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关爱融化小自我,感恩催化真行动

关爱融化小自我,感恩催化真行动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下面以小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我的家庭”中《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为例,谈谈在低年级思品课堂中的设计理念及其实施策略。在此,激发和深化情感是第一位的,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尊敬、关心和孝敬父母就会成为一种自觉意愿。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德课就是一门积极的情感培育课。最终在情感的驱动下真正表现在行动上。德育的价值就会因情感的介入而得到彰显,学生就会因善良情感的浸润而显示出生命的亮色。要晓之以理,必须动之以情。

关爱融化小自我,感恩催化真行动——以品德课《家人关怀我成长》的教学为例

杭州市滨江区西兴实验小学 孔海燕

《品德与生活(社会)》力求构建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并延伸到生活实践中的开放式教学流程。结构完美、布局合理的思品课堂教学,可以增强课堂教学的艺术魅力。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应多为学生营造真实的生活情境,提供丰富的活动素材,引导儿童在活动中进行体验和感悟,经历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慢慢熏陶其情感,渐渐孕育其品质。

下面以小学第一册第二单元“我的家庭”中《家人关怀我成长》一课为例,谈谈在低年级思品课堂中的设计理念及其实施策略。

教学目标定位: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特别是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家庭与他们的生活态度、生活能力的形成有着最直接、最密切的联系。面对独生子女家庭随之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如:学生缺乏伙伴交往、自我中心、任性、自理能力差、父母教育方式不当、单亲家庭等给学生心理带来的影响,我们将教育的着眼点放在:通过学习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家庭亲情,感受父母的关爱、抚育的辛劳;学会初步的自立,具有初步的家庭责任感。

在此,激发和深化情感是第一位的,有了充分的情感体验,尊敬、关心和孝敬父母就会成为一种自觉意愿。所以我将这堂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

1.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萌发感激之情。

2.体会到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父母所付出的辛勤劳动,能以恰当的方式表示对他们关心,孝敬父母长辈。

3.有独立料理自己的生活的意识,初步培养家庭责任感。

教学活动的实施与反思:

一、课首——引人入胜的FLASH欣赏

教育家董政枢说:“好的开头,有如春色初展,鲜花含露,叫人钟情。”教师在上品德课的开始通过讲故事、猜谜语、表演小品等方式来导入新课,以一个新鲜美丽的开头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活动。引入的关键是要有磁性。有了磁性才能调动情感,满足好奇心,点燃学习愿望,才能使学生怀着极大的学习兴致和探究热情去参与活动。

在上课一开始,我就安排了学生最乐于看的动画片FLASH动画《游子吟》,“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通过师生有感情地朗读,说意思,引起情感共鸣,产生情感想象,思想感情的理解水到渠成。在声声吟诵声中揭开本课的主题: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家里有疼我们、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他们的关怀下,我们才能茁壮成长。

二、课中——波澜起伏的情感体验

模拟一个真实的世界,才能激发孩子们说实话,说真话,诉真情。课中我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安排了3个相互联接、情感体验螺旋上升的子活动:情境感受——统计体悟——价值辨析,实现在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活动一:“情境感受”

道德情感指教学情境具有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功效。教育家第斯多惠说得好:“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而没有兴奋的情绪怎么能激励人,没有主动性怎么能唤醒沉睡的人,没有生气勃勃的精神怎么能鼓舞人呢?”

我们将情感目标定位为:能够体会到父母养育我们长大不容易,激发学生爱父母的思想感情;能用自己的方式爱父母长辈,学会感恩。那么在教学中,如何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爱父母的道德情感呢?

1.利用媒体,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多样的情境,能使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不仅获得大量生动、形象的具体表象,而且受到特定的气氛感染,使认识和情感过程统一在同一情境之中,这样可以收到单纯讲授难以达到的效果。

首先,我出示了一组图片,配上音乐,声情并茂地向他们讲述:当你们一生下来,爸爸妈妈便为你们操劳,你们不会吃饭,是你最亲爱的妈妈,用甘甜的乳汁把你慢慢喂养大;当你学会走路了,是爸爸妈妈不顾腰酸背痛,弯着腰扶着你一步一步向前走;当你们病了,爸爸妈妈又抱着你到处求医,日夜守护……通过富于表现力的配乐朗诵,幻灯片的再现、音乐的渲染、语言的描述,学生在静听中思索,入境悟情,激发学生原有的经验积淀,使学生获得一种实实在在的体验。

趁热打铁,我紧接着追问:“爸爸妈妈的点点滴滴都倾注着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这时的学生争先恐后,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点点滴滴都是父母情。

在学生畅诉完爸爸妈妈对自己的关爱后,我满怀深情地对同学们说:“我们成长的每一个脚步都倾注着家人的爱。伴随着第一声啼哭,我们来到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从牙牙学语到蹒跚学步,从稚嫩懵懂到长大懂事,我们每一天都生活在家人的关爱里,家人对我们的爱真是说也说不完!让我们把这种爱浓缩在这首歌中吧!”在《爸爸妈妈真正好》这首歌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从而萌发感激之情。

2.捕捉细节,拓展情节,生发情感

无情不能育德,真情所在,金石可开。从某种意义上说,品德课就是一门积极的情感培育课。品德课堂要回归生活,教师要善于编织一条微妙的情感纽带,引导学生去感受自己身边真实的生活事实和典型的案例,以触动其心灵,生发情感,从而去感悟,引发认识的升华。最终在情感的驱动下真正表现在行动上。德育的价值就会因情感的介入而得到彰显,学生就会因善良情感的浸润而显示出生命的亮色。

