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改善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改善

时间:2023-03-08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由此,梅奥对群体进行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划分。大学中的班级和学生社团组织都是正式群体。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情感色彩。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他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最终会变为社会干扰。基于以上研究,扎琼克认为,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的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

第七章 群体心理与人际交往的调适

对于一个大学生来说,当他走进高等学府的时候,不仅需要适应学习和生活环境的改变,还面临着重新融入新的群体、重新建立新的人际关系的问题。同学之间通过交往,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群体,一个人往往不是只属于一个群体,而经常同时属于几个群体。比如,一个同学属于某个班级,而同时可能又是某一学生社团的成员。大学生参加各种群体活动对他们的智力、个性的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因而研究大学生群体的心理有着重要意义。

第一节 群体中的相互作用

一、群体与大学生群体

(一)群体的概念与特点

群体也称团体,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一定的共同目的,以一定的方式结合到一起,彼此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心理上存在共同感并具有情感联系的两人以上的人群。刚入学的大学生,对一切都感到陌生,彼此毫无了解。逐渐地,在共同的学习、生活过程中,互相依赖,互相帮助,在心理上彼此都意识到他人的存在,在行为上发生各种相互作用,结成了一定的群体。在这个群体中,同学之间有着直接与稳定的交往和心理依附关系,大家都获得了一种群体归属感。

作为群体结合在一起的大学生,与由于时间和空间上的某些因素偶然聚会在一起的人群是不同的。二者的区别主要在于,群体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第一,群体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共同目标。并且,为了实现这个目标,群体通常会制定一系列规范。长期存在的群体往往还发展起了自己特定的亚文化,有自己的价值观、态度倾向与行动方式。

第二,群体是组织化的人群,具有一定结构。群体内每一个成员,都在群体中占据一定的位置,并执行着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权利和义务,彼此之间相互交往,形成了一个人际关系网络。

第三,群体成员心理上有依存关系和共同感,并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与相互影响。

偶然聚合的人群是没有共同目标与隶属感、没有结构和社会角色分化的。社会心理学家莱茨曼(L.S.Wrightsman)等称这类人群为聚合体。

(二)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社会心理学家梅奥(E.Mayo)20世纪早些时候在霍桑研究中发现,人们的生产率一方面受到有显著表面结构的正式群体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制于缺乏表面结构的非正式群体。由此,梅奥对群体进行了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的类型划分。

正式群体的特点是,其成员有固定编制,群体内各成员的角色地位都是由群体规范明确规定的,有明确的隶属系统、“权力结构”。大学中的班级和学生社团组织都是正式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自发形成的群体,其成员之间的关系有明显的情感色彩。非正式群体往往是由于一些个体互有好感或有共同的兴趣、爱好而形成起来的。也有一些非正式群体是由于一些个体思想、观点接近,感到志同道合而建立起来的。比如,自发的科研群体、书法兴趣小组等都属于非正式群体。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只是群体的一种分类方式,我们当然还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和视角,对群体作出各种不同分类,如可以根据年龄、性别、民族、群体大小等各种参数来划分群体类型。

(三)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个体的概念是相对于群体而言的,指具有人的普遍自然属性与社会属性,并以独特方式行动的单个的人。

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个体离开群体,就失去了与大社会联系的基点,心理活动与行为就失去了直接的参照,就不能获得不断的社会支持与社会比较反馈,因而自我意识就失去了基点。严重时,个体离开群体甚至不能生存。群体由不同的个体组成,个体的特征与状态也会直接影响到群体的状况与特点。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个体一旦组成群体,它就有了不能简单由个体来解释的新的特征。比如,个人组成群体后出现的群体影响、群体心理气氛、士气、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等现象,都是个体所没有的。一个群体的效能,也绝不是其成员的简单算术总和,无论从行为上还是在思维方面,都是如此。研究群体怎样影响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有助于我们理解生活中的各种群体社会心理现象。

二、社会助长与社会惰化

(一)社会助长

社会助长也称社会助长作用,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与社会助长相反,如果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造成了行为效率的下降,就称为社会惰化或社会干扰。

最早以科学方法揭示社会助长现象的,是心理学家特利普里特(M.Triplen)。他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他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公里路程。第一种情境是单独骑行计时;第二种情境是骑行时让一个人跑步伴同;第三种情境是与其他骑车人同时赶路。结果表明,单独计时情况下,平均速度为每小时24英里,有人跑步伴随时,平均时速达到了3l英里;而与其他骑车人同时赶路时,平均时速为32.5英里。特利普里特在实验室条件下,让被试完成计数和跳跃等工作,也发现了同样的社会助长作用。

(二)社会助长的性质与机制

著名心理学家奥尔波特(F.H.Allport)20世纪20年代进行了一系列关于社会助长的研究。研究发现,社会助长作用虽然广泛存在,但他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工作,并不总是带来社会助长作用。随着工作难度的增加,社会助长作用会逐渐下降,最终会变为社会干扰。

