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历史教学活动中我的教学风格的形成

历史教学活动中我的教学风格的形成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每个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多年的教学实践为培养自己独特教学风格奠定扎实的基础。历史教学活动中我是如何实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呢?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纷繁复杂、线索头绪众多,要在40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完成如此大容量的知识传授,实际是对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教学能力的检验!教师只有善于总结、整理自己的教学经验,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历史教学活动中我的教学风格的形成

石嘴山市第三中学 赵 峰

教学风格是指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富有个性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的结合,是教学经验的一种相对稳定并且规范的表现,是教师教学水平成熟的重要标志。具有独特性、多样性、稳定性和发展性。只有在教学领域里善于总结经验、摸索教学规律的教师,才会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风格。每个教师都可以在教学中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多年的教学实践为培养自己独特教学风格奠定扎实的基础。历史教学活动中我是如何实现个性化的教学风格呢?

一、针对教材:善于归纳 长于分析

历史学科的知识体系庞大纷繁复杂、线索头绪众多,要在40分钟的有限时间内完成如此大容量的知识传授,实际是对新课程教学理念下教师教学能力的检验!故讲课时必须要有核心观点,以免去教学中的不必要的浪费。这就要求自己必须在研读课程标准、把握教材难易度的前提下,用心琢磨每一个环节、每一个问题,对教材进行归纳、概括和分析。由此我对教材进行再次改造、加工,甚至加入自己的观点,灵活的调整教材,学会解决教学中的矛盾。例如:必修一·政治史·《东欧剧变、苏联解体》这一课教材知识仅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现象作了长篇介绍,而对剧变和解体的原因却表述不充分、不完整,令人遗憾。对此,我根据学生心理和认知水平,将以前教材中所列有关苏联的知识全部集中在一起并进行了高度概括归纳,对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客观、全面、深刻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不仅是体制方面的因素,还是政治、经济、思想;历史、现实;内部、外部等诸多原因共同促成的结果!使学生从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中吸取到一些教训:坚持社会主义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论证有力,学生心悦诚服。

二、提出问题:由浅入深 以小见大

新课程主张探究性学习。探究什么?这是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教材中部分探究性的题目很大、很开放,不符合学生的情况。事实是现在的学生思维十分懒惰、历史基础非常薄弱,如果教师不去积极引导学生,几乎发现不了什么问题。故只有教师在不断追问的过程中学生才能逐渐地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探究。同时,教师提的问题要精雕细琢、指向性必须非常明确,不能过于烦琐和晦涩。《必修三·思想史·新文化运动》这一课的内容大致可分为:背景、内容、影响(或评价)三大块,还夹杂着新文化的代表人物、阵地、口号、前后分期、指导思想、性质、实质、每位新文化运动旗手反封建的突出成就及其原因和特点等。教师主导作用如何发挥关键看教师对知识结构的整合及知识衔接处的问题设计。问题设计应该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提出一些符合中学生年龄段的、学生心理的、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层层剥笋、环环相扣、以小见大,将历史观点和知识一点一滴地渗透到学生的心田。如:探究一:“中华民国”建立了为什么袁世凯还能复辟帝制?探究二:民主共和思想既然深入人心了为什么封建思想依然浓厚?探究三:陈独秀创办的杂志为什么叫《新青年》而非《新中年》《新老年》?探究四:什么样的青年才是“新青年”?如何培养新青年?探究五:“新”的就一定好?“旧”的就一定不好吗?通过探究问题教学,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以小见大,使学生对新文化运动的背景、内容、影响(或评价)了如指掌,使庞大的知识体系在有限的时间内轻松的得以解决。教师此时充分发挥了“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实现了历史知识对学生的潜移默化。如果教师只是自我陶醉,独自实现了知识的迁移,那么学生就会听的云里雾里、一头雾水,好似雾里看花!

三、教学语言:朴素纯实 庄重典雅

除技巧外,教学风格还表现在教学语言上。不同学科有不同的语言,历史学科也不例外。历史课堂必须要有历史学科特有的“味道”:凝重、醇厚、真实、睿智、聪慧……使学生通过学习历史能够练就一双敏锐的慧眼、增强责任感,即课标上要求的增强历史洞察力和历史使命感。要使课堂有历史学科特有的“味道”,就要求教师必须使用历史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也就是历史语言。历史语言要干净利索、层次分明、逻辑严密、论证有力,才富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切忌拖泥带水、长篇大论。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语言:朴素纯实,庄重典雅。如:必修一·政治史·《君主专制政体演进与强化》一课由《好了歌》引出问题——皇帝都有哪些烦恼?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不着边际。我明确告诉学生:“这是你们个人的小烦恼而不是皇帝的大思考。我国古代皇帝共同的烦恼就是:如何确保皇权?如何加强对官吏的管理?如何选拔官吏?如何防止地方权力过大造反?”有了这样干净朴素、庄重典雅的历史语言不仅使学生思维豁然开朗缩短和教师间授课的距离,还能将课本中分散的知识点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同时使学生对历史产生亲近感,能够感受、触摸到历史。

四、批改作业:启迪智慧 交流情感

我还比较注意和学生的情感沟通。除通过手势、目光、语言及熟练使用计算机课件让我对历史学科的热情和对学生的关爱融合在教学里面外,我和学生沟通的另一个方式就是通过批改作业进行交流。我批改学生作业时一般不受标准答案的限制,几乎每个学生我都可以找到他(她)值得肯定的地方,及时地给予批评和鼓励性的评价。语言朴实真诚,使学生可以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信任和爱;可以体会到师生之间深切的感情。通过批改作业时的交流换取了学生与我全面自然的合作,在课堂上就会演绎出愉快、轻松的氛围。

除此之外,教学风格还表现教师的审美趣味、思想修养、科学知识水平和精神气质等各个方面。由于我的教育理念形成还不完善,也没有创新出科学和成功的教学模式。以研究的态度来研究自己,这对我的教育教学的进步应该是很有意义的。如果我们教了十年书,甚至几十年,却还没有形成自己教学的风格,这是一种悲哀。教师只有善于总结、整理自己的教学经验,才能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和独特的教学风格,才能使教师的教学进入一个崭新的境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