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理论对5.12震后灾区儿童问题研究的启示
陈红艳[1]
【摘 要】 心理韧性的研究为心理学工作者研究处境不利儿童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范式,它关注的是儿童的积极保护力量和才能。心理韧性是个体良好适应不利环境及在遭遇挫折和逆境打击后迅速恢复的能力,心理韧性理论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该领域的研究成果为我们研究灾后儿童心理成长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开放了研究者的思维方向,使研究视角从关注灾后儿童的发展困境转移到寻找保护性因素和提高其适应能力上来。
【关键词】 心理韧性理论;灾区儿童;保护性因素;适应能力
一、引言
5.12地震后灾区儿童的心理变化备受人们的关注,灾区儿童经历了这次特大地震后,他们心理适应能力的发展状况成为研究者关注的一个问题。对处境不利者的心理恢复能力和心理适应能力在心理学研究中被称为心理韧性。心理韧性是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或其他生活重大压力时的良好适应,它意味着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1]。当生活变化对人们造成威胁时,这种自我保护的生物本能就会展现出来。来自个人、家庭、社会三方面的保护性因素之间会相互作用而组成动力系统,共同抵抗环境的不利因影响。心理韧性结合健康心理学和应激心理学的最新研究成果,以一种全新的角度来看待个人的应激反应和适应能力,是近二三十年来西方心理学研究的重要领域。目前,心理韧性已成为积极心理学研究的热点课题。本文从心理韧性理论出发探讨5.12地震后灾区儿童问题的新视角,试从这一积极心理学角度探析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关注儿童身心成长的积极因素,增强重大灾难过后灾区儿童的适应能力,以此探索灾后灾区儿童生存和成长的力量源泉,为进一步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灾区儿童的心理韧性水平提供视角。
二、心理韧性形成与发展的理论模型
心理韧性的理论模型有人际情境影响模型、系统模型、社会建构模型、过程模型和动态模型[2]。人际情境影响模型认为:人际关系情境塑造了个体在特定文化环境中关于自身的信念,这些信念导致了个体不同的行为模式,反之,不同的行为模式又导致了不同的结果。该模型重视个体对情境的意义建构,认为自我不是一种特质,而是一种动态适应日常生活及外界规范的过程。系统模型是一个专门针对儿童的心理韧性模型。个人的行为系统由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构成。其中,内部因素包括生物因素和心理影响,外部因素包括家庭内因素和家庭外因素。具体而言,生物因素包括身体健康、基因、气质和性别等;心理因素包括智力、认知方式、问题解决技能、人格特点等;家庭内因素包括家庭环境、教养方式、父母、祖父母、兄弟姐妹等;家庭外因素包括成人、同伴、学校、教堂、幼儿园、青少年组织、保健或社会工艺机构等。内外部各种因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的。社会建构模型是一个青少年心理韧性模型,强调自我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同一性建构的重要性。该模型认为青少年心理韧性发展的动力是被接纳的需要和自主的需要;发展的背景包括家庭、其他监护人、同伴和社区、整个社会等,它们对青少年的心理韧性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过滤和限制某些环境因素对青少年的影响,从而影响到青少年的同一性建构。心理韧性过程模型描述的是一个人身体、心理、精神在某一个时间点上适应了外界环境时的暂时平衡状态,它受到来自个体内外的各种保护因素和危险因素的联合影响。危险生活事件与保护因素的交互作用决定了系统失调是否会发生。随着个体生活空间的改变,已存在的动态平衡可能被打破,个体会在意识或无意识领域出现一种机能重组。动态模型认为,心理韧性是个体的一种天生潜能,个体在发展过程中具有安全、才能、价值等方面的心理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依赖于来自学校、家庭、社会等外部保护因素,即亲密关系、高期望值和积极参与等。如果外部保护因素获得了满足,那么青少年的发展需要就得到了满足,进而,青少年就会很自然地发展起一些特征,及心理韧性的品质。
三、影响儿童心理韧性的因素分析
儿童心理韧性的形成与发展主要受如下四个因素的影响:
(一)个人能力和人格特质
个人能力包括体质、智力、社交等。人格特质包括自尊、自我效能感、控制感、幽默感等。具有高心理韧性的个体智力水平高,在学术能力和教育成就测验方面要明显好于低心理韧性的个体[3]。另外,高心理韧性的个体一般具有良好的健康史、吸引人的外表和运动能力。能够引起主要监护人积极关注的气质也能预测心理韧性。特质类因素还包括控制感、完整的自我价值意识、积极自尊、自信、自我效能感、自主与自我依赖。
(二)支持系统
支持系统涉及个体与他人、社会的关系方面的特征,主要包括家庭支持系统和社会支持系统。家庭支持系统主要是来自父母的鼓励和帮助、亲密的关系、家庭内部的和谐、非责备的态度、物质的支持等。社会支持系统主要是社会经济地位、学校经历等。
(三)情境
