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民国前期学校规模的发展

民国前期学校规模的发展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因此,在办学规模上还是略有扩张的。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浙西南各县的初等教育进一步发展。由上可见,民国前期浙西南山区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发展并不平衡:初等教育发展较快,学校数与学生数的扩充都明显;中等教育发展缓慢,学校数停滞不前,学生数有所增加。我们再从纵横两方面对民国前期浙西南山区初、中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进行比较和评价。

3.1.2 民国前期学校规模的发展

从民国建立到“抗战”全面爆发前,浙西南山区的现代学校规模缓慢增长。

中等学校方面,1912年浙西南山区的最高学府“省立第十一中学堂”改称为“省立第十一中学”;1923年省立第十一师范学校并入,学校分中学和师范两部;从1912—1925年学校累计毕业中学生611人、师范生348人,办学规模并不大;1927年曾增设高中部,但于次年撤销;1933年改名为“省立处州初级中学”。宣统元年(1909)创办的“处州第一女学堂”于1916年改办为“旧处属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每年招收1个班,共招了4个班,培养了60余名毕业生;1923年根据新学制规定改为“旧处属联合县立女子中学”,设师范部办3年制师范讲习所,共招了8个班,培养了160余名毕业生;到1935年该校与“旧处属联立农业职业学校”合并,改办为“旧处属十县联立简易乡村师范学校”,招收了3个班的新生,但是到次年暑假即因经费无着而停办了。创办于宣统二年(1910)的“府属种植学堂”在1912年改为“处州农业学校”,后来不断改名直至1935年与上述“旧处属联合县立女子中学”合并办学,并于次年停办[3]156,238,273-274。至此,清末创办的4所中等学堂经过分合裁并,到1936年仅留下一所包括中学部、师范部和职业科的省立处州初级中学。

除了创建于清末的中等学校外,在民国前期浙西南各县还新办过几所中等学校。1921年,云和籍辛亥革命志士魏兰回到家乡,在县城孔庙办起了“私立云和中学”,但未满一年即停办。创办于1926年的“松阳县立初级中学”是浙西南山区最早的长期办学的县级中学,首届招收男生80名入学,分两班;次年除续招两班新生外,还增招女生一班,教师聘到20多位,开始走向正规办学。到1936年时,该校有学生137人,历年毕业生206人。1928年,青田县阜山的陈瑛和陈梓芳两名留学生倡议创办师范学校,1930年9月招收学生50名开学;1932年经省核准定名为“私立阜山乡村简易师范学校”,至此共招收了4期学生约120人,毕业约100人;1935年又根据私人不得办师范学校的规定改名为“私立阜山初级中学”[5]222-225,238-244。1929年,缙云县创办“私立五云初级中学”未获批准立案,于是同年改办“私立仙都初级中学”[3]156-157。到1936年时,浙西南山区共有“省立处州初级中学”、“松阳县立初级中学”、“私立阜山初级中学”和“私立仙都初级中学”4所初级中学,学校数量上与清末相比没有增长,但学生规模呈上升趋势。比如省立处州初级中学历年中学毕业生人数即从1912年的16人增长到1925年的96人[6]4-11。因此,在办学规模上还是略有扩张的。

相比之下,这一时期浙西南山区的小学规模扩张更为明显。

1912年浙西南山区9县(不含宣平县)共设小学校185所,比光绪三十四年(1908)增加了58.1%;在校小学生总数6501人,同比增长了82.2%。1913年,处属各县无自然灾害,农业增产,办学形成高潮,小学校达到419所,相当于上一年的2.26倍,在校学生达17704人,相当于上一年的2.72倍,发展速度高于全国(全国两项均为1.24倍)。到1923年,小学校增至937所,在校生数增至32702;到1924,学龄儿童入学率为20%[3]95