卡特莱尔(N.B.Cottrell)等人1967年也进行了社会助长的研究,他让被试在独自一人、和群体—起两种情境中学习单词配对表。配对的单词有两类,—类是学习起来比较容易的同义词,另一类是学习起来比较困难的无关单词。结果表明,在比较容易的工作上,群体背景有明显的社会助长作用,成绩好于独自一人的情境;而在困难的无关的配对单词的工作上,效果正好相反,群体背景带来了社会干扰,成绩反而不如一人独自完成的情况。

心理学家扎琼克(R.B.Zajone)等人随后的研究进一步证明,群体背景究竟起社会促进作用还是起社会干扰作用,取决于工作任务的性质的复杂程度。如果工作为简单的机械操作或手工活动,则群体的背景会起到社会助长作用;如果工作为需要一系列判断、推理等复杂的思维工作,则群体的背景会造成社会干扰作用。

基于以上研究,扎琼克认为,社会助长作用的原因,在于群体的背景增加了人们的内驱力。弗里德曼(J.L.Freedman)等人进一步解释为,群体背景之所以能够引起行为内驱力的增加,是因为它唤起了人们的竞争和被评价意识。对于那些比较复杂的思维工作,群体所造成的社会干扰作用,是因为他人的存在和由其造成的种种干涉,导致人的精神不集中所致。

(三)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也称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指群体一起完成一件事情时,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完成时偏少的现象。达谢尔(J.F,Dashiell)发现,随着共同完成一件事情的人数增加,每个人所付出的个人努力程度也会相应地下降。他用实验的方法测量了拔河比赛中每个人的用力水平,结果发现,参与的人越多,每个人在群体中的平均拉力越小。此后,英格拉姆(A.G.Ingham)、拉特纳(B.Latane)、杰克逊(J.M.Jackson)等人都对社会惰化现象进行了研究。

社会心理学家们在20世纪70~80年代所做的大量研究表明,社会惰化作用在现实社会中是广泛存在的,即使是在强调集体主义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包括日本、泰国、印度、马来西亚等国,也同样存在着社会惰化现象。

对于社会惰化现象的产生原因,一个被普遍认同的观点就是,个人的评价焦虑减弱,使个人在群体中的行为责任意识下降,行为动力也相应降低。不过,研究也发现,人们在以下几种情境下,倾向于较少出现社会惰化作用:(1)群体成员之间关系密切;(2)工作本身具有挑战性、号召性或有效地激发人们的卷入水平;(3)以群体整体成功为目标的奖励引导;(4)群体有鼓励个人投入的“团队”精神;(5)个人相信群体成员也像自己一样努力。

三、群体极化与群体思维

(一)群体极化及其原因

群体极化指群体成员中原已存在的倾向性得到加强,使一种观点或态度从原来的群体平均水平,加强到具有支配性地位的现象。群体极化假设指出,群体的讨论可以使群体中多数人同意的意见得到加强,使原来同意这一意见的人更相信意见的正确性。这样,原先群体支持的意见,讨论后会变得更为支持;而原先群体反对的意见,讨论后反对的程度也更强,最终使群体的意见出现“极端化”。

群体极化的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是普遍存在的。社会心理学家对大学生的研究表明,不同大学中的亚文化,会显著因大学内部特征共同的同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加强,使学校之间的差异加大。

“冒险转移”是心理学家研究较多的一种群体极化现象,它是群体极化在决策方面的特殊表现。心理学家对投资冒险、赌博冒险、获取成功冒险等课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结果表明,人们倾向于在群体共同决策时比个人决策时表现出更大的冒险性,这种现象被称作冒险转移。一般认为,造成冒险转移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个人倾向于假设群体鼓励富有冒险性的见解。群体决策是一种评价情境,如果在决策上显得过于谨慎,个人会担心被群体成员视为胆小、保守。

第二,责任分散。群体的背景会直接导致个人行为责任意识的下降,从而使人们的冒险性得到鼓励。

第三,文化价值倾向于对高冒险性有较高评价。高冒险往往被与英雄气概联系到一起,从而使人们倾向于鼓励冒险。至于为什么会群体极化,心理学家提出了两种解释。一种解释认为,群体极化的首要原因是信息的影响。当群体中一种观点得到了最好的解释时,会使某些群体成员被说服,从而使他们改变观点,转向有说服力的观点;另一种解释认为,群体讨论会造成规范性影响,使人们在社会比较的过程中,去支持与自己观点接近而又较极端的入。

(二)群体思维及其防止

1.群体思维的涵义

高凝聚力的群体在进行决策时,人们的思维会高度倾向于寻求一致,以至于对其他变通路线的现实性评估受到压制。这种群体决策时的倾向性思维方式,被称作群体思维。

群体思维经常会导致决策失误。耶鲁大学著名心理学家盾尼斯(L.Janis)曾研究了美国各界高层决策失误的典型案例。结果发现,在具有高凝聚力同时又很少受到外界不同意见直接影响的高层决策小组,常常容易出现为保持意见一致,使不同意见和评论受到压制的群体思维现象。他总结了导致决策失误的群体思维,发现可以将其表现概括为无懈可击错觉、合理化、对群体道德深信不疑、刻板思维、从众压力、自我压抑、统一错觉、思想警卫等八种表现。

