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的对策研究

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的对策研究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社会的主导信仰,是推动社会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驱动力,是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的内在凝聚力。本文通过社会转型期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相关理论综述,认真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分析了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的理论问题,探讨了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方法与途径,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社会转型期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的对策研究

刘 哲[1]

【摘 要】 信仰问题是人的精神世界的核心问题,也是制约人生观成熟发展的关键因素。大学生的信仰问题既关系到高校合格人才的培养,又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在当前社会转型期下,大学生的精神世界出现了困惑与迷茫,存在一定程度的信仰危机,没有了目标和追求,在大学生活中迷失了自我,缺乏自我约束,这也是一些大学生无法形成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根本原因所在。因此,从高校角度来讲对大学生加强信仰也是必要和必需的。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信仰作为社会的主导信仰,是推动社会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内在驱动力,是促使广大人民群众团结一心的内在凝聚力。本文通过社会转型期以及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相关理论综述,认真分析了当前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分析了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的理论问题,探讨了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观的方法与途径,对高校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 社会转型期;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

一、对社会转型的阐述

(一)社会转型的含义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在我国社会学学者的论述中,主要有三方面的理解:一是指体制转型,即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二是指社会结构变动,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过渡状态,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三是指社会形态变迁,即“指中国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从封闭性社会向开放性社会的社会变迁和发展”,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社会的结构性变迁[1]

(二)社会转型期的时代特点

1.经济全球化与教育国际化的特点

近年来,“全球化”一词成为中国知识界、教育界和媒体界使用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社会学家麦克格鲁(McGrewA.)认为,全球化是指超越构成现代世界体系的民族国家(包含着社会概念)复杂多样的相互联系和结合,是地球某一地方的事件、活动、决定给遥远的另一地方的个人、社群带来重大影响的过程。在众多论述全球化的文章中,经济全球化成为人们分析和阐述问题的主旋律。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在市场和生活上的相互依存日益加深,推动了人力、资金、商品、服务、知识、技术和信息等资源的跨国流动,促进了各种生产要素和资源的优化配置。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教育的国际化,加强了各国教育资源的交流,迫使各国开放教育市场,从而形成各国都可利用的全球性教育市场。所谓教育国际化,就是加强教育交流合作,积极向各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并充分利用国际教育市场。中国加入WTO等国际组织后,享有WTO成员参与国际教育服务的权利与义务,这也把中国教育推向了全球竞争与发展的国际教育竞争市场。在教育内容和方法上要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的需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国际观念、国际意识,克服狭隘的民族主义,树立向全球服务、向全球开放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国际交往能力,能与外国人和谐相处,尊重异国风俗与宗教信仰,维护中国的民族尊严和法律权威;培养学生至少熟练地掌握一门外语;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国际知识,了解外国的历史、政治、地理、风土人情等。

2.政治文明化与教育民主化的特点

全球化不只是经济的全球化,还包括政治的民主化。进入20世纪80年代,世界范围内的民主化浪潮一浪高过一浪。教育民主化是二战之后民主运动高涨的结果,其核心内容是教育机会均等。但是,在当代中国,教育民主化的内容远远不止于教育机会均等。教育民主化也不完全等同于民主教育,民主教育是对学生进行以“民主”为主题的政治教育,民主教育是一种直接的培养民主公民的活动;教育民主化的内涵要广泛得多,涉及政治教育以外的其他所有教育内容,涉及学校的日常生活和管理,甚至涉及教师的教育观念和学生的学习观念。从性质上讲,教育民主化就是用民主精神改造教育、重建学校。建设民主的学校,必须将培养民主的公民或未来公民的民主精神和民主修养纳入到学校教育哲学之中,使之成为指导学校各个方面工作的基本观念。教育民主化就是根据民主化的要求,改造教育或学校工作的所有方面,如教育对象、教育制度、教育方法、师生关系、学校管理、教育内容、教育组织形式等等,使这些方面都能体现民主精神,教育民主化需要民主的校长、民主的教师、民主的教学、民主的师生关系、民主的管理体制,要把民主教育的实践引入校园、引入课堂、引入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以便“使学校成为民主实践的典范”。

3.经济市场化与学校经营多样化的特点

近20年来,市场经济在中国大地上蓬勃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标志着中国社会经济关系和社会结构从整体走向个体、从身份走向契约、从他律走向自律的深刻变化。现代公共经济学对教育服务产品的分析,明确区分了不同类型的教育,有的具有公共品属性,有的兼具公共品和私人品属性,有的纯属私人品属性的服务产品的生产与提供,由此表明,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既可以由政府提供,也可以由市场提供,即非政府办学方式提供。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实行了在政府公共教育体系之外的非政府教育服务市场,以满足本国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国家综合实力提升的要求,也满足居民家庭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就当代中国社会现实而言,生产和提供教育服务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投入,在社会对教育的需求与供给存在巨大不平衡的条件下,有限的公共财政资源客观上满足不了日益增长、不断膨胀的教育需求,尤其是对高质量和高层次教育的需求,建立与完善教育市场的呼声日趋高涨。但是,市场的赢利性与教育的公共性之间的矛盾,正在教育的许多方面显现出来,例如教师区域与校际间流动问题,多渠道教育经费筹措的资金与资本市场问题,学校转制与改制带来的学校经营多样化问题,民办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教育产权制度问题,教育服务社会化改革问题,等等,都有待于进一步从理论与实践两个层面进行研究和探索。

