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导读精彩教学片段选
导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读书。教师“导”之有方,学生“读”就得法。教师善于引导,就能把学生阅读的热情和积极性、主动性激发出来,从而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下面几个片段,都是钱梦龙善导的经典案例,对理解语文导读法会有很好的帮助。
片段一:《惠崇〈春江晚景〉》
师:春天来了,让我们读两首描写春天的诗。请翻到《诗八首》,看看哪两首是描写春天的。
生:《惠崇〈春江晚景〉》和《江南春绝句》。
师:大家先读两遍《惠崇〈春江晚景〉》,看看这首诗写的是早春、盛春还是晚春?
生(读诗):写的是早春。
师:从哪里知道?
生:从“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暖”字知道。
生:还有“竹外桃花三两枝”的“三两枝”说明当时桃花还没有盛开。
生:还有“蒌蒿满地芦芽短”,芦芽刚冒出一点儿,还没有长得茂盛。
师:大家体会得很好,这首诗写的正是早春的风光。诗人对早春的景色观察得十分仔细,同学们读得也细心,把诗人的用意都看出来了。这首诗里有一句名句,你们猜是哪一句?
生:“春江水暖鸭先知。”
师:这句诗好在哪里?
生:这句诗用了拟人的写法,写得形象。
生:春天来了,冰雪化了,可人们还没有察觉气候的变化,却看见鸭子在江面上嬉戏游闹,就知道鸭子已经感觉到了水温的回暖。
师:对,看到鸭子在欢快地游泳,推想到水温的回暖,这表现了诗人的观察力和想象力。这句诗里有一个字是诗眼,你们能找出来吗?
生:“先”字。
师:对,这个“先”字含蓄地点出了“早春”的“早”。同学们都是很会读诗的。诗里还写到一种鱼,是什么鱼?
生(议论,查字典):写到河豚。这种鱼味道鲜美,但卵巢、肝脏和血有剧毒。
师:河豚每年春天水发有游向上游的习性。“正是河豚欲上时”句中有一个字也跟早春的时令有关,是哪个字,你们注意到了吗?
生:“欲。”
师:说说理由。
生:这个字说明河豚将上而未上,正是早春。
师:对,人们不仅从嬉戏的鸭子感到了春水的暖意,而且联想到了潜伏在暖流之下欲上的河豚。画面上处处萌动着春意,会读诗的你们,这时一定也有春意在心中萌动吧?
从这段教学实录中,我们看到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品诗”的过程、审美的过程。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工作,很像一名“导游”:领着游览者一步步进入诗情画意的境界,凡遇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则随机指点一下,大多要言不烦,以便让游览者自己去领略山水风光之美。导读,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在“读”的活动中理解文章,领会要点,获得认知的体验。
片段二:《死海不死》
离上课还有几分钟,当语文课代表把一只盛满水的大烧杯,一支玻璃棒,一柄塑料匙子,一碟食盐,一个鸡蛋放到讲台上的时候,好奇的学生一下子涌到讲台四周,七嘴八舌地猜测起来。
“课代表,这是干什么用的?作实验吗?”
“语文课作实验?新鲜!”
“大概是请咱们吃鸡蛋吧?才一个蛋,给谁吃好啊?”
“没有酒精灯,只好吃生鸡蛋喽!”
“这满满一大碟盐,吃下去还不咸死人?”
(上课铃响)
教师走进教室,在学生迷惑目光的注视下,把鸡蛋投入了大烧杯。鸡蛋很快就沉到了底。
师:谁有办法让鸡蛋浮起来?
生:(把握不大地说)拿个酒精灯或电炉来,把鸡蛋煮熟了,也许能浮。
师:不,只能用讲台上提供的条件。
(学生的目光不期而然地都集中到了大烧杯旁边的那一碟盐上。不少同学举手,希望到讲台上试试自己的办法)
一个男生走上来,先把鸡蛋从烧杯中取出,用匙子舀一些盐放入烧杯,拿玻璃棒拌到盐溶解了,再投入鸡蛋。遗憾的是,鸡蛋没有浮起来。“多放些盐”,同学们提醒他。于是他又舀了几匙子盐溶入水中。鸡蛋虽然仍然下沉,但没有沉到底,而是半悬浮在水中。这个现象使操作者受到鼓舞,于是他把一碟子盐全部倒进了烧杯搅溶。鸡蛋终于浮到了水面上。
师:哪位同学能解释一下,鸡蛋为什么能浮出水面?
