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开拓进取谱新篇

开拓进取谱新篇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伴随着学校发展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特别是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的十年间,发展非常迅速,完成了从一个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学院向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学院的转变,羽翼渐丰。西南科技大学的组建成立给学院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此开始了十年跨越式的发展历程。学院多次召开科研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制定了“十五”、“十一五”科技规划。

励精图治谋发展 开拓进取谱新篇——土建学院十年发展回顾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伴随着学校发展已经走过了三十多个春秋,特别是西南科技大学组建成立的十年间,发展非常迅速,完成了从一个规模较小、实力较弱的学院向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学院的转变,羽翼渐丰。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展现了土建人迎难而上、勇挑重担的风采,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之路。

一、抢抓机遇 顺势而上谋发展

学院前身是2000年以前仅有建筑工程本科和装饰工程专科专业的建筑工程系。西南科技大学的组建成立给学院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由此开始了十年跨越式的发展历程。

2001年起新开设建筑学本科专业,同年获得结构工程硕士学位授予权,2002年新开设工程管理本科专业,2005年专业调整增加工程力学、城市规划和建筑环境与设备三个本科专业。2006年分别获得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硕士点和建筑与土木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点。这一个个前进的印记,勾勒出学院成长发展的历程,每一步都渗透了土建人艰苦奋斗的意志和决心。学院连续多年获得校级“优秀管理单位”,绵阳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多人次获得部省市级表彰和奖励。相比十年前,学院办学水平发生了质的飞跃,在校全日制本科生增加到3000余人,在校硕士研究生200余人,各类继续教育在读学员超过万余人。至此,学院已成为涵盖了土木工程领域主要专业、学科配置较为齐全、学历层次较为完整,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学研究型学院。

建院伊始,全院上下群策群力,集思广益,确立了“联合办学、开放式办学、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办学理念,明确“以力学为基础,以土木为龙头,协调发展建筑学、城市规划、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管理等专业,构建‘大土木’学科群”的办学思路,提出了“立足本科教育,发展研究生教育,扩大继续教育”的“一体两翼”战略发展构想。全院师生多年来励精图治,团结协助,努力推进办学条件和师资队伍建设,逐渐形成“团结协作、拼搏进取”的院风,用心营造“勤奋、求实、开拓、创新”的学风,着力培育“教书育人、从严治学、从严治教”的教风,并依托联合办学、科技城建设、委省共建等优势,与日本驻波大学、泰国皇家大学、英国邓迪大学、普利茅斯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实现了师生交流与往来。多次承办国内外学术会议,学院在全国兄弟院校的影响力和合作范围不断扩大,正在向着“西南地区有特色,国内同行有知名度”的目标迈进。

二、夯实基础,教学科研展双翼

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是教育核心竞争力的体现。兴学育人,高水平的师资队伍是关键。学院坚持“感情留住人、事业激励人、待遇吸引人”的工作方针,营造“和谐学院、团结学院、奋进学院”的工作氛围,建设教学团队、学科团队和导师团队“三位一体”的专业教师队伍。多年来,采取“送出去、请进来”的方式,着力打造既有先进的高等教育理念,又有扎实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十年来,专任教师增加到150余人,青年教师全部拥有硕士以上学位,具有博士学历及海外学习经历教师人数也在逐年增加。通过学历提升、进修深造、访问学习、工程锻炼等方式送培教师70余人次,引进具有丰富实践工程经验的教师5人,30余人获得土木行业各类执业资格证书。高级职称、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分别占26.2%和67.5%。学院秉承“不求所有,但为所用”的联合办学思路,分别从企事业合作单位及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董事单位中聘请乐嘉陵院士等20余位知名学者专家作为学院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及教学骨干。“苦练内功,夯实基础”是学院在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过程中始终坚持的原则。自2005年起,学院坚持每年在院内举办青年教师培训工程,邀请老教师进行教师修养、教育理论、教学方法等培训,安排学科骨干担任导师进行“一对一”训练,先后有60余人参加培训,40多位老教师参与指导。通过“传帮带”,很多青年教师迅速成为各专业教学骨干。从2006年起,学院每年自筹经费十万元,投入各专业累计60余项课程建设及教改储备项目预研,为申报更高级别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等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科学的管理,良好的师资,积极的政策,催生了显著的成果。近年来,学院教师参加全国基础力学讲课比赛分获二、三等奖,“四川省社会实践优秀指导教师”,优秀教师、教学质量奖等各级奖励更是多达百余人次。土木工程专业、工程力学专业、建筑环境与设备专业分别在2007年、2009年和2010年成为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建成了《工程力学》、《钢筋混凝土及砌体结构》、《空气调节用制冷技术》、《城市规划原理》等省级精品课程4门,校级精品课程10余门。出版《暖通空调》、《工程力学》等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20余部。承担省市校级教改项目数十项,获省、校级教学成果奖8项。

三、合作办学,学科平台上水平

硕博士点、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和科研项目层次及规模等,是衡量办学条件和科研实力的重要指标。学院多次召开科研与学科建设研讨会,制定了“十五”、“十一五”科技规划。明确科研项目指导思想,即“以科学研究与地方经济紧密结合,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大力推进应用型科研项目发展,逐步形成学院应用型科研特色和学术特色,提升学院知名度”,制定了“广泛交流、多方合作、重点培养、集中突破”的发展策略。充分发挥学校“共建与区域产学研联合办学”优势,加强与董事单位、地方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共建硕、博士点和工程技术中心,共同申报、承担国家重大科研课题和横向课题是学院在科研和学科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的重要途径。与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低速所共建四川省风工程技术研发中心,与中冶成工、四川省文物考古院等十余家国内大型企业、知名研究机构等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学院科研工作经历了高层次科研项目从无到有,项目规模由小到大的快速发展历程。十年来,承担国家支撑计划、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基金等10余项,其他纵横向科研项目百余项。科研经费由年均不足百万元到2009年当年到校纵横向科研经费近千万元,十年间增长了10倍,这不仅仅是量的增长,其中更有质的提高。经过多年积累和发展,“冲击动力学与结构动态响应”、“工程结构灾害预测、预报及防治”、“工程结构健康诊断、评估与修复”、“新型建筑结构体系及节能”四个研究方向已逐渐成形,并取得可喜的收获。

