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课程目标的实践策略

大学课程目标的实践策略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自由作为大学课程终极目标的坚守和指引,可以说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基于各自的利益立场,呈现为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我们强调研究课在学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大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大学规模和班级规模已经近乎宣告了这种课程制度流产。比较世界一流大学的不同做法,择取符合我国国情与文化传统的大学课程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第四节 大学课程目标的实践策略

如前文所述,国家课程、学校课程、教师课程和学生课程都可以在大学课程中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和力量,实态的大学课程是多元实践主体博弈下的结果。自由作为大学课程终极目标的坚守和指引,可以说国家、学校、教师和学生基于各自的利益立场,呈现为现实中的矛盾和冲突。列宁说:马克思主义最本质的东西,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就是具体地分析具体的情况。[34]笔者认为,我国大学课程建设,首先需要我们从理论上澄清当前大学课程的内涵和特征。这其中,对我们传统文化力量要作充分的估量,对历史上大学课程建设的宝贵经验要作批判性反思。同时,我们要对当下我国大学发展的形势作具体的分析,提倡从实践出发思考问题的方法。所以,笔者认为我国大学课程建设的可行路径应该体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一、树立问题意识

事物矛盾的法则,即对立统一的法则,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因而也是思维的根本法则。[35]树立问题意识就是强调在大学课程建设中要着眼于现实中的“悖论”。受我国旧有传统观念的影响,我们习惯于一种缺乏理性色彩的功利主义和缺乏人文情怀的工具主义方法论思想,导致了我国大学课程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照搬模式、依附发展,还是路径依赖的建设方法都缺乏问题意识,有脱离实际发展的嫌疑。关于西方大学建设和发展的历史经验,一方面,一些学者把它视若“经典”、“先进”、“前沿”的理论,认为“照着做”就可以达到我们的目标,其结果却是生搬硬套,并使相关研究不时走向歧途;另一方面,反对这种以论带史倾向的学者(或者提倡本土化的学者),又多局限于经验研究,罔顾理论,或者对我们的历史传统作全面肯定,试图与西方大学理论展开对话,但实际效果却并不让人满意。强调从问题出发,我们就不会局限于理论的纷争,不会去强调哪一种理论绝对正确、那一种理论存在明显的缺陷,而是专注于采用不同理论的“工具”合理性,探寻在解决具体问题中的“悖论”现象,从而提炼符合我国国情的大学课程建设与发展理论(完成相关理论的本土化过程),并同时对我们旧有的传统文化习惯作充分的估量和批判性反思。对于西方大学先进的制度,如果我们仅仅在形式上高度跟进,而思想观念不做转变,其结果只能是如舒新城所分析的那样:“什么都照着做,骨子里还是原先的一套,实质并没有改观。”如果我们不去调查我国大学在建设发展中的具体问题,而是一味地强调理论的指导作用与意义,其结果可能是我们的理论越来越丰富,但其实践的效果却未必如意。如果我们不注重理论的工具性作用与意义,仅仅是就事论事,其结果也可能是我们长期处于一种探索的状态,从而浪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

二、提倡实践路径

检验真理的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实践观点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之第一的基本的观点。[36]提倡实践路径意味着当前我国大学课程建设不单单是顶层制度设计,而是要关注在现实中的可行性逻辑。在我国大学课程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无论是照搬模式,还是依附发展与路径依赖,其主旨都是强调大学课程建设的顶层设计,总是希图一套先进的制度能够解决我们所有的问题。我们强调研究课在学生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大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大学规模和班级规模已经近乎宣告了这种课程制度流产。我们认识到了选修制在大学教育中的作用与意义,可大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是我们的大学课程只有“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大学生的选修只是在很窄意义上的被动选择。导师制更是成为在当前居高不下的生师比面前的一道奢侈“大餐”。如果一味地强调顶层制度建设的意义,而不顾及不同大学建设和发展中遇到的不同问题,其最终的效果只能是基于眼前利益驱使下大学去追求形式上的“高、大、全”,而距离实质的“高、大、全”依然遥远。

三、比较借鉴世界一流大学的经验与教训

树立问题意识,提倡实践路径,绝对不是仅仅局限于我国大学课程建设道路上经验与教训的总结和提炼,而忽视了大学课程建设中的国际化视野与世界情怀。相反,把我国大学放在世界大学体系中进行问题的反思与考量,是我国大学课程建设的应有之义。如何处理国家课程与学校课程的关系?如何实现教学自由和学习自由?如何保障大学的科研与服务社会的职能?世界一流大学的历史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经验与教训。比较世界一流大学的不同做法,择取符合我国国情与文化传统的大学课程建设路径,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正如前文所述,针对我国高校在课程国际化中的单一性和单向度问题,我们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经验的借鉴与学习,既要强调学习对象的多样性,也要强调实践环节中的可行性和出现的“悖论”情况。“越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在“洋为中用”之中,更要认识到我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在建设现代大学制度中的意义和作用,重视我国大学发展史中宝贵的经验与教训,从而体现“古为今用”的价值和意义。“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方法论思想的具体体现,就是要理论借鉴、理论应用、理论检验和理论创新并重,从而形成具有我们自身特色的、成熟的高等教育思想体系。

