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课程建设是多元实践主体权利博弈的结果

大学课程建设是多元实践主体权利博弈的结果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强势的国家课程挤压和遮蔽了学校课程、教师课程和学生课程,导致了大学、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弱化和丧失。这种课程的“理想”,佐藤学把它称之为“对话中心课程”。

第四节 大学课程建设是多元实践主体权利博弈的结果

上文主要是从课程实践主体的角度出发来认识和反思大学课程的:我国大学课程的实态,是在多元实践主体的课程权利博弈中表现出来的;我国大学课程的症结,在于旧有传统观念和大学特殊的历史发展进程作用下所导致的多元课程实践主体的权利失衡。强势的国家课程挤压和遮蔽了学校课程、教师课程和学生课程,导致了大学、教师和学生作为课程实践主体的主体性弱化和丧失。有的大学在大一统的国家课程面前异化为高级专门人才的“制造厂”,有的教师在统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面前异化为知识授受的“技工”,有的学生在学教材、背教材、考教材中异化为机械的“产品”。显然,这种大学课程观念有悖于大学自身发展的逻辑和规律,导致了大学作为社会特殊机构和组织的创造性的失落。改革大学课程,需要我们从大学课程权利主体的视角出发,遵循大学发展规律,彰显大学精神,使国家课程、大学课程、教师课程和学生课程各定其位、各行其是、统一协调、和谐共存。

【注释】

[1]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1):65-74.

[2]杨叔子.人文教育:现代大学之基[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1(1):65-74.

[3]张岂之.大学生文化素质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J].高等教育研究,1996(5):11-14.

[4]金耀基.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位序[N].文汇报,2002-9-29(03).

[5]金耀基.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位序[N].文汇报,2002-9-29(03).

[6]金耀基.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位序[N].文汇报,2002-9-29(03).

[7]〔法〕马里坦.新托马斯主义教育观.现代西方资产阶级教育流派论著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290.

[8]贾永堂.大学素质教育论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1:61.

[9]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

[10]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

[11]黄俊杰.大学通识教育的理论与实践[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

[12]黄福涛.由自由教育到通识教育——历史与比较的视角[J].复旦教育论坛,2006(4).

[13]如:张寿松认为,“文化素质教育是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另一个称谓”。见:张寿松.大学通识教育课程论稿[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6.李曼丽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史上业已形成的重要的高等教育目的和内容的哲学观,我国目前提出的‘文化素质教育’的观点,使这种哲学观在高等教育中的一种体现”。见: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32;冯惠敏认为,“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史上业已形成的重要的高等教育哲学观。素质教育是在特定背景下,针对特定的现象提出的一种教育思想和教育观。素质教育的内涵比通识教育的内涵要广。”见:冯惠敏.中国现代大学通识教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13.

[14]张元济.最近三十五年之中国教育[M].北京:商务印书馆,1931:72.

[15]〔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76.

[16]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2.

[17]〔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76.

[18]〔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77.

[19]〔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77.

[20]〔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75.

[21]〔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85.

[22]〔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85-86;〔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之哲学[M].林玉体译.中国台北:高等教育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105-106.

[2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88.

[24]〔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8:83.

[25]转引自: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6.

[26]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77-103.

[27]根据李曼丽的收集整理,“通识教育”自提出到目前为止,关于其定义的表述有50种之多。见: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11.

[28]朱晓刚.美国大学核心课程:理念和实践[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29]贾永堂.大学素质教育论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1.

[30]王铁军.现代教育思潮[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220.

[31]徐世朴.试论素质教育的含义及大学生的素质结构[J].高等教育研究,1991(3).

[32]贾永堂.大学素质教育论纲[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1:28-31.

[33]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对我国教育理论和教育实践具有根本性的指导意义。见:王道俊,王汉澜.教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103.

[34]参见:《报刊文摘》2004年5月17日第2版。原文见《理论动态》第1634期,2004年5月10日记者采访《中共中央编译局俞可平教授谈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

[3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90.

[36]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294.

[37]张楚廷.课程与教学哲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89-315.

[38]朱晓刚.我国大学三种课程改革之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85-88.

[39]〔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53.

[40]〔英〕罗素.自由之路(下)[M].许峰等译.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1998:532.

[41]李均.论“学习自由”[J].高等教育研究,2000(3).

[42]石中英.论学生的学习自由[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2(4).

[43]〔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新论:多学科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8:24.

[44]〔英〕克里斯托弗·道森.宗教与西方文化的兴起[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9:214.

[45]张宝昆.人的因素对大学发展的影响[J].外国教育动态,1988(1).

[46]李工真.德意志大学与德意志现代化[M]//中国大学人文启思录(1).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1996:55-56.

[47]〔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42.

[48]〔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87:2.

[49]所谓“制度化知识”,日本学者佐藤学认为是指拥有以下四种性质的知识:第一,这种知识是在现代被视为真理与真实的学术(科学、技术和艺术)中,被政府、教育部的审定这一“滤纸”通过的知识。第二,这种知识是可以给学生“明白的传递”的,亦即变换、简要成可供传递的语言(文字、活字)这样一种制度(约束的事件)。第三,这种知识在许多场合是现代学术中已经明确的结论(正解),亦即学生无须经过学术的论争、辩论来学习,而是通过审定教科书使之学习被视为正解的结论。第四,这种知识由于是上所述限定的框架内的知识,不能超越这个框架。参见: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

[50]在此,“对话中心课程”概念是采用了日本课程专家佐藤学在其著作《课程与教师》中的说法。佐藤学认为,现代“传递中心课程”所秉持的“平等”、“注重环境甚于学生的先天性”、“学术与教育结合”三项教育价值是现代课程改革应该继承和坚守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传递中心课程”在现实中产生了诸多的弊端,那么作为课程改革的追求,就是要剔出这种“传递中心课程”的弊端。这种课程的“理想”,佐藤学把它称之为“对话中心课程”。“对话中心课程”是一种课程理想,未必有明确的形态。参见:佐藤学.课程与教师[M].钟启泉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2-29.

[51]贺国庆.德国和美国大学发达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8:153.

[52]陈学询.中国近代教育是教学参考资料(中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380.

[53]韩水法.谁想要世界一流大学[J].读书,2002(3):134.

[54]赵中建.21世纪世界高等教育的展望及其行动框架——′98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概述[J].上海高等教育研究,1998(12):1-8.

[55]〔美〕克拉克·克尔.大学的功用[M].陈学飞等译.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5.

[56]朱晓刚.美国大学核心课程:理念和实践[D].武汉:华中科技大学,2003.

[57]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90-9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