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江西省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1)
前 言
继续教育是产生于现代工业社会、在终身教育背景下迅速发展起来的教育领域,也是当今世界教育发展和改革的重要趋势。《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重视老年教育。倡导全民阅读。广泛开展城乡社区教育,加快各类学习型组织建设,基本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为了科学规划未来十年江西继续教育发展的战略定位与政策供给,大力推进江西省继续教育,我们对江西省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在广泛搜集江西省继续教育宏观资料的基础上,我们走访了省自考办、省电教馆、省电大、南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江西师大继续教育学院、江西财大继续教育学院等单位,重点对江西自学考试、远程教育、成人教育与社区教育进行调查访谈,形成如下报告。
一、继续教育的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技术和职业教育术语》称“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这一定义与我国国情相结合,我们认为继续教育是面向学校教育之后所有社会成员特别是成人的教育活动,是终身学习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职业导向的教育和非职业导向的教育。大力加强和发展继续教育是广大社会成员不断丰富和更新知识、提高能力和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迫切要求,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和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创新型国家的关键因素。
二、我国继续教育的发展形势与走向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继续教育蓬勃发展,为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技能水平作出了巨大贡献。我国已经基本构建起了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的继续教育体系和社会各方面广泛参与的多元化办学格局。在学历教育方面,已有函授、夜大学、成人脱产班教育、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广播电视教育、网络教育、开放教育、专业学位制度以及企业职工大学、管理干部学院、成人中等专业教育等多种学历教育办学形式。在非学历教育培训方面,已有各种类型的短训班、岗位培训、职业资格证书教育、技能证书教育等非学历培训。这些教育形式已经成为在职从业人员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升、完善、强化个人社会竞争能力的重要渠道,在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截至2007年,我国继续教育在学总规模超过800万,在我国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截至2007年,国家级社区教育实验区已达114个,覆盖了除西藏以外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约占全国城区的14%。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达到了300多个。30年来,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累计超过2342万人,成人中专毕业生累计达到了1877万人。我国继续教育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有力地促进了广大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科学文化素质和技能水平的提高,缓解了社会需求增长与教育资源相对不足的矛盾,对促进我国经济体制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社会和谐与进步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我国继续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是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社会成员的要求相比,与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相比,还存在不少问题,仍然是我国整个教育体系当中相对薄弱的环节。
继续教育中还存在部门分割、资源分散、重复建设的现象,各级各类学校在继续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继续教育的制度化、法制化建设还相对滞后。
继续教育中各类学历教育及非学历教育还缺乏相互沟通和衔接,特别是学习者通过非学历教育所获取学习成果的认证、互认、转换等方面的制度尚未建立起来,终身学习与人才成长的“立交桥”尚未形成。各种继续教育形式之间相互孤立、割裂,不能贯通,多种学习资源之间不能整合共享。
继续教育的培养规模、结构、教学模式还不能很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人才培养水平参差不齐,有些继续教育类型还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信息技术水平还不够高。我国从业人员培训参与率还比较低,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工作还十分薄弱。