2.群体思维的防止

詹尼斯认为,群体思维会直接导致决策过程出现缺陷,因此,有效地避免群体思维的不良作用,减少决策错误,无论从群体自身利益,还是从更广泛的社会利益着眼,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詹尼斯在其1982年出版的《群体决策》一书中,提出了防止群体思维发生的十种具体操作方法:

(1)使群体成员懂得群体思维现象及其产生原因与后果;

(2)领导要保持公正,不要偏向任何立场;

(3)领导者应引导每一位成员对提出的意见进行批评性评价,应鼓励提出反对意见和怀疑;

(4)应该制定一位或多位成员充当反对者角色,专门提出反对意见;

(5)经常将群体分为小组,让他们分组提出建议,然后再全体聚会交流分歧;

(6)充分研究一切警告性信息,并确认对手群体会采取的各种可能行动;

(7)形成预备的决定后,应召开“第二次机会”会议,并要求每个成员提出自己的疑问;

(8)在决议达成前,请群体外的专家与会并请他们对群体意见提出质疑;

(9)每个群体成员都应向可信赖的有关人士就群体意见交换意见,并将他们的反应反馈回群体;

(10)用几个不同的独立小组,分别同时就有关问题进行决议,在此基础上形成最后决议。

四、群体中的从众与服从

(一)从众

从众是指人们在群体影响和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采取与大多数人一致的行为的心理状态,即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从众具有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的意义。从积极方面讲,从众对于个人适应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任何一个社会,无论从社会功能的执行,还是从社会文化的延续角度说,多数人的观念与行为保持一致都是必要的。只有群体中成员的意见统一,才能够形成一个群体成员所必须遵从的社会规范,使对群体成员的必要的约束得以实现。从个人的角度说,一个人只有在更多的方面与社会的主导倾向取得一致,他才能适应社会,否则他将为困难所围绕。更何况任何一个人都是有限的,都不可能适应他所遇到的每一种情境,那么在这种情境下采取从众的方式无疑可以使他能在最可靠的程度上迅速适应社会。

从消极方面讲,传统中的某些具有消极意义的东西或者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也会产生社会压力,也会使人们产生从众。这种从众就是消极的,会助长不良传统的巩固和歪风邪气的蔓延。

(二)影响从众的因素

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群体的一致性。群体的一致性,是构成群体压力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莫里斯(W.N.Morris)等人的研究证实,无论群体的规模如何,只要群体出现了不一致,即使坚持不同意见的人没有任何权威,都会使从众的比率大大下降。阿希(J.Asch)在20世纪50年代的研究发现,当在他研究的群体中出现一人与群体意见不同时,被试的从众率会比通常下降达75%。

2.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个人在群体中的地位会影响从众行为的产生。一般来说,在群体中地位高的人,不易出现从众行为,而地位低者易出现从众行为。地位高的人由于掌握的信息和资源较多,而且比较自信,能够博得地位低的人的信赖,他们的言行能够影响地位低的成员。

3.个性特征。一个人的能力、自信心和自尊水平等个性心理特征与从众行为有密切的关系。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低、不自信、缺乏自尊的人容易产生从众行为。许多研究都证实了这一点。比如,艾克斯(W.Ickes)等人1981年的研究发现,被试的果断性越强,则越倾向于不从众。

此外,群体规模、个人的自我卷入水平、文化差异、性别差异等都会成为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

(三)服从及其意义

服从是指个体按照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者别人的意志而作出的行为。服从是人与人之间发生相互影响的基本方式之一。服从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在有组织的群体规范的影响下的服从,例如学生对学校纪律的服从;另一种服从是对权威人物的服从。服从和从众在形式上具有相似之处,但是二者又有实质上的区别。服从主要是指对命令、群体规范或者是权威意志的服从。这种服从可能是出于自愿的,也可能是被迫的。从众不是对群体规范的服从,而是对社会舆论、群体的气氛压力的随从,即“随大流”。

服从在大多数时候都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总要归属于某个社会群体,而遵守和服从这个群体的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它有助于维护社会治安,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果不能遵守和服从规范,则有百害而无一利。

五、群体中的模仿与感染

(一)模仿

模仿是指个体在没有外界控制的条件下,受到他人行为的刺激影响,而引起一种与他人的行为类似的行为。模仿是一种很普遍的社会现象,因此正确评价模仿的作用是非常必要的。对于个人来说,模仿是个体社会化的一种手段,是人类学习的一条重要途径。而对于整个社会来说,模仿可以起到促进社会整合与发展的作用,因为很多基本的行为规范,个体都是通过模仿来掌握的。

模仿有两种,一种是有意识的模仿,一种是无意识的模仿。在无意识的模仿中,模仿者并没有意识到所仿效的行为的意义和原因,只是不知不觉地仿照别人的样子。学生的某些行为特点经常是由无意识地模仿老师的行为而来的,因此,教师必须注意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的存在,平时应该注意“为人师表”。在有意识的模仿中,模仿者会对榜样行为进行自觉的效仿。这种效仿可能是出于对榜样行为意义的深刻理解,也有可能仅仅是从表面上去模仿别人的行为,而不注意其目的与意义。

