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浸润于实践——当我认识家校
美,总是在实践中被尝试、被发现、被创造的。所以,我们的教师总在不竭的教育探索中用思考和行动践行着美育在学生发展中的作用与价值。
我们的教育对象是“问题学生”,而“问题学生”往往来自于问题家庭和问题家庭教育。究其根本,学生的问题往往是家长教育不当造成的,或放任不管,或过度溺爱,或粗暴对待,或言传身教,久而久之,学生便成了“问题学生”。为了解决我们学校中教师经常遇到的棘手问题——如何顺利地与家长进行沟通,我们学校的郑敏杰老师,曾从理论到实践的角度,剖析了“问题学生”产生的原因、影响因素,并重点阐述了家校沟通的意义、方法、技巧,形成了《“问题学生”家校沟通的实践探索》一文,为从事特殊教育第一线的教师提供一个探讨的平台。
一、“问题学生”家校沟通的提出
学校和家庭,是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两大环境。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成长是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制约下通过学校和家庭对其产生直接教育影响的。社会文化是宏观环境,家庭和学校则是微观环境,即任何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的要求必须通过学校和家庭的教育影响得以实现。所以,学校和家庭共同影响和制约着青少年学生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方向。这里所说的共同作用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为青少年学生提供积极的影响;二是双方为青少年学生提供一致的影响。
我们学校是承担着对“问题学生”实施教育干预的专门学校,这些“问题学生”或因行为偏差导致学业困难,或因心理失调导致学业困难,致使“家庭对其教育无效,在他们原来的学校,国家规定的九年义务教育,已不宜在普通中学继续学习”[1]。但如果追溯到这些“问题学生”的儿童时代,也和左邻右舍的孩子一样的聪明、一样的可爱、一样的健康。是什么原因使这些原本活泼可爱的孩子步入歧途,行为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偏差、心理上出现越来越多的失调?也许人们习惯于从孩子身上寻找原因,因为持这种观点的人信奉“内因是变化的依据”,但是在个体发展的内因和外因的关系上决不能作机械性的阐释。
对青少年学生的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发展心理学家艾里克森将人生发展八个阶段中的六个阶段定在青少年阶段(基本的信任感对基本的不信任感阶段、基本的自主感对基本的羞耻感阶段、基本的主动感对基本的内疚感、基本的勤奋感对基本的自卑感阶段、基本的自我同一感对基本的同一感分散混乱阶段、基本人际亲密对基本的人际矛盾阶段),在这些关键期,外部环境的影响所起的作用远远超过成年后。很多重要的人格特征和个性品质都在这些时期逐步形成和发展,如果这些品质特征没有得到积极地发展,以后再想予以矫正则要困难得多。例如行为上的诸如“说谎、吵架、打架、偷窃、逃学、性过错”等偏差,心理上的诸如“情绪失控、人际冲突、逆社会态度、意志薄弱、责任心差、学习能力弱”,这些品质特征形成的关键期都在人生的早期。此时如果能施以积极正确的教育影响,那么,其后继发展将会朝积极的方向;反之,此时如出现教育的失误,那么,其后继发展将会朝消极的方向。
基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家庭和学校是举足轻重的环境,所以,“问题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重视家庭和学校两大环境的教育一致性,并为之提供积极的教育影响显得尤为重要。而家校双方教育的一致性的基础和前提则是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的有效沟通。
从理论和实践上进行研究和探索家校双方的沟通,以期通过双方的有效沟通并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问题学生的转化和回归。