情境类因素表现为认知评价技能、问题解决能力和主动面对情境的能力。情境类因素包括对自己的行动能力及行动结果进行现实性评价的能力,还包括明白自己能完成什么的能力和将目标具体化的能力,察觉世界变化的能力,以问题为导向积极应对的能力,思考新情境的能力。灵活、坚定、机智和内部控制点也影响心理韧性。最后,情境类因素还表现在探索新奇、好奇心、探索大自然和创造性上。
(四)个人信念
信念是意志行为的基础,是个体动机目标与其整体长远目标相互的统一,没有信念人们就不会有意志,更不会有积极主动性的行为。这些信念包括:自我知识(self-knowledge)很有价值,并且要不断反省自身和事件;前途光明;善于发现经验中的积极意义;生活很有价值和意义,自己的贡献很有价值;生活要有目的,每个人的生活历程都是独特的,自己的生活保持和谐是很重要的。
四、心理韧性理论对灾区儿童心理研究的启示
(一)注重灾后儿童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
心理韧性培养的首要问题就是发现个体的优势和强势。教育者要引导儿童积极的调控、整合自身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等素质,不断深入认识自我、建设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使儿童产生自信心、成就感等积极心理体验,进而发现自身的优势和强势,并通过发展自身的优势和强势,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并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社会的认可。最终形成一种良性循环,这对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发展,提升心理韧性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心理韧性培养的第二个问题就是关注儿童的积极品质。发现儿童人格品质中的积极因素有利于提升儿童应对困境的能力,例如有耐力、有恒心、勇敢、乐观等这些积极品质可以帮助儿童在困难面前不退缩、不气馁,在挫折面前不放弃、不抛弃,以豁达乐观的态度迎接生活的挑战与历练。同时具备了乐观、坚韧、力量等积极的人格品质可以使儿童更有信心和勇气。
(二)积极调动灾区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
根据心理韧性动态模型,学校可以通过营造和谐友爱的人际关系来提高儿童的心理韧性。这种人际关系的基础是教育者要有提高儿童心理韧性的积极态度。教育者通过提供和塑造三类保护因素(即亲密关系、高期望值和积极参与)来缓解负性事件的影响,并通过满足他们在安全、爱、归属、尊敬、权力、成就和学习方面的基本需要来使他们获得积极发展,同时,学校为儿童提供机会来发挥其技能和才华也会提高儿童的心理韧性。
教师应该让儿童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自主做出选择、独立解决问题、与别人合作、参加公益活动等,让他们多参与学校的日常事务[3]。心理韧性研究的一个重要发现就是成功发展和适应能力并不一定需要系统规范的训练方法,更重要的是人际关系、信念、期望和分享等深层次的东西,学校应该积极营造亲密关系的氛围,既包括教师与学生之间,也包括学生与学生、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家庭成员对他们表现出一种无私的爱,当他们做了错事进行惩罚的时候不要轻视、伤害或否定他们,可以通过取消其在某些方面的特权等方式让他们懂得,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培养他们良好的日常行为规范;当他们在某些方面取得一些成就或表现良好时要及时鼓励;鼓励他们自己去尝试或完成一些事情,成人在必要的情况下才提供帮助;教他们学会怎样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情感,鼓励他们大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体验,并使他们懂得体会别人的喜、怒、哀、乐;鼓励他们自己去面对挫折,通过一些鼓励或信任的话语来加强他们对自己的问题解决能力的信心。
参考文献
[1]胡月琴,甘怡群.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的编制和效度验证[J].心理科学,2008,40(8):902-912.
[2]李海垒,张文新.心理韧性研究综述[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51(3):149-152.
[3]李海垒.受欺负儿童的心理韧性与抑郁、焦虑的关系[J].硕士论文,2006.
[4]刘金华.儿童发展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252-288.
[5]于肖楠,张建新.韧性(resilience)——在压力下复原和成长的心理机制[J].心理科学进展,2005,13 (5):658-665.
[6]黄希庭.人格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78-82.
[7]曾守锤,李其维.儿童心理弹性发展的研究综述[J].心理科学,2003,26:1091-1094.
[8]席居哲,桑标.心理弹性研究综述[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4):314-318.
【注释】
[1]陈红艳,女,1979年生,甘肃兰州人,心理学硕士,教育科学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心理发展与社会认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