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精英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李 蓉
新课程改革之后的高中语文教学,教师如只能理解和驾驭教材,就已经远不能适应教学的需要。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真正理解课程改革,真正了解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工作,必须做一名课程资源的发现者和开发者,要具有一双慧眼,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教学需要。
语文课程资源的分布业已呈现关涉多级、空间无限的样态,可以说,课程资源的外延范围远大于课程本身的外延范围。从语文课程资源的分布状况,可以感受到语文课程资源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有直接的联系,学生进入课堂,本身就已携带着各自不同的课程资源,学生的每个个体作为课程的建构者,发挥着语文的课程资源的作用。语文课程资源与家庭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社区家庭文化背景、家长文化修养、家庭文化设施,在对学生熏染的同时对学生的语文课程理解发生影响,进而成为了语文课程条件性资源的重要因素。语文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场景有相辅相成的联系,社会的发展使学生得以置身日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场景,得以享受或参与多元的、相对高层次的文化生活,其体验、观察、理解、习得,将以显在的—物质的或潜在的—精神的形态进入课堂,使语文课程资源增添多样化体验性色彩。
语文课程资源分布很广,在开发者目力所及、识见所逮、能力所为的前提下,可利用、开发的品类几乎多至无所不包。本文试就精英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作一阐述。
精英文化是相对于大众文化而言,又称为高雅文化,作为语文课程建设长期以来赖以支撑的内容基础和价值基准,从来就是语文教与学的主要媒介对象。精英文化以其高雅的艺术趣味、经典的审美取向、严肃的创作动机、深刻的思想意义,加上流传广远、存续持久的姿态,成就了自身人文课程主角的担当。即使在“大众文化盛行的日子里”,新近出版的各种中学语文教科书,仍以精英文化的作品居篇目数量之首。语文教师由中学生至大学生的学习经历再回到中学课堂,对于教材中的精英文化的熟稔程度自不在话下。因此,我们将精英文化置于课程资源而非教材的视阈,并且要对其予以专门的观照和研究。
一、精英文化资源面临的困惑
(一)学生语文生活中精英文化的“缩量”
在一项对“中学生读物选择倾向”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读者》、金庸作品、《三重门》《第一次的亲密接触》等流行文学和通俗读物,绝大多数中学生都有兴趣看并且主动选择阅读,相反,《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以及巴尔扎克、莎士比亚等作家的外国古典作品却很少有人读过。
由此看来,中学生语文生活中的精英文化作品,从其地位来看,偏于弱势,从其效用来看,亦不乐观。在学生有限的语文生活中,从阅读到视听,所接触作品大多囿于大众文化范围之内,喜欢《蜡笔小新》的,要比读过《约翰·克利斯朵夫》的多得多,读过村上春树的远比知道米兰·昆德拉的多得多……这已是不争的、无可躲避的现实。一方面,各类以精英文学为主要内容的青少年读书指南录出而复出,另一方面,青少年们仍视精英文化作品为“畏途”。
精英文化在学生语文生活中的“缩量”现象,与社会文化的大势有关,“缩量”现象本身对于学生的语文生活及语文课程目标的负面影响,却是不能不予以正视的。精英文化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背景,精英文化经验是学生语文学习经验不可或缺的主要组成部分。精英文化是对生活的深切思考,对人性的透辟揭示,对存在的哲理演绎,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它有现实主义的笔法与浪漫的情怀,有理想主义的色彩与睿智的洞见。这样的文化,其信息、美感之“矢”,在灌输、陶冶等方面却无“的”,这就使得学生语文活动兴趣单一化,学生文化行为的幼稚化,学生思维水平和社会认知能力的“高原”化。
(二)语文教学中精英文化的“羸弱”
当前语文教科书中的精英文化课文强势状况,并不等于语文课堂中精英文化的教学强势。具体有以下几种表现。
1.课文的泛经典化。
现如今诸多语文课文为历史上的传统名篇,这些经典在中外古今文学史上的地位无可替代,但它们在一定程度上无可奈何地进入了“诠释的程式化”境地,其多元视点的审美意趣和解读的歧义臧否可能性也就随之大大减少,教学的生长因此受到有形或无形的掣肘。
2.经典文本的滞后。
经典被推崇和它的流传久远,与作品本身的可鉴赏性相关,还与人类的文化传统崇拜心理相关,同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社会文化传承的需要和机制。经典文本在现行语文教材中主要表现为:审美意趣的老化,思想观念的局限,学生解读的隔膜。经典文本的如此滞后,是经典文本在语文课堂遭遇实施瓶颈的直接原因,而经典文本本身的时代品貌和文化构成也导致了语文教学中精英文化实施的困顿。
