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创新人才培养中的大学创新文化建设
陈 莉[1]
【摘 要】 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产生,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滋养和熏陶,高校肩负着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人才的重任,应该大力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现代与传统交融以及价值宽容、学术自由、全球视野的大学创新文化,形成良好的创新和育人氛围,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 创新人才;创新文化;建设
大学文化是一所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中形成的,为广大师生员工所共同遵循的最高目标、基本信念、价值标准和行为规范。创新文化,是以创新为主导价值观,其精神层、制度层、物质层等要素均有利于创新行为的文化。
一、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
某种意义上而言,文化对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更为本质、更为深远。大学文化是大学生校园生活质量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创新成果的产生,离不开创新文化的滋养和熏陶。大学文化具有导向、约束、凝聚、激励和辐射等作用。先进的大学文化不但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向心力,而且能激发出师生巨大的潜能。各国大学普遍重视自身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大学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为学生提供发展的空间。通过寄宿制、导师制,在学习态度、价值观念、生活目标等方面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努力为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创设良好环境。
具体而言,有五个方面的文化尤其值得建设: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并重的文化;崇尚学术自由的文化;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价值宽容的多元文化;全球视野的开放文化。我国大学应倡导教学自由、研究自由和学习自由,使大学成为自由探索高深学问的场所,既注重科学精神的撒播,也注重人文底蕴的积累,既要倡导现代性,也要对传统予以批判继承,既要立足本土,也要眼观世界[1]。
二、大学创新文化的建设
大学精神是大学创新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创新目标、创新动机、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等构成创新文化的精神层。支持和激励创新的体制、机制、规范、模式等要素组成了它的制度层,而有利于创新的外在客观环境、运行平台和各种硬件设备构成其物质层。创新文化的精神层要素是创新思想和行动的先导,制度层是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保证,物质层则是创新活动和创新行为的物质基础。以下从精神层面对大学创新文化的建设进行论述:
(一)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并重的文化
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能更好地体现先进的世界观、信仰、操守和思想道德修养。高校师生不论是研习人文类学科还是理工类学科都需要培养高尚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这已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把科学文化所倡导的求真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和求新精神等理性因素与人文文化所蕴涵的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以及人文关怀等非理性因素统一到创新实践之中,使创新活动具有不竭的动力、正确的方向和科学的路径。大学既是知识传播,又是知识创新的殿堂;既是传承人类文明,又是创造人类新的文明的场所。大学文化不但是社会文化变化的晴雨表,更是先进文化的风向标,很多新的思想文化潮流都往往发端于大学。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我国的大学应该首先着力建设以创新为主导的大学文化,并通过各种渠道把创新精神辐射到社会、推动社会文化发展。大学文化建设的长远目标是通过高校师生的示范作用,把先进的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推广到全社会,引导广大人民群众严格自律,做高尚的人,做有道德的人,做具备科学素养的与时俱进的健康人。
(二)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文化
我国悠久的传统文化是无价的民族财富,传统文化中有大量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在今天仍是积极而有价值的,我们应当借鉴和吸收,赋予优秀传统文化以“改革创新”的时代内涵,使其充实和丰富我们的大学文化。
例如“学而时习之”的规范、“吾日三省吾身”的教诲、“三人行必有我师”的道理、“梅花香自苦寒来”的精神、“囊萤读书”的范例、“看家书不点官烛”的高尚情操等,在学生的创新素质培养中具有教育和激励功能。再如:“天人合一”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核心,其源头道家“天人合一”的思想立足于自然,强调“与天为一”,它包含着深厚的生态伦理思想和管理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以及创新现代管理模式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大学》中“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以及“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三纲领”中蕴含着大学生命的本体与使命,“八条目”中蕴含着实现大学功能的方法。“三纲领”“八条目”可以概括为日新之德[2]。对于现代大学而言,“明明德”就意味着明确大学的学术特质是以人才培养为根本。“新民”就意味着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社会主义新人。“止于至善”就意味着人全面发展。“格物、致知”就是学术研究,“诚意、正心、修身”就是反思办学是否符合高等教育规律,“齐家、治国、平天下”就是要体现全人类的利益。“大学的‘日新之德’对于树立完善的现代大学办学理念具有重要意义”[3]。
(三)学术自由的文化
