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验室安全手册编写及实践

实验室安全手册编写及实践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通过发放实验安全手册,开设实验安全教育通识选修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为此,一些高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问题,相继建立了专门的安全科,具体负责管理实验室安全,并建立和完善了各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实验安全手册,经过编写小组多次开会讨论修改,形成初稿。

实验室安全手册编写及实践

谢 静1 曹 菱1 傅凤英1 陈少才2 靳化才1

(1.中国地质大学材料与化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中国地质大学实验室设备处,湖北武汉430074)

摘 要:正确、完整的实验安全知识和安全防护技能的普及与掌握,非常有利于学生实验的顺利实施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此编写小组经过多次论证,编写了《化学与材料实验室实用安全手册》。该手册内容涵盖了实验室的安全管理制度、化学试剂分类管理与安全防护、实验室安全须知及操作规范、意外事故处理常识和相关安全信息等,基本概括了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常识和紧急处理方法。通过发放实验安全手册,开设实验安全教育通识选修课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实验安全教育。学生普遍反映该手册有较大的实用性,使他们知道了一些重要且实用的实验安全知识。实践表明,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必须作为常规工作长抓不懈,通过适当方式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把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工作做好。

关键词:实验安全教育 安全手册 实践

1 引 言

当今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高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形成了创新体系下的新的教学模式,实验教学体系也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新的实验教学体系由于更加强化学生的自主实验、创新实验、课外科技活动以及开放实验,因此,学生自主做实验的时间大大增加,而且参与实验的时间灵活。这就要求学生应具有一定的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掌握一定的安全知识,从而有效避免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万一出现安全事故时也能够正确处理,把损失降到最小。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学生在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和安全防护能力方面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为此,一些高校十分重视实验室安全问题,相继建立了专门的安全科,具体负责管理实验室安全,并建立和完善了各种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和管理。如:清华大学建立校、院(系)、实验室三级安全教育与安全管理系统,设立“清华大学技术安全委员会”,主管副校长任主任;编写了《清华大学实验室安全手册》供学生学习使用。中山大学对学生及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编写了《实验室安全基本技能指南》,并建立试题库,采用机考的方式考核,考核合格才能进入实验室。武汉大学对本科生开设了“化学实验室安全技术”必修课,记1学分,并编写了《实验室安全教育》手册。美国、德国以及香港高校一般都成立有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面的校级委员会,由行政副校长负责;制定各种相关规章制度;实行硬性的安全与环保教育和实验室准入制度,编写相应的实验安全手册并设立安全与环保必修课等。

我院化学与材料两大专业都属于实验型专业,学生做实验的时间较多。我们在长期的实验教学过程中,通过接触和观察学生发现,学生做实验时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不强,自我保护能力欠缺,不清楚急救装置的位置、用途和使用方法,出现问题时不知道如何正确处理等现象,学生在做实验的过程中存在很多的安全隐患,如:使用易挥发试剂,如盐酸、氨水等不在通风橱中进行;不了解一些化学试剂的安全技术指标,使用有毒的化学物质时没有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不小心沾上有毒化学物质后不知道正确的清洗方法,甚至发生过学生用有毒的有机试剂清洗手上的疏水化学物质的事情;实验和条件允许时不知道打开实验室门窗通风;未弄清仪器设备使用方法的前提下,不看仪器说明书,凭直觉进行仪器操作等。基于以上情况,我们认为有必要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实验安全教育,并在数年实验教学工作的基础上,编写完成了《化学与材料实验室实用安全手册》。

2 实验安全手册的编写内容

实验安全教育的形式多种多样,一般有:实验安全讲座、实验安全演习、编写实验安全手册、开设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等。在这几种形式中,通过实验安全讲座的形式可以向学生讲授相关实验安全知识,但限于讲座的有限课时,给学生传递的实验安全信息不够全面。举行实验安全演习可以提高学生遇到危险时的实际应变和自救能力,在掌握了实验安全知识的前提下,这是一个很好的实践活动。编写实验安全手册分发给学生,一方面通过实验安全手册,把相关的实验安全信息较为完整地传递给学生,另一方面,实验安全手册小巧结实,易于携带,方便有时间时随手拿出来看一看,加深印象,遇到问题时还可以针对性查找解决方法,对学生有较大的使用价值。开设实验安全教育课程可以向学生比较系统地讲授相关实验安全知识,有利于学生系统掌握相关实验安全知识,强化安全意识。我们认为,编写实验安全手册和开设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相结合,是一种比较好的实验安全教育形式。因此,我们决定从编写实验安全手册开始,以此为基础,直至最终开设实验安全教育课程。

为此,结合我院教学实验中心的实际情况,在校实验室设备处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依托校教务处的一个教学研究项目,我们编写了《化学与材料实验室实用安全手册》(以下简称“实验安全手册”),希望通过该手册的使用,能够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基本安全知识,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最大限度保障学生的实验安全。