如:在让学生体会“父母赚钱不容易”这一教学环节中,如果仅仅让学生知道他们在哪里上班、干什么,那是不可能知道父母的辛酸,触动学生的心灵的。不知道父母的苦,又怎么能体会做父母的不容易呢?又怎么去爱父母呢?要晓之以理,必须动之以情。由于小学生的表达能力还不完善,并且所叙述的故事事过境迁,往往仅仅是一个故事的梗概,而细节在学生的表述中往往一闪而过。试想粗线条的故事梗概能打动你的心灵吗?因此,老师必须用心去捕捉情节中的细节,比如追问、补充等等。如在后面的教学环节中,“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这一过程中,很多学生回答了自己生病时,父母送自己上医院一例,我抓细节进行追问,送医院途中,天气怎样?父母是怎样着急的……当一学生在说父母亲在路边焦急地等出租车,而出租车迟迟不来时,妈妈急得哭了,学生也感动地哭了。人非草木,孰能无情?特别是儿童,情感更是丰富。“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道德情感、真实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识。”

活动二:“统计体悟”

1.展示调查情况(前几天布置学生调查家人一天中为自己付出的时间)。

2.计算调查结果:如果以这个时间为平均数,一月呢?一年呢?十年呢?

3.谈感想:看了这些计算结果,你心中有何感想呢?

学生从一组组具体的数据中,直观地感受到一天中家人就为自己做那么多的事,在成长岁月里的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人要为自己付出多少汗水和辛苦!从而真真切切地感受家人为我们付出的爱是数不尽、算不完的。

活动三:“价值辨析”

1.播放小故事(《孝顺女儿》)。

2.学生谈体会。

3.小小评判员(如果你是小明,看到自己喜欢的玩具会怎么样?如果你是小明的好朋友,该怎么劝劝他?)。

在活动中,我主要引导学生学会换位思考,以“平等的眼光”客观、公正地相互评价,让学生懂得爱不仅是对自己的迁就,还包括对自己的严格要求,同时也提示学生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做事情动脑,勇于克服困难,犯错误要勇于承认,这也是对家长爱心的回报。

三、课尾——回味无穷的情感升华

学生的道德情感一旦形成,将激励着学生自觉地去履行道德义务和行为规范,为他们从小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文明习惯奠定基础。因此,要让学生在生活中真正“动”起来,积极参加实践体验活动,从中接受道德知识,选择行为方式,获得情感体验,并在活动中获得自身的发展。如果仅仅停留在情感的体验阶段,那么三分钟过后就会热度消退。如果抓住时机,趁热打铁,用情感调动学生激发起来的热情和内驱力,进行意志的磨炼,情感就会向意志转化。

1.设问(爸爸妈妈为我们倾注了无限的爱。现在我们长大了,成为三年级的小学生了,那么我们该怎样报答爸爸妈妈呢?)。

2.小组讨论(关心父母,我们可以做哪些事,使父母高兴?)。

3.小组代表发言。

4.教师归纳小结并板书:

(1)不让父母操心,自己能做的事自己做。

(2)不让父母劳累,主动做父母的小帮手。

(3)不让父母生气,认真听取父母的教导。

(评议:学生说一件事,老师画一段爱心,画到半个爱心为止。因为会说并不等于会做,让学生明白做比说更重要。)

四、课后延伸——实实在在行动至上

课堂教学的结尾,不要简单地考虑如何用精要的语言总结全课,采用这种类似于打句号或标出休止符的设计是不可取的,而要着重考虑如何将主题活动所追索的意义由课堂延伸到学生的课外时空。道德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反复训练、螺旋上升的过程,单靠某一课的教学想达到目的无疑是不切实际的。

无论是《品德与生活》还是《品德与社会》教材,都应有选择的让学生在课后延伸操作,巩固深化教学内容。在学生充分谈论可以为家人做些什么后,如教师只满足于学生在此时的表达,那么这节课的收获可能就只是使学生知道“要关心家人”,“为关心家人,我们可以做些什么”。不过,教学并没有到此为止。在学生“献计献策”后,我与学生商定:开展一次“让我为您分忧活动”。要求每位学生为父母或者长辈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事无巨细,贵在坚持。

为真正落实这一活动,我设计发放活动记录表,与学生家长们一起,共同对活动情况进行检测评价。课后,学生各自行动起来。一段时间后,很多家长向教师反映,自己的孩子最近长大了许多。有位家长说:“最近,孩子老是问我累不累,还主动给我捶背……”另一位家长说:“前些天,孩子让我教她做饭。现在,她放学回家会用电饭煲煮饭,并且自觉地写作业等我们下班。”……

学生们自己也从活动中获得了真切的体会和认识,不仅产生了共鸣,而且加强了对行为习惯的培养:“我体会到妈妈平时做家务真的很辛苦。”“我帮爸爸做事,爸爸很高兴,我也很开心!”“原来我也可以为父母做一些事情,我真高兴!我要继续为父母做点事”……

关爱融化小自我,感恩催化真行动。小学思品活动课是缓慢而优雅的教育过程中最触动孩子心灵的内容。在这一案例中,结合课堂教学所固有的环节设计,通过一系列通俗平实的实践活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与他们的实际生活联系了起来,引领了他们的生活,提升和发展了他们的生活能力和生活品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