4.社会文化价值多元化与学校文化丰富化的特点

随着对外开放和传统体制的革新,社会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态势,既有与计划经济相联系的价值观念,又有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既有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又有现代西方的价值观念;再加上市场经济本身造就了多元的市场主体,每一个市场主体往往都从自身的需要和利益出发去选择一定的价值取向,所有这一切,造成了我国当前价值观领域多元价值观并存且相互冲突的局面,各种价值观之间的差异和冲突必然越来越突出。社会文化价值的多元化,必然反映到学校教育中来,使学校文化日趋丰富化。当代文化多元化在有积极效应的同时,也带来深层次的负面效应。例如,部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合作及主动精神欠缺,自主发展意识和能力不足,缺乏抵御腐朽意识形态和社会恶习的能力。网络世界所造成的消极影响,亦不容忽视。学校教育必须适应社会价值多元的现实与发展趋势,尽可能承认多种价值观的合理性,宽容地对待各种价值观,协调各种价值观,缓和各种价值之间的冲突。同时吸取各种价值观的合理因素,使功利价值与超功利价值、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个人价值与群体价值、义与利、理与欲等等之间保持平衡,使之尽可能协调。此外,学校教育必须引领合理的、先进的主流价值,引导社会价值重建。构建集体主义与个体取向统一的价值观,既强调国家、民族和集体利益,又保护个体利益,鼓励个性发展和创造,尊重人的尊严;建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全新的道义与功利相统一的义利观,“义”“利”并举,以“义”统“利”,合法谋利;建立效率与公平统一、人伦与法制统一的价值观等等。

5.科技信息网络化与学校教育教学现代化的特点

所谓教育信息化,就是将信息作为教育系统的一种基本构成要素,培育和发展以智慧化教育工具为代表的新的教育能力,在教育的各个领域广泛地利用信息技术,并使之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实现教育现代化的历史过程[1]。教育信息化是21世纪教育改革的重要途径。数字资源的开发和共享可以很好地解决教育资源分布不均衡的问题,让偏远地区的教师与学生享受优质教育资源。教育信息化是传统教育的有益补充,网络教育以其不受时空限制、信息互动交流、优势资源共享等特点在教育领域中迅速崛起。推进教育信息化,网络是基础,应用是出发点和归宿点,教育信息化正在经历一个从应用到数据、从数据到标准、从标准到规范的过程。在推行教育信息化进程中,许多学校都建立起了自己的校园网,教育信息化在网络基建、数字资源开发、应用项目开发等不同层次上全面展开;许多IT厂商都为客户提供产品以外的系列服务,如传统的整体解决方案、教师培训、后期维护,以及为学校制定整体规划等;在解决教育信息化的资金问题上,走出了一条由IT厂商、银行或投资公司、保险公司、学校、租赁公司等多方参与的独具特色的资金筹措道路。教育信息化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校园网工程、网上录取系统、教育视频会议系统、网络考试、教师管理、教学管理等都成为颇具潜力的发展方向。

二、当前高校大学生的马克思信仰现状分析

(一)当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中存在的问题

当前高校大学生中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正处于降序趋势,在大学生中间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问题,各种社会负面因素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形成产生了极大地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

1.大学生崇物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外各种思潮的涌入,各种新观念、新事物的不断出现,加上思维方式不成熟的影响,当代大学生的思想观念处于不断变化和更新的状态,这一变化主要反映在崇物的多元化上。在大学校园里,各种理论都可能占有一席之地,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有一定市场,科学、真理也是许多人信奉的真理,自由主义、金钱主义等也是一些人的最爱。

2.大学生崇拜的多变性

由于一些学生崇拜是处于功利或者从众心理,因此,一些能够理解或一知半解或不能理解的观念、思想都可能成为他们崇拜的对象,结果在校园内出现了对崇拜物走马灯式的迁移现象。

3.大学生思考的非理性化

由于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实社会中存在一些暂时不能解决的问题是正常的。但是,一部分学生对此不加以理性的思考。他们要么肯定一切,要么否定一切。当我们的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时,他们便开始对马克思主义产生怀疑和不信任,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灵了;当我们打开国门,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时,他们又认为资本主义所有的东西都是好的。