模仿的产生主要受以下几方面因素的影响:

1.年龄与阅历。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的人因为好奇心强,所以容易模仿别人。尤其是儿童,他们的模仿性远远超过了成年人。而年长、社会阅历丰富的人因为见多识广,加之早已形成的一套固定思维与行为模式,因而不会轻易地模仿别人。

2.榜样行为的社会称许性。榜样行为的社会称许性高,则人们倾向于愿意模仿;反之,则不愿意模仿。

3.相似性。特征相似的人之间容易产生互相模仿的行为。这主要是由人们的社会比较倾向造成的。

(二)感染

感染是—种情绪的传递过程,它通过言语、表情、动作以及其他各种各样的方式引起他人相同的情绪和行为。感染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当你闷闷不乐时,你周围的人也会受此影响而不开心,这就是感染。感染往往是在不知不觉中发生的,完全是不由自主的,而绝不是别人强迫产生的。

感染的产生主要受两个因素的制约:

1.被感染者与感染刺激的发出者的相似性。当二者所处的背景,如情境、价值观、社会地位等背景相似时,感染就很容易产生。二者背景的差距越大,感染越不容易产生。同样的道理,当思想境界、价值观念等不同的两个人面对同样的事物时,受感染的情况也是不同的,就像电影院里面放映悲剧片时,有的人泪流满面,而有的人却无动于衷一样。

2.被感染者的自我意识水平。自我意识水平越高的人,越能够用他的理智来控制情感,也就越不容易被感染。

第二节 大学班集体心理

一、大学班集体的作用和类型

(一)班集体的作用

大学中的班集体是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单位,也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基本组织形式。一般而言,班集体具备以下特征:(1)有健全的组织结构和领导方式;(2)有共同活动目标和共同行为规范、纪律制度;(3)有平等友爱的人际关系和公正有效的行为调节机制;(4)集体意志可促使成员为共同任务而努力,并对每个成员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方式产生重大影响。大学班集体在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等各个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具有良好班风的班集体,积极因素多,进步力量强,能给学生以多方面的正面教育和积极影响。它既能防止班级内不健康的小团体的形成,抵制不良风气,不良思想的侵扰,减少和消除不良行为的产生;又能使好的思想和行为得到传播、吸收和加强,保证学生有一个稳定的、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对于培养大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及其他各种优良道德品质,锻炼大学生社会适应能力,增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都是十分重要的。

(二)班集体的类型

根据班集体的形成过程和发展水平,可以将班集体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简单聚合型。这样的班集体形式上聚合为一个集体,但学生之间彼此生疏,缺乏情感联系,缺乏明确的集体目标,集体活动通常由老师出面来组织。这样的班集体通常是刚入学的新生班级,但是也有一些高年级的大学班集体组织涣散,人心向背,故而也属于简单聚合型班集体。

2.一般型。大多数的班集体都属于一般型班集体。在这样的班集体中,同学之间有共同的语言和感受,日益相近或相同的心理需求,班集体中具有能把多数同学团结起来的学生骨干,形成班级的核心。

3.成熟型。在成熟型的班集体中,同学们的主体意识较强,集体舆论的质量较高,集体中舆论、竞争、奖惩等组织行为调节机制能够有效地运行;集体团结一心,具有良好的班风。

二、集体目标的确立

(一)集体目标

集体是群体的最高层次,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结合到一起的人们的联合体。而集体目标则是所有集体成员共同努力所要达到的目的。集体活动的开展完全取决于集体的目标,没有集体的目标,集体本身是很难生存下去的。

集体目标可以分为长期目标和近期目标。长期目标是指通过集体成员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的目标。近期目标是指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体成员所共同致力的目标。一般地说,近期目标往往比长期目标要明确、具体得多。集体成员对集体目标的理解程度,影响着集体成员的努力水平,也会影响到目标实现的进程。一个明确、具体、容易为集体成员所理解的集体目标,对于促进成员的努力水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而模糊、难以理解的集体目标往往会抑制成员的动力。集体目标需要与社会目标保持一致性。对于大学班集体来说,它的目标就是在集体活动中将集体成员培养成为符合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这与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集体目标的确立

为了使集体成员明确集体目标,并自觉为集体的目标而努力,我们可以通过两条途径来实现:

1.将目标具体化。集体的目标,尤其是长期目标往往不是很具体的,集体的成员一开始可能并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也可能不被普遍接受。为了使这一目标成为班集体自觉达到的目标,班集体的组织者、指导者——包括班主任、班长、团支部书记必须对这一目标有深刻的理解,并能结合集体及其成员的特点,将目标具体化、操作化,使它具有本集体的特色。应该强调的是,集体的目标既应该具有社会价值,以保证集体活动的正确方向;又应该符合集体成员的个人需要,以使目标得到成员的认可。