3.精英文化的低关注度。
在大众文化潮中观照精英文化,在通俗读物中回望经典文本,学生的审美理想和艺术趣味、文化品位和休闲时尚都需要发生具体而本质的改变。当“教参”模式的阅读教学没有改善的时候,当教师的教学视野和课程资源占有不够广阔厚重的时候,精英文化的内核,学生在课堂上是难以触摸的,有些阅读期待,也只能随教而逝。
二、精英文化的课程功能
把精英文化作为课程资源,对于语文学科具有特殊的意义,从课程功能的角度看,具有生发激活和更新的功能。
(一)精英文化激活语文课本或课堂文化中潜在的审美因子
课堂中未被教学所规定或发掘的审美取向、课文阅读中为落后习惯所扭曲或畸变的文本审美方式、语文教学中被误导或遮蔽的语文审美视野等一系列审美文化内容,可望通过教师引介课程资源,让学生得到积淀式的、感悟式的、融通式的、举一反三式的体验和感受,从而又以课文深度阅读、新义诠释和课堂情境的形态,作用于语文课堂文化。
(二)精英文化更新师生语文知识
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深化和语文能力培养“强化素质”的趋向,语文教学和考试评价中的跨教材文本阅读的成分将有所增加,居于要席的“识记阅读”将逐步退位于“体验阅读”之后,课业的触角、师生语文知识的丰富和扩大,都将决定语文教学的质量。
精英文化的引入,丰富了课文的类型和品种,扩大了阅读的技能和知识涉面,拓展了学习经验和教学路径,增加了课业的趣味性和操作强度,同时缩小了语文课业与社会文化、学生真实生活的距离。
三、精英文化作为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一)充分利用学校的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精英文化
学校提供的课程资源在各种课程资源中是占首位的。就高中语文课程而言,除各学科通用的课程资源外,学校图书室、阅览室、教学音影音像资料、图片、文学社团、文学社刊、广播室、校园文化环境都应是语文教学中可充分利用的语文课程资源。20世纪60年代,上海育才中学采用了这样一种教学方式:初中语文课课本内容压缩到半个学期就完成了,剩下时间就让学生读《西游记》《水浒传》;高中课程也如此,用一半时间让学生读《三国演义》《红楼梦》,在教师的帮助下,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把课程资源从教材扩大到文学名著,向学生渗透精英文化,这是一种非常有益的尝试。
(二)从生活中开发精英文化
语文学习是母语学习,生活中无时无处不在学习母语。语文学习是在生活中进行的,语文知识是在生活中生成的,语文能力是在生活中培养的——生活就是语文学习教育的源头活水。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的命题,倡导“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不要膜拜在语文课本之下,将课本与生活隔离,将语文学习与生活隔离,要运用教材去教,而不是去教教材,要架起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生活为源,语文为流,源远流长,这是语文老师强化资源意识要确立的第一理念。
美国教育家华特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可见语文学习资源的丰富性。古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之语,今有“大语文教育观”之说,说的都是语文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新课标提出“语文课程资源”这一概念,还明确了这一概念的外延: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宣传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国内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可以成为语文课程资源。这是一种继承与创新,它要求语文老师要有极强的资源意识,关心生活,热爱生活,投身生活,在生活中构建起个性化的语文资源体系。因此,要善于从生活中开发精英文化资源。
(三)把学生作为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精英文化
实施新课改后,学生敢想、敢说、敢做了,他们富有个性化的丰富的生活经验、奇异多彩的想法、出人意料的操作探索结果往往超出教师预先的设计。面对新的情况,一些教师感到不知所措,难以驾驭课堂。其原因之一就是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课程资源观,没有把学生也作为一种课程资源。
在新课改中,教师应努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课程资源与学生所提供的充满个性化的课程资源共融,努力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努力将学生所掌握的信息转化为课堂教学的现实资源。
1.善于利用学生掌握的丰富的社会生活信息。
