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学教师组织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在现代教育技术日益渗入教学过程的环境下,教师需要不断地更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的教学策略。2002年,杰斯切菲德描述了当学生们注册进校时,他们如何参与设计自己的课程;接下来,在使用虚拟学校环境过程中,他们又可以设计虚拟校园和全球虚拟大学。这可以被看做是一种教学哲学或方法,即让学生们结合他们想学的内容,在学习中找出他们将要从事的项目,通过这种方法,学生们发现自己需要什么,并教会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或者发现新的东西。
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师生关系等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建构主义理论随着教育技术的推广而兴起,给改革传统的学习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为教学改革和学习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也给大学研究性学习的推行提供了契机。杰克斯等人提出,开展研究性学习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的网络信息资源。[33]大学研究性学习突破了传统课程教材和课堂的约束,把学习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社会和自然,要求学生利用各种资源进行自学和探究,是一种基于广泛资源的学习模式。它对教育资源的依赖程度,远比传统学科教学要高得多。
前密歇根大学校长杜德斯达特指出:“信息技术正在改变着研究的性质。”[34]教育信息技术作为辅助工具,改变了社会科学研究的方式。没有社会科学研究统计软件,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会变得繁琐,大规模的社会调查难以进行。教育技术手段使得大规模调查的成本降低,调查结果的统计变得非常方便。教育新技术对变革教育、教学和学习方式有着积极的作用,适当运用教育技术,能有效地促进学习者的学业成就。人们发现,当按照传统方法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开始使用新技术时,他们就有了较高的积极性,能表现出自己的才能。[35]
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充分地利用现代图书馆和数字技术轻而易举地查阅到大量资料,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和练习完成学习的过程。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网络息息相关,他们有较强的计算机使用能力,能从非正规学习中习得大量的知识信息,随时随地利用知识资源进行学习。课堂已不是知识的唯一来源,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传授研究方法和训练思维技能,指导学生如何查找、分析比较、批判性地利用各种信息。伴随着网络长大的这一代青少年喜欢即时交流。网络上的师生互动更受大学生的欢迎,教师像是一位学习顾问,根据教学内容营造良好的问题情境,参与指导学生的学习过程,传授给学生在新世纪需要的生存技能,而不是告诉他们特定的知识内容。
一、建构主义:教育技术发展的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者坚信知识是建构的,而非传递的。建构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乔纳森认为个体不应该单一地听课、死记硬背知识,而应该结合自己的经验来思索和分析问题,获得自己真正需要的知识。[36]系统性思考是科学思维的核心。乔纳森说,在头脑里的知识网络远比任何以概念图可以代表的东西要复杂得多,思想是相互关联的而且被编码为丰富的、复杂的思维网络。技术对于思想来说是第二位的,而不是思想开始的地方。
(一)教育技术促进了学习者的思维发展
思维是学习的中介,学习的结果源于思维的过程。思维的发展需要相应的活动或技术来支持,不同的活动需要学习者运用不同的思维类型。在思维的低级阶段,学生的学习活动是封闭性的、个别化的,以知识为中心,以讲授式教学方法为主。信息技术是演示工具、交流工具和个别辅导工具。
随着思维的深入发展,学习者的学习活动逐步从封闭走向开放。相对于传统教育观指导下的教学活动,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指导思想、教师角色和学生角色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教师比较重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教学设计也将从知识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在学习资源开放的条件下,学生在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时,可以获得许多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学生在占有丰富资源的基础上,能较顺利地提高各种能力,如信息分析和加工能力、协作能力、探索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帮助者、组织者。信息技术提供了资源环境,作用是信息加工的工具或协作学习工具。
