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育市场化的思考

教育市场化的思考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他认为,高等教育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单一的市场,而是存在“三个市场”。另外还必须指出的是,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和必然选择。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府放权,给大学“松绑”,即减少政府对大学财务、人事、课程等方面的管制,将决策权下放给学校,由其自行制定收费标准、发展人事分类系统、规划课程、协商各类合作契约。

第二节 中国大学特色:教育市场化的思考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与文化取得了巨大的进步。2008年,中国GDP排名全球第三,令世界刮目相看。相比而言,中国大学的全球排名则让人大跌眼镜,尽管排名的标准各不相同,但中国最著名的北大、清华大都排在100名之后。这种情形,的确让人反思。可以说,中国大学国家特色的异化和院校特色的同化,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基于前面中国大学特色现状成因的社会组织学考察,可以这么认为,中国大学特色的创建,关键要处理好趋同和趋异、异化与同化这一问题。那么,如何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认为,现代大学特色的兴起,根源在于高等教育市场化,中国大学想要走出一条有特色、有质量之路,必然要适应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趋势,同时又要内在地超越它。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思想基础和表现特征

(一)高等教育市场化的思想基础

1980年以来,世界各国的高等教育都经历了程度不一的“市场化”,也就是将市场逻辑引入高等教育。是什么力量推动着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呢?从许多研究的结论来看,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管理主义”的兴起。这种管理主义理论认为,要使公共管理变得有效率及使有限的公共资源运用得更有效益,就必须强调效率、效益和节约原则。此外,它还强调问责及增强公营部门对外在环境的响应能力。他们更相信只要运用“市场”的信念、原则和营运手法,就可以改变过去公营部门的管理失效、不讲效益和节约等弊病。这种管理哲学的兴起,对公营部门管理和公共政策的制定模式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生产的增加”“少投入、多产出”“聪明营运”等提法便从此成为公营部门管理和公共政策制定的口号。(16)

第二,“经济理性主义”的抬头。“经济理性主义”的蔓延与M ichael Pusey(1991)的著作Econom ic Rationalism in Canberra有密切关系。自此书出版之后,“经济效益”的考虑及市场力量便变成为推动公共政策及公共管理改革的一种巨大推动力量。经济理性主义者相信:与政府干预比较起来,市场将能使公营部门变得更有成本概念,更着重管理,并积极响应消费者的需求。经济理性主义者倡导自由市场和国家最低干预的政策方向,这从而推动了政府采取一系列私有化、商业化及市场化的策略,以加强公共政策提供的效益与效能。这背后自然与新自由主义所主张的缩减政府规模、尊重市场机制的做法有异曲同工之处。(17)

第三,“全球化”的推动。台湾交通大学戴晓霞教授认为,全球化是一股更核心的力量,推动着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走向市场化。在她看来,全球化是一个前所未有的能力和规模,造就了一个让个人、企业和国家都难以逃避的高度竞争环境。为了在这个变动不居的洪流中获得并保持一个相对优势的位置,各国都在努力提升国家的竞争力,而高等教育自然成为全球化中制胜的利器之一。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点:①高等教育的产业性受到重视;②高等教育力求卓越的方向;③跨国力量对高等教育的影响日益显著。(18)

(二)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表现特征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减轻政府对于高等教育的财政负担及确保公共资源的有效利用,将市场机制引入高等教育,让竞争引导高校的发展,以促进高等教育机构积极响应市场的需求、增强弹性及提升效率。通常,高等教育市场化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表现:①减少国家(政府)对高等教育经费投资比例及增加非国家(包括市场、个人或家庭)对高等教育的投资;②强化高等教育与经济私有部门的联系,甚至强加大学与商界及工业界的联系;③加强私立(民办)高等教育机构扮演的角色。

现英国布里斯大学莫家豪教授在比较各种有关教育市场化发展的趋势后,归纳教育市场化具有以下特征:(19)①自负盈亏原则;②市场的兴起;③国家作为教育提供者的角色减弱;④市场管理原则的采纳;⑤市场主导课程;⑥院校创收;⑦内部竞争;⑧强调效益。