二、家校对于“问题学生”的影响
家庭和学校对学生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但其作用的过程和特点是各不相同,各有侧重的。
1.家庭对“问题学生”的影响
家庭是人生第一课堂,家长是人生第一位教师。家长对孩子的影响,究其实质是家长的价值取向对孩子社会化的影响,是家长把内化了的社会文化传递给下一代。家长的价值取向会在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真实地表现出来,孩子在与家长的频繁交往中逐渐认同、接受这种价值取向,并内化为自己的价值观。在同一社会文化背景中,由于家长的各自受教育程度不同,文化素养职业不同,对孩子的影响不同,这种不同反映在三个方面:
(1)家长对儿童价值观影响。家长的生育观构成了对孩子抚养的行为基础。家长期待孩子满足他们的需要的价值观是随生活方式的变化而变化的。中国传统的生育观是养儿防老,继承家业,光宗耀祖,而如今,更多的家长意识到培养儿童是一种社会责任,希望孩子受到良好教育,成为国家栋梁之才,为此,家长特别关心孩子的学习,为他们创设各种条件。家庭教育已越来越受到家长的重视。
(2)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家庭教育的指导思想和出发点都反映了家长的育儿价值观,而家长的期望凝视着父母对子女最深沉的爱,并转化成为孩子成长的推动力量。有人曾对1141户家庭的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发现有七成以上家庭希望孩子达到大专以上的文化程度,而相当一部分家长本人仅为初中文化程度。在对孩子未来职业的期望中,希望孩子从事科技工作的占53%、从事医务工作的占16.95%、经商的占0.77%。在对孩子性格方面的期望中,居首位的是“忠厚”,第二位是“机灵”(分别占30.3%和26.2%),但是对“个性很强”的选择仅占2.28%,说明大多数家长还没有接受“个性发展”的现代教育观。
(3)家长的教养方式。家长总是按照社会文化的要求和自己对孩子的期望,选用一定的教育方式去塑造孩子。家长的教养方式有两个维度,即“允许—限制”维度和“接受—拒绝”维度。根据两个维度的不同结合,可组成四种常见的典型教养方式——溺爱型、专制型、放任型(冷漠型)和民主型。在儿童的教育管理中,家长常用三种控制方法,即强制法(以家长的权威地位,秉用斥责体罚或剥夺权利的方法强迫孩子服从)、引导法(用表扬说理方法让孩子明白行为的后果)和爱的撤销法(用不理睬的方法孤立孩子,用表示失望使孩子羞愧,用撤销爱向孩子施压威胁)。
“问题学生”的问题源于家庭的教育问题。
任何学生身上的任何问题都可以反映出家庭教育中的问题,我们学校问题学生的行为偏差、心理失调等问题的形成中无一例外地可以折射出家庭教育的失误和不当。常见的教育问题可从以下几方面表现出来:
(1)家庭中父母的价值观偏离。父母自身的价值取向会渗透在孩子的教养全过程中。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有一部分家长的价值观偏离了社会主流并以此偏离的价值观对孩子进行轰炸式的灌输,使孩子从小受到错误的、消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影响,久而久之,这些青少年学生身上逐渐形成大量与父母价值观不当相关的问题,如缺少个人德行,表现为自私、说谎、打架、恶作剧等;缺乏社会公德,表现为偷窃、赌博、欺骗、破坏及性过错等;缺乏正确的消除困扰的方法,表现为对师长、对社会的对抗报复,采取逃学、自暴自弃等逃避或自毁的行为方式。问题累积到一定程度,就难以在普通学校的教育环境中进行矫治和修正了。
(2)家长的过高或过低的期望。当今社会的家庭,大都是三口之家的核心家庭形式,大部分家长对独生子女都有着很高的期望,有一位心理学学者对听讲座的家长作过一次调查,在112份有效回答中,仅有一位被试对孩子的期望是“当工人”,而“当明星、演员、电视节目主持人”等占了绝大多数,这些家长对孩子抱有过高的不切实际的期望,对于如何去实现这个期望,则对不起,不知道。相反,有少量的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置若罔闻,热衷于自己的喜好(赌博、炒股、跳舞等),甚至陷于不道德的活动环境,对孩子非打即骂或是放任不管,于是各种各样的问题在孩子身上出现了。
