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资源特性与社会平等策略

社会资源特性与社会平等策略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公平、正义或平等,很早就引起了思想家们的注意。同时这些思想家也将公平与社会规则或法律的遵守联系了起来,[1]从中可以看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初形式。到了近代,对中世纪神学的反叛和理性精神的倡导,首先产生了基于自然法理论的“平等”观念,认为平等、自由是天赋人权,是人的基本权利并成为后来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基石。

第一章 社会资源特性与社会平等策略

公平、正义或平等,很早就引起了思想家们的注意。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朴素的平等、正义观念,这些观念甚至一直到今天还为人们所沿用,将其作为这些范畴的基本含义。苏格拉底把人们对贪欲的自我控制称作“公平”,柏拉图把人们在各自的分工位置上安分守己、各就各业所形成的秩序叫作“正义”,而亚里士多德用数量和比例来规定平等的含义,他所提出的所得资源数量上相等的“数量平等”观、按照个人“真价值”来分配与之相称资源的“比例平等”观,无疑是今天关于“绝对平等”、“相对平等”概念的直接来源。同时这些思想家也将公平与社会规则或法律的遵守联系了起来,[1]从中可以看出“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初形式。到了近代,对中世纪神学的反叛和理性精神的倡导,首先产生了基于自然法理论的“平等”观念,认为平等、自由是天赋人权,是人的基本权利并成为后来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的立国基石。现代社会思想中,对于平等、公平、正义的理解更为具体和丰富,更为重要的是,对平等的研究与一些在价值上同样重要的范畴联系了起来,平等与自由(弗里德曼,1950,1979;哈耶克,1960)、公平与权利(达伦多夫,1992)、平等与社会结构(吉登斯,1999),正义与社会制度(罗尔斯,1971)、平等与效率(奥肯,1977,J.E·米德,1992)等等,这些范畴之间的关系,都在衮衮现代诸公中都有着十分广泛而深刻的探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