英国学者波尔(Ball)在对英国及其他地区的教育改革进行研究,归纳出“教育市场”有五个主要构成因素,包括选择学生、多样性办学、多渠道融资、讲究竞争及弹性管理风格。(20)这种归纳也极大地显示出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一些重要特征。

日本东京大学著名学者金子元久则主要从高等教育内部要素来认识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表现特征。他认为,高等教育市场化并不意味着单一的市场,而是存在“三个市场”。第一是教育市场,主要表现为对学费的依赖、市场营销与定价以及非传统市场与教育的模块化及标准化;第二是研究市场,主要表现为竞争性资金和产学研结合;第三是资本市场,主要表现为学生贷款、租赁资本以及利益创造与机构所有权。(21)

综上可见,高等教育市场化是以竞争、分权、多样性以及效益等作为关键词的。另外还必须指出的是,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和必然选择。

二、创建大学特色: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必然选择(22)

(一)政府放权:创建大学特色的前提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府放权,给大学“松绑”,即减少政府对大学财务、人事、课程等方面的管制,将决策权下放给学校,由其自行制定收费标准、发展人事分类系统、规划课程、协商各类合作契约。简言之,就是以市场力量取代政府干预,赋予高等教育机构更大的管理弹性,让高校在面对变迁及竞争时能够更积极地实时响应。

自然,大学在“松绑”的情况下,有更多的自由伸展空间,从而有了发展特色的基础与平台。美国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个性特色、特色发展,无不与美国政府“简政放权”以及随之而来的美国高等教育系统多样化有密切联系。香港资委会也一再重申大学本身应发展个别特色的办学模式,并深信只要下放权力到大学当局,大学本身将有能力自我发展成为各具特色的高校。

如果大学没有或者缺乏自主权和自我负责的态度,有目的、有意识地去创建大学特色,则会成为无源之水、无稽之谈。以17世纪的英国为例,由于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政府对大学进行了史无前例的控制与干预,“要求所有牧师、大学教师、学校教师签字声明尊奉英国国教的礼拜仪式,同时学校教师须有主教许可证才能任教,否则处以罚款或被拘役……150名大学和其他学校教师被作为异教徒而遭驱逐,同时,大学也拒绝非国教徒学生进入。总之国家将大学作为统一国教的力量。”(23)再加上英国大学的历史传统,英国大学走上了一个世纪的衰败之路。像牛津这样的老牌大学,更是抱残守缺,不思进取,“当时的院士们是一些正派的、易于相处的人,他们消极地享受着创建人的馈赠;他们一天天过着刻板的生活:教堂和食堂,咖啡店和公共活动室,最后力乏意懒,长长地睡一大觉。他们已经告别读书、思考、写作的苦差事而不感到内疚;学问和智慧的嫩枝枯萎倒地,未为出资人或社会结出任何果实。”(24)

可见,政府放权,是大学充满活力的基础,是创建大学特色的前提。相反,没有自由的大学,即使可以苟活,但注定是死气沉沉,落后于时代。

(二)市场竞争:创建大学特色的根源

高等教育市场化最核心的一个特征是大学参与市场竞争。在这方面,美国大学的市场化行为表现得最为突出。美国学者伯顿·克拉克曾指出:“在世界上几个主要先进国家的高等教育系统中,美国的系统是最缺乏组织的,几乎完全是一种相互之间自由竞争的市场。”(25)在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高等教育生态环境中,大学无法恣情于象牙塔之内,过着一种养尊处优的生活。相反,它要走出象牙塔,迎接市场化的挑战与洗礼。

