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论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对接

论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对接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从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不足,指出传统文化在中国市场环境中的重要意义。为了更好地解决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问题,笔者针对我校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族风情、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不高,但又理性认同;对校园文化知之甚少,不大感兴趣。

论传统文化与高校校园文化的对接——以陕西理工学院的调查为例

席华娟[1]

【摘 要】 在对高校学生抽样调查之后,结合调查情况分析了大学生对于高校校园文化的认知,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情感认识以及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现状。从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结合的不足,指出传统文化在中国市场环境中的重要意义。试图联系实际为今后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提出一些有益的建议。

【关键词】 传统文化;校园文化;对接;建设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没有文化就没有社会。人类社会的发展史就是一部文化史,文化伴随着人类的发展而不断丰富多彩、吐故纳新。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相互渗透。文化的力量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国家的发展和强盛,民族的独立和振兴,人民的尊严和幸福都离不开强大的文化支撑。校园文化是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我国教育事业,提高我国国民素质的重要一环。如何实现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在校园文化的实践活动中传承和创新、渗透和体现传统文化,越来越成为校园文化建设者们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伴随着全球一体化,更多的文化结构进入高校,同时也形成了众多的思维和主义,如后现代主义、新自由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利己享乐主义等,各种非主流思潮在高校泛滥蔓延。不管人们有没有意识到,“多元化”无疑是当今高校乃至社会思想领域的基本现状。如果高校的校园不能成为主流文化建设的有力影响区,那么我们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就会丧失主阵地,这既不利于当今中国文化的理性归一,更不利于我们国家的发展,民族的自立、自强。

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对接现状

为了更好地解决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的对接问题,笔者针对我校的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调查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例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发放问卷800分,取得有效问卷748份。现就这几个领域的问卷答案逐一分析,从数据中了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校园文化的认知现状。

(一)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及校园文化各自涵盖内容的认知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族风情、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对这一问题,调查问卷显示大部分同学的认识都是正确的,但有9.52%的错选率。校园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一个重要的亚文化分支,它是指校园中的群体所共同形成的意识、舆论、习俗、风尚等精神文化内容。而针对于这一概念设计的问卷显示仅有45.46%的同学答案正确。表明大学生对两者的联系与区别概念模糊,缺乏很多基本常识。

(二)对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情感认同

对“你认为陕西理工学院是一所有特色的院校吗?”有75.37%的同学认为本校有或有一定特色,但又有高达95.11%的同学对于我校有几个校区、建校多少年、有多少个院系这样的问题不知道或答错。有83.27%的同学认为增设传统节日是一件大好事,又有13.64%的同学将“嫦娥和什么节日有关”答为七夕。认为京剧比流行歌曲重要的占46.33%,同时喜欢流行歌曲不喜欢京剧的占94.12%。对二泉映月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这一常识问题答对的仅86.36%。像中国的传统艺技琴棋书画剑、诗歌茶酒花很了解的竟无一人,有所了解的占37.88%,学过皮毛的占35.13%,几乎不知道的也高达26.89%。总体来看,大学生对传统文化兴趣不高,但又理性认同;对校园文化知之甚少,不大感兴趣。

(三)对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协作效应的认识

对于该问题我们直接提问,“有无必要通过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活动让我们学习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和历史知识”。统计显示,本科大三同学回答“无所谓”的达19.67%,认为没必要的有2.8%,对认为“通过参加我校校园文化艺术节中的活动能学习到多少传统文化知识”选择“很多”的仅占到3.03,“有一些”占到48.91%,“几乎没有”高达31.81%,没有参加过此类活动的也有16.25%。单从大三学生缺乏参与此类活动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这一点就可见,我校的校园文化活动在与传统文化的结合方面做得不足,而且覆盖面有待拓展。

(四)对于传统文化在高校校园被取舍的情况

在这一方面,我们设计了三个较典型的问题,以期窥一斑而知全豹。问题一:对“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说法是否赞同,“完全赞同”的占37.71%。问题二: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看法“不赞同”的为75.21%。问题三:对“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选“部分赞同”的为51.97%,选“说不清”的有6.35%。从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在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方面,大多数都有自己的理性思考,同时对于像“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这类封建礼教的言论,选“完全赞同”的有4.55%,“部分赞同”的有21.21%,“说不清”的有3.03%,这种对于糟粕思想不能完全舍弃的现象应引起重视。