编写之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摸底调查、查阅资料和请教专家。首先,对我院各教学实验室开设的实验课程、使用的仪器设备、化学试剂以及各种材料等进行了详细的调查摸底,掌握第一手资料。其次,查阅文献资料,了解其他院校在这个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学习和借鉴。最后,向多位实验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家、教授请教,与实验技术人员交流,了解学生在实验中容易犯错或容易忽视的地方,以便在编写时加以注意。在此基础上,编写了实验安全手册,经过编写小组多次开会讨论修改,形成初稿。编写小组请几位有丰富教学经验的老教授对初稿提意见,并针对提出的意见进行了修改。学院教学实验中心组织3位包括校级教学名师、校级教学委员和教学实验中心主任在内的专家对初稿进行了函评,专家在函评中对初稿提出了很多专业性、建设性的意见,编写小组根据专家函评意见对初稿进行了进一步的修改。校实验室设备处对我们编写实验安全手册这项工作很重视,专门组织了专家小组对手册初稿进行审查,专家小组经过质询和讨论,一致认为:

(1)手册内容涵盖了实验室的重要安全信息、安全准则、基本安全知识和常见安全问题处理、化学品安全信息等,基本概括目前日常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的安全常识和紧急处理方法;

(2)手册编写简洁明了,实用性强,对学生进入实验室安全工作具有很好的指导作用;

(3)该手册可供进入材料与化学学院实验室开展实验工作的所有师生使用。

综上所述,专家组一致认为该手册对保证学生实验安全很有必要,建议修改后尽快投入使用。

在校和学院相关部门和专家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多次审查和修改,《化学与材料实验室实用安全手册》终于正式定稿印刷。

实验安全手册分为5章,第一章,化学与材料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介绍了实验室的相关安全管理规章制度,重点介绍了与学生密切相关的“学生实验守则”和“实验室安全、卫生管理制度”,力求从正面引导并规范学生在实验室的行为;第二章,化学试剂分类管理与安全防护,介绍了化学危险品分类及安全防护、化学品储存原则及配伍禁忌、常用化学试剂的毒性以及基本的实验操作中的安全防护知识,使学生对化学试剂的安全技术指标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从而在使用过程中知道如何进行有效安全防护;第三章,实验室安全须知及操作规范,从防火防爆安全、用水用电安全、实验废弃物分类回收安全、通风橱的使用规范、试剂标签的规范写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让学生了解一些基础的防火防爆、用水用电安全知识,实验安全手册中特别介绍了有毒有害实验废弃物分类回收的一般原则和具体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素质;第四章,意外事故处理常识,介绍了化学灼伤创伤处理方法和化学试剂洒溢处理方法,着重提高学生的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第五章,有关安全信息,分别介绍了化学楼安全疏散通道、消防器材存放位置、喷淋器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洗眼器存放位置及使用方法、急救箱存放位置等,使学生能清楚地知晓应急装置的位置和使用方法,进入化学楼进行实验时,万一遇到紧急情况,会通过疏散通道有效撤离。

3 实验安全教育的实践

编写小组将实验安全手册分发给进入我院实验室做实验的一年级学生使用,通过编写小组对学生使用情况的调查发现,学生普遍反映该实验安全手册有较大的实用性,通过该手册学习,知道了一些重要且实用的实验安全知识,而这些知识过去一直没有合适的渠道获得。在此基础上,校教务处面对全校本科生开设了“实验安全与防护”通识选修课程,受到了学生的喜爱。

通过实验安全手册的编写、使用及通识选修课程讲授,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树立学生的实验安全意识,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实验安全知识和具备一定的安全防护能力,对保证学生的实验安全是必须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这项工作必须作为常规工作长抓不懈,并通过发放实验安全手册,开设实验安全教育课程等方式落实到实处,才能真正把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工作做好。

在编写了实验安全手册的基础上,下一步的工作是继续完善实验安全教育机制,建立实验安全准入制度,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学生进行消防、急救和疏散等应急处理方面的演习,切实把学生的实验安全教育工作做实、做好。

参考文献

李恩敬.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2):198~200,210.

赵庆双,闻星火,李明.加强安全教育是保障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关键[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8~11.

阮慧,项晓慧,李五一.美国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给我们的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10):4~7.

文永奇.加强化学实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素质[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09(15):63~65.

苑乃香,谢东坡.化学实验突发安全事故的预防及应对措施研究[J].实验室科学,2009(2):164~166.

马志成,胡阁,李肇国,等.高校基础化学实验室废弃物处理的调查研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5):179~182.

谷长栋,房迪,王育萍,等.浅谈高校实验室安全管理[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0):178~180.

潘蕾.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12):188~190.

李五一,滕向荣,冯建跃,等.强化实验室安全与环保管理建设教学科研保障体系[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7,24(9):1~3,7.

孙立权,范强锐,王征,等.对高等学校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探讨[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1):144~146.

李五一,谷大丰,胡放.香港高校实验室安全和环保工作考察及启示[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25(9):10~12.

王国强,吴敏,等.高校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1,28(1):180,181~185.

黄炳辉,李勇,建.安全准入制度是提高高校实验室安全的重要举措[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9,26(4):150~15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