首先,大学要竞争经费。尤其是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与政府财政拨款的相对削减,大学的经费问题更加尖锐。要解决这个难题,唯有依赖多渠道的筹资渠道,这必然驱使大学使出浑身解数,而最有效、最根本的方法乃创建自身的特色。伯顿·克拉克就深刻地指出:“没有特色的院校除在经费预算中的固定位置外,对资源没有特殊的权利,作为一个可与其他院校相互代替的院校,可能被负责削减预算的官员选作多余的单位行大手术或破产拍卖。各种各样的公共当局更可能试图褒奖那些想办出特色的院校,而不是安于故常的院校。有许多理由促使胆怯的公共院校回避在象征方面平淡无奇,而是力争表明在特定的品质和服务方面和与外部支持群体的关系方面的独特性。”(26)其次,大学要改变管理理念。在市场环境下,所有的经营管理都离不开“成本”“效益”;企业文化与企业精神随之也进入大学,影响着大学的行政管理、人事改革及运作方式等诸多方面。例如,“全面质量管理”“过程控制”“目标管理”“以人为本”等理念正深入大学运作的每一个环节。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必然要求大学形成管理特色,以改变过往人浮于事、效率低下的局面,从而更好地参与激烈的市场竞争。再次,大学要开辟就业市场和改造专业。随着大学卷入市场,大学的管理者既要为招收良好的生源而奔波,又要为毕业生的就业开拓市场,普通高校之间的生源大战早已兴起。而专业是学校的生命线,专业的设置直接影响生源的招揽和毕业生的就业。因此这必然要求大学形成专业特色或学科特色。另外,在市场化环境下,兼之全球化的影响,大学要在许多环节有过人之处,做到与众不同。例如,在产学研、教书育人、服务大众、校园环境等方面,形成特色。限于篇幅,这里不再赘述。

总之,在激烈的市场中,一所大学赖以生存与发展的是它适应市场需要的办学特色与个性。“只有形成学校的特色才能吸引用户,雷同则不能。既然如此,许多院校都努力建立自己的特色,而不是被动地接受统一的模式。”(27)

(三)提升质量:创建大学特色的目的

市场与质量是相互联系、辩证统一的。提高质量,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由市场经济的内在特征决定的。市场竞争的实质是质量竞争。而“高等教育市场化”或者说“大学市场化”就是指大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依据市场运行机制和规律,重构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和控制体系,调整和修正大学与社会其他组织的关系,将大学逐步改造成为市场经营主体的一种行为过程和趋势。(28)大学因而也必须像企业一样,其经营管理之本是必须立足于优良先进的管理理念、好的教学质量、迅敏的服务意识以及积极的自我负责态度。一所在市场化过程中脱颖而出、赢得广泛声誉的大学,必然是教学质量和服务先进的典范。

近来,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整体下滑已成为众矢之的。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很多人指出主要是由于高等教育规模的急剧扩大与教育经费的相对削减,以及其他诸如教师、设施等相对发展滞后。这自然是一条重要原因,但笔者认为根源还在于我国高等教育市场化的不健全、不成熟。正是由于大学还无法真正参与市场竞争,依旧延续着过去的治理方式与思想,秉持着相差无几的办学理念,高喊着大同小异的校训,才导致今天千校一面、缺乏个性的局面。而美国的高等教育正是得益于完全充分的市场化,才成就了今天整体上乘的高等教育质量。

总之,市场化是高等教育质量保证的基本策略,创建大学特色是高等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手段。大学的市场化越是充分,大学必然越是更具特色、更显个性。

三、创建大学特色: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内在超越

高等教育市场化是当今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基本发展趋势之一和必然选择,而“创建”大学特色是高等教育世界化的必然选择。但是,由于高等教育市场化所带来的负面作用以及大学特色本身的性质,决定了大学特色的创建不仅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必然选择,也必须要超越高等教育市场化。

