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
建构主义是在认知主义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独特学习观,认为“学习不应该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授予知识的被动接受,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知识和经验为基础主动建构活动”。学生学习过程是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下,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积极交流,建立新认知结构的过程。建构主义主张通过新经验与原有知识经验相互作用而不断充实、丰富和改造已有知识经验,强调学习的主动性、实践性、创造性和社会性,并对学习与教学提出了许多新的见解和思想。
一、学习是意义建构
建构主义认为,认识不是人脑对事物直接、简单的反映,而是以原有知识为基础,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中建构而形成。在此基础上,它提出了学习是一种“意义建构”的独特观点,以“建构”观念取代了传统学习“反映”观念,更能体现出学习的本质特征。因为“反映”是从客体角度来看待问题的,强调把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所具有的客体性和符合性;而“建构”则强调主体性和选择性,指出了学习作为一种认识,是主体能动选择、主动建构的过程,其中心在于学生的“学”。
1.创设建构环境。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社会已定义知识和价值的共同建构,是通过社会建构的机会发生,通过与他人和环境的互动进行。这一观点强调,知识是学习者在一定情景下,借助于教师、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学习材料,在已有知识结构的基础上,通过意义建构方式获得。因此,要与学生共同建构知识,就必须营造一个良好的、有利于互动的学习环境。“天才只有在自由的空气里,才能自由自在地呼吸。”为了培养创造性思维,营造建构知识的学习环境,教师就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主意识,相信每个学生都拥有巨大智慧潜能和创造能力,倡导自主学习和自由探索。
2.以人为本。人性中最重要的因素是个性,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特个体。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教育要面向全体,就要从“每一个”个体开始,既要关注那些可能成为“家”的少数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成为“匠”的多数学生。在教学中要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研究差异,从每个学生角度去思考引导他们。如果学生学习发展被老师牵着鼻子走,却不顾及他们在不同知识生长点上的差异,接受来自同一个信息源的信息,是制造“标准件”的典型方法。其结果必然导致学生个体接受差异被摒弃,学生在学习中主体性被践踏,个性发展受到压抑。
3.发展建构过程。“教学,归根到底是一种帮助和促进人成长的努力。”“教某人学习这些学科,主要并不是要他记住那些成果,是要他参与建构知识的过程。我们教一个科目,并非要建立这个科目许多小型活动图书馆,而使每一个学生自己有条理地思考,参与获得知识过程。”“认识是一个过程,绝不是一个结果。”可见,建构主义理论把学习看做是一个不断建构、永恒发展的过程。一方面,主体按照自身知识结构同化、建构客体,使客体内容不断丰富与创新;另一方面,客观世界的发展又使主体不断扩展自己知识容量,提高认识能力。这种发展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动态进程,发展无限,学习无限。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旨在促进学生学习,提倡在学习发展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运用以及对思维能力与品质的训练。这样,建构主义教学就成为一种发展性教学,而不是一种适应性教学。
二、解决问题中自主学习
“基于问题学习”,是建构主义所提倡的一种教学方式。它是由师生根据教学内容,联系生活实际提出问题,在教师指导下通过个人、小组搜集材料、提取信息、处理信息、合作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交流、合作、探索和发展的平台。
1.培养问题意识。传统教学过程中,一般都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按照预先设计好的教学思路和教学过程进行。即使中间穿插一些提问,也主要是对一些事实现象的再现,学生没有多大思考余地。建构主义以相反思路来设计教和学,主张“在问题解决中学习”。心理学研究表明,发现问题是思维的起点,也是思维的源泉和动力,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激发学生的思维积极性,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这里,问题意识是指学生在认识活动中对一些难以解决、疑惑的实际问题或理论问题产生一种怀疑、困惑、焦虑、探究的心理状态。它驱使学生积极思维,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鼓励探索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培养学生问题意识,还要善于挖掘素材,努力创设各种问题情境,鼓励、引导学生多角度、多层面深入探索问题,用疑问开启学生思维心扉,启迪学生智慧,帮助他们不断挑战自我,挑战极限,享受探索问题所带来的快乐。从而,在探索问题过程中,将知识理解引向深入。
3.引导解决问题。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设疑、质疑、释疑的过程,也是教学生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过程。解决问题过程,是学生学会学习的过程,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判断和解决问题,在问题解决中学会学习,学会创新。
