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及其对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启示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作为社会职业人的教师从接受师范教育的学生,到初任教师,到有经验的教师,到实践教育家的持续过程。教师的发展,无论是其职前培养时期,还是在职培训时期,都是在教育实践中进行,与学校日常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教师的专业发展分为职前阶段、职业适应期阶段和职业成熟期阶段,其专业能力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在职前阶段,一个准教师并没有实践教学经验,其潜在能力素质成为考察其能否从事教师职业的重点因素。在职业适应期,即教师经过1~5年的教学实践,其专业能力已基本形成并呈稳定状态。职业成熟期的教师专业能力应该呈现出一种多层次的网状结构:从重视教师一般教学技能,向重视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变化;从单纯重视课堂教学能力,向关注学生个性、促进学生发展变化;从重视教师一般的教学能力(处理教材、编写教案、选择教法等),向重视教师研究教学能力变化。这一发展历程,显现出教师专业能力的形成有两个方向:一是教育理论的下移,是一种“从系统思想到行动策略”的泛化过程,实现着教育理论与经验的契合;二是教育经验的上升,是“从行动策略到系统思想”的凝聚过程,实现着教育经验与教育规律间的磨合。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要实现两重超越:超越感性获得理性的规约,超越理性获得感性的形式,使教育教学在理性观念与感性经验支持中寻找一个动态平衡点,经过不断实践与不断调适,教师的专业能力达到成熟、提升与创新。
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启示我们:语文教师专业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教师通过对学生的行为反应进行有效指导,逐步向“理想”状态逼近的过程,这就决定了语文教师专业能力必然包括理性和感性双重因素。一方面,语文教育过程中包括诸多客观规律,教师专业能力就必然表现为能利用这些规律有效引导学生学会分析、探究问题,使学生在内化人类文化知识的过程中,学会外化,学会创新,这就离不开语文教师的理性引导。另一方面,语文教育过程并非一个单向传输的过程,师生之间也需要一种情感交流的“润滑”,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具有有效激活学生学习思维的能力。教师的专业能力在感性与理性的交融中平稳发展,而创造出情趣与理智兼具的“快乐”课堂。因而,语文教师的专业能力就是在整个语文教学的长期实践中,实现教师“科学调控”与“人文陶冶”的有机结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