由于继续教育涉及面广,类型多样,情况复杂,在教学过程、师资力量、支持服务等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尤其是个别地方出现的违规招生、虚假宣传,考试不规范,文凭审核不严等,在社会上造成了负面影响。继续教育的工作亟待规范,质量保障机制迫切需要进一步健全。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提出了“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现代国民教育体系要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的小康社会教育发展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提出:构建体系完备的终身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协调发展,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相互沟通,职前教育和职后教育有效衔接。继续教育参与率大幅提升,从业人员继续教育年参与率达到50%以上。现代国民教育体系更加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基本形成,促进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学有所成、学有所用。这充分肯定了继续教育在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体现了党中央对继续教育事业的高度重视。未来十年是我国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通过继续教育开发人力资源,越来越成为提高劳动者素质和造就各类专门人才的重要途径。截至2007年,全国7.69亿从业人员中,接受过高中以上教育者仅占18.3%。这些不仅对发展我国继续教育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继续教育将成为未来我国教育发展新的增长点,占有重要的战略位置,必将迎来大发展的历史机遇。
在我国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终身学习需求日益高涨的背景下,与过去相比,我国继续教育发展也呈现出一些新的变化,如,继续教育的类型从学历教育为主转变为学历教育、非学历培训并存;继续教育发展的重点从关注数量向注重质量转变。尤其是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深化,利用卫星、计算机、多媒体和互联网等多种手段发展继续教育,已成为深化继续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
三、我省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江西继续教育工作稳步推进,进入21世纪后,我省先后实施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成人继续教育和再就业培训工程,广泛开展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农民实用技术培训。社区教育全面展开,城区、街道、社区三级办学网络逐年完善,社区学校常年开展多层次非学历教育、休闲文化教育和技能培训,并针对居民的不同需要,开展了学历教育提高工程、在职人员岗位知识更新工程、下岗职工职业技能培训工程、青少年课外教育成长工程和退休居民文体活动健康工程。在建设学习化城市之中,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校园、学习型社区、学习型家庭活动正在全面展开。成人高等教育不断深化改革,已形成了职工教育与管理干部教育相结合、远程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函授教育与脱产教育相结合的完整的成人高等教育体系。截至2009年,全省有成人技术培训学校1281所,在校学生20.18万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91所,在校学生1.39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学校11所,在校学生12.12万人。
成人教育、电大教育、自考教育与社区教育是目前我省实施继续教育的主体,我省继续教育开展状况在这四大主体上可窥一斑。
(一)我省成人高等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发展现状
截至2006年年底,我省成人高等教育办学校点共有54所,其中普通高校44所,成人高校10所。招生数4.32万人,其中本科1.69万人,专科2.63万人。在校生12.48万人,其中本科5.15万人,专科7.33万人。另外,自学考试助学班5.15万人,进修培训1.66万人。
普通高校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数3.8万人,其中本科1.55万人,专科2.24万人。在校生10.98万人,其中本科4.71万人,专科6.23万人。在校生中函授6.61万人,业余2.4万人,脱产1.94万人。另外,自学考试助学班5.09万人,进修培训1.53万人。
成人高校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招生数0.53万人,其中本科0.14万人,专科0.39万人。在校生1.54万人,其中本科0.44万人,专科1.1万人。在校生中函授0.54万人,业余0.25万人,脱产0.75万人。另外,自学考试助学班602人,进修培训1300人。
由于成人高等教育的生源大量的是接受继续教育在职人员这一特点,因此,本科高校,尤其是普通本科高校,利用省内校外资源,举办成人高等教育校外班(办学点)的现象比较普遍。高职高专学校,主要是利用校内资源举办成人高等教育。(附:2009年江西成人高等教育概况。)
表1 2009年江西成人高等教育概况
续表1
数据来源:江西教育年鉴2009年数据