4.大学生就业竞争机制的非科学化

激烈的社会竞争机制也渐渐渗透到的大学校园,当代大学生在学习、就业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许多大学生不能适应这种激烈的竞争机制,于是他们自卑、失望,并转而相信这是命运的安排,于是沉浸在星相、占卜之中,更有甚者相信邪教,沉迷其中,荒废学业,这不能不引起高校的高度重视。

5.大学生认识上的世俗化

由于过去我们在开展信仰教育中的空洞化,导致部分学生厌恶信仰教育,只重视个人物质生活利益的追求,他们不谈理想,不要信仰,更谈不上为祖国献身,他们奉行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处事原则,他们有难不帮,见死不救,把见义勇为视为傻子,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的消极因素刺激下,世俗化心态使部分学生变得自私,他们崇尚金钱主义和享乐主义,根本谈不上为祖国作贡献的伟大理想,这种世俗化倾向已经严重侵蚀了大学生的思想。

(二)当前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造成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社会的原因,也有学生自身和高校思想教育的原因,其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社会上的负面因素带给大学生消极影响

在社会急剧变化和转型期间,大学生的价值取向时常成为社会变迁的晴雨表,而大学生在社会转型中的心路历程又常常为人们观察和认识一个时代的发展特征提供极为独特的视角,随着经济、文化、商贸等各种交流活动的频繁出现,原先敏锐而前卫的意识形态的交锋和斗争,往往被各种经济和文化的交流所掩盖,从而不知不觉中主流意识受到冲击最后甚至可能被同化。大学生作为思想最活跃、最敏感的一个社会群体,其思维方式、道德观念、价值取向会不可避免的受到更为强烈的冲击,西方文化产品诸如麦当劳文化、可口可乐文化、好莱坞文化的大量涌入,无不影响着大学生。这些世俗文化所体现的重视商业价值、追求感官乐趣、个人主义的价值观将可能淡化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弱化他们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感。同时,更有西方腐败的文化垃圾和堕落的生活方式,如享乐、色情、暴力、颓废、吸毒等大量的社会毒瘤会通过诸如互联网、文化交流、考察旅游等形式,渗透到大学生的意识和生活中,从而对他们的价值观念、审美情趣、伦理道德、社会行为、生活方式及交往方式产生巨大的影响。

2.高校在思想教育工作方面存在的问题

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大多是单方面“灌输式”的静态沟通(念文件、读报纸、听大课等),受教育者只能处于被接受的“不平等”地位上,传递出来的教育信息对于他(她)只是一种被“知会”的信息而已,因而对其思想认识触动有限,甚至有时还会出现“拒受”的情况,这就大大降低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效率[1]。同时,越来越多的学校只重视学生的成绩,而不关注学生的思想状况,他们把马列主义教育放到最低的位置,以至于学生们对这方面的教育出现抵触情绪。高校在实际教学工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不适应。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师资力量和理论水平与形势和任务的发展不适应;另一方面,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队伍相对来说受到的重视不够。民间舆论往往把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看作“万金油”,甚至认为是专业能力不行的才去教马克思主义理论课,给从事理论教学的教师造成巨大的心理压力;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工作者在评职称、晋级晋职,对外交流等方面,客观上存在着受“歧视”的现象,机会往往不如其他专业课教师;第二、相关的教学管理机制不到位。多年来,根据国家的有关规定,各个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学,近年来尤其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学、学习都作了明确规定,建立了一些规章制度,除了明确规定的课程考试之外,其他形式的理论学习得不到落实,教学、学习目标不够明确,相关的教学和学习工作计划虽有提及,但是具体任务、工作目标、考核标准等都相对模糊。这些原因致使教师在教的过程中积极性大受影响,导致的后果就是学生对待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态度不严肃、不认真,认为只要考试过关就行。

3.家庭及老师、同学的影响

从心理学角度来讲,大学生有一种典型的从众心理,个人的价值观、信仰的形成,很大的程度取决于周围的环境以及周围同学和朋友对他的影响。而在实际生活、学习中,许多大学生又把老师和父母作为自己的偶像,然而,现代社会一些消极的价值观、人生观也影响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他们为人师表的作用也在受到侵蚀,取之而来的是请客、送礼等等不正常的现象。而许多大学生的父母更是受这些思想影响,大学生从父母和老师身上学到了这些东西,当然对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不利。

4.大学生自身因素

高校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一些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从主观方面看,一些学生对自己的专业学习抓得较紧,而不注重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政治理论的学习,以至于在实际生活中丧失了辨别和抵御错误思想的能力。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发现,现在许多学生把就业和考研作为自己学习的主要动力,认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对自己的帮助不大,没有什么用处。诸如此类的认识,极大阻碍了青年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的提高和理论思维的培养。

从客观上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改革开放中出现的一些矛盾和问题对青年学生理想信念的负面影响。如发展市场经济中所遇到的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社会贫富差距问题、腐败现象和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等,使得一些大学生对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信念发生动摇,信仰迷失。