四、突出制度创新,形成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

如前所述,我们旧有传统观念中缺乏理性色彩的功利主义与缺乏人文情怀的工具主义方法论思想可能是我国大学课程建设的严重阻碍力量。在这种方法论思想指导之下,试图通过照搬模式、依附发展和路径依赖来建设大学课程,历史的经验与教训已经证明其只能是不时走入歧途。我们只有敢于面对现实问题,勇于挑战,通过制度创新才能形成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从而实现从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的转变。制度创新,其理论基础是我们既要认识到世界一流大学的宝贵经验与教训,也要充分发扬历史传统和文化习惯的合理成分,强调结合中国国情。同时,制度创新的根本还是在于实践为先的方法论思想指导。实践为先的方法论思想,在理论上,它要求从实践的认识出发,进而提高到理论;然后再由实践检验。只有行之有效,才是真正正确地把实践和理论结合起来的认识。在实践中:它要求从问题出发,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只有能有效地解决问题,才是好的方法和措施。这种方法论思想,在建设新中国的伟大实践中经受了检验,正如黄宗智所说的:“中国革命之所以胜利,与其说是出于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不如说是出于以实践为先的认识方法对(当时共产国际的)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纠正。”[37]

从实践出发,基于问题意识,提倡实践路径,突出制度创新,我们相信建立高等教育的中国模式一定不会遥远。

【注释】

[1]〔美〕丹尼尔·科顿姆.教育为何是无用的[M].仇蓓玲,卫鑫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198.

[2]http://hi.baidu.com/aufasliter/blog/item/cee6570fe38937cc7acbe123.html.

[3]〔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12.

[4]舒新城.近代中国教育思想史[M].上海:上海中华书局出版,1928:6-7.

[5]黄炎培.吾师蔡孑民先生悼词[G]//蔡元培纪念集.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93.

[6]蔡元培.致汪兆铭函[G]//蔡元培全集(第三卷).北京:中华书局,1984:26.

[7]李曼丽.通识教育——一种大学教育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22.

[8]〔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王承绪等译.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76.

[9]朱晓刚.我国大学三种课程改革之评析[J].高等教育研究,2007(11):87.

[10]〔美〕约翰·S·布鲁贝克.高等教育哲学[M].林玉体译.中国台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5-106.

[11]这一认识,参照了黄宗智的观点。见: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1):83.

[12]樊洪业.从科举到科学:中国本世纪初的教育革命[J].自然辩证法通讯,1998(1):40-47.

[13]钱曼倩,金林祥.中国近代学制比较研究[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1996:93.

[14]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227.

[15]陈立夫.美国教育对中国的影响[N].“中央日报”,1941-1-6.

[16]胡建华.现代大学制度的原点:50年代初期的大学改革[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2.

[17]高叔平.蔡元培全集(第三卷)[M].上海:中华书局,1984:312.

[18]卫道治.中外教育交流史[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180.

[19]宋恩荣.晏阳初全集(第一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465.

[20]〔美〕菲利普·G·阿特巴赫.比较高等教育:知识、大学与发展[M].人民教育出版社译.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27.

[21]袁本涛.论中国高等教育的依附发展[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0(1);袁本涛.依附发展——20世纪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J].教育发展研究,2000(6);张珏.百年来中国高等教育依附式发展的反思[J].现代大学教育,2002(3);项贤明.大学之道在文化殖民?[J].学术界,2002(1).

[22]王长纯.超越“边缘和中心”,促进中国比较教育理论的新发展:阿特巴赫依附论的因革观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1999(6);潘懋元,陈兴德.依附、借鉴、创新?[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5(1);陈兴德.由传统走向现代:嬗变中的中国高等教育反思——依附理论解释角度的批判与启示[J].集美大学学报,2004(3);刘志文.自主与依附的抗争:中国高等教育百年发展道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4(3).

[23]朱晓刚.中国大学课程依附发展的现状省思[J].教育学术月刊,2008(1).

[24]〔美〕伯顿·R·克拉克.高等教育系统——学术组织的跨国研究[M].王承绪等译.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88:138-143.

[25]廖进球,谭光兴,朱晓刚.我国大学教育国际化的路径选择[J].中国高等教育,2008(1):59-60.

[26]朱晓刚.我国大学课程观的反思与建构[M].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103.

[27]〔法〕萨特.存在与虚无[M].陈宣良等译.上海: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87:202.

[28]〔美〕莫蒂默·艾德勒,〔美〕查尔斯·范多伦.西方思想宝库[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1001.

[29]〔美〕莫蒂默·艾德勒,〔美〕查尔斯·范多伦.西方思想宝库[C].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88:1033.

[30]〔法〕卢梭.爱弥儿(下卷)[M].李平沤译,上海:商务印书馆,1987:360.

[31]王干才.实践思维——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代形态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227-239.

[3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54.

[33]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51.

[34]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12.

[35]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36.

[36]毛泽东选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284.

[37]黄宗智.认识中国——走向从实践出发的社会科学[J].中国社会科学,2005(1):8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