2009年统计数据与2006年比较可以看出,我省和全国其他省市一样,成人高考人数锐减,在校生也在逐年减少。分析起来,有多方面的因素和原因。一是受文凭补偿历史结束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成人教育主要是以学历教育为主,带有文凭补偿的性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批因种种原因没有获得学历文凭的在职成年人,为成人高等教育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源。但近年来,这种文凭补偿的任务已基本结束,这部分生源数量将逐年下降。二是受有关政策的约束。如卫生部、教育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对2003、2004年成人高校医学门类专业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要求,报考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中医学专业的人员必须已取得省级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相应类别的执业助理医师及以上资格证书,或者县级及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执业证书并有中专学历或中专水平证书。报考医学门类其他专业的人员必须是在职卫生、医药行业技术人员。三是受考生自身外语基础差的影响。农村部分成年人外语基础差,看到考试科目中有外语,望而止步,不敢报考。四是受社会认可程度的影响。虽然规定了成教毕业生享受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毕业生同等待遇,但在毕业就业时却受到歧视,有些成教学生参加人才招聘会,因为是成教生而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这种现象不同程度地影响了部分成年人报考和就读成人学校的积极性。五是受普通高等教育发展的影响。随着普通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数量增多,以往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现象不复存在。
2.存在问题
各方面情况表明虽然我省成人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积累了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教育厅主管机构不明确。目前继续教育挂靠在高教处,但继续教育发展与职成教处又息息相关,两个处室都涉及,结果没有一家来牵头负责,在这种情况下,全省继续教育发展深受限制,如全省成人教育协会历时三年才得以成立。
二是政策不适应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比较僵化。这突出地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函数学制过长,外省一般都是两年,江西是两年半到三年,在时间、成本上与外省竞争就存在劣势;二是学费过低,11年都没有增加,给办学者带来巨大压力;三是出台政策规定普通高校不能举办成人脱产班,虽然支持了民办学校与高职学院的发展,但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
三是非学历继续教育市场无序竞争。教育培训市场比较混乱,存在杂、乱、小等现象。政府培训采购随意性较大,缺乏统筹规划;民办培训机构无序竞争,甚至一些不具备开展教育培训资质的机构进入继续教育市场,一些行业协会培训工作还存在不规范、质量缺乏保证的情况,培训品牌尚未形成。
四是远程教育发展滞后。全国已有网络教育学院68所,而江西却一所都没有,目前外省已有20多家网络教育学院进入江西继续教育市场,江西远程教育发展严重落后。
(二)我省电视大学继续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我省电大下设12所市级电大(分校),101个县级(工作站)教学点,24个“奥鹏”学习中心,组成了一个遍布全省的统筹规划、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远程教育系统。全省电大系统现有教职工1200多人,教师6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60多人,讲师近320人,还聘请了为数众多的其他高等学校、科研单位的兼职教师。全省电大校园面积35万平方米,校舍面积25万平方米,拥有图书资料65万余册。自办学以来,学校先后开设了110个科类专业,主要有机械、电子、计算机、土建、机电工程、汉语言文学、法律、新闻、英语、经济管理、工商管理、财会、审计、金融和高级护理、农科、水产养殖、园林工程及师范类学科专业,开设课程340多门。办学年来,为社会输送大专以上毕业生23万余人,中专毕业生5万余人,各种非学历结业生近8万人次。江西电大已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远距离教育系统和模式,保证了较高的教学质量,毕业生在社会上普遍受到好评。截至2009年年底,全省各类学历教育在校生72251人,其中开放教育本、专科53947人,高职5862人,网络教育6984人,成人专科1458人,中专教育4000余人。
表2 江西电大学校概况(2006年数据)
数据来源:江西广播电视大学“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项目总结性评估自评报告( 2006年4月21日)
经过“十一五”期间的建设,我省电大教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是积极打造电大式“教育超市”。江西电大继续教育伸向除开放学历教育、普通学历教育以外的一切领域,既有“奥鹏”远程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国家培训网覆盖的网院、独立合作的网院、成人自学考试等学历教育,又有资格证书、各种培训等非学历教育,还有承接国家大型考试社会服务,电大牌的“教育超市”运行模式日渐成熟,服务机制愈加完善。
