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理性思考
戚 音
摘要:高校作为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阵地,担负着倡导和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本文结合高校自身建设实际,深刻理解高校廉政文化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及原因分析,探索新时期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途径,加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在高校形成崇廉尚洁的育人环境。
关键词:高校 廉政文化 建设
高校是培养人才、传承文明、建设先进文化的重要阵地。高校廉政文化是高等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高校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大学校园廉政文化建设面临着严峻挑战,特别是近几年各种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干扰先进文化建设。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面临的问题,要求高校纪检工作者从理论和实践上加强研究,制定出切实有效的对策。
一、高校廉政文化概念、内涵和构成
(一)廉政文化概念和内涵
文化是一种精神,是一种存在于社会中的普遍信仰和大家共同遵守的规范,对人的行为具有内在驱动力。何谓廉政文化?廉,为官之品德,有人称之为“官德”。《周礼》对廉政有所谓“六计”之阐释,即考察一个官员政绩之好坏,须从六个方面来进行:“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亦即善良、能干、敬业、公正、守法、明辨是非这六个方面。何谓“政”?《论语》中记载,孔子在回答孝廉子问政时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政,孰敢不正?”此处这“正”即为公正、正派的意思,意即政治的根本意义就是公正无私、光明磊落。为此,所谓“廉政”就是廉洁政治,包括公正廉明的从政心理、人文素质、政治制度、政治氛围;或者是廉洁政府,是对公共权利或公共权利拥有者的要求。
从文化的角度来理解,廉政文化是一种以廉政为思想内涵,以文化功用为表现形式的文化形态,是廉政建设与文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其内涵可分为三个层面:一是精神层,包括廉政的的思想内涵、文化背景、生活观念、价值取向和对廉政的认知程度;二是制度层,包括廉洁从政的行为规范和规章制度等;三是物质层,包括廉政教育场所、廉政文化遗产、廉政主题景观等[1]。
(二)高校廉政文化概念和内涵
高校廉政文化也是高等学校廉政理论和廉政实践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高品位的新文化形态,它既是这个社会廉政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也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和行业性特色。
高校廉政文化是以“公廉、节俭”为核心内容,针对高等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实施者和受教育的对象,凝练成具有高校特色的廉政文化内容。在实践中,其形式较丰富,常常蕴含在制度、行为以及人们的生活方式中。高校廉政文化在其特定的领域中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发挥着导向、凝聚、教化和规范等促廉、护廉和养廉的功能,向全社会提供着广泛而深远的精神支柱。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对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重要性认识偏颇
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难以让领导干部自觉自愿、身体力行地参与,也难以广泛发动全体师生的参与热情,往往存在一些偏颇的观点。例如认为高校重在教学和科研,包括廉政文化在内的校园文化建设是辅助性的,对廉政文化的育人功能重视不够;又如认为廉政文化建设只要学校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实施即可,其他教学、管理、服务等部门只是被动参与,无法形成齐抓共管的大文化格局。这些认识严重影响了高校师生思想境界和廉洁素养的提升,也不同程度地制约了高校廉政文化建设质量和水平。
(二)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形式单一,内容缺乏针对性
任何事物的内容都是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而形式能否符合内容实际要求,会对内容的发展产生或是促进、或是阻碍的影响[2]。廉政文化建设也需要最佳的形式来表现,但当前廉政文化建设只是通过一些最传统的基本形式来开展,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党校授课、看录像等,较多的是被动式的传统教育方式,缺乏主动式、参与式的交流模式。高校廉政文化的受众包括领导干部、教师员工、大学生,但目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中,不分领导干部还是老师、是优秀学生还是普通学生、是高年级还是低年级,都用相同内容来开展教育,这使得参与者感到没有针对性,失去了廉政文化应有的渗透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廉政制度缺乏,措施不得力
廉政制度的建立和完善,是当前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纵观当前高校的现有制度,普遍存在各部门单体性制度多,系统性制度少,没有中长期的规划和整体实施方案;廉政制度中原则性条文多,程序性规定少,没有建立与制度配套的奖惩措施,没有完全实施好责任制;千篇一律的上级文件翻版的多,因地制宜的个性化办法少,没有建立起用制度管权、管人、管事的监督保障机制。同时,在制度执行中实施无力度,可操作性不强,存在明显缺陷。为此,以廉政制度、体制的创新来消除腐败,从制度源头杜绝发生腐败的可能性显得尤为必要。
(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尚未建立长效机制,没有形成整体合力
廉政文化建设是个系统工程,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更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它需要战略性的规划。但在现实中,有些高校组织机构不健全,尚未建立起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的领导机构。纪检监察部门“单打独斗”,没有和教育教学工作一起部署、落实、检查、考核,与工会、组织、人事、财务、科研、教学业务管理等部门配合较少,没有形成整体合力,廉政文化建设缺乏一套长效完整的机制予以保障。
