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西方个体思想主要指19世纪末和20世纪在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中流行的、影响很大的一些个体思想。这些思想存在于各派哲学理论之中,例如:存在主义、新实证主义、自然主义、弗洛伊德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现象学、人格主义、鲍波尔主义等哲学派别中有许多个体思想。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先后进入了帝国主义阶段。与垄断资产阶级的反动性相适应,现代西方个体思想在理论形态方面趋向主要表现为抽象和形式主义,在实践方面趋向虚无主义。具体来讲现代西方个体思想主要有如下特点:
1.过多地偏重于抽象形态的阐述和研究。如新实证主义只是把概念、术语、语义及其逻辑结构看做是超越现实生活的观念的纯粹抽象,并把它们看作是真实的存在;现象学只偏重对价值的抽象研究;人格主义把人格看做是超脱现实生活即超脱自然界和社会的本原;存在主义侧重于对脱离现实的“孤独个人”的抽象研究;弗洛伊德侧重于对个体生理和心理特征的抽象研究。
2.把抽象的人道主义、人格主义作为最高的哲学原则。如存在主义声称“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新托马斯主义称自己是“基督教的人格主义的人道主义”;新实证主义重视人的愿望和情感;实用主义把个人的愿望和需要的满足看做是最高的效用;弗洛伊德主义用生理和心理学的方法论证“本我——自我——超我”的人格结构理论;现象学把它规定为“是一门具有严格意义,把人道主义的精神和价值作为永恒真理的纯粹主观性的哲学科学”;人格主义把人格看是一切自然界和社会存在的本原,等等。
3.过分地突出孤独个人及其作用。如:存在主义宣称存在主义就是个人主义;新实证主义强调自我的感官作用;实用主义强调自我的成功和对自我的效用;弗洛伊德主义强调“自我”“里比多”因素;现象说强调先验的自我价值。
4.过分地强调人的自我价值。如:现象学强调自我感受性的作用;弗洛伊德强调自我价值;实用主义强调“你即时喜欢”的作用;新实证主义强调自我情感价值;新托马斯主义强调实现由上帝赋予的人的自我价值;存在主义强调自我的自由存在的价值。
5.过分地强调人的意志自由。如:现象学强调先验的自我价值;弗洛伊德主义强调自我中心;实用主义强调情感兴趣;新实证主义坚持情感主义。
6.在人生态度上坚持非道德主义和虚无主义。鲍波尔主义为了维护垄断统治者的利益,宣扬平等没有多大的好处,是对财富的嫉妒,反对给无产者讲幸福,他甚至认为实行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都会导致一种不好的局面;存在主义把“孤独个人”的自由看做是最高存在,把个人以外的社会因素看做是妨碍个人自由自在发展的障碍,认为人生就是痛苦,他们对人生采取消极厌世主义和虚无主义的态度;实用主义把人生看做是瞎胡闹;新托马斯主义、弗洛伊德主义和现象学在人生态度上追求一种人性、人格的自我实现,它本身就是对现实人生的一种虚无主义的表现。
7.放弃对理想人格和理想社会的追求。鲍波尔主义认为人类社会再不可能有什么理想的世界,“永久也不会有一个公正的世界”,实用主义认为对理想的追求是最不值钱的东西;存在主义把人生看做是痛苦,也不可能去唤起人们对理想的追求。同时他们在对待垄断资本统治的态度上,鲍波尔持赞美的态度,认为资本主义世界是“有史以来最自由的世界”,坚持反对对它的任何“策反”,提出了“修缮”资本主义的主张;新托马斯主义反对“极端的资本主义”,同时又反对“马克思方式的集体主义”、反对共产主义,把工人罢工看是“违反社会共同利益”的行动;实用主义用“实惠哲学”和怀疑主义要人们不理会劳工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主义认为利己主义是人类生活的永恒原则,不能通过消灭私有制来消除,而只有通过“里比多”的压抑来克服;现象学所创立的先验王国的自我价值理论,试图把人的精神引向对于由上帝赋予完善的自我价值的追求;存在主义虽然对于劳动者所受磨难表示某些同情之心,对于资本主义社会也希望进行变革,但是他们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
一、存在主义的个体思想