二是强化“电大品牌”建设。电大的网络学历教育(如“奥鹏”网络教育、“国培网”教育)、社会考试服务(如全国网络教育公共课统考的举办),服务本地、“随行就市”式的非学历培训(如吉安继续教育学院举办的对全市初中校长、骨干教师的岗位培训,南昌电大举办的“南昌市人事局公务员培训”“南昌市劳动局技能考试鉴定”“南昌市教育干部、校长计算信息技术培训”)等。这种既有整个电大系统运作的“大兵团作战”,又有基层电大独立运作的“小规模游击战”的办学模式,通过多年的良性运转,焕发出新的强大活力,提高了电大在社会的“品牌”效应。
三是利用远程教育优势,打破“行业壁垒”。南昌电大、九江电大分别获准建立“南昌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九江市中小学教师远程培训中心”,这表明:电大远程继续教育在成人教育体系中的独特地位和综合优势是别的教育模式所不具备的。
四是“按需办学”,凸现市场特色。一些地市电大的继续教育项目依据市场风向应运而生,出现了特色培训频出、活力无限的势头。如,萍乡电大和萍乡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连线,举办了特种工种(煤炭、烟花爆竹)培训,还与移动、电信公司、开心集团、供电公司联合举办了工人岗位培训;新余电大和新余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联合举办了农民工培训(水稻、棉花、蔬菜、缝纫等种类);吉安、上饶电大的乡村医生培训等都顺应了当地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技能合格的劳动者。通过这些项目的实施,不仅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还为学校创造了经济效益。
2.存在问题
一是进一步加强投入,改善办学条件问题。虽然我们在“十一五”期间把改善办学条件当成首要任务,但是我们与全国电大教育发展的形势要求,与兄弟省份相比,存在着投入严重不足的问题,致使在教学设施上、师资队伍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上严重不足。
二是教育资源的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分校之间的不平衡,兼职教师和专职教师之间的不平衡,专业课程之间的不平衡。特别是部分县级电大教学模式改革需要进一步深化,一些农村学员缺乏网络条件,难以有效利用网上教学资源和进行网上教学交互活动。
(三)我省自考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发展现状
截至2009年,我省各类自学考试的考生人数为1704980人,比上年增长12.86%,是“十五”时期规模的2.3倍。其中学历教育考试人数为767422人,同比增长20.06%,是“十五”时期规模的2.86倍;非学历教育考试人数为937558人,同比增长7.20%,是“十五”时期规模的2倍。自考开考专业达到154个,其中本科专业66个,专科专业88个。开考非学历教育考试项目14个。全省自学考试学校65所。全省共办理自考毕业生36238人,其中本科17437人,专科18801人。(见下表)
表3 江西省自学考试各类考生人数统计表
数据来源:江西省自学考试委员会办公室,自学考试文件汇编(2003.3~2010.3)
在“十一五”期间,我省自考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一是加快了网络应用开发力度,提升信息化管理水平。①首次成功实行网上审查毕业生资格。对全国考办考务考籍管理系统进行二次开发,成功解决了1984年以来3种准考证不同格式的数据整合,一人多证、新老课程计划自动匹配等问题,同时开发了网上审查毕业证书管理模式。②为进一步强化自考的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开发了网上成绩查询、网上毕业生信息查询、网上下载考试成绩等网上应用功能。③在全省实行网上报名、网上办公,提高管理效能,实现由管理型向服务型转变。
二是加强了自考与其他教育形式沟通,构建高等教育“立交桥”,满足人们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继续规范和扩大与各类高校的合作,共同推进自考应用型专业的发展。2007年全年公办专科学校14所、民办学校10所共招收自考生3.5万人。
三是加强了建章立制,规范管理。2009年7月,省自考委专门印发文件《关于加快发展我省各类证书考试的意见》(赣考委字[2009]9号),进一步依托南昌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继续教育学院进行生源宣传和组考工作。2009年7月,省自考委还印发了《关于加强全省自学考试考点规范化建设的意见》(赣考委字[2009]7号),对全省自学考试考点设立进行严格审批办法。
2.存在问题
一是生源的结构问题。2007年的数据表明,自考生源中大、中专学生占考生数的60%,年龄25岁以下的占近80%,社会考生比例明显偏低,这与自学考试的时代发展要求不相符。
二是自考队伍建设问题。无论是市、县招考办还是主考学校自考管理机构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工作人员不足和素质不相适应问题。由于人员不足,工作的深度和广度受到制约,个别人员的角色不到位,工作疲于应付,缺乏最佳工作状态。
三是对民办高校自考工作的监管要细化,要落实。我省是民办高校大省,在全国民办高校队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挥着重大作用,对进一步做大做强我省高等教育将发挥重大影响和作用。但是,在我省民办高校自考办学中还存在着许多尖锐问题,如:招生问题、办学质量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监督和管理,各项工作要细化、要落实。
(四)江西社区教育发展的现状与问题
1.发展现状
目前,我省社区教育的发展呈现多样化、多层次,既设立了配合中、小、幼基础教育的各类辅导班,又开设了面向社区成年人的“补偿教育”“再就业培训”“终身教育”等课程,同时,还创建了老年活动基地、老年大学,部分地区还搭建了社区教育的网络平台,以不断满足社区成员的需要,促进社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建设。几年来,通过社区教育实验区的试点工作,我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社区教育实验区,如赣州市章贡区、九江市浔阳区、南昌市西湖区、东湖区等等。自2004年省教育厅、省文明办、省民政厅联合印发《关于开展社区教育实验工作的意见》以来,我省社区教育工作按照先城市、后农村,先实验、后推广的方式,逐步在全省范围内开展。