(一)趋利避害:创建大学特色的原则

高等教育市场化的负面作用是显而易见的。随着市场化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在求生存的压迫下,有可能失去理想性和协助人们自我实现的功能,走向“商业化”的路线,变得工具化、世俗化和功利化。以美国为例,充分的市场化既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生机,但也给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许多伤痛。美国丹佛大学埃里克·古尔德(Eric Gould)在其《公司文化中的大学》书中指出,受公司文化的影响,大学变得像公司,重视效率和成本;实用主义理念正缓慢而坚定地渗入大学;知识不仅被商品化,而且“明显地倾向于具有交易价值的知识,而不是具有象征意义和文化价值的知识。它支持竞争,支持创业思维,但却没有为高质量教育铺设坦途”。(29)H.A.吉鲁在《公司文化:美国高等教育的新威胁》(《哈佛教育评论》2002年第4期)一文中也指出,使高等教育沦为公司文化的附庸违反了教育支持和发展包含民主在内的公共空间的重要社会规则;在解除干预和市场制胜的新自由主义时代,许多学生和他们的家庭不再相信高等教育是更高层次的学习方式,而是认为高等教育可以使他们在劳动力市场上更好地立足;当公共价值和商业利益之间的界限变得模糊,许多学院更多的是作为商业利益的工具,而不是作为公平的真正寻求者,等等。(30)

因此,大学在创建特色时,在吸取和融合市场化所带来的一系列新思想、新方式的基础上,一定要趋利避害,杜防高等教育市场化负面作用的影响。第一,创建大学特色时,不能功利化。那种单纯的“为特而特”,或者为迎合社会中某种时髦的要求而创建特色,注定是不能长久的。第二,创建大学特色时,不能工具化。大学特色可谓是当今高校的一项长期的发展战略,它的存在,既立足于大学的过去,又着手于大学的现在,又展望于大学的未来,它不是大学某一发展时段的任务,也不是某一领导人标榜自我、展示学校的工具。总之,趋利避害是创建大学特色的原则,不能违背,不能用市场规律支配,也不受市场力量的屈从。

(二)坚持本真:创建大学特色的要义

总体而论,大学特色属于大学文化的重要部分,这决定了大学特色的创建,离不开大学内部文化环境的支持,也必然受制于大学的内在逻辑。

首先,坚持“大学”本真,即大学特色的创建,要以健康的大学“母体”为基础。大学特色是大学理性精神的产物;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健康发展的大学内部文化环境。什么样的大学才称得上是健康,很难有一个定论。但是从某些著名的教育家或校长对大学的认识中,还是能得出一点认识。例如,弗莱克斯纳认为:“大学是一个有机体,其特点是有高尚而明确的目标,能做到精神与目的的统一”,(31)作为“一个生机勃勃的有机体”,大学“要以理性分析和价值判断为基础”。(32)阿什比认为:“大学像一个有机体,是遗传和环境的产物。就遗传的角度看,它表现为大学教师对‘大学意义’共同一致的理解。例如,大学应当代表人类的精华、客观无私、发展理性、尊重知识的固有价值等,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内在逻辑,而这种内在逻辑就由新的大学继承下去。就环境的角度看,那就是资助和支持大学的社会体系和政治体系。”(33)可见,一所健康发展的大学,有崇高的使命,明确的目标,伟大的理想,是一种有生命、有思想的体系。它是大学特色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相反,在病态的大学——“大学理想的黯淡、大学信念的迷惘、大学观念的落后、大学精神的缺失、大学使命的弱化、大学目标的混乱、大学形象的扭曲等”(34)——大学特色是无法有效地建立起来的。

其次,坚持“育人”本真,即大学特色的创建,要以大学的育人宗旨为向标。在市场化环境下,人的培养与发展,稍不留神,就会走向“工具化”,成为“机器人”。因此创建大学特色时,一定要以人为本、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向标,不能顾此失彼、本末倒置。以英国本科生导师制为例:导师制一直以来都是牛津和剑桥大学最大的特色,几乎被人神化,处于一种被膜拜的地位。近几个世纪以来,导师制被誉为皇冠上的宝石。前牛津大学校长寇松(Curzon)在1909年曾讲道:“如果牛津有任何产品,由于特别原因而值得骄傲——在一代又一代学子的生命和性格中打上烙印并激起其他国家直言不讳的羡慕——那就是几乎在无意识中神奇生长发展起来的个人导师制。”(35)但是,它有一个在今天看来几乎是一个致命的弱点,即它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为了真正贯彻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大学各学院为导师教学投入了大量的资源。它不仅为学生提供住房,供学生在那里过集体生活,而且传统的做法还会为导师准备一套房间以便于学生和导师直接交流。另外,整个寄宿制学院还雇有仆役,装置了壁炉和“梦幻般的塔尖”。这正如克拉克·伯顿所言:“导师制实质上是一位导师和一个学生之间的面对面的,因而是高度个人之间的接触和交流。由于这种形式的制度依靠学生对教师的低比率,它本质上是一种高成本的制度”。(36)导师制的高成本,无疑与市场化所提倡的“效率”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尤其在巨大的财政压力下。然而,昂贵的导师制虽遭到非议,但并没有废除,原因在于导师制的核心是训练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理性,使学生“在保持尊严、施展能力的同时形成履行社会职责所需的知识、修养、表达能力、性格、风度以及各种相当均衡和成熟的品质”(37),从本质上体现了大学的根本使命和人类的发展需求。