繁荣学术在于创造学术自由的条件。在法律上,1158年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菲特烈一世颁布一项法令,以保证学者不因学术活动而招致惩罚。学术自由首先由1919年德国魏玛宪法第142条所明确肯定,1966年联合国的《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第15条载明:本公约缔约各国承担尊重进行科学研究和创造性活动所不可缺少的自由,与之紧密相连的是《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8条关于思想自由,第19条关于主张自由和发表自由的规定。中国宪法第47条: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构成学术自由在中国的宪法基础。至1975年有34部宪法规定了学术自由。由于学术主要由大学承担,学术自由在19世纪一是指教授的自由,一是指学习的自由,达尔曼说过:对教师,意味着在其职业范围内有权讲授他所认为正确和好的内容,因为科学的真理非法律所裁决的对象;对大学生,意味着根据自己或得自他人的观点选择课程和教师的权利。蒙罗的学术自由是指大学教师有发表、讨论学术意见而免于被除名之恐惧的自由。学术自由是从事学术活动的人的基本精神环境,如同其他必备的基本物质工作条件。因为大学是一个知识共同体,一个精神家园,学术自由并非学人的什么特权,而是实现其知识创新、光大精神之使命的途径,是最终有利于人类的福祉。大学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和知识创新的高地,学术自由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文化氛围。
(四)价值宽容的多元文化
宽容是指“一个人虽然具有必要的权力和知识,但是对自己不赞成的行为也不进行阻止、妨碍或干涉的审慎选择”[4]。宽容理念是现代早期欧洲在缓和宗教改革带来的教派冲突,谋求社会和平的过程中习得的一种政治智慧,“它允许持有不同观点和生活方式的人在同一个社会里和平共处”[5]。在应对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变革过程中,宽容演化为协调社会矛盾、处理社会冲突的政治原则。它以减少强制、减少冲突为前提,确保每个人都具有与他人自由相容的信仰、价值、生活方式的自由。
“宽容观念的演进乃是宗教改革的结果,并伴随着良心自由和思想自由的起始,包含着民主内涵的价值”[6]。“当我们处于少数人群的时候,接受考验的是勇气。但我们处于多数人群的时候,接受考验的是宽容”,这是美国宗教领袖RalphW.Sockman的名言。
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使多元文化问题更为凸现。表现为传统与现代的冲突、现代与后现代的争鸣、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对话。面对当前普遍而复杂的世界性问题,携手合作,加强交流,提倡厚德载物的博大胸怀与宽容失败的精神,逐渐演变为文化之间的沟通。“和而不同”是我国传统文化处理不同事物之间关系的一条重要准则,“‘和’的主要精神就是要协调‘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使各个不同事物都能得到新的发展,形成不同的新事物。这种追求新的和谐和发展的精神,为多元文化共处提供了不尽的思想源泉”[7]。“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是我国传统文化的最高理想,也是在今天的多元文化时代,我们应该继续坚持的重要原则。后现代主义理论尊重多元,崇尚差异,反对中心主义等理论主张,为多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以我国传统文化为基础,以后现代主义理论为参照发展起来的生态主义思想,着眼于生态系统中关系的考察,初步确立起了系统整体观念、民主平等原则、尊重差异的思想以及动态发展的观点,为我们理解多元文化提供了新的平台。
以宽容理念为价值评判,对于多元文化所持的包容并蓄的态度,可以促进思想解放、开阔眼界,“大学的包容性体现了‘有大略者不问其短,有厚德者不非小疵’的博大胸怀和学术自由的大学原则,而且也体现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学生的有利于学术发展、人才成长的人文环境”[8]。
(五)全球视野的开放文化
全球视野的开放文化带来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是文化繁荣和发展的前提。纵观人类历史,每次繁荣盛世的出现和世界科技中心的转移,都是文化开放性、多样化的产物,都是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交融涤荡的结果。17~18世纪,宗教禁锢松懈,人文主义思潮兴起,为牛顿等科学家取得重大创新成果提供了良好环境。“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兼容并蓄、海纳百川是产生创新的基础条件,也是大学创新文化的重要内涵”[9]。
“面对全球化趋势和多元文化冲突,我们的学生既缺乏对世界文化的判断、选择和认同,也缺乏对民族文化的理解、接纳,还缺乏对丰富文化资源进行选择的能力和跨文化的交流能力。”[10]基于这种现状,在校园创新文化建设中,要引导学生理解不同文明,批判性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本民族文化,正确处理跨文化问题,促进不同文化、不同观念、不同流派的相互学习、借鉴和融合;达成对世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为学生发展搭建国际性平台,提高学生的全球意识和跨文化交往能力;还应特别注意教育公平问题,为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寻求文化的超越与创新,提高学生的文化批判与选择能力以及文化创新的能力。
21世纪,人类已经生活在“地球村”,国与国之间、地区之间、国际组织之间以及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各种文化间的交流与碰撞频繁发生,在广泛的交流、碰撞中汲取一切外来文化中促进创新的积极因素,并内化为自身文化的合理成分是创新文化所必需的开放性特征,封闭、缺乏包容性,绝不可能是创新文化。
参考文献
[1]钟秉林.国际视野中的创新型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07,3/4.
[2]温家宝对同济大学的祝愿[N].文汇报,2007-6-14(1).
[3]杨叔子,余东升.大学的生命:日新之德[J].高等教育研究,2008,5.
[4][美]戴维·米勒,邓正来译.布莱克维尔政治学百科全书[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
[5]瞿磊.论宽容与现代民主的价值关联[OL]中国民商法律网,2009,6,16.
[6]AnnaElisabethGaleotti.TolerationasRecognition,CambridgeUniversityPress,2001.
[7]乐黛云.元文化发展中的两种危险和文化可能作当的贡献[N].文艺报,2001,8,28.
[8]眭依凡.大学如何培养创新人才[N].新华文摘,2007,4.
[9]钟秉林.建设创新文化,造就创新人才[J].高等教育研究,2008,1.
[10]裴娣娜.多元文化与基础教育课程文化建设的几点思孝[J].教育发展研究,2002,4.
【注释】
[1]陈莉,女,1968年生,陕西汉中人,研究生,经济与法学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