2.开展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一个健全的集体,离不开集体活动,集体成员是在集体活动中逐渐加深对集体目标的理解的。集体活动可以是直接的具有教育性质的活动,也可以是简单的群体活动。

对于教育性质的活动,教师和学生干部应及时、经常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他们明确大学期间自己的和集体的奋斗目标,明确合格的大学生的标准,明确本专业对学生的要求。班集体可以采取讨论会等形式,做到有针对性。

对于简单的群体活动,可以经常开展一些同学们喜闻乐见的郊游、联欢等活动,也可以组织参加一些公益性活动。通过活动,增加学生之间的接触与交往,增加集体的凝聚力。这样对于实现集体目标也是很有帮助的。

三、集体舆论与规范的形成

(一)集体舆论

集体舆论是集体成员对某一事件公开表达一致的意见和看法。集体舆论是集体成员知识水平、道德水平、价值观、信仰、兴趣、需要和期望的反映。集体舆论通常在“不普通”的情境下发挥作用。所谓“不普通”情境,就是指集体中的某个或某些成员有超出集体正常规范的行为的时候,这个行为可能是违背社会公德、社会道德的消极行为,也可能是一些积极的新人新事。

大学生对发生在社会生活或集体中的事件非常敏感,而且都会有各自不同的主观态度。这些态度通过集体成员之间的互相交流、互相影响,会逐渐形成一个统一的态度,从而形成集体舆论。集体舆论一旦形成,就会上升为群体的意志,对集体的行动产生重大影响。

集体舆论对集体的成员起着一种评价、监督和行为引导的作用。因为集体舆论代表了集体中大多数成员的意见和态度,所以它会对集体中的个别成员构成一种心理压力,从而作为一种集体控制力量去约束每个成员的言论和行动。因此,集体舆论对于强化集体规范、防止脱离集体规范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作用。利用正确的集体舆论,可以帮助集体成员有效地抵制来自外部群体的错误观点和社会舆论的影响。同时,必须充分估计到错误舆论的害处,集体中的领导者应当善于有组织、有领导地建立健康的集体舆论,防止错误观点的滋生蔓延。

(二)集体规范

集体规范是指用以约束集体成员的行为和价值的一个统一的标准,使集体成员的认识趋同,最终将认识模式化、固定化的结果。“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了实现集体的目标,有一个约束集体成员的集体规范是非常必要的。对于大学生集体来说,只有按照集体的规范活动,集体才具有生命力。集体规范就像一把尺子,集体成员只能在这一尺度的范围内行动。一旦成员的行为超出集体规范的尺度,就会受到集体舆论的谴责。

集体规范要求集体成员无条件地服从这个规范,并将这个规范内化,成为自己价值观和信仰的一部分。集体规范只有真正被成员内化,才能发挥稳定的约束作用。

集体规范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作用。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协调集体成员的活动,增强全体成员行动的一致性,提高集体整合水平;统一集体成员的认识,为他们评价自己与别人的言行提供判断标准;约束和纠正偏离集体规范的行为。消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要求集体成员墨守成规、循规蹈矩,限制了创造性意见的提出,遏制了成员的积极性。

四、集体凝聚力的培养

(一)集体凝聚力

集体凝聚力是集体对成员的一种吸引力,也就是集体成员愿意留在集体中的倾向。集体凝聚力对于集体的存在和活动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高凝聚力的集体中,集体成员团结一致,齐心协力,精神面貌积极向上;在低凝聚力的集体中,集体组织涣散,精神不振。在大学班集体中,高凝聚力的班集体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1)同学积极参与班集体活动;(2)同学之间积极交往;(3)同学对集体满意度高,心情舒畅;(4)士气高涨,精神振奋;(5)同学之间有强烈影响。

(二)班集体凝聚力的培养方法

1.创造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

考进大学之后,很多同学都会发现大学的实际情况与自己理想中的大学有很大差距:学习单调枯燥,教师和同学接触太少,生活完全靠自己独立料理,再加上人地生疏,思乡心切,种种失落、孤独之感油然而生。在这个时候,充分抓住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需要,尽快在班内建立一个学风积极向上、课内外生活愉快的学习、生活环境是非常必要的。在这样一个良好的环境中,同学们容易相互了解、增进感情,形成融洽和谐的社会心理气氛,增强集体的凝聚力。同时,在良好的环境中,同学们也愿意为创建一个令人满意的、温馨的集体而努力。

2.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

活动是集体生活中的重要内容,适时地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有益的集体活动,可以充实同学们的业余生活。更重要的,同学们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增加了解,扩大人际交往,建立友谊网络,充分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大家都愿意在这样一个集体里生活、学习,集体的凝聚力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

3.发挥学生干部的作用

在大学期间,教师对学生活动的组织和参与都很少,这就对学生干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一个班集体的领导班子的思想品质、工作能力和工作作风对集体的凝聚力有重要的影响。如果领导班子内部团结,作风民主,关心同学,乐于助人,热爱集体工作,能够组织班集体成员顺利地实现集体目标,那么集体成员就会拥护他们,并对集体充满信心,从而表现出很强的凝聚力。反之,如果班干部自己内部不团结,各自拉帮结伙,独断专行,办事不公,则就会导致同学对这个班集体的满意度降低,失去信心,集体凝聚力也就会不断地下降。因此,加强学生干部的培养,充分发挥他们的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加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是非常重要的。