在思维的高级阶段,课程实现了全方位的整合。课程整合是必要的,它使课堂学习更具关联性和严密性,更加强调“高层次思考、问题解决、知识适用于实际问题、创造和发明、学习运用于真实生活和真实时刻”[37]。在此阶段,教材依据高难度、高速度和理论化原则编写,难度增加,走向多媒体化;教学内容少而精,趋向结构化、动态化、形象化;教学更加重视基本理论,强调知识内在的联系和合理的学科结构。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识和原理基础上,重视发展自身的认识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造力,以及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
(二)教育技术促进了学习者的知识建构
当学习活动由内在需求所推动而不是借助于教师、课本或必修的课程的外部推动发生时,就会产生一种完全不同的教育动力。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教育技术的作用表现如下。
(1)作为知识建构的工具。教育技术提供的语义网络工具、专家系统等是发展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综合思维能力的软件系统;数据库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为学习者的认知思维发展提供了工具性的支持。教育技术在学习者的知识建构方面,支持学习者表述自己的观点、理解和看法,促进学习者跨学科领域地思考问题,形成知识概念图,形成组织化、多媒体的知识库。
(2)作为信息搜寻的工具。教育技术提供了各种搜索引擎、搜索工具和搜索策略、方法,方便学习者查找资料,快捷地获取信息资源,自由地获取必需的信息。
(3)作为情境创设的工具。教育技术能创设丰富的、情境化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支持学习者在“做中学”,引导学习者进行问题探究、建构知识。通过呈现问题或学习任务,提供范例等,创设相关的情境或背景,展开基于案例、问题、项目的学习,让学习者在模拟技术和游戏中学习。
(4)作为思想交流的工具。教育技术提供了异步交流工具,如E-mail、BBS;同步交流工具,如视频会议、网络聊天,支持学习者“在交流中学习”,与他人开展协作式学习。借助教育技术手段这一个交流、协商、对话的工具,师生间一起讨论问题、辩论话题,促进了学习共同体的内部和外部交流。
(5)作为高阶学习的工具。教育技术提供了文字处理软件、作图工具、数据处理工具、桌面出版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能支持学习者发展高阶思维。
(6)作为结果评价的工具。教育技术的反馈软件能有效地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学习方式和学习结果,支持学习者的学习反思和经验总结,是监控学习进程或学习策略的工具,能有效及时地评价学习过程,促进学习者的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意味着学习者清晰地解释和表达认知,进行知识结构的内部协商和意义建构,形成个人化的意义。[38]
建构主义的技术应用观强调,用技术学习(Learn with IT),而不是从技术中学习(Learn from IT)。学习者不能直接从教师那里或技术中学习什么,学习者只能从思维中学习(Learning from Thinking)。技术是学习者的辅助手段,是学习者认知工具的应用。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实现了技术和课程的整合,是改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关键。技术是学习者知识建构和思维发展的参与者及帮助者,使学生的学习更加重视高阶能力的培养,更加注重真实的、有意义的学习。“用技术学习”意味着学习者从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从课堂的固定学习转向个性化学习,从教师主导转向学生主导,从记忆学习转向解决问题和做出决策,从内容主导转向体验为主。
如今,信息技术在大学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日益成为普遍现象。信息技术的应用是为了强化现行的大学课堂教学,还是为了创造一种新型的大学课堂教学,将决定教育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它可能成为传统大学课堂的强控制手段,也可能预示着高校教学范式的变革。它为高校的改革提供了潜在的趋势:开发基于真实问题的新大学课程;提供认知工具促进大学生的学习;为大学师生提供更多的互动和交流机会。
二、教育技术意味着学习机遇和挑战
大学研究性学习是建立在教育技术基础上的主要学习方式之一,它要求大学生学会充分地利用计算机作为工具进行学习。教育技术给高等教育带来了全新的学习工具和媒体资源,拓宽了大学生学习的机会,它必将全面影响到高等教育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和教育内容。大学研究性学习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开放、交互、共享为特征,培养大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是开展大学研究性学习的必要条件之一。如何整合、创造性地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和学习技术,提供更适合大学生需求和更适应不同类型大学生学习特点的学习环境及条件,值得大学教师思考。