(2)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中,还存在着理论脱离实际的问题,影响了青年学生的学习热情和认同感。一些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和宣传的形式、方式和方法过于僵化、呆板,落后于当前社会形势发展对教学、宣传手段的要求。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教学和宣传中“大”和“空”的现象,一味地戴理论高帽,空话、套话多,其结果往往使青年学生产生逆反心理,学风不够端正,形式主义比较严重,结合社会发展的实际提出问题、回答问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实效性不强。

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在自我就是权威的环境中长大,因此不可避免的养成一种狂妄自大、自信心十足的性格。同时又有很强的自我意识,要求别人以成人看待他们,也以成年人自居,对任何事物都倾向于持批评态度,行动上具有很强的反抗性,易于偏激,缺乏克制,往往产生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他们宣扬个性解放,不愿受到外来因素的束缚;喜欢标新立异,在追求生活、享受生活中创造生活。其次,部分学生放松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加之高校内部改革步伐加快,超过了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造成他们价值观的混乱,社会上流行的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给大学生带来极大的冲击,使他们很容易受到蒙蔽。

当代大学生的信仰取向正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社会思想道德体系的基本反映,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现状也是当前高校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高校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的对策研究

(一)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科学理性地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

1.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全世界无产阶级实现人类最美好的共产主义的学说,其本身就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并不是凭空产生的,从思维方式的角度看,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人类思维意识领域一个最基本的矛盾就是理性和信仰的矛盾。人类总是用自己拥有的理性世界去规范、去掌握信仰世界。这个矛盾自人类具有自我意识时就开始了,马克思指出,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而“哲学最初在意识的宗教形式中形成,从而一方面它消灭宗教本身,另一方面从它的积极内容来说,它还只是在这个理想化的、化为思想的宗教领域内活动”。哲学和宗教的矛盾亦即理性和信仰的矛盾,经过中世纪的漫漫黑夜与近代理性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深化,到康德手里划了一个悲剧性的句号:客观世界,本质与现象不关联;主观世界,理性与信仰不相干。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学说说得天花乱坠,其本质上并没有突破康德哲学的结论。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在众多的理论学说中能成为人类性的学说,自然不能回避也没有回避这个矛盾。就是说,马克思主义既不能成为一种关于信仰的宗教性学说,也不能成为一种关于理性的纯思辨性学说,而相反,它是关于理性和信仰科学地统一的学说。马克思主义正是科学地解决了这个矛盾,并以此为思维起点,建立了自己既包含着人类现实生活(理性世界)又包含着人类理想世界(信仰)的共产主义(理性和信仰的科学统一)学说,并卓有成效地引导着全世界无产阶级实践着这样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其一,从总体上看,马克思主义确立了以实践为核心的统一理性与信仰的思维方式,把这个矛盾纳入到实践中来解决。因此,它关于世界,关于人类的现实与未来的一般学说,既是一种规律性的科学认识,又是一种科学信仰。其二,从方法上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表现在它把对人类现实世界的研究成果,通过正确的抽象和科学升华,以形成关于未来世界的根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它作为一种科学认识,每日每时都从现实世界中汲取营养,从而不断地作出认识和总结。它作为一种科学信仰,所描述的人类的理想目标又必须通过无止境的实践来证实,而马克思主义正是在有限中寻找无限,在暂时中把握永恒,从相对中寻求绝对,从而使科学信仰不断在科学认识中受到检验、证实和丰富,又使科学认识在科学信仰的指导下不断深入和不断地转化为实践。其三,从内容上看,马克思主义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表现在它的全面性和毫无片面性。当代世界性的学说,形成了科学主义和人本主义两大思潮,并形成互不相容的对立,它们的学说体现出由于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分裂所带来的一系列不可克服的困境,科学主义把学说归结为知识体系,主张清理学说中“形而上”即无法用现实科学来证明的东西,因而失去信仰,陷入悲观的宿命论;人本主义,基于现代社会人类面临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危机(上帝死了,人类陷入彻底的价值沦丧走向荒诞)的背景,主张学说应排斥理性而成为理想主义的信仰体系,因而最终陷入现代宗教。而马克思主义学说既反对科学主义,强调对现实世界和未来世界的把握,立足于对人类自身的价值意义,以使人类社会向更美好的共产主义迈进;又反对人本主义,强调对现实世界和未来的把握应立足于科学认识之上,从而为自己学说的可实践性提供可靠的根据,并在理论和实践上使自己学说的认识性和信仰性科学地统一起来。