(3)家长己身不正祸及孩子。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尤其是孩子性别角色的获得过程中,父母的榜样作用更为重要。而问题学生身上的行为心理偏差障碍,往往出于对家长的仿效。某中学女生发生了性过错行为,学校教师为增加教育的有效性,请女生的母亲前来配合学校教育。孰料女生不见母亲倒还能不吭声地听由教师批评教育,一见母亲却有如歇斯底里发作,指着母亲说:“你有什么资格来教育我!”原来,正是这位母亲经常把各种各样不三不四的男子带回家奸宿,而睡在阁楼上的女儿从地板洞中看这些丑事,时值青春期,于是效仿母亲,出现了性过错。所以家长常常是问题学生的始作俑者。
2.学校教师对“问题学生”的影响
当青少年儿童走出家庭进入学校之后,学校成为他们最主要的社会生活场所,成为学生接受社会化影响最集中、最丰富的社会生活环境。学校按社会的要求,选择文化中的精华部分,精心组织后传授给学生,使之由无组织的自发状态的社会化过程到有组织、有目的、有系统的状态,所以,学校在影响并促进学生发展的诸因素中起着主导作用。
学校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环境,具有独立性,他能根据预定目的和自身规律连续而有效地对青少年学生施加系统的教育影响。学校是传递社会文化、培养社会成员的专门组织,能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和有利的学习环境——固定的场所、教材教具及专职的教师。学校是青少年学生交往的重要场所,他们在共同活动中形成友谊,通过相互强化、示范、自居作用的过程,促进彼此的社会化发展。学校教育对青少年学生影响,主要表现在教育内容、学校校风、同伴交往、教师角色等方面。其中,在学校教育诸因素中,教师的作用是最积极、最重要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
(1)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是促进学生发展的巨大教育力量。这种期望会成为一种外在的学习行为目标的诱因,激起学生对高尚目标、积极人生价值取向的追求。
(2)教师对学生人格发展影响的榜样力量。教师不仅通过言传身教有意识地、系统地实施对青少年的影响,而且以自身的完整人格对其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的学识才能、诲人不倦的精神会感染、激励学生对知识、事业的渴望和追求;教师的思想品德、理想信念能陶冶学生的心灵。对有威信的教师,学生会产生敬仰的心情,并将教师视为心目中的楷模和表率加以效仿,把体现在教师身上的道德要求转化为自身的品德。
“问题学生”的问题,学校教师责无旁贷。毋庸讳言,在应试教育的枷锁不能完全解脱的教育环境中,学校已经将“大学之道,在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最大的教育道理,在于使人明白事理,在于使人有创新能力,在于使人达到最美最完善的境界)和“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的职责在于向学生传授做人的道理、学问并解除学生的疑惑)异化为“分数至上”。教师因为教学的压力造成的各种心理问题不可避免地反映在教学过程和师生关系之中,或直接、或间接地造成学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教师对学生问题的形成和发展,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教师的自身问题表现在下列两方面中:
(1)教师认知方面偏差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教师在教育中,因为应试的压力造成其认知方面出现一些偏差,而这些偏差有可能造成对青少年学生的问题产生,其中较常见的偏差有“偏执性障碍”“厌恶情绪”“观念性障碍”和“价值偏离”。
(2)教师个性方面缺陷对学生的消极影响。教师有不同的个性,其中难免有个性缺陷者,而个性有缺陷有障碍的教师必然在教育过程中反映出这些个性问题,其中容易对学生发生消极影响的有下列几种:
冷酷无情——这种个性教师不仅不喜欢不关心学生,而相反对其怀有莫名的厌恶憎恨;对学生的困难痛苦麻木不仁;责骂学生语言恶毒,甚至动辄体罚学生且心狠手辣。
抑郁悲观——这种个性教师对人生、对职业、对师生关系充满消极看法,整日愁眉苦脸,少言寡语。