数字化图书馆为研究提供了诸多的方便。美国密歇根大学前校长詹姆斯·杜德斯达特所创建的“媒体联合体”提供了一个数字化资源学习的典范。“媒体联合体”原本是密歇根大学北校区新建的一个通用型图书馆。杜德斯达特出任校长之后,将其改建成一个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变革发展的实验室,大力推进课程教学与学术科研资源的数字化。[39]“媒体联合体”于1996年6月正式投入使用,拥有全美一流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包括高级可视化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先进的视讯会议系统、视音频工作站。[40]它实际上是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图书馆、课程资源开放与集成、学习支助、教研支助和科研支助等多种大学公共服务体系的深度整合。“媒体联合体”是大学数字化变革的突破口,是信息时代研究型大学创新发展的思想萌芽基地,提供了多样化的协同工作空间;强调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知识的创造为重点。[41]
利用数字媒体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全球共享是教育技术广泛应用的又一重大影响。知识是对所有人有益的公共产品,网络开放式课程将创造一个新的世界。[42]麻省理工学院首开免费获取开放式课程网上资源之先河。自2001年开始,麻省理工学院将全校2000门课程资料通过网络共享课程向全世界开放,免费供世界上的每一个人使用。麻省理工学院的前校长查尔斯强调“大学学习与教学的本质就是开放……技术为我们提供了更好的方式……教育资源将以更加开放的方式惠及更多学习者”[43]。麻省理工学院的开放式课程计划被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当MIT把它的全部课程免费放到网上时,你认为会发生什么?如果这件事还不足以触动世界高等教育系统,那我就不知道什么会触动它了。”[44]如今全世界已有200多个高等教育机构参与网络开放式课程计划,包括哈佛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东京大学、早稻田大学等世界知名大学。中国已有志愿者将麻省理工学院的部分网络开放课程翻译成中文,而且教育部也在大力推动网络精品课程资源建设。虽然网络资源系统不可能完全代替教师的作用,但是在没有教师的情况下,这些资源将会对学习者的学习发挥很大的作用;而且教师和学生都可以作为学习者,共同使用这些资源来学习和培养创造性思维。
2011年11月9日,我国18所著名高校的20门精品视频公开课上线,截止12月9日,“爱课程”网、网易、中国网络电视台三个网站“中国大学视频公开课”首页面访问数达到4.08亿次,20门课程点击量415.5万次。[45]视频公开课体现了名师的教学理念、学科特色和精湛的教学水平,成为督促教师,尤其是“专家”级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契机。网络精彩视频公开课程的教学过程可以随时点击回放,方便学习者多次学习和研究,满足了公众的兴趣和需要。
乔纳森指出,恰当地使用新的工具能使学习者改变对整个终生学习事业的理解。[46]技术不仅仅作为一种运载工具,还可以用作探索性和互动性工具,去探索建构知识、支持做中学的合作和批判性讨论以及反思,为在团体中更加丰富和更加扩大视野的学习提供支持以及提供更多的学习便利。[47]在美国,对学生和学习内容起作用的新型多媒体方法的融合是史无前例的。[48]斯隆异步学习网络是分散式的教育模式,融合了实时在线学习、交互式远程实时教学与协作系统及其他基于网络的多种教学方法,旨在逐步加强本科生的研究。[49]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EDUCAUSE)现有2000所高等教育机构和250多家信息技术企业,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对美国国家信息技术政策的制定和高等教育信息化体制的变革发展,尤其是信息技术支撑下的大学教学科研与学习方式的变革产生了重大影响。[50]
达特茅斯医学院开发了一种“交互式多媒体虚拟现实系统”,可以使医务工作者体验并学习如何对各种战地医疗的实际情况做出反应。该系统的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让学习者感受到各种伤病员的危险症状,学习者可以从系统中选择某种操作规程对当前的伤病情况进行处理并可立即看到这种处理方式所产生的后果。为了使学习者获得更深刻的体验,系统还可仿真各种外科手术,其内容包括一般的开刀直至复杂的人体器官替换。休斯敦大学的研究人员建造了一种“虚拟物理实验室”系统,该系统可以直观地研究重力、惯性等物理现象。学习者利用此系统可以做包括万有引力定律在内的各种实验,可以控制、观察由于改变重力的大小、飞行方向所产生的种种现象,以及对加速度的影响。
现代社会的学习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和网络给大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教育技术的发展变化刺激着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的转变;相对于学生单纯地吸收知识,它使学生的交互性学习成为可能,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质疑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三、教师在教育技术中的作用
发展教育技术丝毫不会削弱教师的作用,相反,教育技术的发展改变了教师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是因为教育技术的发展给知识的获取带来了深刻的变化。
(一)辅助教育技术进行教学
