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
在本研究中,“大学”、“研究性学习”、“理念”和“策略”皆是在平时教学科研和学习活动中经常使用的名词术语,对它们的内涵进行界定,有利于建立一个探讨问题的平台,不至于因为概念理解的差异而发生歧义和混淆。
一、大学
当前在我国,对大学的理解比较泛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界定“大学”为:“应当具有较强的教学、科学研究力量,较高的教学、科学研究水平和相应规模,能够实施本科及本科以上教育。大学还必须设有三个以上国家规定的学科门类为主要学科。”[93]由此可见,大学通常是具有教学和科研职能,设有多个学科的教育机构。
按照潘懋元先生的“三种基本类型分类方法”,我国大学可以分为三类:①研究型大学;②专业型大学或学院;③专科学校或高等职业学院。本书中研究性学习的对象主要指潘先生提出的第一类和第二类大学的学生,即普通的四年制本科院校的大学生。由于我国的研究生培养中普遍实行了导师制,研究生的学习行为已经是围绕课题和项目进行的研究性学习活动,并在研究生学习活动中广泛采取了师生共同研讨问题的习明纳学习方式,所以本书关注的主要是大学本科生层面的研究性学习。
二、研究性学习
《现代汉语词典》中对“研究”进行的解释是:①探求事物的真相、性质、规律等;②考虑或商讨。[94]在“研究性学习”的内涵界定中,“研究”的意义指的是第一种。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研究”的定义是:“研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什么是已经知道的结论,制订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做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95]其“研究”的释义侧重于提出展开研究活动的各种手段方式,让研究者知道研究的流程和活动方式。
本研究对“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界定是:大学研究性学习是指大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以问题为载体,运用各种研究方法积极主动地探究未知事物,达到学会学习、形成创新能力的一种学习活动。在这个概念的界定中,第一,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思想是要形成一种新的学习理念,即大学生要学会学习、全面发展。研究性学习的主旨就是要充分发挥大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和自觉性,让大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健全的人格和丰富的思想。第二,研究性学习的重点是“问题意识”,研究性学习的载体既可以是问题、项目或课题,也可以是课程学习进程中的某个内容专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围绕问题展开研究和学习,了解科研的基本流程与方法。相对于目前大学生学习行为重分数、重结果而言,研究性学习更重视学习的过程经历;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学生会更多地追问“为什么”,而不是仅仅知道结论的正确与否。第三,研究性学习的关键是要养成大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思考习惯和思维品质。在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大学生将逐渐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思维的开放与多元、反思与质疑、公正与理性特征是大学生创新思想的重要源泉。
本质是某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质的规定性。探索“未知事物”就是为了解决未知的“问题”。根据“未知事物”对大学生学习主体的不同意义,大学研究性学习具体体现为两个层次:第一,“未知事物”可能是研究主体有待认识的,对大学生自身而言是未知的,但作为科学成果是已经被前人发现的事实和规律,从这一角度看,大学研究性学习是一种“研究”式的学习方式;第二,“未知事物”还可能是人类有待解决的难题,是人们面临的共同问题,研究主体的这种“研究”就是一个发明创造的过程,是发现科学新事实、新规律的过程,大学研究性学习的过程就是学者、科学家的研究历程。这两种研究性学习的活动方式在大学生群体中都存在,因为大学生更多地表现为科学知识的学习者,所以以第一种具有“研究”意义的学习方式出现的研究性学习较为常见;第二种“研究性学习”的具体表现形式集中在重点大学的创新学院、科研团队、试验基地班中,这种研究性学习模式在实践中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显现出创新性的蓬勃生机,有的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成果。
因此,研究性学习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科学研究,研究性学习包含着科学研究。在大学研究性学习中,更重要的是,让个体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学会如何进行科学研究,并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另外,有学者从教学的角度进行论述,采用了“研究性教学”或“研究型教学”的提法。本研究不对“研究性教学”和“研究性学习”做明确的区分,它们只是从不同的视角看待问题,一个是从教师“教”的角度,一个是从学生“学”的角度,而“教”与“学”是不可割裂的,指向的对象同一。本研究的视角是大学生的“学”,同时十分强调教师的指导作用。
三、学习理念
根据《辞海》的解释,理念同“观念”,其基本含义是看法、思想,理念是思维活动的结果。理念的英文词是idea,根据《牛津英语大词典》的解释,可理解为“思想、观念”。在哲学意义上,柏拉图认为理念代表理智对象,与感知对象相对立;理念代表真实的事物,与感知中变化的对象相对立;理念代表永恒的事物,与可能消失的变化世界相对立。理念指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或现象的理性认识、理想追求及其所形成的观念体系。[96]理念是从事物的内在属性和客观条件出发,综合其发展的终极目的和外在条件变化的倾向所得出的超前性的认识。理念作为一种特殊的理性认识,它关注事物的本来面目及其发展的终极目的,反映着某种追求。理念隐含着认知和情感两种心理要素,它需要借助主体的意志和信念,把认识转化为主体的自觉追求,从而表现出一种真实而稳定的行为。
教育理念是特定的主体基于某种经验事实、理论依据、实践需要或价值追求而形成的关于教育发展应然地位、状态、途径与策略的理性认识。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理念可界定为:大学师生对研究性学习活动内在规律的理性认识和有效发展的价值追求。大学研究性学习的理念支配着大学研究性学习的主体行为,是大学教师开展教学活动和大学生进行学习的指导思想与行动指南,它的变化必然会引起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的根本性改变。
四、学习策略
在古汉语中,“策略”是对手段方法的计谋性思考,是“计策谋略”之义。根据《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的解释,“‘策略’一语是指大规模军事行动的计划和指挥。从更一般的意义讲,策略是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在教育学中,这个词一直是与‘方法’、‘步骤’同义。‘策略’还用来指教学活动的顺序排列和师生间连续的、有实在内容的交流。”[97]由此可以看出,策略具有计划性和目的性。策略的目的就是要把政策转化为一套视条件而定的决定,根据将来可能发生的不同情况,决定所需要采取的行动。[98]心理学家布鲁纳提到“策略”时认为,“策略是指学生为达到某种目的,在习得、保持和利用信息的过程中决策的方式”[99]。大多数研究“策略”的文本资料都突出了其两个特征:目标的要求和方法的选择。
教学策略一词最早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后被美国匹兹堡大学罗伯特·格拉赛教授为代表的一些认知心理学家使用。教学策略包括选择方法的科学性和艺术性,犹如“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学策略的定义至今众说纷纭,无一固定的概念。国内外学者对教学策略有很多看法,施良方[100]、袁振国[101]、和学新[102]、张大均[103]、张兆芹[104]等学者都撰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策略”一词用于学习上,指学习者根据自身的学习基础条件、学习对象材料的难易和学习问题情境的不同而自觉调节和控制学习内容、学习次序、学习时间、学习步骤和学习方法的意向选择活动方式。本研究借用较早研究课堂教学策略的美国学者埃金的“教学策略”定义,界定“大学研究性学习策略”为:在大学研究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学习者根据特定的学习目标选择适当的学习方法的行为。“特定的学习目标”反映了大学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具体学习内容的要求,“适当的学习方法”是指一般的学习规则和具体情境相结合的学习方法。大学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策略有许多具体的方法和手段,它们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或综合运用或单独使用,绝无优劣之分。大学研究性学习策略是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师生教与学共同智慧的艺术展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