主观冲动——这种个性教师常有工作热情,但粗枝大叶,盲目武断,对学生的问题盲目主观而一意孤行,以情绪代替理智,任不良情绪发泄。
几乎所有的家长和所有的教师都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健康成长、能成为有用人才,可恰恰又是他们在青少年学生的发展中施加了与愿望相悖的消极影响,或是一方的积极影响被另一方的消极影响抵消。所以,家长和学校教师双方携手,共同营造良好的一致的教育氛围成了改变问题学生身上的问题的首要保证,而要达到这个目标,其核心的基础就是双方的有效沟通。
三、“问题学生”家校沟通的运用
家校沟通的目的在于建立有效的合作,这种合作所产生的教育效果可以是超过两个单独教育之和,即达到1+1>2的教育效果。
1.家校沟通的作用
家长和学校教师的沟通合作可以在“问题学生”的教育中起到多方面的作用:
(1)悉人作用。这个“悉人”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的互相了解,使双方对对方的价值观、个性特征、教育风格等有所把握;二是对“问题学生”的深入了解。家长和学校教师把自己对“问题学生”的评价进行讨论,以期找到教育的共识。
(2)指示作用。苏霍姆林斯基主张“把语言修养的问题”作为“教师特别关心的问题”,因为教师的语言含有对学生和家长的指示作用,反之,家长的语言也同样含有对孩子和教师的指示作用。家长和学校教师正确的指示,有助于对方克服、改变教育方法中的不当之处,也有助于“问题学生”改正错误、明确方向。
(3)监督作用。这里的监督,既指家长和学校教师之间的互相监督,因为家长教师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偏差,这种偏差当事人往往难以察觉,而容易被对方发现,经沟通后有利改正;又指对“问题学生”的监督。“问题学生”的偏差在家长教师的监督中容易克服。
(4)激励作用。家长和教师及时把各自有效教育成功与对方交流沟通,可以起到激励对“问题学生”进一步教育的积极性;家长和教师及时把各自的教育不当之处告知对方,可以使对方避免重蹈覆辙,从而使对“问题学生”的教育更合理更科学。
2.家校沟通的技巧
家校沟通既有科学性,因为研究把握沟通双方的心理有助沟通效果的提高;家校沟通又有艺术性,因为它是一种人际关系的实务活动,俗话说“一句话使人笑,一句话使人跳”就是这个道理。在家校沟通中,学生教师往往占有主动性,处于指导地位,所以,对教师而言,沟通时的技巧显得尤为重要。
(1)微笑面对家长。一个人可以没有资产,可以没有后台,但只要有信心、有微笑,就有成功的希望。“以微笑面对家长,用鼓励迎接孩子”,给每一个家长送上一个甜美的微笑,给每一个孩子亲切的抚摸,让家长觉得:教师是喜欢自己的孩子的,也是欢迎自己的。
这种沟通技巧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家长。小C是一个令所有任课教师头疼的孩子。他不仅学习成绩不好,行为习惯差,而且心胸狭窄,随心所欲。上学经常迟到,或者想来上学就来了,上了两节课觉得没意思或认为别人得罪他了,就背起书包要回家了,把学校当成了超市、菜场。如果教师不让他回家,晚上他的家长就会打电话训斥班主任,第二天还陪着孩子来学校找教师评理。
对于这种目空一切的学生、家长,微笑是最好的沟通方法,用微笑面对家长,可以化解家长心中的怨气、怒火,心平气和是解决问题的前提。用抚摸迎接学生,使家长感到教师还是喜欢、关心他的孩子的。在理解、信任的基础上,问题就会得到圆满的解决。
(2)聆听家长倾诉。所谓“聆听”家长的谈话,不仅仅是听听而已,教师还要借助言语的引导,真正“听出”家长所讲述的事实,所体验的情感,所持有的观点等。在聆听中,教师不要轻易插话,更不要随意打断对方,否则会使家长思维中断和产生不被尊重的情绪体验,导致沟通中断。
小M是一个毕业多年的“问题学生”,长得白白胖胖,由于找工作屡次受挫,现在说话结巴,性格内向,不愿与人交流。这可急坏了他的母亲,考虑再三,决定放弃工作在家陪伴儿子,而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于是其母来到儿子阔别多年的学校请求帮助。在与小M母亲的沟通过程中,教师不仅仅是听她讲讲而已,还要借助言语的引导,如:“能不能告诉我,这件事为什么使你感到那么生气?”“那么以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