2.对待马克思主义信仰应坚持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

既然马克思主义本身是科学认识和科学信仰的统一,那么就没有理由只把马克思主义当作一个理论体系,把它等同于一般的学术流派进行单纯的学术研究和讨论,而忽视它科学信仰的一面,从而不能作为一种崇高的信仰去执著地追求和身体力行,造成革命理想的动摇甚至破灭,即所谓的“信仰危机”;我们更无理由满足于朴素的信念,滞留在朦胧的向往和憧憬中,甚至把马克思主义当作宗教一样的信仰对象,不理解它的彻底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一面,即科学认识的一面,不去认真地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而盲目地崇拜和信仰,当作圣经一样的教条乱套乱用,从而在实质上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应该明确,马克思主义不仅是人类信仰的一种,而且是迄今为止的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最富有活力和最有广阔前景的信仰,它适应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需要而产生,并越来越成为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进步人类的精神支柱。它的产生给人类带来了崭新的信仰,完成了人类信仰的伟大变革。所以,从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固然重要,但在行动上把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所崇仰的共产主义作为我们的信仰付诸实践则更为重要。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在理论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更应该充满热情地以马克思主义为信仰行动起来,把理论的力量变成物质的力量。历史转折和社会变动的时期,既是人们的信仰易于发生震荡和危机的时期,又是信仰能够真正发挥自己作用、显示自己执拗性格的时期。在坚定社会主义理想和信念的过程中,区分清楚马克思主义信仰与其他一切信仰的区别,是十分必要的。

(二)改进高校党建工作,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

高校是党员相对集中的地方,是新党员重要的发展、培训和集散基地,是我党新生力量的重要来源。大学生党员是党的队伍中最能体现与时俱进精神,最具创新思维能力、最富有活力的有生力量,党的信念、党的事业要靠他们传承和推动,党的优良传统要靠他们发扬光大,他们是党的未来和希望。因此,高校在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的过程中,决不能忽视大学生党员这支队伍。在高校党建工作中,我们应始终加强对大学生党员的先进性教育,尤其是入党后的先进性再教育,通过先进性教育来培养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

1.引导大学生党员树立党员意识

每一个共产党员,都要有党员意识。要深刻理解共产党员是一个崇高的称号。这个称号凝聚了无数革命先烈的理想,它反映了我们对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也是对我们每一个党员的思想和行动提出的明确规范。牢记党员要求,履行党员义务,正当行使党员权利,就是党员意识。因此对最新版本的《中国共产党党章》的学习刻不容缓,同时要时刻保持大到和党中央、小到和自己学院党支部先进性学习的一致性,要做到与时俱进。

2.要求大学生党员加强学习,坚定信仰

认真学习是共产党员保持先进性的前提,大学生党员要成为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必须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是非鉴别力,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大学生党员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能正确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就不可能建立在科学的理解和认识的基础上,因而是不牢固的;不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相关的科学文化知识就不能科学认识和分析社会发展中各种错综复杂的现象,在各种错误思潮的冲击下就会迷失政治方向,在关键时刻和重大历史转折关头就会动摇政治立场;就不能深刻理解共产党员的使命和应尽义务,就可能自觉不自觉地违反党的纪律和党的组织原则。

总而言之,大学生党员要深入持久地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学习和思考,通过写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科研论文等形式,加强理论知识学习,牢固树立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用自己的行动坚定信仰,用自己的言行来维护中国共产党党员这个光荣的称号。做一名学习型的共产党员,是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前提,起着基础作用。

3.鼓励大学生党员勇于实践,提高修养

实践出真知,保持党员的先进性必须以实践为基础,检验一名党员是否保持了先进性,不是听他自我标榜,而是看这名党员在实际中的所作所为。大学生党员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要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成为现代化建设的有用人才,成为先进生产力的推动者、实践者,努力成为先进文化的学习者、实践者。要努力成为最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代表。要学精所学专业,提高综合素质,掌握为人民服务的本领,体现党员先进性。

一名大学生党员就是一面旗帜。作为一名党员大学生,要按照党性原则进行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事事率先模范,对党忠诚,对同学真诚,对工作热忱,严于律己,自觉遵守校纪校规、党纪党规,在同学面前树立表率,成为受同学尊敬、党组织信任的优秀大学生党员。

大学生党员要用自己的青春和生命来维护个人和组织的良好形象。良好的形象就是坚强的战斗力,大学生党员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用良好的形象去影响和团结周围的同学,以实际行动体现党员先进性,继承党的优良传统并加以发扬。面对社会上的各种不良现象要敢于抵制和提出批评,以刚正不阿的品行来鼓舞人、带动人,从而塑造党员先进性形象,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党旗争辉。

4.帮助大学生党员严于解剖,自觉改造

所谓严于解剖,是指党员要经常地按照党章规定的党员标准、责任和义务进行自我检查,做到“自省、自重、自敬、自励”;对照优秀党员的先进事迹来对自己的言行、思想作自我检查、剖析和反思,是党员个人内在的肯定和否定的扬弃过程。共产党员是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普通一员,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古人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共产党员严格解剖自己,正是要做到自知之明。通过这种自我解剖,肯定自己的优点,找出自己的弱点和缺点,发扬成绩,修正错误,不断求得进步和完善。