存在主义个体思想是现代西方个体理论的主要派别之一。它从资本主义社会人的世界被物的世界所物化的事实出发,希望能改变对人的遗忘,唤起重新建设已经被损害了的人及人格,改变现代人的内心支离破碎的状态。存在主义个体思想的创始人是19世纪丹麦的哲学家索伦·克尔凯郭尔,他最早提出“孤独个人”才是人的真正存在,唯有“孤独个人”才有真理,“孤独个人”通过选择自由来实现自己的存在。这样,克尔凯郭尔建立了一个以人的个体与个性为中心的哲学体系。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海德格尔建立了存在主义哲学思想体系。这个思想逐渐在西德、法国、意大利、美国及东欧国家传播。存在主义思想代表人物有丹麦的克尔凯郭尔、德国的海德格尔、德国的雅斯贝尔斯、法国的萨特尔。他们把“存在”看做是人的特权,是孤独个人的个性,是一种自由的能动性和可能性,它可以通过人的生活经验,并先于人的本质而存在。同时他们认为自由是孤独个人的本性和最高价值。克尔凯郭尔认为,精神个体(孤独个人)不管社会环境及其法律如何,都能形成自己的“行为准则”,这是因为“一个人对于他人来说不能是任何别的东西,只能是他道路上的障碍”,是对他存在的一种威胁,人们周围的群众是“野兽”,是“黄蜂”。他认为只有“孤独个人”才是“真理”的标准,并且宣布个人和集体在原则上不能共存。雅斯贝尔斯设想建立世界邦联,认为不同的个体(个人)都可以在这里自由地生活和交往。萨特尔说:“我的自由是价值的唯一基础,此外绝对没有任何东西能辨明我采用这种或那种价值或者哪一种价值尺度是否正确”[1]。在选择自由论上,克尔凯郭尔认为“选择行为是绝对自由和任何东西都不能决定的,它是神秘的、突然的、积极的、超理性的精神行动”[2]。海德格尔、雅斯贝尔斯都认为选择自由是人的特权,是人的存在的前提。萨特尔也说:“真正的存在就是自由地选择”[3]。
二、新实证主义的个体思想
新实证主义个体思想是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之后产生的,主要流行于英国、美国及斯堪的纳维亚诸国。其代表人物有石里克、卡尔纳普等。新实证主义在本体论上否定外部世界的真实性,在认识论上否定认识内容的客观性,在个体思想方面强调人的情感的作用。卡尔维纳在《科学的统一》一书中说根本不存在任何一种凌驾于情感经验之上的“价值王国”,石里克也说,我们只能接受这样一种理论,即与我自己的主观性和经验取得一致的理论。
三、自然主义的个体思想
自然主义个体思想是指从人的自然性质去说明个体的道德状况的思想观点及派别,流行于英国、美国。其中以实用主义和兴趣论影响最大。实用主义是由皮尔斯、詹姆斯、杜威创立的。他们强调个体的行为及事物的实际效用。在价值观上,把价值归结为主观意愿、情感的满足。杜威认为价值判断就是关于行为、物体或事件能够满足愿望、需要和兴趣的预言。詹姆斯也认为价值就是以效用、有用为大前提。杜威在《心理学和政治伦理学讲演集》中也说人是一种自然的和社会的文化的实体,认为心理学意义的人并不是一个超越社会的封闭的自我,个人的价值就在于造成社会的变化或限制这种变化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实用主义否定个体的意志自由,詹姆斯在《实用主义》一书中曾说:多数人按照理性主义的形式相信他们所谓的意志自由,“这是一个原则,或加在人身上的积极能力或价值,有了它,人的尊严便莫名其妙地增加了起来”,“意志自由的实用主义意义,除非自由意志作为一种解救的学说,就没有什么意义。”此外,实用主义还认为目的是微不足道的,方法就是一切,理想是最不值钱的,需要和意愿的自我满足才是真正实用的。詹姆斯曾说“理想是人生最不值钱的东西”,他认为在工人运动革命思潮广泛兴起的时代,作为一个人“只有把心肠硬了不理会一切……我们除了一种特别的愉快之外,一切都麻木,这乃是我们要做实用人而不得不付出的代价。”[4]
兴趣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培里,他认为价值是对象对人的兴趣、爱好和需要的一种关系,然而对象之有价值或无价值,或有什么样的价值,则是由个体主观的兴趣、爱好及需要所决定。
四、新托马斯主义个体思想
新托马斯主义产生于19世纪末,创始人是利奥十三世和曼尔西埃。其代表人物主要有法国的马里坦和吉尔松,其思想影响到美国、拉丁美洲、西欧、东欧等。新托马斯主义重视人的价值,坚持人道主义、人格主义,把人看做是上帝创造的顶峰,认为上帝是用自己的形象来造人的,因此人是“上帝的形象和类似物”。马里坦和吉尔松都把个人分割成个体与个性两个部分,把个体作为人的本体存在归结于肉体和物质,把个性作为人的精神实体归结为人的本质、人格,也即是“上帝的形象”。认为个性是个体经验结构的“精神中心”,个性、人格只有在信仰上帝的基础上才能被理解,个性、人格是神的思想的反映。在人的价值问题上,新托马斯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对目标的追求,但人的价值不是人的社会价值,而是实现与上帝同在的价值。在个体幸福问题上,把幸福分为永恒幸福和个体在尘世的幸福,把永恒幸福说成是人的绝对幸福,把尘世幸福看做是短暂的幸福,并把人对幸福的追求最终归结为“受造物的最终目的直接统一于和同化于上帝之中”。认为“社会的福利对于个人来说归根到底不是目的”。