五、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

(一)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

除了正式的群体之外,班集体内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非正式群体。这些非正式群体大多是为了满足同学之间相互交往、交流思想、交流感情等需要而由一些观点、兴趣、爱好、习惯、志向、态度一致的人自发地组合而成的。班集体内的非正式群体有几个方面的特点:

1.心理相容。非正式群体是同学自发结合而成的群体,成员对某些问题的看法相同或者相似,因此彼此感情融洽,相互影响,相互感染,心理相容,行动一致。

2.凝聚力强。非正式群体往往以感情为纽带,内部的规范对其成员的约束力非常巨大,因而表现出极强的凝聚力,具有“自治”的特点。因此,非正式群体常常自己从班集体中隔离出来。这种做法往往会导致在非正式群体内部产生某些不良倾向。

3.会产生非正式领导。一般来说,非正式群体内部并没有明确的领导分工。但在非正式群体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总有一些人因为见多识广,或者有卓越的组织才能,或者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等等,而在群体成员中威信较高,其言行对成员的影响较大,会自然而然地成为成员心目中的领导。

(二)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

非正式群体对班集体的影响,可以分为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

1.积极作用

(1)能够满足大学生多方面的心理需要。大学生的兴趣、爱好各有不同,因此,仅仅从正式的群体中是不能得到满足的,而同学却可以在非正式群体中培养各方面的才能,丰富精神生活,塑造良好的个性。非正式群体中的交往是对班集体中交往的必要的有益的补充。

(2)及时解决问题。非正式群体因为交往频繁,因此对其成员的各方面比较了解,能够及时发现成员在学习、生活中的困难,并及时给予解决。

(3)增强信息的沟通。非正式群体内的信息非常灵通,各方面的命令、指示等可以在非正式群体内迅速传递,对于班集体内各项制度的颁布、执行起着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

2.消极作用

(1)阻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当班集体与非正式群体的目标不一致时,或者当班集体的要求与非正式群体的需要发生冲突时,或者当班集体的规范限制了非正式群体活动时,会在非正式群体中滋生抵触情绪,形成与班集体相对立的群体力量,阻碍班集体工作的开展。

(2)传播小道消息。正确的和不正确的信息在非正式群体中都会以很快的速度传播,因此当流言蜚语产生后,会快速而且广泛地在班集体内传播,对集体危害较大。

(三)协调班集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关系

1.支持、保护积极正面型的非正式群体

对于有益于班集体的非正式群体应该积极支持,并加以保护。这样有利于良好风气的形成,而且不会挫伤同学们的积极性。

2.教育、改造消极的非正式群体

对于消极的非正式群体,首先应该加强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其次要因势利导,根据不同的兴趣爱好将他们组织起来,开展积极有益的活动,使他们积极参与进来,化消极为积极;尤其应重点教育非正式群体的领导,采用恰当的方式、方法,做好非正式群体领导的思想工作,这样可以影响整个非正式群体;同时,解散具有破坏性的非正式群体。

第三节 人际关系的建立和改善

一、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人际交往包括两个方面的含义:从动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的信息沟通和物品交换;从静态的角度说,人际交往是指人与人之间已经形成起来的关系,即通常所说的人际关系。

在大学里,大学生的人际交往无论在愿望、内容方面,还是在方式上都具有同他们的社会知识经验相对应的特点。主要表现在:

1.交往愿望的迫切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生活空间的扩展,社会阅历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交往愿望也就越来越强烈。而同时,人际交往又是使大学生开阔视野,早日成熟,适应社会的重要途径。因此,大学生表现出比以往更加迫切的交往愿望。

2.交往内容的丰富性

广泛的兴趣、丰富的情感、充沛的精力、活跃的思想,使得大学生对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现象都会产生注意,希望自己见多识广,也使得他们交往的内容变得非常丰富。除了专业知识之外,交往的内容广泛涉及到文学艺术、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民俗等等各个方面。

3.交往系统的开放性

大学生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强,最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加之他们来自五湖四海,家庭状况、生活经历各异,而且又有高等学府中信息灵通的特点,决定了大学生的社会交往是一个多层次、多方位的开放性系统。

4.交往观念的自主性

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得大学生为人处事不墨守成规,无论在交往方式、交往内容与交往对象的选择上,虽不能避免受到传统习惯的影响,却十分重视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喜欢用自己逐步形成的观念和尺度去评价社会事物,交往观念具有明显的自主性。因而他们在社会活动中敢于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不愿简单地接受信息、人云亦云,而希望通过交流思想、感情,探讨共同感兴趣的问题。