4.激活求知欲望。求知欲是学生追求知识的欲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质量的内在动力。求知欲越强,学习自觉性越强。教学过程是教师的导、学生的学“合二为一”的双边活动。教学效果既受教师主导作用影响,也受学生主体作用影响。教师主导作用要通过学生主体作用来实现。所以,要提高教学质量,就必须激活学生求知欲望。学生有了强烈的求知欲望,教学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很多时候,学生有了学习欲望,有了动机,有了上进心,却不知道如何去学,或学习效率低下。建构主义理论关于“在解决问题中学习”的理念,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学习兴趣,激活求知欲望,培养创造性思维,使他们在发现问题、探索问题、解决问题过程中不断地获取知识、巩固知识。
三、主要策略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教学是以合作学习作为主要策略,是与学生合作、共同建构知识,并不断扩展到每一个学习者交流探索的过程。这一理念明确告诉我们,现代教学应该让学生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在各种信息反馈中,循序渐进地锻炼和提高学生洞察力和分析力,促进他们对知识理解,从而形成经验共享、主动建构的学习过程。
1.互动中建构知识。在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学生学习不像传统教学观认为的那样,是一种比较“孤立”的个人竞争行为,而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合作逐渐完成的。在教师指导帮助下,学生从这种相互作用中主动开发思维品质,并完成知识意义上的建构。从活动个体看,学生不是作家笔下被动的小说,不是画家笔下被动的图画,也不是电影、电视面前被动的观众,更不是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配角,而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他们作为一个活生生的力量,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参与课堂活动,并成为课堂教学中心,从而使课堂教学呈现出丰富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从活动整体角度看,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结果。在教学过程中,每一个要素都会产生一定的力,但最终导致教学效果的力量并不是各要素之力简单相加,而是各要素之间互相配合,互相促进,从而产生一种“合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建构主义教学过程观已经超越了传统教学观的狭隘,更加关注教学过程中动态因素的作用。既强调以学生的学为中心,又充分强调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作用。既注重智力因素发展,又注重非智力因素的作用与开发。这种教学过程更具有明显的合理性和说服力。
2.参与中建构知识。主体参与,“既是学生全员参与,也是学生自始至终的参与;不仅要从行为上直接参与,更应该从情感、心理、思维上参与”。只有这样,主体参与才能让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活力。课堂教学中参与情景创设,对主体参与过程起到了引发、导出和定向作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需要,使一定教学内容创造出某种认知情境和情感气氛,来调整学生心理,形成参与欲望。此外,还要不断调整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关系,使课堂教学活动在民主、平等、和谐、宽松的情境中展开。只有在情与情相融、心与心相碰、教与学相长、教与学互促的情境中,学生主体意识才会有形成的“土壤”和生长的“养分”。
四、培养探究与创新能力
在教学原则和方法体系中,建构主义一再强调对学生探究与创新能力培养,并把它放到了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上,这是它在教学理论上的闪光之处。
1.自主性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学生学习应该是积极主动的,在学的意义上,学生是教学主体。离开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任何学习都是无效的。而在教的意义上,教师是教学主体。教师的作用,就在于明确学生主体性,积极利用所有可能的教学信息资源,以激发引导学生主体性发挥,促进他们持续不断的学习。这一种教学过程,既有利于学生智力因素的发展,又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2.探究性学习。教学不是一种知识传输过程,而是一种使学生产生稳定探究心理、并积极探究的过程。教学应把学生所学知识置于具有多种复杂性的问题情景中,或镶嵌于活动背景中,使学生对知识形成多角度理解,或结合自己原有经验来学习探究新知识,建构自己对各种问题判断和信念、观点和见解。这种通过高级思维所进行的学习,会使学生对知识、对学习表现出更深的“陷入”和更高的批判,知识对错会牵动他们的神经,激发他们不断地在知识海洋里探索。
3.创造性学习。知识经济时代,教育核心是培养人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根据知识经济对知识解释,获取知识不是目的,运用知识也只是一般的效用,知识的创新和生产才是创造财富、实现人的本质核心。创造性是一种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创造性人人皆有,至少创造性潜能人皆有之。创造没有等级,学生发明一种新游戏同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样,都是创造性活动。每个人都具有先天性创造潜能,都被隐藏在每个人心灵深处。如果没有适当的条件,没有激发它产生的催化剂,它就不可能释放和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要努力弘扬主体,不仅要给学生提供创造时空,使求知的过程成为不断改造的过程,让学生在认识世界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获得“创造力”。同时,还要给学生添加释放潜能的“催化剂”,使学生学会建构知识,学会创造知识,学会生产知识,丰富情感世界,服务人类社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