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辅导员工作是课堂教学教育的延伸
马克思曾经说过:人不是一件东西,他是一个置身于不断发展过程中的生命体,在生命的每一时刻,他都正在成为,却又永远尚未成为他能够成为的那个人。这就是说,人总是处在经常变化发展之中的。加强对人的教育、引导,自然也就成为一种必然的社会现象。这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结果,也是社会文明进一步发展的必然和需要。加强对青年大学生的教育、引导,不仅是他们自身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大学生作为青年中的一个知识层次比较高、善于理性思考的特殊群体,他们生活在大学校园,既有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又有系统的课堂教育,这对他们来说,是最好的成才、成长的环境条件。但是,大学生处在这样良好的成长环境,却由于心理和生理发展的转折时期的原因,年轻聪明的优势和年轻盲从的缺点,都必然的集于一身。这种矛盾现象,客观上决定了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和引导。生活就是教育,没有生活就没有教育。学校的一切活动都是教育。学校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学生教育培养成为有益于民族、有益于国家的“四有”新人。学校的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是系统的、有计划的、有组织的一种教育、引导形式,它是通过任课老师与大学生面对面的形式,向大学生传递知识、传授技能的活动,是学校一切教育活动中最重要的渠道,它在大学生的认知能力、技能水平提高等方面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大学生接受的课堂教育客观上又存在着一定的片面性,而要把课堂教育的成果转化成大学生现实的思想认识、行为方式等,则需要社会化的活动——辅导员老师的教育、引导和指导这一重要环节,而这个环节恰恰是课堂教学教育的延伸,也正是辅导员工作之所在。辅导员工作的延伸性教育活动,就是通过自己的引导、指导、帮助和支持等一系列的服务活动,把各(课)科教育带有的片面零星的甚至不连贯的思想教育成果连接起来,融会到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之中去。在这个育人过程中,辅导员要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去说服、教育和引导学生,把各种外在的信息、知识、道德转化为大学生自身自觉的行为,这是一个复杂的育人工作,也是辅导员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体现。辅导员的教育、引导、指导工作在人们看似琐碎、繁杂的活动中起着这种延伸和拓展的作用、功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