“你确实这样想过了?”“你感到很伤心?”从中听出小M母亲所讲述的事实,进而可以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工作。
(3)用目光去接触。我们常听到这样的一句话:“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你注视着家长时,你可以了解到家长更多的情况。反之亦然。教师是通过和蔼的目光让家长感受到教师心中的阳光。罗曼·罗兰说“只有你心中充满阳光,才能把阳光播撒到对方的心里”。当教师倾听家长的谈话与叙述时,目光可直接注视家长的眼睛;当教师在讲话、解释时,这种视线的接触可比听家长的谈话时少些。
小W的父母离异,她跟着有病的父亲,同年老体弱的爷爷、奶奶住在一起,在家里很少有人跟她交流。一年前,父亲离家出走至今杳无音信,奶奶急得生病住院,爷爷摔了一跤,卧床不起。在听小W的姑姑讲话时,教师的目光始终直视家长的眼睛,让家长感到教师是在认真听她讲话的,是相信她的,这样就可以从家长处了解到更多的情况,更好地教育好孩子。
(4)言语恰到好处。在与家长沟通过程中,说话的语气、语调及速度也很有讲究。教师的语音、语调,速度要带着家长的感情、理解与关切。如:家长在谈到自己孩子的不幸遭遇时,教师的语调中要表现出对其遭遇的理解,并根据叙述的过程不断调整语音、语调,谈到伤心处,教师的语调要缓和,语速要放慢,适当停顿,让家长有感情流露的空间,这样家长会觉得你融入了他的故事,有利于双方的沟通。
当家长在描述他遇到的困境时,教师的语调中要表现出对此遭遇的理解,如:“哎呀,真难为你了。”“怎么会碰到这么倒霉的事呢?”当家长在描述克服困难,想方设法教育孩子时,教师的语音、词调中应流露出钦佩、赞扬之情:“孩子进步了许多。”“你真是个了不起的母亲!”这样家长会觉得你和她的距离靠近了,双方的沟通会更融洽。
(5)适时语言指导。通常人们认为指导是与家长沟通中最有影响力的技巧。指导简而言之就是告诉家长该做某事。指导最直接的形式就是教师告诉家长应该做某些事或说某些话,或经某种方式行事。但指导的时机把握极为重要,过早或过晚的指导,其效果受限。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引而不发,跃如也”,说明教师语言指导应该在家长“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及时出现,而且不要把所有的话讲“透”,让家长自己去悟去参。这样的语言指导能收到最大的沟通价值。
(6)体态语言运用。人类的身体语汇实际上是极为丰富的。譬如、站立的姿势、坐着的姿势、举手投足都可包括其中。人们在各自的生活经历中,可能会形成一些自己独特的习惯,比如习惯于双手抱臂而立,谈话时爱在室内走动,或坐在自己的办公桌上,坐下时习惯跷二郎腿,想问题时经常震颤双脚,解释说明时喜欢用各种手势等。作为教师,需要将自己的身体语汇融入与家长交流的过程中。
如,有些教师习惯颤动双腿,这可能使家长感到压抑和不安,要适当控制以保证家长的情绪稳定性。
再如,新教师第一次接待来访的家长,可以和对方握手表示欢迎,也可不用握手的方式,但需起身招呼家长坐下。在整个接待家长的过程中,教师既要使自己坐得舒适、自如,同时又要表示出对对方的关注。可使自己面对家长,使自己的身体略微倾向于家长,并用点头等方式表示自己的注意。在说明问题时,可借助某些手势加强谈话效果,但要注意运用适度,不能显得过分夸张,以免使人感到有“哗众取宠”之嫌。交谈结束时,教师应起身将家长送出门外,这可以看作是一种礼节,也体现出教师的修养。
(7)真诚坦白。真诚坦白的意思是指把自己个人的有关信息讲出来,使别人知道这样一个过程。对教师来说是一种有助于与家长建立相互信任和开诚布公的良好关系的影响技巧。
教师的真诚坦白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向家长表明自己在与其沟通时对家长言行问题的体验,另一种则是告诉家长自己过去的一些有关的情绪体验及经历经验。此沟通技巧可以减少“胡搅蛮缠型”家长的纠缠频率。
小宏,外地户籍的学生,在上海就读初中初期,因没有获得学籍号而不能参加中考,家长觉得“教育不公平”,一次次上访市、区各部门,要不就来学校纠缠不清,非要达成中考的目的,根据上级规定,外地学生参加中考在当时还没有政策,可家长不理这一套,固执己见。教师在与此类家长沟通时,运用“真诚坦白”的技巧,一下子缩短了与家长的距离,有助于双方交流的进一步延续。
(8)及时反馈。反馈是指教师为家长提供自己或他人会怎样看待家长所提问题的特殊的信息。及时反馈,有助于在反馈沟通中发现在教育中存在的原先没有考虑到的问题,使之更好地完善对问题学生的教育。
