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中的类比研究
在《校本教学研究》中,华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刘良华教授说:“‘类比研究’实质是在‘人的成长’与‘万物的成长’之间寻觅相似性,颇有‘天人合一’的思路。凡以‘类比研究’叙说教学的地方,其教学研究方式往往走向‘教育隐喻’‘教育启示’的道路,这是一条迷人的、值得咏叹的道路。”
类比是根据两个对象或两类事物的一些属性相同或相似,猜测另一些属性也可能相同或相似的思维方法。作为一种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尽管由类比得出的结论不一定正确,但它却能独辟蹊径,给人以灵感和启示。
教育中类比,是把自然、生活中的现象与教育现象进行类比,用来说明教育,理解教育。通过类比,以自然为师理解生活,学会生活,以生活为师理解教育,创新教育,以生活现象为基础启发学生,发展学生。在类比中,实现生活、学习、工作一体化,提高生活、学习与工作的质量。
类比的意义更多体现为一种假说,其正确性如何,最终需要验证和确认。但它是人最基本的思维方式,我们的老祖宗就擅长通过比喻、暗示、象征和类推的手法,间接地表达自己对其他事物的认识和看法。当然,类比本身并不具备证明的力量,实验等证明过程至关重要。在这里,类比给人的启示却是引起实验的基础。从这种意义上说,类比同样具有发现力量。
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中,美国心理学家戴维·奥苏贝尔认为,组织者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概括和包容水平高于新学习材料的组织者,这样的组织者被称为陈述性组织者。另一类是在面对新学习任务时,倘若其认知结构中已经具有了同化新知识的适当概念,但原有概念不清晰或不巩固,学生难以运用,或者他们对新旧知识之间关系辨别不清,则可以设计一个指出新旧知识异同的组织者,这种组织者被称为比较性组织者。其实,比较性组织者就是提供一种比较性材料,这种比较性材料与新学习材料不存在上位或下位的关系,但它们具有某种相似的性质,可以进行比较,为学习新材料起到“提供基础,架设桥梁”的作用。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当信息渗透于有意义情景之中的时候,当提供对知识运用机会和对知识多重表征的时候,当创设隐喻和类比的时候,当给学习者提供能够使其产生与某个人相关联问题的机会时候,学习者就能够进行理想的学习。实际上,提供类比材料,运用类比方法,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内容建立在学生生活经验的基础上,使教学更加生动,而且有利于学生自己在新材料与已有经验间建立联系,在原有“认知地图”中巩固新的学习材料。
类比需要根据两种对象属性之间在某些方面相似或相同,推断未知事物也可能具有已知事物的某种属性。一般而言,在比较的两个对象中,其中一个应该比较熟悉,通过比较,确定二者属性的相似性。并以此为前提,由熟悉事物的已知属性推出陌生事物的未知属性。从推理方式上看,既不同于个别到一般的归纳推理,也不同于一般到个别的演绎推理,它是由一个特定对象到另一个特定对象的推理过程。而且在推理过程中,前提与结论之间没有严格的逻辑中介,中间要经过逻辑跳跃,也就是需要运用横向思维和直觉思维。
横向思维法是通过借鉴、联想、类比,充分利用其他领域中知识、信息、方法、材料等和自己头脑中的问题联系起来,从而产生创造性的设想和问题解决方案。横向思维方法特点是:第一,不是过多地考虑事物确定性,而是考虑它多种多样的可能性;第二,不是一味追求正确性,而是着重追求它的丰富性;第三,不是拒绝各种机会,而是尽可能去创造和利用机会。
所谓“直觉”是这样一种“敏感或机灵”,它能“直接地把握整体,并且洞察到正确的东西”,直觉思维就是一种高度敏捷的类比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