大学生党员先进性起主导作用的在于党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关键是党员要有强烈的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改造、严格自律的愿望,从而产生保持先进性的强大内存推动力。有了自觉性,党员就能认清保持先进性的目的和意义,明确用工人阶级先锋战士的标准、使命、任务和要求来约束和规范自己的言行,并把党的事业和党组织对党员的要求变成自觉的实际行动,自觉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影响,就能够不断战胜自我,永远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也只有如此,高校才能培养出大批具有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先进分子。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马克思主义信仰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产生而产生的,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发展,特别是随着马克思主义由理论走向实践而逐渐清晰明确,不断发展,成为指导广大人民群众实现自身解放的强大精神动力。因此,在引导大学生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的过程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重要途径:

1.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在当前的高校教育中,大学生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缺乏深入系统的学习,缺乏辩证思维的熏陶,缺乏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锻炼,加之大学生还没有广泛的接触社会,人生阅历不丰富,对人生的体验和思考还不够深刻。再加上高校在课程设置体系方面,第一,一些教师对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究竟是作为一门课还是作为两门课,是编一本教材还是两本教材,还有不同看法。如果是一门课,是分为两部分讲,还是一起讲,有不同意见,这应当解决。第二,课程设置体系只从文科、理科的类别和研究生、本科生以及大专生的层次来区别,是否缺少针对性。至少应当强调各校要在执行基本设置规定的同时,一定要针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实际有所调整。第三,一些教师对大专生的“两课”开不开设《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不同看法。一部分教师认为,只讲哲学,不讲政治经济学会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掌握得不全面。比如,有的教师在教学中感到,由于学生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基本原理的掌握,在学习邓小平理论时就显得缺少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基础。

因此,高校要切实加强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首先必须从完善课程设置体系、抓好基础理论教材建设、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学师资队伍建设这几个方面入手,其次要充分发挥理论解释、指导现实的功能,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前途命运。正如资本主义经历了较长时间与封建势力的斗争才确立了自己的统治一样,社会主义事业是在曲折中前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适应性、社会主义民主的真实性、社会主义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平等性、社会主义国民生活的共同富裕性、社会主义对剥削和战争的消灭以及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等优越性,使社会主义能成为人民的共同理想和行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作家从来没有把自己的理论当成是绝对的“终极真理”,而是一个开放的、不断地发展着的理论体系,因而不能迷信已有的理论。邓小平同志在这点上为我们作出了榜样,他继承了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没有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的具体结论,而是运用了富于时代感和创造性的思维方式开拓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我们应像邓小平同志一样随着实践的发展,根据新问题、新情况不断思考、总结,进行理论创新,使理论能更好地解释现实,指导现实。

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是对青年学生进行信仰教育的主渠道。现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理论脱离实际,只重视课堂上简单地灌输,对学生的思想了解不够,教师不能顺应时代发展,与时俱进。而有效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应该是一种互动式的教学,老师应在学生的发言中了解其思想状况,并对此提出解决大学生思想问题的对策。其次,加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还必须强调实践和体验环节,广泛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如互联网,增强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要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作用,积极创造条件,使学生在生动活泼的社会实践中体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巨大变化,增强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第三,教育者必须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觉悟。没有足够的理论和学识难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没有崇高的理想,不能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同时,教师还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结合,提高自身解决问题的能力,更为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汲取、实践、鉴别、取舍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方式、方法,最终帮助学生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2.加强高校舆论宣传的导向作用

舆论是社会教育的重要方式,正确的社会舆论对大学生强化信仰教育具有十分积极的作用。但是,目前我们在信仰方面还没有形成正确的社会舆论导向。翻开各种报纸杂志,以至于电视、电影,很少看到有关信仰方面的内容。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利用高校舆论宣传的手段,净化舆论环境,恰如其分地宣传理想信仰。校报、校刊可以开辟专栏,引导大学生以正确的态度认识市场经济的观念和理论,以正确的方法对待和吸收西方文化,大力弘扬共产主义价值观和信仰。

高校还可以利用互联网,创建网上党、团校,丰富舆论宣传的形式。可以说,交通让地球变成“村”,网络让地球成为“社区”。轻点鼠标,大千世界就可以尽收眼底。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化研究中心统计,“在中国现有的13.2亿人口中,有2.5亿网民,这个数字超过德国、英国、法国的总人口”。如此庞大的网民数字,高校的教育工作者们绝不能忽视。当前,不上网的大学生几乎没有,我们如果仍囿于传统的三尺讲台、一块黑板、一支粉笔的理论说教,怎么能吸引大学生的注意呢,又怎能激发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我们应该在实践中不断探索网络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的形式,在网络阵地上牢牢站稳自己的脚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拓展高校网络信仰教育的空间。网络所提供的形式和内容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我们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对学生的吸引力,使信仰教育与网络有效地结合起来,以网络传播方式激活学生的认知模式,使学生懂得来自网络的信息首先是政治的产物,是文化观念的产物,是为一定阶级制度和一定人的利益服务的,因而来自西方发达国家的信息是为西方国家本身利益服务的,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政治辨别力,从政治的角度,从世界政治发展、政治制度的变革、国际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网络上的各种信息,以分清是非,澄清认识,吸收其精华去除其糟粕,自觉地维护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让学生在主动探索,寻找新的视觉内容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信仰教育,使抽象死板的信仰教育变得生动活泼,从而增强信仰教育的实效性。