布鲁纳对发现的课堂提出建议: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尽可能多地使用辅助手段,如视听教材、具体或象征的模型、多媒体的信息源与灵感源等,这些辅助手段给学习者提供了直接经验或替代经验,促进了概念的形成。一位好的教师会与学生进行相互交流,鼓励他们思考,引导他们进入新的视野,通过个人间的交往激励他们,并且为他们追求真知树立榜样。无论学生与教师的交流是合作研究一个问题还是探讨一个概念,都是一种特殊的学习经历。在应用教育技术和网络手段学习时,师生加强学习问题和知识经验的课堂内外交流,能大大地提高学习效果。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使距离遥远、更有意义的相互交流成为可能,也可以使模拟训练和群组交流活动成为可能。
根据布鲁姆关于认知的学习目标分类理论,“记住事实达到知识理解”和“应用材料进行分析综合”两个不同目标的学习,采用的技术手段是不一样的。前者的技术手段偏重于增强和促进学生的记忆,如制作幻灯片;后者的技术手段要提供复杂的技术环境,让学生运用和整合知识来达到技能的掌握,除了利用幻灯片进行讲授外,还要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采用同伴讨论等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教育技术的一些软件能记录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如电子学习辅导工具系统(Electronic Learning Tutoring Instrument and System,ELTIS)能自动地使一些重要的学习资料呈现在世界上每一个人的面前,提供课程概要、教学大纲和阅读书目,提供讨论会议和规则公告,提供规则自动测试学习进展。教师可以通过浏览电子学习辅导工具系统,加强与学习者之间的交流,鼓励学习者说明他们在思维过程中所采取的步骤,检查学习者对关键概念的理解,让学习者反思自己的学习进程。关于课程的评分方法,教师提前要清楚地告诉学生,要让学生知道评分考虑的因素有哪些,每个因素占的相关权重是多少,获得每个成绩等级需要付出的努力是多少。
(二)指导学生利用教育技术
互联网给学习带来了方便和快捷,使获取信息变得更加容易。但是,如何方便快捷地获取有用的信息?如何对信息进行判断评价?大学生普遍反映,在网上寻找自己学习所需要的、有帮助的数据和资料时,由于缺乏相关的在线辅导而倍感困难。学会如何在海量的信息中寻找自己需要的信息资源是重要的,网络上大杂烩式的海量信息代替不了关键和重要的学习资源,如专业数据库。
有学者建议,从巨大的数据海洋中搜寻不断扩展和变化的知识,语义网页也许是解决办法之一。[51]教师可以建立自己的课程网站,通过制作教学网页把所有的资料和课程读物放在在线课程版块上,吸引学生不分时间、不分地点地获取学习资源。一般来讲,课程网站中包括以下信息:课程大纲、课程材料、参考书目、相关重要网站的链接、课外作业、教学要点或注释、评分等级、评价量表、阅读书目、教师个人信息如教师邮箱等。
有线和无线光纤通讯、互联网、万维网、第二代和第三代互联网络、流媒体录像、双向互动电视、专门用于教育的人造卫星、无线移动电话等,为知识的产生、组织、存储、传播、共享提供了无限的空间和方便;虚拟教室、虚拟学校、虚拟学习社区、虚拟图书馆、虚拟博物馆等应运而生,所有这些变化为如何组织教学活动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一般而言,进入大学的年轻一代具有较强的计算机知识和能力,其利用音频、视频、多媒体获得知识的能力大大高于教师,对网络和即时信息的获得具有依赖性。在这种情况下,教育者如果不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能力,是很难满足下一代学习需要的,“网络一代”、“拇指一代”体验世界、看待生活、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信息技术紧密相连。越是技术程度高的学习环境,越是需要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否则学生是不可能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的。
四、教师利用教育技术教学的模式
现代教育技术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化。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迅猛,目前已处于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但教学形式和学习方式仍停留在传统的讲授——接受阶段,以教材为课程体系,以教师的讲授为主要的教学方法,大学生的学习效果有待提高。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广泛影响,大学教师的教学模式改革迫在眉睫。
当教师创造了一个资源丰富多样的网络学习环境,让学生亲手运用教育技术手段搜集、浏览、整理、提取、表述和概括信息时,学生就投入了一种有意识的、从信息和经验中构建意义的过程。
(一)网络探究式(WebQuest)教学模式