四、中国大学特色创建:行进的路径

中国现代大学的创建,从根本上讲,是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这就要求中国大学在特色创建过程中,要引进公平合理的市场竞争机制。那么,如何顺应潮流,又该如何消解市场化所带来的负面作用呢?这可以从四方面来思考。

首先,加强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大学的特色发展不仅离不开制度,还主要依赖于制度。因为大学内部人与人之间、人与组织之间的“依存、冲突与秩序”关系,需要制度来规范;人的主体创造性,也需要制度来激励。“有效率的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刺激,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38)另外,加强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是中国大学找回本性、回归理性的关键。唯有从制度入手,中国大学才有可能改变整体特色异化的局面。同时制度作为一种“游戏规则”,又能恰当地限制高等教育市场化对高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

其次,提升校长的素质,强化校长的责任意识。作为学校的最高行政长官,大学校长是学校的灵魂,即大学校长对一所大学的成功创建、平稳运行、革故鼎新、进步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影响。(39)应该说,大学校长的治学思想最能够表现大学特色,在他的治学思想指导下相配套的具体措施是大学特色的具体表达。世界所有著名大学之鲜明的办学特色的形成,都与这所大学在办学历史中的几位杰出校长的作用密不可分。现在具有思想家水平的大学校长越来越少,这样,大学的特色就越来越不明显,同时大学的行为越来越常规化,也越来越行政化和官僚化。因此,要真正推动大学特色建设,必须要提升校长的素质,强化校长的责任意识。一个具有高水平的校长,必然能在带领大家,在高等教育市场化中的洗礼下,把大学建设得有声有色!

再次,完善评估机制。虽然我国正在实施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有助于高校树立现代教育理念,有助于高校树立特色意识。但是,也存在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大的问题是这种统一的评估体系不能适应我国大众化时代高等教育多元化的需要。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本质或者大众化能够真正实现的途径就是高等教育的多元化。在多样化的背景下,高等学校有着不同的追求。我国大学数量多、类型多、层次多,要求这些不同类型、不同层次、不同地位的高校在统一模式下进行评估,明显是一种粗糙的做法。这种评估体系,一些高校凭借自身长期的积累和国家的大力支持,能够从容应对,但对许多先天不足的地方院校而言,更多地疲于奔命,不仅劳民伤财,甚至弄虚作假、编造数据。尽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设置“特色项目”这一评估指标,初衷是为了避免千校一面,不希望因为教育部大规模的同一指标体系的评估而导致趋同性,涉嫌因为评估制度干预办学自主权、学术自由,并希望将特色不仅当作价值理性和发展战略来对待,而且是国家高等教育宏观发展战略的要求。然而,当地方高校以本科教学评估作为指挥棒,围着它团团转时,特色创建何从谈起。因此,很有必要进一步完善评估机制,为大学办学特色的形成创造更好的外部条件。