3.高校应在教育方式上富于人性化,注重人文氛围的营造,强调以人为本

信仰教育是以人为对象,它解决的是人的思想观点和立场问题,是建构人的精神家园的教育活动。因而,高校在教育方法上必须体现出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的原则,以学生为本,遵循学生的思想特点,变被动的灌输为主动的践行。由于新世纪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参与意识、个性意识不断增强,并且具有很强的价值评判意识,教育者要敢于面对问题,以情感感化、理论说服的方式使他们体会到科学的理想信念教育对于人生的重要性,从而将社会主义信仰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4.引导学生体验信仰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价值,增强学生实践信仰的信心

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吃、喝、生殖等等,固然也是真正的人的机能。但是,如果加以抽象,使这些机能脱离人的其他活动领域并成为最后的和唯一的终极目的,那他们就是动物的机能。”因而,把物质关怀作为最后的“终极关怀”,那就等于把人回归到动物,没有体现人之为人的本质。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不能仅仅满足于掌握谋生的手段,仅仅满足于生存,还应该追求生存的意义,不能做一个只受物欲摆布,受本能驱使的人格不全的人,还应该有理想、有信念、有信仰,唯有如此,才会心有所依、神有所寄、内心充实,才能做一个人格丰满、精神高尚的健康的人,才能应对人生的任何挑战。马克思主义信仰就是一种源于现实生活,奠定在理性基础上的信仰。因而,大学生应把马克思主义作为自己的信仰,把个人的社会实践与社会主义实践结合起来,自觉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出应有的贡献。

5.重点加强大学生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

由于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信仰的核心力量,是人类伟大信仰的践行者,共产党自身的先进性也直接关系到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位置。因此对高校来说,不断加强高校学生党员的自身建设,是保证学生党员先进性的前提,也是不断加强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建设的内在要求。在当前,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武装学生党员,教育学生党员,充分发挥学生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就是牢固树立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理论保证。高校要全面加强大学生党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教育工作,在整个校园形成良好的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氛围,并以此为契机,为广大青年大学生确立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不断丰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的重要内容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旗帜鲜明地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构建和谐文化的根本。《决定》还指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代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主流价值,提供了和谐社会建设所需要的文化认同和价值追求,不但强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而且强调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求同存异、团结友爱、和睦相处,具有弘扬正气、凝聚人心,沟通感情、增进融合等功能。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学生,能够引导我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定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依据。意识形态具有增强民族凝聚力,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时期,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面临诸多方面的挑战,影响到我国社会的安定团结。因而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成为应对这些挑战,重建主流意识形态的必然选择。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担负着在青年学生中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信仰的艰巨任务。为更好地完成这一任务,需要:

1.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培育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尤其要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工作,应大力开展理论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他们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高校作为思想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必须在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方面毫不动摇,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占领主阵地,发挥其对青年学生的正确导向作用。

2.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贯穿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丰富的内容,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培养,就必须结合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现状,有的放矢,使这一体系的科学内容为当代大学生普遍认同,自觉实践。正如列宁所说过的那样,通过百折不回的努力,让先进的思想和正确的观念“渗透到群体意识中去,渗透到他们的习惯中去,渗透到他们的生活常规中去”,化为一种坚定的信念。

(1)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大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为我们提供了正确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大学生认识社会发展规律、把握未来方向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大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当前,尤其要加强大学生的理论武装工作,大力开展理论教育活动,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大学生在学习中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趋势,科学定位人生,逐步确立马克思主义信仰。

(2)引导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它凝聚着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在现阶段,全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理想,昭示了我们将在本世纪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个共同理想,具有强大的感召力和凝聚力。我们要强化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培养,使他们深刻理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对于当代中国进步与发展的深远意义,自觉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并把这一共同理想作为自己的价值追求、价值取向和价值目标,坚定地为之努力奋斗。

(3)培育和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大学生时刻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培养和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获得独立、赢得尊严的精神支柱;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中国走向富强、文明、和谐的力量源泉。高校应大力开展爱国主义教育,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使他们一方面以开放的心态虚心学习世界其他民族的长处,另一方面树立坚定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自觉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尊严。培养和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就是要发掘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潜力。创新是高校发展的生命力和价值源泉,没有创新,高校就不可能培养出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1]。高校要进一步深化教育改革,构建有利于创新精神迸发和创新人才涌现的培养模式,使当代大学生紧跟时代步伐,勇于开拓,勇于创造,逐步释放大学生的激情。