网络探究式教学模式是由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伯尼·道奇和汤姆·马奇于1995年提出的。“WebQuest”可以理解为“基于网络的探究性活动”,或基于网络资源的主题学习,是利用现代网络和信息技术的研究性学习。在网络探究式学习中,学生以探究为取向,围绕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充分利用因特网资源,自主探究,进行课程单元的学习。这种教学模式能有效地促进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的学习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积极地开展自主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伯尼·道奇教授创立此种教学模式时说,美国的权威教育研究机构在分析总结人类如何学习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发现教育研究并没有得出关键性的发现。研究者在研究人类学习的过程中,人为地剥离了大量的学习情境,获得的研究结果对教育实践不具有强的指导作用。其实,真实的学习环境极其复杂、难以控制,教学情境的性质是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而研究结果是在一定的实验条件下做出的,这就给研究结果的广泛采用造成了很大困难。如同学生学习需要脚手架一样,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发展同样需要脚手架。[52]我们可以将网络探究式教学比喻为“脚手架”,它引导学生像熟练的研究者那样对问题进行思考和探究,通过研究式的学习方式,获得能够运用知识的能力。网络探究式教学模式给教师们提供了固定的教学结构、大量的教学规则和教学指导的建议,教师们不需要从头开始设计教学流程,操作性强,适用性广。
网络探究式学习强调的是跨学科学习,有别于传统课堂教学。与传统课堂强调系统科学知识的传授不一样,网络探究式学习更侧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的培养。网络探究式教学是传统的课堂接受式学习到完全开放的研究性学习的过渡,它能在原有的班级授课形式下,帮助学生开展自主选题、自主探究和自由创造的研究性学习。
(二)“适时教学”(Just-in-Time Teaching)模式
“适时教学”也称“及时教学”,是20世纪末在美国高校本科教学中出现的一种新型的教学策略。“适时教学”是建立在“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Web-based study assignment)和“学习者的主动学习课堂”(active learner classroom)两者交互作用基础上的一种新型教与学策略。[53]在“适时教学”中,依托教育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教师事先要将预习内容制作成网页放在网络上,以便学生随时查看;教师还要在课前及时通过网络检查学生是否预习了指定内容。
“基于网络的学习任务”要求学生在课前按照教师精心设计的预习要求,在网上完成教师指定的预习任务——写下自己对预习内容的理解,并通过电子邮件在课前反馈给教师。在“适时教学”中,教师需要及时地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反馈。“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是“适时教学”的基础,许多电子学习工具,如数据库、课程模块和自动教学软件,都能提供优秀的网上电子材料和虚拟学习空间。中国的一句谚语说,你可以把马牵到河边,但不能强迫它喝水。现在的教育技术手段能提供优质水源诱使马感到口渴。
“适时教学”的提出者之一诺瓦克教授发现,如何实现有效的教学不仅是高等教育所面临的问题,而且是整个教育界所面临的难题。巴特雷特进行了一项针对大一学生的跨国研究,发现39.9%的人觉得班级上课很乏味。[54]大多数的学习者需要一个适合自己的个性化的学习计划和学习方式,充满新鲜刺激和富有挑战的学习环境对于多数学习者来说是必要的。在互联网日益普及的今天,我们要充分地利用网络传递信息的快捷性、拥有资源的丰富性以及不受时空限制的共享性等特点,将它融入到本科教学中,发挥其无可比拟的优势,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以灌输为主的教学模式,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随时随地的沟通与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借以变革传统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与教学模式,达到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三)抛锚式教学(Anchored Instruction)模式
抛锚式教学是利用技术虚拟的情境,设置多样化的现实生活背景,运用情境化教学技术,促进学习者提高解决复杂问题和远迁移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抛锚式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者在一个完整、真实的问题情境中产生学习的需要,并通过镶嵌式教学以及学习共同体中成员间的互动、交流,即合作学习,凭借自己的主动学习、生成学习,亲身体验从识别目标到提出和达到目标的全过程,使学习者掌握有用的知识,使学习者的思维从低水平阶段不断地发展到高水平阶段。
抛锚式教学以建构主义教学观为指导,强调教学情境的真实性,能激发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可以具体表现为案例教学、基于问题的教学。在抛锚式教学中,教学是弹性和随机的,教师是引导者、支持者和学习伙伴。教师的作用是:第一,引入“锚”,设计生成性的情境;第二,围绕“锚”开发可共享的经验,展开教学活动;第三,拓展“锚”,为学习者创造独立或小组探究的机会;第四,运用知识作为问题求解的工具;第五,执行与“锚”有关的探究方案;第六,与学生分享所学的知识内容。教师在抛锚式教学中,为学习者营造丰富而复杂的问题情境,提供合作学习的机会,促进其不断思考,使学习者适应日常生活,学会独立识别问题、提出问题、解决真实问题。