生:清水中加入大量的盐以后,密度就会大于鸡蛋的密度,鸡蛋就会上浮。
接着老师让学生猜一猜今天要学的是哪篇课文,并说明理由。学生一下就猜中了,理由是:这个小实验正说明了死海海水含盐量高,因此人不会淹死的道理。关于死海的知识,学生在地理课上已经有过接触,他们知道死海的地理位置、得名原因以及海水含盐量高等特点。
“既然你们已经在地理课本上读到过死海的知识,那还有什么必要再读这篇课文呢?”钱梦龙请全班同学出一出点子,也为老师怎么教这篇课文提些建议。学生有机会给老师提供帮助,总是很乐意的。
“可以学习这篇课文的说明方法和顺序。”
“也可以学习文章的语言。”
“地理书上介绍死海的知识是很简单的,这篇课文也许写得比较生动有趣,那就可以学习它是怎样把某种事物说得生动有趣的。”
钱梦龙顺水推舟,就按学生的建议确定了学习的重点。这时,老师才让学生打开课本自读。然后围绕重点讨论课文。最后讨论了死海会不会干枯的问题。
钱梦龙上课最关心的问题,不是自己怎样教,而是学生怎样学——带着什么动机和情绪?以什么态度?用什么方法?等等。《死海不死》的教学以“小实验”为切入口,以预测死海的未来为结穴,中间又鼓励学生自定学习任务,这样做,不只是为了“激发兴趣”,更是为了让学生自己获得关于盐水比重的概念以及死海以后“不死”的结论,从而领略一下“发现真理”的乐趣,比老师喋喋不休地“奉送真理”更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如果说这个设计确实激发了学生兴趣的话,恐怕也不完全是由于新鲜感,而是发现和成功的情绪体验,唤起了他们求知的欲望。
片段三:《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几个高个儿同学帮助老师把10幅挂图张挂在黑板上方,几个人七手八脚,10幅画挂得既不整齐,也没有先后顺序。有的同学准备自读)
师:请大家不要看书!
师: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10幅浮雕,展现了从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革命斗争的历史画面。这就是那10幅浮雕的挂图。图下的标题已经遮去,刚才张挂的同学又把次序搞乱了,现在要请你们仔细观察,要求根据每幅图的背景人物,分别说出它们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并说明自己判断的根据是什么;然后给每幅画加上标题,并按时间先后重排一下。
生:这太难了。
生:老师,可以看语文书吗?
师:不,不能看书。
生:这么难,马马虎虎,让我们看看吧!
师:不行。
生:(讨价还价)我们只看一会儿,就合拢,怎样?
生:(“哀求”)老师行行好嘛。
师:(看时机已经成熟)唉,真拿你们没办法!不过,最多只能让你们看10分钟,时间一到就自觉把课本合拢,能办到吗?
生:(齐声)能!
(学生打开课本,边观察,边阅读,边做记号。专注、认真)
教学挂图,通常只是被当做辅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工具来使用,钱梦龙却把它变成了吊起学生“胃口”的“诱饵”,又用了一点“欲擒故纵”的“计谋”,就把学生都吸引到教学过程中来了,还锻炼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复述课文的能力。钱梦龙激发学生求知欲、培养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的艺术由此可见一斑。
片段四:《最后一课》
都德的《最后一课》教学快结束的时候,韩麦尔先生一番感人肺腑的话和小弗朗士痛悔的心情,都很明显地在同学们心中激起共鸣。在此番感悟下,课就要结束了,而钱梦龙却峰回路转,突然提出这样一个“话题”:“我跟小说里的韩麦尔先生一样都是教本国语文的,你们猜猜看,我读完小说后,会有怎样的感想?”同学们纷纷猜测,而且都言之有理。最后钱梦龙肯定了一位同学的猜测与他的感想完全地吻合:“我想您会为自己的工作感到自豪,因为您教的是我们祖国的语言,它也像法语一样——最明白,最精确。”接着钱梦龙告诉学生,我们祖国的语言是最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之一,我国古代浩如烟海的哲学、军事、科学、文学著作,都是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记录下来的;外国无论哪一个伟大作家的作品,无论它表达的思想多么深邃,感情多么微妙,都可以用中文准确地翻译出来。我们祖国的语言又最简洁明了,联合国用五种文字印成的各类文本,其中中文本都是最薄的。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学习汉字最有利于儿童智力的发展;汉字又最便于编码输入电脑,因此将是信息时代最有发展前途的一种文字。老师所教的就是这样一种了不起的文字,理所当然是引以自豪的。从学生们发亮的眼睛中,可以看出钱梦龙强烈的自豪感已使他们真正动了情。
随后,钱梦龙又让学生们谈自己的感受。“我们要像醒悟以后的小弗郞士一样,珍惜现在的学习权利,努力学好祖国的语言文字。”
最后,老师顺势一点:“韩麦尔先生说,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但今天我们已不存在亡国当奴隶的问题,拿着这把钥匙又有什么用呢?”