应用反馈技巧的目的是帮助家长开阔眼界,看看其他人是怎样想,怎样处理同类事情的。通过这样的方式,为家长提供与之不同的感知思维模式,以达到影响家长的目的。此种技巧,特别适用于“疑神疑鬼型”家长。
(9)有效交流。教师借助为家长提供建议,给予指导性的信息,或为其提供具有指导意义的思想观点等帮助家长。这可以说起了为家长提供新的信息的作用,对家长的思维与行动具有潜在的影响力。对“目空一切型”和“爱慕虚荣型”家长以及“鼠目寸光型”家长而言,这种沟通技巧应该是比较有用的。为家长提供有价值的教师信息是沟通的十分有价值的方法。家长限于自己的认知和职业,不善于捕捉更多的教育信息,他们对教师有意义的教育信息会如获至宝,如此,则更进一步融洽家校关系,也有助于家庭教育的能力发展。
(10)逻辑推理。这种沟通技巧,是教师根据家长所提供的有关信息,运用逻辑推理的原则,引导家长认识其思维及行动可能引出的结果。
逻辑推理是在为家长提供另一种思维方式,引导家长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式思维,预先想得到事情发展的可能结果,进而使其意识到自己思维、言行的不妥之处,从而改变之。运用此沟通技巧,是对“小市民型”家长最有力的驳击。
四、“问题学生”家校沟通的举要
通过家校的有效沟通,我们学校的“问题学生”被形成合力的家校双方所关注关心,使其问题得到有效改变,促进了他们回归社会的愿望。在此研究中,出现了一些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
小M在原校是出名的捣蛋鬼,不守纪律、破坏课堂秩序,打架惹事更是犹如家常便饭,父亲工作繁忙,长期缺乏对孩子的管教。家庭教育的任务基本落在母亲身上。主观上该生母亲希望看到自己的孩子学有所成、有出息,但是,自身文化程度不高的缺陷,只能让她对儿子的学业干着急而没有丝毫的帮助。溺爱的情结又使得这位母亲找不到正确的管教方法。物质上满足,学业上的无助,渐渐养成了孩子偏执的个性,又加之这位母亲的自尊心极强,自己孩子身上再大的缺点可以任由自己责骂,但容不得他人半点的微词,哪怕是他人不经意、出于善意的提醒。因此,这位母亲在与历任教师间的沟通上表现出极不和谐的状况,甚至有出现极端对立的现象。
该生进入学校之后,班主任教师了解到这位学生以及家长之前的种种情况,认为协调好家校关系是教育该生的前提保证,只有取得家长的信任,让她相信,教师视该生犹如自己的孩子,大家教育孩子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一致的道理,消除了这位母亲在孩子问题上与教师沟通对立的情绪表现,迈出了家校沟通亲善的一步。由于班主任确定的实施方案的得当,家校沟通有了良好的开端。班主任紧抓住这来之不易的成果,进一步加强与该生母亲的联系,从孩子在校的学习情况,到家庭生活;从助人为乐的点滴好事,到学习成绩一分两分的提高。教师抓住每一个细节作为该生进步的闪光点最大化的做足文章。一段时间之后,教师的家访、电话联系等让该生母亲感受到教师在自己孩子身上实施的爱的教育,家校之间的联系也由被动变成主动,频率也在不断提高,家校走到同一个目标上来。
目前,该生已经顺利拿到毕业证书进入职业高中继续在学校学习,由于家校形成合力,该生的教育效果明显体现出来,家长抱怨的话语少了,感激之情溢于言表,“孩子明显懂事了”“变成大人了”。在市组织的“拥抱明天”的竞赛中,该生屡获奖项。
蒙台梭利说过:“教育就是激发生命,充实生命,协助孩子们用自己的力量生存下去,并帮助他们发展这种精神。”教师是孩子学校生活的教育者,而父母是孩子家庭生活的教育者,他们共同承担起青少年教育的重任,两者关系是密不可分又各有所同。为了孩子,教师要与家长相互沟通思想,共同寻求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共同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对此,本研究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进行探索,并获得了初步的成果。
与我们学校的问题学生家长的沟通是一项科学性、艺术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教师具有相当的专业理论、方法和技术,需要高度的爱心、耐心、细心和信心,需要对人的心灵的洞察力与亲和力,需要不断反思和调整的能力。让我们携手并进、相互理解、相互沟通。