我省社区教育的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考虑到社区教育的顺利开展需要很多软、硬件条件的支持,目前我省社区教育的开展仍以城市社区教育为主,逐步由城市中心区向边缘区扩大,由城市向农村延伸。
2003年,我省首开中国农村社区建设的先河,率先在全国开展农村村落建设,在乡(镇)、村委会、自然村三个层面实施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的基础上,确立了以“一会五站”(“一会”即农村村落社区志愿者协会,“五站”即村落社区公益事业服务站、卫生环境监督站、文化活动联络站、社会互助救助站和民间纠纷调解站)为载体的农村村落社区建设新思路,并确立了都昌、浮梁、永丰等10个县(市)100个村落的社区示范点。在引导和发挥典型示范的同时,2004年我省全面推开农村村落社区建设,并尝试城乡社区间的对接,形成城乡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局面。
2.存在问题
一是专职社区教育工作者欠缺,人员结构缺乏合理化,教育对象以高龄人为主,教育内容集中于文化生活的表面,教育手段、教学方式比较单一。
二是继续教育经费不足。我省社区教育的经费主要依靠行政划拨,经费数额不能满足社区教育开展的需要,同时经费投入的区域与部门差异又进一步拉大社区教育发展的区域性差异。
四、江西继续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大力发展继续教育是构建我省终身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省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的重要战略举措,依据国家继续教育发展战略与我省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对继续教育的需求,结合我省继续教育事业发展现状,未来十年,我省需要重新审视开展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进一步明确继续教育在全国与江西未来发展进程中的战略定位,并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大力推进继续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在中部崛起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统筹规划,大力推进,使继续教育成为区域性人才高地建设新的增长点。
解放思想,与时俱进,从社会发展和学习者的需求出发,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继续教育,特别是重点推进以提高职业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主的继续教育,切实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和我省人力资源开发水平。
充分拓展各类教育机构和相关场所的继续教育功能,加强信息网络技术在继续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向社会成员提供更加广泛、多样、灵活的学习机会以及优质的教育资源。
积极促进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相互沟通和衔接,拓宽广大学习者的成才之路。
(二)战略目标
充分调动各级政府和全社会发展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发挥各类学校教育、行业(企业)教育、社区教育、自学考试的作用,通过多种渠道,广泛运用现代技术手段,促进各种教育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构建社会化、信息化、覆盖全省城乡的继续教育网络,为广大整合成员提供丰富、优质的学习资源和灵活多样、方便快捷的学习支持服务。创新继续教育管理体制和发展机制,加强继续教育法治和制度建设,为广大社会成员的终身学习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制度环境。到2020年,努力形成人人皆学、处处可学、时时能学的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满足广大社会成员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劳动者和各类专门人才的素质。
(三)主要任务
(1)围绕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施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培育和发展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加强培养培训,全面提升在职人员的岗位适应能力和对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的学习和创新能力,着力提高现有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
①以提高职业能力为重点,大力加强企业劳动者培训,使企业在岗劳动者全员培训率达到60%,使90%的新就业的劳动者都能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使80%的技能岗位劳动者都能持证上岗(2)。