自2000年以来,学院陆续建成结构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模型制作中心、土木工程检测中心及CAAD工作站,并对岩土实验室进行扩建。尤其是2007年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为学院实验室的提升争取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获得学校一次性建设经费1500万元,建设了全新的力学与结构实验室。该实验室立足西南,面向全国,经过充分调研,建成近2000平方米的结构试验大厅和600余平方米的配套试验楼,购置了在国内较为先进的MTS试验系统,自行开发了HPB试验装置等设备。现在,结构与力学实验中心、建筑物理与环境中心、工程检测与分析实验中心三大公共实验平台已初具规模,为实践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有力支持。目前,学院正借土木工程一级硕士点申报和博士点建设之东风,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取得更大成绩。

2008年的“5·12”地震是对学院社会服务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的一次特殊检验。学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第一时间奔赴抗震救灾一线,在做好学生及教职工安顿工作的基础上,组织学院精干力量积极投入学校和地方抗震救灾工作中。先后组织教师参与校内70余万平方米受损校舍,绵阳市、江油市、德阳市、广元市等地数百万平方米房屋、道路、桥梁等设施的安全评估和加固工作,参与三台、盐亭、安县等地灾后规划和技术服务工作,以及国家“863”项目“建筑结构抗震与重建材料关键技术研究”等灾后重建重大科研攻关项目。院长王汝恒教授因此荣获教育部“全国教育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称号。学院灾后重建志愿服务团队也分别被学校、四川省和共青团中央评为优秀团队。

四、素质拓展,学生成才受欢迎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成长的重要转型阶段,科学的引导和教育是使他们真正成长为品学兼优人才的必要手段。学院多年来在学生教育、管理、服务、社会活动等方面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始终坚持“围绕中心,夯实基础,突出重点,强化特色”的工作思路,紧紧抓住一支队伍(辅导员队伍),一个阵地(团学组织),一方平台(各类学生活动),通过教育引导、管理约束、评价激励和氛围熏陶等多维度、多手段和多渠道综合营造优良学风。

学院在队伍建设中,坚持推行和完善导师制和导生制,逐步形成了以专职辅导员为主、兼职辅导员、导师、导生相结合的学生工作队伍结构。通过对服务管理运行模式的探索,2008年大胆改革成立了9个相关的学生服务中心,初步实现了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结合,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三自”作用,也提高了管理质量和效率。

学院充分发挥团学组织的自我教育功能,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教育活动。2005年由我院学生发起的“一天一毛钱”助困活动,催生出大学生公益服务团队:1+1爱心社,该团队连续五年资助贫困儿童,吸引了全校5000多名大学生参与,在社会上也引起了强烈反响。《绵阳日报》、《绵阳晚报》、绵阳电视台以及中国高校网等媒体做了连续报道。2006年建立了“77123部队、平武县南平乡、徐塘乡、泸沽镇”四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通过“赤色羌乡之旅”社会实践、泸沽湖春晖支教、爱心献血以及青年志愿者进社区等活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涌现出绵阳市优秀青年志愿者马宝成等一大批青年典范。“春晖支教泸沽湖分队”持续开展七年,影响广泛,获得了国家五部委的联合表彰,成为学校开展志愿服务活动的典范。

2004年开始,学院针对各专业特点每年举办蓝图杯论文大赛、结构设计大赛、学生文化活动节等一系列科技文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激发学生的探索创新兴趣。并以此为契机,鼓励学生参加全国建筑院系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MDV中央空调设计应用大赛、全国“周培源”力学竞赛、挑战杯等活动。近年来,有38人次获各类国家级竞赛奖,23名学生由教师指导在国内专业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全国力学竞赛、结构设计大赛等专业特色突出的科技活动已成为学校的品牌活动。2005年以来,先后有4位同学在“全国人工环境工程学科奖学金评选”中获奖;2006年以来,每年都有一名本科毕业生获“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校优秀毕业生”称号。获省市级优秀大学生称号学生人数更是逐年增加。

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社会服务,人才的培养质量要由社会检验。多年来,学院坚持“开放办学”的思路,通过邀请用人单位参与人才培养方案制订、实时反馈毕业生信息、共建20余个校外实践基地等加强与用人单位的联系与合作。中国建筑集团、华西集团、中铁各局以及房地产开发、建筑施工等企业都与学院建立了长期良好的合作关系,学生质量逐年提高并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

十年磨一剑,发展谱新篇。回首过去,我们感慨万千。满怀感恩之心的土建人深切体会到,如果没有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没有“西南科技大学”的发展平台,就没有土建学院的今天。十年前,我们勾勒发展蓝图,现在,正在一个个实现。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我们将以绵阳科技城建设为契机,以博士点建设为抓手,深入总结办学经验,大力加强学院二级管理,深入推进教学质量、学科建设、人才建设、条件保障、文化建设、开放办学和管理创新七大工程,坚持土建风格,努力建设基础扎实、特色鲜明的学科,谱写土建学院改革发展的新篇章。

(执笔人:古 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