无论是网络探究式教学模式、“适时教学”模式,还是抛锚式教学模式,都为教师指导大学生研究性学习提供了教学范式。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了有力的支架,它将会改变传统的授受式课堂学习模式,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更广的视野,让学生的学习不限于知识的死记硬背,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索和理解来获得真正需要的知识。而且,利用计算机程序进行教学,可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来组织研讨会、讨论课、自主性的课题研究、小组指导以及采用其他近距离互动的教学形式。这些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显然大有裨益。
【注释】
[1]别敦荣.大学教学方法创新与提高高等教育质量[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9(8):97.
[2]Weiss I.R,Pasley J.D.“What is high-quality instruction?”Educational Leadership,2004:61.
[3]Zemelman,S.,Daniels,H.,and Hyde,A.Best Practice:New Standard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merica’s Schools(3rd ed.).Portsmouth,NH:Heinemann,2005.
[4]〔美〕珍妮·奥克斯,马丁·利普顿.教学与社会变革[M].程亮丰,继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215.
[5]〔美〕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英美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279.
[6]Elton L.“Research and Teaching:Conditions fora positive link”.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2001,6:43-56.
[7]〔美〕罗伯特·B·利兹马,等.大学教学法[M].蔡振生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16.
[8]Bain,Ken.“What Makes Great Teachers Great”.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Apr.9,2004.
[9]郭华.课堂沟通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
[10]Levin,T.,with Long,R.Effective Instruction.Washington.DC:Association for Supervision and Curriculum Development,1981.
[11]〔加〕马克斯·范梅南.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李树英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257-258.
[12]Ginsburg,M.“Cultural diversity,motivation,and differentiation”.Theory into Practice,2005,44(3):221.
[13]Wilhite,S.C.“Prepassage questions:The influence of structural importance”.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3,75(2):234-244.
[14]邢红军.中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方向迷失的危险之旅[J].教育科学研究,2011(4):17.
[15]〔美〕卡斯帕尔.研究密集型大学的优越性[A].21世纪的高等教育[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101-104.
[16]〔美〕莱斯利·P·斯特弗,杰里·盖尔.教育中的建构主义[M].高文,徐斌艳,程可拉,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26.
[17]〔美〕威尔伯特·J·麦肯齐.麦肯齐大学教学精要——高等院校教师的策略、研究和理论[M].徐辉译.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135.
[18]Pea R.“The Social and Technologic Dimensions of Scaffolding and Related Theoretical Concepts for Learning,Education,and Human Activity”.Th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2004,13(3):423-445.
[19]Moore,K.M.Effective Instructional Strategies:From Theory to Practice.Thousand Oaks,CA:Sage,2005:11.
[20]Orange,C.The Quick Reference Guide to Educational Innovations.Thousand Oaks,CA:Corwin Press,2002:113-114.
[21]石中英.教育哲学导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284.