②以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育农村实用人才为重点,大力加强农村从业人员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培训,把农民参与农业实用技术的培训率提高到20%,使全省绿色证书教育覆盖率达到80%以上。每年培训进城务工人员达到200万人次,并使他们享有接受免费培训的机会。(3)
③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每年培训2万名45岁以下的优秀农村实用人才。到2020年,共计培训20万名,每年培训1000名创业指导员,到2020年,共计培训1万名。(4)
④以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强党政干部、高新技术人才、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现代服务业人才等高层次专业人才的继续教育,每年使1/3以上的人能接受继续教育。建立“青年俊才培养基地”,每年分类培训1000名青年拔尖人才。实施创新型企业家建设工程。每年对50名左右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轮)训。到2020年,培养1000名具有中、高级职业经理资质的企业经营管理人员。(5)
⑤关注弱势群体的继续教育,要以就业为导向,为城市和农村失业人员提供职业培训特别是免费培训的机会。
(2)以保证和提高质量为前提,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努力提高社会成员特别是在职人员的学历水平。
①发展初中后学历补偿教育,使成人高中阶段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学龄人口的比重提高到13%左右,使25~34岁的从业人员中具有高中学历者的比例提高到38%。(6)
②发展高中后学历继续教育,使各类非全日制学习的成人高等教育对象在高等教育学龄人口的比例提高到13%左右。(7)
(3)大力推进社区教育,积极推动学习型企业、学习型社区、学习型乡村和学习型城市建设。
积极推进社区教育,使全省70%的街道、50%的乡镇建立社区学习中心,初步满足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需要,对包括老年人在内的广大社区居民为提高生活质量、丰富文化生活的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与服务。(8)
五、推进我省继续教育发展的政策建议
(一)推进领导管理体制改革
继续教育涉及社会各个领域和社会所有成员,需要政府加强对继续教育的统筹、协调与指导,在实践过程中,我省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滞后,极大制约了我省继续教育的快速发展。建议建立由省政府牵头、由教育厅主管、职成教处具体负责、由各有关部门和社会团体参加的跨部门继续教育协调委员会,统筹、规划和协调继续教育的发展,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和分工。把继续教育纳入全省和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的总体发展规划。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建立继续教育指导机构,负责对行业、部门、地区的继续教育进行规划、指导和管理。
(二)建立健全继续教育制度和发展机制
从我省继续教育现状出发,借鉴国内外发展继续教育的经验教训,从法律上明确举办继续教育提供机构的资质认证与行业准入制度,大力整治成人教育市场中出现的“杂、乱、小”的现象,规范继续教育培训市场行为,完善各行业和专业领域继续教育质量监控与评估制度,建立继续教育中的学习评价与非正规教育的学分认证制度,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激励和约束制度,并就此加强执法监督。
(三)充分发挥各级各类学校推进继续教育的重要作用
(1)充分利用现有职业教育资源,开展继续教育。鼓励各类职业学校实行“一校多制”,实行职前和职后教育并举,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并举,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并举,充分发挥其在职业培训中的重要作用;在继续教育资源短缺地区与广大农村,还要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农民继续教育中的积极作用,要以农村职业学校、农村成人文化技术学校、农广校、农村中小学为依托,构建农村继续教育服务网络。
(2)高中阶段学校和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增强学校的开放性,拓展教育功能和服务面向,逐步实行弹性学习制度、放宽招生和入学的年龄限制,为社会成员特别是从业人员接受继续学历教育提供比较灵活和方便的机会。积极鼓励各类高等学校为社会成员提供多样化的、便捷的非学历教育。
(3)要进一步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开展继续教育的教育教学能力,积极鼓励教师探索适合受训者学习特点的教学方法,不断提高继续教育的教师教学水平。
(四)改革继续教育的培养模式
(1)坚持以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为导向,以提高学习者的适应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核心,加强继续教育内容、方法和人才培养模式的针对性、多样性和灵活性。要面向受训者需求,开发贴近社会发展与受训者实际需要的专业和课程,加强实践教学,塑造品牌课程,并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与多样化的选择。
(2)加强各级各类学校、教育机构和行业企业关于推进继续教育的合作。加强继续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度,加强实践教学。增强社会对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与教学改革的参与度,充分整合利用各种社会继续教育资源的作用,共同发展做大继续教育。