(4)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当代大学生道德实践的评判标准,引导他们明是非,知荣辱,辨善恶,分美丑。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只有知荣明耻,明辨善恶美丑,一个人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一个社会才能形成良好的道德风尚。要在大学生中开展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大学生自觉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基本道德规范。把社会主义道德实践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衣食住行。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陶冶良好的道德情操。

培养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更要培养大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理解能力。而培养和提高大学生的理解能力仅靠灌输是不能达到目的的,它必须落实到校内外的社会实践和有意义的活动之中,落实到大学生的行为选择当中。因此要鼓励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辨别正误,在实践中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在实践中创造有价值的人生,在实践中坚定自己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3.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依托并通过高校这个载体来反映和传播各种文化现象,它是社会主体文化的一种亚文化、它的职能就是通过一定的物质环境和精神气氛使生活在其中的每个成员都有意无意地在思想观念、心理因素、行为准则、价值取向等方面与现实文化发生认同,从而实现对人的精神、心灵、性格的塑造,是实现大学教育目标的最重要的依托之一,它甚至比一般的具体课程学习更重要。由此可见,当前高校必须按照校园文化的本质要求来开展校园文化活动,为实现大学的培养目标服务。

(1)高校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进行教化、塑造、熏陶,引导他们努力成为胡锦涛总书记在致“纪念五四青年节80周年”信中所要求的“理想远大、信念坚定的新一代;品德高尚、意志顽强的新一代;视野开阔、知识丰富的新一代;开拓进取、艰苦创业的新一代”,帮助他们形成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对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的坚强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从而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事业不断前进,这既是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重要体现,也是义不容辞的重大历史责任,必须一以贯之、长期坚持。

(2)把校园文化建设真正纳入到高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中并作为重点予以特别重视,真正把校园文化作为培养大学生马克思主义信仰的主阵地。校园文化建设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需要长期的、艰苦的努力才能收到一定的成效。目前,高校校园文化丰富多彩的主要表现是文化活动繁多,而且主要偏重于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很少有高校把这类文化活动纳入学校长远规划,势必使校园文化建设缺乏系统性和长远眼光,削弱校园文化在高校完成其培养目标过程中的作用,也使校园文化不能形成与学校特色相一致的特征。校园文化作为附属于高校的一种社会业余文化,在不同的高校应该显示不同的特色,目前这一点在我国众多的高校中几乎都未能具备。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这种现象的普遍形成与高校没有把校园文化建设纳入学校的总体发展规划,不能给予充分的重视是分不开的。因此,高校要充分重视校园文化对学校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特别是高等教育理论研究界和高校主要领导要对校园文化的作用有充分的认识,真正予以重视,纳入学校发展的总体规划,使校园文化建设作为学校发展的重要内容,并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

(3)树立校园文化全员共建意识。校园文化在高校实现培养目标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是学校内部哪一个或几个部门所能建设得好的,更不是如目前许多高校仅凭学生管理和思想教育部门的努力就能收到应有效果的。校园文化建设与高校各个方面的工作都有关系,良好的校园文化也不只是让在校大学生受益,而是使包括教师在内的所有师生员工受益。因此,高校必须树立全员共建校园文化的意识。浓郁丰厚的校园文化所渗透弥漫的精神氛围,需要依靠高校师生员工的整体努力。那种认为校园文化建设只是学生管理部门责任的狭隘意识,正是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整体上不尽如人意的重要原因,也是阻碍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发展的最大障碍。校园文化全员共建,要求高校全体师生员工在教学、管理中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只有服务人员充分认识到自己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负有的责任,校园文化建设才能从整体上摆脱目前的这种状况。

(4)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意义。一般来讲,高校校园文化包括三个层次,即物质文化层次、制度文化层次和精神文化层次。其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处于较低层次,精神文化属于较高层次,浓郁的校园文化需要一定的物质设施和严格的科学制度来保证,但物质设施和规章制度层次的建设要体现精神文化意义。目前,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突出的精神文化意义尚不明确,在相当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较低层次上。这与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尚处于初步建设阶段有关,但更重要的原因是对校园文化中精神因素的作用认识得不够全面、深入,使得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层次的建设缺乏明晰的目标。对于高校而言,若再不努力发掘现有的物质文化设施和制度文化、精神文化意义,必将导致校园文化处于一种低水平状态,发挥不出它在高等教育中积极而重要的作用。所以,目前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一定要在物质文化建设中突出精神文化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于咏华.转型期中国人的信仰问题解读[J].河南社会科学,2001,5.

[2]卢海琴.新时期大学生信仰问题研究[D].江南大学,2009.

[3]蓝蔚.高校马克思主义信仰教育特征分析[J].求索,2003,2.

[4]姜明明.马克思主义信仰在中国社会中的作用及其重塑[D].内蒙古大学,2009.

【注释】

[1]刘哲,男,1972年生,陕西洋县人,本科,经济与法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