(五)对我校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的满意度

校园文化具有辐射功能、导向功能、育人功能、陶冶功能、社会化功能、文化整合功能等,对大学生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然而对“在我校正在开展的学雷锋活动中,其活动方式是否能将雷锋精神很好体现并教给我们”,有52.12%的同学认为“不能”。说明了学校的活动方式与所要效果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六)对传统文化未来走向的调查

对传统文化的未来发展,有20.63%的同学认为不太乐观,23.81%的同学认为前景堪忧。紧接此问题,我们设计:若只让你买以下书中的一本,你会选那一个?A《如何就业》B《火影忍者全集》C《走遍美国》D《史记》。有2.01%的人选择了D《史记》,65%的选A《如何就业》,12.09%的选B《火影忍者全集》,20.9%的选C《走遍美国》。《史记》远远落后于《如何就业》《走遍美国》的选择率,这说明大学生的选择受当今社会整体实用主义思潮的影响很大。

二、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对接的不足

我国传统文化建立在几千年农耕业的经济基础之上,具有鲜明的家族集体的特征,而西方文化强调平等、自由、开放,信奉努力奋斗的个人主义,由竞争带动发展。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使我国传统文化实用性不强的特点表露无遗,而发展空间也因其后发性受到压缩。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生态观、重承诺的诚信观,在今天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市场经济需要信用作为基础的现状面前,又表现出它的现实意义。因此,问卷调查显示的问题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这些问题可以归结为以下方面。

(一)大学生缺乏继承传统的自觉性

改革开放以来,大学校园与社会的互动日益加强,调查显示我校大学生正处于一个思考自省的时期,他们对传统不拒不受,同时又在寻找着与社会主流价值观相契合的、更具个性化的人生观、价值观。比如在对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情感认同方面,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同学只是在理论上认为传统文化应该发扬,而行动上却缺乏自觉性。文化的传承需要物质的载体,而对传统技艺共有的认知是传承文化的重要且有效的途径,从这个角度看,上述调查结果不仅是不能令人满意的,而且是令人吃惊的。

(二)大学生过于关注自身利益

从问卷调查反映出,在校大学生普遍不太关注政治与道德理念,而是对更为具体的实际利益尤其是与自身相关的现实利益问题十分关注,实用主义在校园中被大部分的学生所接受,享乐主义也出现了萌芽。如在对传统文化未来走向的调查上这一点表现的特别明显。随着经济的发展,竞争加剧,大学生也感受到来自校外的就业压力,选择更为“经济”的读物,更为实用的书籍,无形当中加强了拜金主义的萌发。如何使传统文化重德行的理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互衔接,展现传统文化的恒久魅力,让大学生摆脱实用拜金的短视眼光,这将是我校进行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校园文化建设与传统文化的对接缺乏针对性

如对我校校园文化活动形式的满意度的调查显示,校园文化建设流于形式,缺乏实效。校园文化是一种无形的理念、制度、环境、人力资源等力量,只有当其注入每个学校成员的心理结构之中,使之积淀为深层的心理基础后,才会影响其行为,促进其发展。如果学校的成员不能深切地感受到校园文化活动对自己的触动,不能够引起内省,那么,又怎么去影响其行为,促进其发展,进而达到学校育人的目的呢?

(四)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对接形式的单一

调查显示我校现行的一些学生社团如象棋协会、吉他协会,组织的活动如歌手大赛、体育比赛、辩论赛、艺术节等形式,不能让广大学生认识到传统文化的优点,更不用说引导他们对传统文化进行取舍和创新。例如象棋协会,他们只是片面地满足于对象棋竞技的深入,而没有对象棋的来源、发展过程做过学习,这就无形中在传统的继承过程中丧失了部分。艺术节中对于传统的体现就更少了,国画、书法、篆刻、武术等等这些传统文化几乎没有作为比赛的项目而出现。活动本身形式单一而且内涵欠缺,这样的情况又怎么能以其为媒介来传递和传承我们的民族魂魄呢?