最后,吸取传统文化的积极养分。面对这个经济迅猛发展的社会,我们急需从优秀的传统文化当中寻找到自我。大学亦是如此。中国现代大学特色的创建,注定要卷入市场化的浪潮中。在这一过程中,大学极有可能迷失了“自我”。唯有从传统文化吸取营养和力量,中国现代大学才能更加健康地走下去。稍微向前回顾,就可发现早期的中国现代大学教育在政局动荡、经济濒于崩溃的晚清时期应运而生,在百废待兴、百业待举的民国初期茁壮成长,在战乱频繁、民生凋敝的民国中后期艰难发展,其顽强的生命力除来源于大学组织自身的活力之外,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也不可小视。它以显在和隐在的方式,深深地主导并影响着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办学精神及其校训和校园生活等各个方面,给大学的崛起、变革与发展注入了无穷的动力。可见,现代中国大学特色的创建,也是一个传统文化重新发力的过程。甚至可以这么大胆地断定:现代中国大学特色的创建,如果不考虑传统文化的因素,那么这个所谓的“特色”创建是虚假的,也注定会是穷途末路的。

【注释】

(1)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14-117.

(2)别敦荣.美国大学定位与个性发展[J].高等教育研究,2003(1):40-44.

(3)伯顿·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的研究[M].王承绪,徐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45.

(4)王占军.大学组织趋同的现象与机制——以师范院校为分析单位[J].中国高教研究,2008(6):8-11.

(5)赵孟营.论组织理性[J].社会学研究,2002(4):77-87.

(6)扶元广.城市发展战略趋同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现代管理科学,2008(2):52-56.

(7)赵孟营.现代社会中组织与社会的联结:理性的类型关联[J].宁夏社会科学,2006(6):74-79.

(8)黄启兵.办学特色与制度空间[J].现代大学教育,2006(1):56-59.

(9)吴跃,丁毅.建立政府、大学、社会“三位一体”的现代大学外部评价制度[J].辽宁教育研究,2006(11):23-25.

(10)唐安奎.寻求合法性:高校趋同的动力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7(1):114-117.

(11)王义遒.我国高校的恰当定位为什么这么难[J].高等教育研究,2005(2):1-5.

(12)吴慧平.大学组织变革趋同的社会学思考[J].高教探索,2007(2):28-30.

(13)陈翠荣.反思与建构——中国办学特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7:142.

(14)张应强.高等教育质量观与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J].江苏高教,2001(5):13.

(15)张俊宗.现代大学制度[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57.

(16)莫家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高等教育市场化:源起与理解[A]//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34.

(17)莫家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高等教育市场化:源起与理解[A]//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35.

(18)戴晓霞.全球化及国家(市场)关系的转变:高等教育市场化脉络分析[A]//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3-32.

(19)莫家豪,罗浩俊.市场化与大学管治模式变迁:香港与台湾比较研究[A]//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141-142.

(20)桂世勋,黄黎若莲.上海与香港社会政策比较研究[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75.

(21)金子元久.高等教育市场化:趋势、问题与前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6(3):10.

(22)杨天平,刘爱生.现代大学特色的创建与高等教育市场化[J].江苏高教,2009(6):12-14

(23)贺国庆,等.外国高等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81-82.

(24)裘克安.牛津大学[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6:42.

(25)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117.

(26)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96.

(27)约翰·范德格拉夫,等.学术权力[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9:118.

(28)曾坤生.市场化:知识经济时代大学发展的必然选择[A]//戴晓霞,莫家豪,谢安邦.高等教育市场化[C].北京:北京出版社,2004:228-229.

(29)埃里克·古尔德.公司文化中的大学[M].吕博,张鹿,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2.

(30)H.A.吉鲁,吴广宇.公司文化:美国高等教育的新威胁[J].国外社会科学,2006(2):102-103.

(31)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157-158.

(32)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3.

(33)阿什比.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腾大春,滕大生,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114.

(34)韩延明.大学理念论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11.

(35)David Palfreyman.The Oxford Tutorial,“Thanks,you taught me how to think”[M].Thanet Press,Margate,Kent,2001:3.

(36)克拉克·伯顿.探究的场所——现代大学的科研和研究生教育[M].王承绪,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5.

(37)谷贤林.导师制·午后茶·住宿学院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J].比较教育研究,2003(9):27-30.

(38)胡小平.制度创新是推动科技革命的关键[N].光明日报,2003-08-12(2).

(39)眭依凡.大学校长的教育理念与治校[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