二、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

(一)人际关系的状态

人际关系从建立到发展是一个动态的变化的过程,它使交往双方经历了从无关到关系密切的一系列不同程度的相互关联状态。

当两个人彼此没有意识到对方存在的时候,双方关系处于零接触状态。此时双方是完全无关的,谈不上任何个人意义的情感联系。如果一方开始注意到对方,或双方彼此产生了相互注意,则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就已经开始,一方开始形成对另一方的初步印象,或彼此都获得了对对方的初步印象。不过,此时还都处于旁观者的立场,还没有相互的情感卷入。

直接接触是双方情感关系的起始点。真正的直接接触从双方开始谈话的那—刻起,随着双方沟通的深入和扩展,双方共同的心理领域也逐渐被发现。共同的心理领域是双方情感关系的基础,共同的心理领域越多,双方可能建立的情感联系也越深刻、越稳固。同时,共同心理领域的发现,也意味着双方真情实感的融合。换句话说,共同心理领域的多少与情感融合的程度是相适应的。心理学家按照情感融合的相对程度,将人际关系分为轻度卷入、中度卷入和深度卷入三种。

(二)人际关系的发展阶段

整个人际关系的建立与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情感卷入和交往由浅入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交往双方通过采用自我暴露的方式来增加相互间的接纳性和信任感。实际上,人际关系的深度的标志,就是交往双方自我暴露的水平。自我暴露水平越高,表明人际交往的水平越深。我们可以根据交往双方的情感卷入水平、自我暴露水平的不同,将人际交往分为定向、情感探索、感情交流和稳定交往四个阶段。见图7-1

图7-1 人际关系的状态及其相互作用水平

1.定向阶段

定向阶段包含着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沟通等多方面的心理活动。

注意是自发的选择,它本身反映着某种需要倾向。我们会发现,在聚会和集体活动等场合,虽然有很多人参加,但是能够引起我们注意并与之产生交往行为的,可能只有很少几个人。

我们究竟要选择谁作为交往对象,并与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往往还需要经过自觉的选择过程,我们往往只选择那些在价值等方面对我们有意义的人作为交往的对象.

初步沟通是我们在选定一定的交往对象之后,试图与这一对象建立某种联系的实际行动。对于社交主动型的入来说,就会表现为主动与已经选定的交往对象打招呼,并与之攀谈。

在定向阶段,交往双方暴露的关于自我的信息仅仅是最表面的东西。

2.情感探索阶段

这一阶段的目的,是彼此探索双方在哪些方面可以建立真实的情感联系,而不是停留在一般的正式交往模式。在这一阶段,随着双方沟通心理领域的发现,双方的沟通也会越来越广泛。但在这一阶段,人们的话题仍然避免别人的私密性领域,自我暴露也不涉及自己的根本方面。

3.感情交流阶段

人际关系发展到感情交流阶段,双方关系的性质出现实质性的变化。此时,双方的人际关系安全感已经确立,因而谈话开始广泛涉及自我的许多方面,并有较深的情感卷入。

4.稳定交往阶段

在这一阶段,交往双方的心理相容性会进一步增加,自我暴露也更广泛、深刻。此时,人们已经可以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高度私密性领域,分享自己的生活空间和财产。但在实际生活中,达到这一层次的友谊关系并不多,许多人同别人的稳定交往都处于第三阶段,而没有更深一步的发展。

三、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

能够拥有一个美好的人际关系世界,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事。尽管每个人可能都有不同的交往动机,对朋友的要求与期望也不尽相同,但是,心理学家仍然从研究中得出了帮助人们赢得朋友、保持友谊、避免人际关系破裂的一般原则。

(一)交互性原则

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发现,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任何人都不会无缘无故地接纳我们、喜欢我们。别人喜欢我们往往是建立在我们喜欢他们、承认他们的价值的前提之下的。人际交往中的喜欢与厌恶、接近与疏远都是相互的。喜欢和我们接近的人,我们才喜欢和他们接近,疏远我们的人,我们也倾向于疏远他们。只有那种真心接纳、喜欢我们的人,我们才会接纳喜欢他们,愿意同他们建立和维持良好的人际关系。这就是人际交往中的交互性原则。

人际交往之所以具有交互性,主要有两个原因:(1)任何人都有着保持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为了对自己的行为以及与别人的关系作出合理的解释,我们倾向于同他人保持适当而且合理的关系。(2)我们会把自己的心理投射到与我们发生联系的人的身上。当我们对别人作出一个友好的行动,对别人表示接纳以后,我们也会产生一种别人作出相应回答的期望。如果别人的回答不符合我们的期望,我们往往会认为别人不通情理,认为对方不值得我们报以友好,从而对对方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产生排斥对方的情绪。

(二)社会交换原则

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霍曼斯(G.C.Homans)提出,人际交往在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在交往中总是在交换着某些东西,或者是物质,或者是情感,或者是其他。在这种社会交换中,人们都希望交换对于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得大于失或至少等于失。不值得的交换是没有理由的,不值得的人际交互关系更没有理由去维持,不然我们就无法保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所以,人们的一切交往行动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依据一定的价值尺度来衡量的。对自己值得的,或者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建立与保持;而对于自己不值得的,或者失大于得的人际关系,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中上这种关系。