“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
“这是一把金钥匙!”
课,在余韵悠悠中结束了,但学生仍然沉浸在这种“平等的交谈”所造成的愉快的氛围中。钱梦龙认为教学艺术是影响人的艺术,关注学生未来发展的艺术,在这个教学片段中,人文教育和语文学习结合得天衣无缝,学生认识到了祖国的语言文字的伟大与优美,为今后努力学习语文培植了强大的动力。
片段五:《故乡》
生: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
师:是啊,鱼怎么会有脚?
生:有!
师:什么鱼?
生:娃娃鱼。
师:啊,你真是见多识广!我想跳鱼也有两只脚。可是我没见过,你们谁见过?
生:(齐)没有。
师: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
生:闰土见多识广,他“心里有无穷无尽的稀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
这是钱梦龙在外地执教《故乡》时学生突然发问的教学片段。“跳鱼怎么会有青蛙似的两只脚?”这个问题不仅学生无法回答,老师也回答不了,而且这与理解课文也没太大关系。但学生有好奇心,由好奇而发问,渴望得到老师帮助,老师如果轻率地否定学生的问题,势必遏制学生的求知欲,也会损害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面对学生的这一意外的问题,钱梦龙及时地调整了教学计划,围绕“鱼脚”宕开一笔,然后通过“可是少年闰土就知道,这说明什么?”一问,及时收拢。一收一放,自然天成,既有效锻炼了学生的思维,又强化突出了教学中心——加深了学生对少年闰土形象的认识。
片段六:缓解紧张气氛,激发主体意识的导入
有一次,钱梦龙应邀到某地上公开课,听课者多达千人以上,一个大剧场坐得满满的。宽敞的舞台上安置了黑板、讲台和课桌椅,权做教室。当学生鱼贯入坐,强烈的灯光一打,颇有一点“登台表演”的感觉。学生们个个正襟危坐,目不旁视,过于“一本正经”的表情流露着他们的紧张。钱梦龙马上意识到学生对陌生环境的强烈不适应,绷得太紧的神经,肯定对于他们在课堂上展开积极思维、完全进入参与状态不利,于是他进行了一次课前10分钟的谈话。
师:在这样的大舞台上上课,你们大概是第一回吧!
(一些学生点点头)
师:台下坐满了“观众”,台上是我们的活动天地,请大家观察一下这个场面,看一看有点像什么?
(学生们开始“东张西望”,改变了正襟危坐的姿势,有些在小声宣布自己观察的结果,像“演戏”)
师:我看有点像演戏,那演这台戏的主角是谁?
(一个学生在座位上说:“当然是您!”教室里有轻轻的笑声)
师:我可并不认为这样。你们猜我是怎么想的?看谁猜得准。
生:你大概认为我们是主角,因为这台戏演得好不好,要看我们发挥得怎么样。
师:完全猜对了,你们真聪明!那我算什么角色呢?
生:是配角。(笑声)
师:你们看,我站在你们这些主角的前面,指手画脚的,像一个配角的样子吗?
生:你是导演!(笑声)
师:跟我想的完全一样。再考考你们,“导演”这两个字里面重点是哪个字?为什么?
生:重点是“导”字,因为导演的任务不是自己演戏,而是指导演员演戏。
师:说得对。上课虽然不是演戏,但有些道理是差不多的。那么,教师的任务是什么?
生:是指导我们学好课文,而不是代替我们学习。
师:说对了!相信你们每个人都会成为合格的主角。我作为“导演”,能够跟你们这些“优秀演员”合作,感到十分愉快,现在就让我们进入各自的角色吧!
钱梦龙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让学生自觉体会到自己主体的存在,激发起学习语文的兴趣,使他们充分进入角色,成为课堂活动的主人。这个短短的课前谈话,实际上是进行了一次坦诚、民主的交流与沟通,教师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情绪,鼓励了学生主体意识的张扬。给他们创造了积极参与的氛围和条件,学生的思维潜力就会“释放”出来,迸射出炫人眼目的智慧火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