[22]尤小立.知识断裂:大学师生间不和谐的深层因素[N].科学时报,2009-1-20(5).
[23]亚伯拉罕·弗莱克斯纳.现代大学论——美英德大学研究[M].徐辉,陈晓菲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240.
[24]〔美〕厄内斯特·博耶.关于美国教育改革的讲演[M].涂艳国,方彤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78.
[25]〔德〕卡尔·雅斯贝尔斯.大学之理念[M].邱立波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73.
[26]〔美〕弗兰克·罗德斯.创造未来:美国大学的作用[M].王晓阳,蓝劲松,等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27.
[27]Clark B.R.“The Modern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ctivities with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7,68(3):241-255.
[28]Jaroslav Peliken.The Idea of the University:A Reexamination.New Haven:Yale University Press,1992:238.
[29]Clark B.R.“The Modern Integration of Research activities with Teaching and Learning”.The Journal of Higher Education,1997,68(3):241-255.
[30]〔美〕D.C.菲利普斯,乔纳斯·F·索尔蒂斯.学习的视界[M].尤秀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65.
[31]〔西班牙〕拉蒙·弗莱夏.分享语言:对话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温建平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1.
[32]董毓.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教学建议.
[33]Jakes D.S.Using the internet to promote inquiry-based learning[EB/OL].http://www.jakesonline.org/ibr.htm,2012-1-30.
[34]“Panel on the Impact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n the Future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Preparing for the revolution: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the future of the research university.Washington,DC:National Academic Press,2002:30.
[35]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报告.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70.
[36]Jonassen,David,et al.Learning With Technology.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1999.
[37]Hargreaves,A.,and Moore,S.“Curriculum integration and classroom relevance:A study of teachers,practice”.Journal of Curriculum and Supervision,2000,15(2):89-112.
[38]Jonassen D,Peck K,Wilson B.Learning with Technology:A Constructivist Perspective(Chapter 1).Canada:Prentice Hall.Inc,1999:13-16.
[39]John Williams.‘The Dude’Marks 10Years as Center of Media Activities[N].The University Record,2006-11-13(4).
[40]Sally Pobojewski.Media Union will be a Key to State of Michigan’s Future[N].The University Record,1996-06-25(5).
[41]Melanie Remy.Information Literacy:The Information Commons Connection[C/OL].http://www.usc.edu/libraries/locations/leavey/news/conference/presentations/presentations_9-17/USC_Remy.pdf.
[42]Susan Hockfield.President’s Message[N/OL].[2008-12-20].http://ocw.mit.edu/OcwWeb/web/about/president.
[43]Charles M.Vest.“Why MIT Decided to Give Away All Its Course Materials via the Internet”.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Review,2004,1(30).
[44]Charles M.Vest.Pursuing the Endless Frontier:Essays on MIT and the Role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Cambridge,MA:The MIT Press,2005:216.
[45]赵婀娜,谭卓.大学视频公开课 迈出教育公平一大步[N].人民日报,2011-12-14.
[46]Jonassen,David,et al.Learning With Technology.Upper 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1999.
[47]Jonassen,D.H.,Computers as Mind Tools for Schools.Saddle River NJ:Prentice Hall,2000.http://www.prenhall.com/jonassen.
[48]美国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网站.http://www.educause.edu/eq/.
[49]〔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帕特丽夏·J·冈普奥特,D.布鲁斯·约翰斯通.为美国高等教育辩护[M].别敦荣,陈艺波译.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7:177.
[50]Diana G.Oblinger.“The Second Decade and Beyond”.Educom Review,2008,43(1):4-5.
[51]http://www.w3.org/DesignIssues/Semantic.html.
[52]孙洪涛.和大师面对面——我给Bernie Dodge做翻译[J].信息技术教育,2005(9):46-48.
[53]G.M.Novak,A.D.Gavrin,W.Christian,and E.T.Patterson.Just-in-time Teaching:Blending Active Learning with Web Technology.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Prentice Hall,1999.
[54]Bartlett,Thomas.“Freshmen Pay,Mentally and Physically as They Adjust to Life in College”.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Feb.1,200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