(三)自我价值保护原则

人有脸,树有皮。每一个人都有自尊心,都希望别人的言行不伤及自己的自尊心。自尊心的高低是以自我价值感来衡量的。自我价值感强烈,则自尊心水平较高;自我价值感不强,则自尊心水平较低。大量的心理学研究证明,任何人在人际交往过程中都有明显的对自我价值感的维护的倾向。例如,当考试取得了好成绩时,我们会解释为这是自己的能力优于别人的缘故;当别人比我们考得好时,我们又会解释为别人仅仅是机遇好而已。这样的解释就不至于降低自我的价值感,伤及自尊心。

研究证明,他人在人们的自我价值感确立方面具有特殊的意义。别人的肯定会增加人们的自我价值感,而别人的否定会直接威胁到人们的自我价值感。因此,人们对来自人际关系世界的否定性的信息特别敏感,别人的否定会激起强烈地自我价值保护的倾向,表现为逃避别人或者否定那些否定自己的人,以维护自己的自尊心。

(四)情境控制原则

人对一个新的情境,总是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适应过程的本身,就是一个逐渐地对情境实现自我控制的过程。情境的不明确,或不能达到对情境的把握,会引起机体的强烈的焦虑,并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使人们倾向于逃避这样的情境。比如,新入学的大学生由于对周围的人和周围的环境都缺乏了解,因而会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都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直到他们熟悉了周围的环境,了解了经常发生联系的同学、老师,才真正比较放松,真正适应。

四、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一)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

1.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

第一印象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重要作用。人们会在初次交往的短短几分钟内形成对交往对象的一个总体印象,如果这个第一印象是良好的,那么人际吸引的强度就大;如果第一印象不是很好,则人际吸引的强度就小。而在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稳定的过程中,最初的印象同样会深刻地影响交往的深度。因此,在人际交往中成功地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十分重要的。

戴尔·卡内基在他的《怎样赢得朋友和影响他人》一书中提出了建立良好第一印象的六条途径:(1)真诚地对别人感兴趣;(2)微笑;(3)多提别人的名字;(4)做一个耐心的听者,鼓励别人谈他自己;(5)谈符合别人兴趣的话题;(6)以真诚的方式让别人感到他很重要。这些建议,可供我们参考。

2.主动交往

很多人之所以缺乏成功的交往,仅仅是因为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总是采取消极的、被动的退缩方式,总是期待友谊和爱情从天而降。这些人,只做交往的响应者,不做交往的始动者。然而我们知道,根据人际交往的交互性原则,别人是没有理由无缘无故对我们感兴趣的。因此,如果想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主动交往。

3.移情

人际关系从本质上说是人与人在情感上的联系。这种情感联系越密切,双方所共有的心理世界的范围也就越宽,人际关系也就越亲密。而移情恰恰是沟通人们的内心世界的情感纽带。所谓移情,就是指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用别人的眼睛来看这个世界,用别人的心来理解这个世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积极地参与他人的思想感情,意识到“我也会有这样的时候”,“我遇到这样的事情会怎么样?”,这样才能实现与别人的情感交流。这种积极地参与别人思想、情感的能力可以把自己和他人拉得很近,并能化解很多矛盾和冲突。

(二)良好人际关系的维护

相对人际关系的建立而言,人际关系的维护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尤其是朋友之间发生了某些不愉快的冲突时,人际关系就会遇到困难。这时候,就需要应用一些技巧来维护已经形成的人际关系,使它不至于破裂。戴尔·卡内基从自身的经验中总结出了如下技巧:

1.避免争论

青年人之间经常喜欢争论,这是很正常的事。我们会发现,这些争论往往都是以面红耳赤和不愉快结束的。事实证明,无论谁输了,都会很不舒服,更何况争论往往会演化成直接的人身攻击,对于人际关系是非常有害的。因此,解决观点上的不一致的最好途径是讨论、协商,而不是争论。

2.不要直接批评、责怪和抱怨别人

卡内基警告人们:“要比别人聪明,却不要告诉别人你比他聪明。”任何自作聪明的批评都会招致别人的厌烦,而缺乏移情的责怪和抱怨则更是有损于人际关系的发展。要学会用提醒别人的方式,使别人感到我们并不认为他不聪明或无知,决不要伤及别人的自我价值感。

3.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

虽然承认自己的错误是一种自我否定,但是,一方面,承认错误会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轻松感。明知错了而不承认,会使自己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使自己在别人的面前始终不能自如地昂起头。另一方面,承认自己的错误,等于变相地承认别人,会使对方显示出超乎寻常的容忍性,从而维持人际关系的稳定。

4.学会批评

不到不得已时,决不要自作聪明地批评别人。但是,有时善意的批评是对别人行为的很有必要的一种反馈方式。因此,学会批评还是很有必要的。卡内基总结了几种不会招致别人厌烦的批评方式:(1)批评从称赞和诚挚感谢入手;(2)批评前先提到自己的错误;(3)用暗示的方式提醒他人注意自己的错误;(4)领导者应以启发而不是命令来提醒别人的错误;(5)给别人保留面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