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把学生已掌握的和能够发现的信息作为课程资源,以使教学内容更丰富,更贴近生活实际,更贴近学生的兴趣爱好。如让学生调查、收集、搞发布会、积累素材……不仅丰富了教学内容,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如教学《米洛斯的维纳斯》一课,我在上课前布置学生搜集能表现缺憾美的作品,在授课过程中,一位爱好美术的男同学向大家展示了他收藏的雕塑作品集并加以讲解,他说:“罗丹的《沉思》这尊雕塑充分表现了一个思考者的深沉睿智,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尽管罗丹很吝啬地只将头部刻画出来,相对于完整的人体,无疑是不完整的,是有缺憾的,但它恰恰是沉思的核心和艺术主体的灵魂。布鲁尔的《绝望的手》更能体现缺憾使参观者产生无限的遐想,艺术家为了表现人物的某种感情,通常是借助于人的面部表情和人的整个身姿动态,而这部作品仅通过一只手使人感到此人正在你面前痛苦挣扎,而你却无法对他进行帮助。”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利用了来自学生的课程资源,开发了精英文化资源。
2.善于利用学生富有个性化的思维方法、情感体验等。
学生的思维方法、情感体验千差万别。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应尊重和珍惜每个学生充满个性的思维方法和情感体验,并善于把这些思维方法和独特体验作为一种课程资源。
如学习《我与地坛》一课,在解读了文中写有关母亲的语段后,同学们对文中的母亲有了更深切的理解。史铁生在21岁时双腿残废了,他由此跌入了黑暗的深渊,同时双倍的痛苦便压在了体弱的母亲的心上。为了儿子,她一趟趟跑劳动局给他找工作,结果一次次失望而归;为了给儿子治病,她到处找大夫,打听偏方;儿子双腿瘫痪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对生活极度绝望,这些母亲都默默承受了,她总是想法让儿子快乐,儿子快乐了,她的心才得到安慰。这时,我播放了歌曲《白发亲娘》,创设出氛围,要求学生联系课文、歌词,谈一谈自己对母亲的理解,对母爱的认识。
同学们各抒己见,畅所欲言,谈了对母亲的看法。有的同学说:“母亲其实是一种岁月,从绿地流向一片森林的岁月,从小溪流向一池深湖的岁月。因为能承受的,母亲都承受了;该付出的,母亲都付出了。而作为一种岁月,母亲是爱的象征。”也有的同学说:“母亲不仅仅孕育了生命,更重要的是为生命成长护航,在不幸和穷困面前,母亲以精神的充实为航标,指引前行。”还有的同学说:“母亲是困难中的一根拐杖,当你脚步蹒跚时,帮你找好重心,支撑起一片希望的原野;母亲是黑夜中的一颗明星,当你不辨方向时,一束柔光指引你迈开坚定的脚步;母亲是沙漠中的一眼清泉,当你干渴病痛时,只消一滴,滚滚的生命汪洋就会在心中蔓延。”
新课程的价值观是建立在尊重生命、关怀生命、善待生命、理解生命基础之上的。任何忽视人文关怀的教学都是有遗憾的、失败的教学。教师充分利用好这一“资源”,和学生一道努力建构一种关注人的生命体验和生活境遇富有生活活力的教学,语文教学就富有生命力了。
3.善于利用学生多样化的探索成果。
将学生多样化的探索策略和探索成果作为一种课程资源,会使学生不仅在知识能力方面得到充分提高,而且在思维方法方面也能得到充分发展。如对文本的多元理解,对文题的多角度构思、立意等。
我在教《鸿门宴》一课时,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有人说在鸿门宴上项羽不杀刘邦,表现了他的“妇人之仁”,而苏轼却认为表现了他的“君子之度”,对此你如何看待?我提出这一问题后,学生就《鸿门宴》中项羽的言行,结合其身份、性格、为人处世等方面进行了多元化的理解与探索,形成了如下三种观点:一部分学生认为项羽是个情意绵绵的伟丈夫,他被困于垓下时,长歌当哭,留下了千古传颂的《垓下歌》,他的泪使得“左右皆泣,莫能仰视”,与刘邦为了逃命而把亲生儿女推于车下的残酷无情相比,项羽是一个富有人性与人情的伟丈夫。另一部分学生认为项羽是个豪爽豁达的男子汉,乌江亭长要渡他东去,项羽笑曰:“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这里把项羽坦率豪爽、胸襟豁达的性格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他宁愿慷慨悲壮地死去,也不愿屈辱惭愧地苟活。还有一部分学生认为在项羽身上体现出了一个典型的性格悲剧,从杀宋义始至破秦,他一路在胜利的欢歌声中走了过来,这无疑助长了他骄横恣肆、刚愎自用的性格,使之恶性发展,最终导致被时代所抛弃的悲剧结局。
《鸿门宴》是《史记》中极其精彩的一篇,司马迁对文中项羽这位失败了的英雄倾注了浓厚的感情,通过课堂这个问题的深入思考,使得学生对项羽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教师借助学生多样化的探索成果,充分利用了来自学生的课程资源,更广、更深地开发了精英文化资源。因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一种可贵的资源,作为教师应善于利用与转化。
语文课程的改革已经进行了好几年,新课标的出现更意味着语文课程改革力度的加大。抓住时机,革除旧教学中的不良因子,养成新的教学方式和思想是势在必行,那么,语文阅读教学中精英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也是势在必行的。如果语文教学工作者能做好这一步,语文学习的成绩将会踏上一个新的台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