情操,这里的老师让我们感觉热心亲切;每节上课老师总是无数次地重复着我们不会的题目,耐心地教导我们;我们学校创建了许多兴趣室,以及心理调节室。我是个十分容易暴躁的人,每次心情不好,老师总是带我去音乐放松室,在那里,我总是用轻柔舒适的音乐来调节情绪,这种方式不仅可以使我放松学习压力,还可以调节情绪,陶冶情操。

我参加了学校的美术兴趣小组,在那里,老师与我们一起动手。美术钱老师幽默风趣,他总是让美术室充满欢乐,他总是手把手地教我们绘画的知识。记得我参加了一个‘拥抱明天’的绘画比赛,在那两个月里老师每天中午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来教我绘画技巧。就因为这两个月的不懈努力,我得了个人素描比赛的一等奖。这不仅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添加了一笔色彩,而且让我对艺术有了更美好的志向。以前的我,不学无术,整天逃课打架。自从来到彭顺中学,这里的环境和老师的对我们的教育,使我的人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是它让我再次对人生充满向往,我再次找回了那个充满阳光活力有志向的我。”

——初三(1)班 小 萍

在2011年“创意生活、七彩青年”上海市创意彩泥现场赛中,有两位学生获得了个人三等奖。这类活动培养了我们的学生动脑、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对手工制作的兴趣,通过比赛,使学生的动手能力进一步提高,锻炼他们的合作能力与创新思维,并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操,丰富校园文化。

体育是通过体育活动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力,锻炼其体魄,健全其人格和使其具有积极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门学科。我们让学生参加2012年的区踢跳比赛,目的在于让学生在长绳项目中体会严格的游戏规则,培养集体协作、团结互助、遵守纪律、勇敢顽强等道德教育精神理念;通过在这些竞赛中培养竞争意识和开拓精神,激励他们勇攀高峰,培养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等诸多优良道德品质。

从审美愉悦出发,无论是在感美中健全审美感受,还是在立美中建构审美价值观,勾勒审美理想,都不是美育课堂中的短期行为,而是首先都必须立足于长远的美育基点。美育长期立足的基点在于学生整体修养的提高,包括激发健康的审美需要、培育高雅的审美情趣、树立崇高的审美理想。立足于长远的美育基点,不仅适用于课堂美育的教学,也指导课外审美教育;不仅是美育的具体目标,也是美育教学的隐性目标。

我们说,美的对象以生动具体的形象可以引起我们学生丰富的审美经验,产生审美愉悦的情感活动,并且对审美价值做出相应的审美评价,这种对审美价值的全面感知,促使我们的学生逐渐形成某种可持续建构的审美价值观。在这样的过程中,审美价值观在情感的陶冶下,通过潜移默化,成为学生的审美态度、审美情趣、审美理想,并成为他们自身人格结构的一部分。这一部分,是他们审美素质的主体部分,是衡量一个人审美素质高低的主要指标,能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精神素质,重塑健全、自由的人格形象,从而在根本上推进他们社会化的内在品格。

【注释】

[1][美]C.M.布里斯托:信念的魔力.秦裕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