(五)校园文化活动的覆盖面不足

我校校园文化活动多是以低年级为重,高年级为轻,这根本不能有效地保证校园文化发挥其应有作用。如对校园文化与传统文化协作效应认识的调查,很多学生把校园文化活动看做是学校的一些社团和学生干部的事情,自己只是信息的接收者,充其量也只是被动的参与者,这就说明,学校在带动学生进入文化活动这一过程上就已是败笔,这势必造成校园文化与学生的互动性低,更谈不上建设与传统文化的对接了。缺乏创意和吸引力,学校的相关单位也视其为例行活动,没有广泛而有效地宣传和带动,究其原因可能是没有充分认识到这类活动对学生健康成长潜移默化的重要作用。

(六)校园文化建设的特点没有充分体现

校园文化的特点:创新性、科学性、民主性、多元性、兼容性、开放性、自由性。而我校的文化节均是学生会、团委机构组织实施的,这种封闭式的工作系统无形中减少了活动参与的广泛性。我们认为可树立全校师生员工共同参加的大系统,尤其是教职工的参与。教师不仅在学术专业方面要育人,在文化综合领域的影响也很大。应该让这一群体大大进入校园活动中,这样在全校范围内形成一种整体的格局,营造一个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对学生来说必然受益颇多。

总之,我们应充分发掘的传统宝贵遗产,开展民族传统文化的普及学习,同时校园文化建设不能故步自封,应充分与社会相连接。改进校园文化的活动方式与内容,在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的对接中建立起校园、社会互动的大文化环境,积极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塑造大学生良好的综合素质。

三、综述语

大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普遍存在,但随着我国开放程度的增加,其他文化通过节日、影片等形式大量渗透,这种以文化的形式来拉动经济的消费主义与我国的市场经济有着共通的基础,因此当它一出现便开始蔓延至今,以至于一些实用性不强的、与经济利益不直接对接的传统文化逐渐走向暗淡。

从鸦片战争起,中国掀起了“西学”的浪潮,面对中国传统的家长集权制,西方的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等思想让国人大开眼界。由于西方是用它的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这样就很容易由一种实力的认可,转变为政治制度的认可,进而成为文化的认同。近代的洋务运动在“自强、求富”的口号下学习西方的经济体制,而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则在学习西方的政治体制,当两者都行不通的时候,国人便转向文化,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应运而生,在文化领域苦苦探求的中国人遇到了马克思主义,然后才成就了今日的中国。历史已经用逻辑证明了这个道理。而一旦达成了对异族文化的认同,它就变成了一把双刃剑。西方各种文化产品纷至沓来,在给人们提供多样文化体验的同时,也把其承载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带进了国门。经济交流的不断发展加速着各个民族文化的交往与碰撞,也使民族认同问题、文化的冲突与融合问题凸显出来。由中国传统的中医的几度废立即可窥视出国人对文化生活的迷茫与慌乱。而到20世纪90年代,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冷战降温,使激进主义退潮,历史进入了一个难得的和平发展阶段,国人进行了深刻反思。这样的时代背景影响了校园文化建设的基调,校园文化放弃“学潮式”的激进而回归中式的中庸与理性。时至今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中国经济实力逐渐增强,传统文化焕发出了生机,孔子学院开遍全球就是证明。这也使得曾经迷恋西方文化的中国人进入了迷茫期,正如调查问卷所显示的,大学生只是在理论上认可传统存在的应该性,而不知道用其来做什么,更谈不上喜爱和发展了。

当今世界,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中共十七大提出了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宏伟战略目标。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先进生产力的后备力量,作为科技发展的继承者和创新者,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接受和发展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创新中提高自己的素养,才能做一个对自己、社会有价值的人。因此,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对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校园文化建设的主流价值观中,传统文化蕴含的爱国精神、集体主义、求真务实都能得到很直观的体现,而其魂魄中的刚健自强、天人和谐、海纳百川、兼爱天下、舍生取义、厚德载物、乐群贵和、悲天悯人、通达权变等思想更是几千年中国文化对世界文明的贡献,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英国著名学者汤因比在《展望21世纪》一书中说,自从人类在大自然中的地位处于优势以来,人类的生存没有比今天再危险的时代了。不道德的程序已近似悲剧,而且,社会管理也很糟糕。他发现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和墨家的仁爱、兼爱思想学说,是医治现代社会文明病的良药。他指出,儒家的仁爱是今天社会所必需,墨家主张的兼爱,过去只是指中国,而现在应作为世界性的理论去理解。西方一批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包括76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于1989年的一次集会后的宣言认为:人类如果要在21世纪继续生存下去,避免世界性的混乱,就必须回首2500多年前孔子的道德智慧。西方有识之士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尚且有如此高的评价,那我们就应该好好继承我们文化的精髓,而大学生更是要义不容辞地担负起深入理解、吸收认同、摒弃创新的重任。

【注释】

[1]席华娟,女,1976年生,陕西蒲城人,研究生,经济与法学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