1927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浙西南各县的初等教育进一步发展。到1936年前后浙西南山区10县的办学规模大致为:丽水县1936年有小学138所,学生13000人[1][7]46-47;缙云县1936年有小学170所(学生数不详,但1932年169所小学有8078人可供参考)[8]48-49;青田县1936年有小学172所,学生5865人[2]19;云和县1936年有小学81所,学生3278人[9]72,77;松阳县1936年有小学124所,学生5482人[10]39-41,45;宣平县1936年有小学83所,其中57所有学生2038人[11]卷六11-16;遂昌县1936年有143所小学,学生4673人[12]37-38;龙泉县1936年有小学81所,学生3570人[13]40,45;庆元县1937年有102所小学,学生4889人[14]30,58;景宁县1933年有小学60所,在校生1979人[15]84;总计到1936年前后,浙西南山区10县约有1154所小学,在校学生数大约为52852人[2],绝大多数是办在乡镇和村庄的初级小学。

由上可见,民国前期浙西南山区的初等和中等教育发展并不平衡:初等教育发展较快,学校数与学生数的扩充都明显;中等教育发展缓慢,学校数停滞不前,学生数有所增加。

我们再从纵横两方面对民国前期浙西南山区初、中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进行比较和评价。初等教育方面,1936年的1154所小学、52852名在校学生与光绪三十四年(1908)的117所小学堂、3568名学生相比,学校数增长了约9.2倍,在校学生数则增长了约14.2倍;与1912年的185所学校、6501名学生相比,也分别增长了约5.8倍和7.8倍[3]。因此从纵向上来看,在民国前期24年左右的时间里,浙西南山区初等教育事业的规模扩充是非常巨大的。横向比较上,1936年全浙江省的小学数达到15913所,在校学生1204475人[4]207;浙西南山区的小学校数约占全省的7.3%,学生数约占全省的4.4%[4];学校数所占比例较之宣统三年(1911)的5.02%有了一定的提高。1932年,浙西南山区10县的人口数(1314033人)占全浙江省总人口数(20331737人)的5.9%[16]政30-32。按照这个5.9%的比例,浙西南山区的小学数量比较多,但是在校学生数比较少。这与该区域地处山区,人口密度低、道路交通不便有关,民国时期流传的一首打油诗就对交通不便刻画得很生动:“伸手摸着天,下看心发颤。叫叫听得见,走走大半天”[13]6。浙西南山区虽然乡村数量多,但是单村人口少,再加上交通不便导致学生入学不便,就形成了校均学生人数少的局面,也造成了普及4年义务教育的困难。我们以数据比较充分的1932年为例来了解浙西南山区学龄儿童的入学率(见表3.2)。

表3.2 浙西南各县1932年度学龄儿童入学、失学统计表

单位:人

img8

续表

img9

资料来源:[16]教20-21。

说明:本表中浙西南各县已按入学率高低降序排列。

1932年全省人口总数为20331737人,学龄儿童总数为3328546人,其中入学儿童总数为1018124人,失学儿童总数为2310422人[16]政28,教21,故全省学龄儿童的入学率约为30.59%。从上表可见,1932年浙西南10县的学龄儿童平均入学率低于全省,仅为25.36%,除了缙云、遂昌、松阳3县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外,其余7县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最低者为龙泉县,仅12.84%。

总体上看,民国前期浙西南山区各县的初等教育在办学规模上有明显扩充;在办学格局上也延续了清末的特点,即办在县城的学校规制较整齐、层次较高,但数量很少,办在乡镇和村庄的学堂则层次较低,多为初等小学;而且与清末相比,到1936年前后初等小学的数量已经在小学总数中占绝对多数,应该说乡村民众子弟的入学数量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由于浙西南山区的地理环境和整体社会经济条件的落后,适龄儿童的入学率低于全省水平。这一时期浙西南山区的中等教育则发展缓慢,到1936年时10个县仅有4所初级中学,远不如初等教育的发展水平。与清末兴学时期相比,中等学校在数量上没有任何变化。1936年全浙江省普通中学达到83校[4]276,浙西南的学校数仅占全省总数的4.8%,比宣统元年(1909)6.5%的比例有所下降。不过,中等学校在学生规模上有所增长,另外中等学校不再仅仅集中于丽水一地,而是扩散到4个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