(3)放宽对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继续教育的政策限制,在规范化管理与严格的质量评估基础上,放宽普通高等学校,尤其是社会声誉良好的普通高校对举办继续教育类型的限制,并在招生、学制、学费等方面赋予高校一定的办学自主权,实行优质优价的原则,进一步发挥普通高校对继续教育的推动作用。
(4)在江西省电视大学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覆盖全省城乡的开放大学。开放大学实行“宽进严出”的招生管理制度,采用在入学资格认定基础上免试入学、随时注册的办法。学习管理实行学分制,学习对象经过认证的学分可与其在开发大学的学分实现互认,修完规定学分,即可获得相应学历证书与资格证书。(9)
(5)改革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制度,加强与开放大学的合作和沟通。调整生源结构,鼓励社会考生参与自学考试,努力提高社会考生比例;加强自考队伍建设,加大自考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加强部分高校自考人员的配备,提高自学考试人员素质问题;进一步细化对民办高校助学工作的监管并开展严格检查,督促民办学校提高助学质量。拓展自学考试的教育评价功能,着力加强对学习者实际能力和专业技能的测评,加强自学考试对非正规、非正式学习成果的认证功能,研究和促进学历教育考试与非学历技能资格考试相关部分学习成果的相互融通。
(五)建立和完善继续学习成果的评价、认证和转换制度,构建通过各种学习渠道成才的“立交桥”
探索建立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相互沟通和衔接的教育体系,逐步推行继续教育学分制度,促进不同类型教育间的学分互认,探索将非学历继续教育学习成果、相关职业资格和技能资格转换为普通学校学分的制度。选择具备相应条件的地区与教育机构,就构建各种渠道学习成才的“立交桥”进行试点,省政府对试点地区和机构给予必要的政策与经费支持。
(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搭建全省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
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在继续教育的应用,整合卫星和广播电视、互联网,建设覆盖全省城乡的、开放式的继续教育支持服务系统。扶持有条件的高校组建网络教育学院,构建全省继续教育数字化资源中心,整合各类教育资源,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为各类教育机构提供合作开发、交流共享的平台。
(七)加大继续教育投入,建立多渠道筹措继续教育经费的体制
区别不同类型的继续教育,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合理分担成本的继续教育经费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继续教育的社会参与机制,加大政府对继续教育的投入,督促企事业单位落实继续教育经费制度,鼓励行业、企业、部门、社区和社会团体为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和捐助。
【注释】
(1)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2010年重点课题,主持人:汪光华,主要参与人:朱晓刚、谭光兴,2011年结题。
(2)教育部职成司确定的全员培训率是65%,《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文的标准是“使每一位新就业劳动者都接受必要的职业培训,所有技能岗位劳动者都持证上岗”(这些数据来自《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见《教育研究》2010年第7期,该文具有官方性质,可以视为国家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的主要参考)。考虑了江西发展状况,我们对这些国家的标准数据都做了相应的下调(以下数据均是基于同样考虑)。
(3)教育部职成司确定的农民参与农业实用技术培训率提高标准是30%,《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文的标准是:全国绿色证书教育覆盖率90%以上,全国每年培训进城务工人员5000万人次。
(4)《江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未来十年打造八大人才,“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素质提升计划”和“新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工程”是其中的两项。
(5)1/3以上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是引用《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文的标准,“青年俊才培养基地”来自《江西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未来十年打造八大人才”计划。
(6)《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文的标准分别是15%与40%。
(7)《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文的标准是15%左右。
(8)《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文的标准是80%的街道,60%的乡镇。
(9)《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一文提出要“在中央和地方广播电视大学的基础上组建覆盖全国城乡的开放大学”,江西开放大学提法即依此而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