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老博士徐寅

老博士徐寅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徐寅先生是老徐汇、老校长,更是我的好老师。经批准后,我于1962年夏正式成为徐汇中学教师队伍的一员。后来我听老徐汇中学教师称徐寅为“老博士”,我开始不解,还以为有点贬义呢。这是老徐汇都公认的。徐汇中学是百年老校,国际上有影响,徐汇中学校友遍布四方,徐寅是老徐汇,对校史了如指掌,又是教育专家,接待外宾真是非徐寅莫属了。徐校长确实是位名副其实的老博士。徐寅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好领导、好校长。

老博士徐寅

教师 周正谊

徐寅先生是老徐汇、老校长,更是我的好老师。上世纪60年代初,我在师范中专任教,后因撤校,我向领导和区教育局申请,希望调入我中学读书的母校徐汇中学。经批准后,我于1962年夏正式成为徐汇中学教师队伍的一员。我原教高三,调入徐汇后安排在初一,有“新开豆腐店”的涩味。徐寅知道后,找我谈话,说“希望你在徐汇初一到高三轮一转,这样对熟悉中学教材很有好处。”我听了这位刚见到的校领导的开导,以为说得有道理,尤其对我这个刚从大学毕业不久的新人来说,经过锻炼、实践会获益不少,于是我就安心下来认真执教。

后来我听老徐汇中学教师称徐寅为“老博士”,我开始不解,还以为有点贬义呢。初次见到这位徐老师,他样子确实有点怕人。他稍高个子,精瘦,颧骨略高,鼻梁上架着一副普通塑料眼镜。透过镜片他看人,不带笑容,有点寒气逼人的感觉。春秋天他总戴一顶陈旧的有点像解放初的八角呢帽,但角已不清;冬天他戴顶罗宋帽,也不见新;严冬刮风,他把罗宋帽翻下来,露出两个眼睛孔骑自行车,为挡风。这位五四时期式又带点“解放牌”的老知识分子,可学富五车呢。经过多次接触和观察,我感到他不像有人所说的那样“铁板面孔”。徐寅先生经常深入到我们语文教研组来,他来语文组,也不时谈笑风生的,不过他的长相就是有点“铁板”,比较严肃。后来,我经常看到他在图书馆查阅资料,据他说有时听课,要发表意见,就得查点资料。有时写点文章,也要查资料。我们交往也多起来了。

徐寅先生教数理化、文史地哲英,几乎样样懂一些,他钻研,勤读书,又会找资料,知识全面,所以人称“老博士”。这是老徐汇都公认的。有几回我看到徐校长另一副“洋相”。他西装革履,皮鞋锃亮,理了发,形象焕然一新,翩翩而有风度。一打听,徐校长要接待外宾了。徐汇中学是百年老校,国际上有影响,徐汇中学校友遍布四方,徐寅是老徐汇,对校史了如指掌,又是教育专家,接待外宾真是非徐寅莫属了。徐校长确实是位名副其实的老博士。

徐寅先生有时也为报纸,特别是《新民晚报》写点文章,有文史资料、掌故、上海老话等等。在地方史方面,他知识渊博,稿件常被报社采用。他使用“冰谷”的笔名,这是他自取笔名作为被人称为“冷”面的自嘲。由于他的写稿,竟被个别人称为“不务正业”;由于他的“老博士”称谓,在政治运动中,又往往被套上“白专道路”的帽子,经常在教工大会上自我批评和检查,令人不知知识还有何用途?人家专了说“白专”。我作为语文教师,有时也写点“豆腐干”小文章,发表在报纸一角。“文革”前要在公开报纸发表文章都得单位“审批”同意,否则不予见报的。徐寅是领导,当然知道。有时他提醒我“小周,有的文章就不要写了”。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我写了针对姚文元的“海瑞罢官”的小文,当时谁会知道这个姚文元以后成为“四人帮”的一员。徐寅找到我说:“海瑞罢官”问题,讨论讨论,说说算了,不要写什么文章了。亏得他的“打住”,我的文章没有发表,否则“四害”横行时,我会遭到何种惨剧!那时有一位高中生写了不同意姚文元的文章发表在报纸上,后来被整得死去活来。我十分感激徐寅,也正是这位好老师的点拨与指导,使我老实去教我的书。在那阶级斗争年代,一位老领导如此热心肠关心一个普通教师,确实使我永志难忘。

徐寅是一位富有人情味的好领导、好校长。他关心教工,他实事求是,他不以领导的“强势”压人。特别是在当时的语文组、政治组,干群关系都比较融洽。徐寅来了,大家照常学习、讨论,学习气氛活跃,就看不到他有什么架子。他抽烟厉害,大都抽中低档烟前门、飞马、劳动三个牌子,这与他后来得病不无关系。他有几个孩子,家庭经济并不富裕,每天骑车上下班。

徐汇有这样一位“老博士”,区里也知道。在那“知识越多越反动”的年代,他常因“白专”而受到不公正的对待。然而,这位博学多才的好校长、好领导,我的好老师为徐汇中学的建设、发展作出的贡献有口皆碑,至今铭记在我们的心中。

(我与徐校长共事近20年,概述如上,仅是一隅而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