马里坦说:“人生的最终目的是无限的善和自己存在的上帝”“占有上帝才是人类幸福的最高目标”“最高幸福就是永恒的幸福,绝对的幸福和绝对的满足”。在个人和社会的关系问题上,新托马斯主义把个人视为上帝直接创造的实体,个人与社会相比,认为个人是基础,社会则是第二位的,个人对社会来说,总是处于优先地位。在个体意志自由方面,新托马斯主义认为,意志自由只能是自然对社会的秩序来说意志有自由,而就个人对自身而言,则人是完全依附于上帝的,人的自由只是上帝恩赐的礼物;而意志自由的使命则恰恰在于指导人们接近上帝,意志自由是人的美德的总和,是人类向最高的善即对上帝的爱的总和。同时新托马斯主义也指出:“个人的道德职责归根到底不取决于社会,而取决于上帝”。在新托马斯主义看来,人只是因为是上帝的创造物,他的行为才需要对上帝负责。
五、弗洛伊德主义个体思想
弗洛伊德主义又称精神分析学说,其创始人是维也纳齐格蒙德·弗洛伊德,其思想主要流行于英国、美国和法国。他认为个体道德行为是由“里比多”(广泛的性欲)所决定。他分析说由于“里比多”的游离不定也就产生自我本能与道德戒律的冲突,并产生“里比多压抑”,于是由“里比多”的纷争也就决定了一个人的行为道德意向。同时他把一个人的行为道德责任归结为一种自我的能力,认为自我能够把握自己在道德上的责任这样的理解力。他提出人格结构理论,即把自我分成三个层次:本我、自我和超我。认为本我是受遗传本质所决定,是按照快乐法则操持的,因而是动物性的,是极端利己的。本我之上的高一层次才到达自我,自我的心理机制实际是一种自我保全的内趋力,自我的责任是防止受到外部世界的侵害,自我是可以控制的,自我是一个由本我到超我的中介。超我是负责产生个体“道德”行为的心理过程和系统。超我是接受社会、家庭的道德规则而产生的心理机制,所以超我具有利他性,由超我的利他与自我的利己之间的冲突形成了一个人的良知系统,产生了惩罚感、罪恶感、羞耻感等。[5]在对人的本质的认识上,他把人的本质归结为人的性格结构,他说改变人的本质只需要靠减轻罪恶感和不安意识就足够了,也就是说只要减轻超我的压抑,使本能的我达到自我满足,或稍许改善超我就能够使人的本质发生变化。在人的价值方面,他认为人的价值只是一种自我价值,他认为从社会的阶级和社会力量的意义上来谈论个人的行为是颠倒了认识的顺序,认为马克思、黑格尔把首要的东西不给予其成员而是给予集体,不是给予个人而是给予整体,不是给予具体事件而是给予全部历史等等,这都是在人的价值关系上的颠倒。[6]在弗洛伊德的理论中还有五大支柱,即关于无意识行为的发现、婴儿性欲、恋母情结、抑制和转移等[7]。弗洛伊德非常重视对个体行为的无意识过程研究,他认为人的无意识行为完全是由情感引起的,他说:人的本我是一个无认识能力的状态,是利己的,行为中的本我是作为原初动力而出现的,这就是无意识的推动,是本能的推动,是“里比多”作用的结果。婴儿性欲,指婴儿有肉体感受性活动,说明人的天性是自私自利的。恋母情结,指子女有本能的异性倾向。压抑,指由于本我是自私的,个体道德行为利他是对本我自私的压抑。转移,指个体行为中的利他是在竞争中的利他,只是一种利己本能的转移。
六、现象学的个体思想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洛采和哈特曼就初步形成了有关现象学的一些看法,后来德国胡塞尔创立了现象学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在西方国家广泛传播。洛采认为个体对外部世界的认识不是对世界的摹写,而是个体接受外界的刺激,并由心灵在自身中的创造,现象只是意识的产物。胡塞尔认为只有人的意识和心理意向性才赋予对象世界以人和世界的意味。他把一切现实的人和世界的意义都归结于“先验的自我”,而这一先验的自我或绝对的自我,也即是“在我自己先验意识生活中的自我”[8]。胡塞尔把人道主义的价值看做是纯粹的超时空的价值和绝对真理,在胡塞尔看来,人的价值只是一种先验意识中的自我的价值,是一个以自我为基础的价值标准体系。
注 释:
[1][英]C.W.罗宾斯.萨特尔论道德生活.转引自:现代世界伦理学.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2][苏]N.C.纳尔斯基.存在主义的先驱者克尔凯郭尔.转引自:哲学译丛,1983,(3)
[3][法]P.富尔基埃.论存在主义.转引自:哲学译丛,1979,(4)
[4]詹姆斯.论人生理想
[5][美]G.利克,S.克里斯托弗.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与社会生物学.转引自:国外社会科学,1982,(11)
[6][美]A.卡普兰.弗洛伊德与现代哲学.转引自:哲学译丛,1981,(1)
[7][法]R.雅卡尔.弗洛伊德的继承人.转引自:国外社会科学,1980,(10)
[8]参看:胡塞尔论人和科学.国外社会科学,1981,(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