三、推进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思考
(一)以基础调研为依托,制定高校廉政文化的战略规划
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建设要有计划性和长期性,要把廉政文化建设纳入学校战略规划的大格局中,要采用适合高校特点的方式与方法。为此,要认真开展调研,从本地和本校实际出发,挖掘适合本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元素,继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廉政思想,借鉴国外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方式,使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无论是总体规划还是具体设计,无论是目标定位还是原则把握,都应充分体现地域特色,努力营造具有本校特色的廉政文化氛围,提升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水平。
(二)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夯实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基础
廉政制度建设,就是要把无形的廉政理念固化为有形的廉政制度,形成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用制度惩腐败、促廉政的效果。建立健全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相关制度,是从源头上预防和防止腐败的重要保证。高校要积极探索建立高校民主决策机制,特别要健全和完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建立健全反腐倡廉的领导机制、廉政承诺制度、廉政监督制度和廉政考核制度等制度体系;建立和完善党员领导干部审计制度、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的财务管理制度;实行招生录取“阳光工程”;规范科研经费管理制度;推行校务公开、院务公开等制度。真正做到用制度规范从政行为、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使反腐倡廉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三)以分层教育为抓手,增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
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主体是学校党员领导干部、教师和学生,由于他们的社会任务和要求不同,要分层次做好教育工作。学校党员领导干部是学校党风廉政建设的重点,尤其要把处级以上领导干部作为教育和监督的重点,其核心是为官者要有“官德”。教师是校园廉政文化建设的关键,起主导作用,要侧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倡导严谨治学廉洁从教的教风。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要遵循大学生的成长规律,适应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需要,针对不同年级段学生,全面展开敬廉崇洁教育,增强高校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
(四)以齐抓共管为入手,形成高校廉政文化的整体合力
高校在抓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工作中,要逐步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纪委组织协调、部门各司其责、师生共同参与的党风廉政建设格局。在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才能把握廉政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保证廉政文化建设健康有序地进行;纪检部门则负责师生员工廉洁教育的组织、协调,推进廉政文化建设的有效展开;宣传、组织、教务、财务、科研、学工、团委等部门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整合教育资源,把廉政文化建设寓于学校教学、科研和管理活动中。让文化魅力由外向内发挥作用,使师生员工自然而然地参与校园廉政文化建设,培养高尚明达、宁静淡泊的情操和任重道远的使命感。只有各部门互相配合,齐抓共管,共同参与,制定措施,才能产生合力,解决问题,促进廉政文化建设的纵深发展。
综上所述,高等院校廉政文化建设,一定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认真借鉴国内外高校开展廉政文化建设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办法,对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论和规律进行研究,使之逐步完善和系统化,构建起一个包括廉政理念、制度、风尚和行动等在内的廉政文化教育体系,从而引导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不断迈向更高更新的台阶,为社会主义和谐高校的构建作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曹文泽.高校廉政文化建设须把握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6)
2.阎现章.高等学校廉政文化建设体系的系统性与创新性研究[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9)
3.张菁.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7(7)
4.张铃枣.廉政文化建设路径探析[J].广西社会科学,2007(3)
5.刘建秀.谷明辉.高校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郑州轻工业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
6.郑又贤.廉政文化建设的难点及其探解[J].东南学术,2007(3)
(作者单位:宁波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1]邓兴明,姚蔚.高校廉政文化建设与惩防体系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3)
[2]郑又贤.廉政文化建设的难点及其探解[J].东南学术,2007(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