摆脱网瘾
叶 皓
1.个案基本情况
案例一:小宇(化名),善良活泼,还是班干部,初二来我校就读,据父母反映由于家境富裕,初中给孩子买了电脑,初一开始在电脑上玩游戏,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后来迷恋网络,干脆不肯去学校读书,每天沉迷网络,还经常因为要玩游戏和父母争吵,初二后成绩虽无明显下降,但还是常常旷课不来读书。父母对其无奈只得转我校进行调适。
案例二:小昆(化名),外来务工家庭子女,由于父母无时间进行管教,开始迷恋网络游戏。本来在提高班学习的小昆成绩很好,头脑非常聪明,但自从迷恋网络后成绩一落千丈。上课不认真听讲,上课下课看一些有关游戏及电脑方面的闲书。父母对其没有办法,自述不喜欢学习,电脑世界才有意思。是属于缺乏判断,被网络所吸引缺乏自控力。
2.问题行为表现
“网瘾”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狂躁和抑郁。如在一段时间不上网,就会出现类似戒毒症状;临床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抑郁自闭、厌学逃学、失足行为甚至自杀等。“网瘾”,其当事人现在俗称“网虫”,其危害为:
(1)孤独感增加。由于网络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交流,人的孤独感逐渐强烈。
(2)自我迷失感加剧。在网络这个神奇的世界里,到处充满了信息,“网虫”们常常感到手足无措,一不小心闯入游戏,便会“流连忘返”。不仅如此,在网络世界里,他们无法确定自己的角色,更难以确定自己的位置。
(3)自我约束力降低。由于网络中的彼此不见面,平常不敢说的话可以说了,不能做的事也可在网上实现。
3.调适途径
对待“网瘾”,我们不能消极抵抗,也不能视之为“洪水猛兽”,我们的家长和教师(特别是学校心理教师,班主任)要循循善诱,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整合各种教育资源,形成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合力,及时矫正、调适、尽早干预,把它扼杀在萌芽状态,不要让一般心理问题变成心理障碍或心理疾病。可根据具体情况,分层区别进行思想教育和心理咨询(心理治疗):
(1)一般性网络迷恋。调适方法主要加强网络管理和网络指导,让孩子明确上网的目的,提高防范意识,对其上网的内容加以筛选,培养其良好的上网习惯,“绿色上网”。
(2)网络性行为障碍。矫正方法应根据不同的行为障碍采取针对性调适。针对焦虑、狂躁、恐惧、自闭、抑郁等行为障碍,应采取科学的心理调适方法:如转移法、宣泄法(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娱体育活动)、刺激法(坐过山车、蹦极等),认知—行为法等综合训练,逐步调适,减轻症状。
(3)网络性心理疾病。学校和家长(特别是学校心理咨询机构)尽可能采用上述方法进行矫正,并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如果采用的心理辅导矫正措施失效,并出现行为异常和心理紊乱,显示强迫、妄想等症状,此时应及早联系相关精神卫生机构或专科医院,施以专业心理治疗。
为此,我们让父母和孩子一起合理使用网络。在父母们教育孩子有关网上有危险的同时,确保也花同样的时间讲讲网络的好处。其次,建立统一战线。让父母双方都严肃对待网络合理使用的问题并达成共同的目标是十分关键的,否则,孩子会求助于持怀疑态度的一方,并造成你们之间的分歧。再次,表露家长对孩子的关心。在和孩子谈话的时候要让孩子感受到你们是爱他、关心他的。最后,制订合情合理的规定。让孩子在家时候制订一个合理的上网时间,譬如,每天晚上完成作业后的半小时,每星期天做完作业后的几小时,制订后严格执行。同时在调适过程中辅以其他方法,如打球、下棋、看电影、听音乐、参加其他有意思的班级和社会活动,让他们在其他方面也发现乐趣增强能效感,慢慢少接触网络达到效果。
经过一年不到的调适两个学生症状都有所好转,课堂教学时候都能融入课堂,找回自己原来学习兴趣。对网络依赖没有那么强。还需进一步调适以巩固。
【注释】
[1]刘明芳,干明赞主编.问题学生教育对策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