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与素质教育的目标契合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旨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培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普遍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本身即是以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着力点的。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涉及的内容,无论是思想教育,还是志愿服务、科技文化活动,都紧紧围绕着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这个中心,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目标是在素质教育这一大背景下提出和建立的。
与此同时,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目标的实现对实现素质教育目标将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本身就是服务于素质教育的。素质教育是一项大的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高校团组织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力量,实施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高校共青团服务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举措和有形载体。
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对素质教育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计划的实施在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方面将发挥巨大作用。
1.让大学生学会求知
求知是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之一,在某种意义上也是素质教育的首要目标。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指出:科学技术的时代意味着知识在不断地变革,革新在不断地进行。
教育应较少地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该更努力地追求获得知识的方法,即学会如何学习。在这个高新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世纪,信息高速公路的逐步开通将把世界引入信息化时代,每一位大学生面对的是呈爆炸式增长的海量知识,可以说知识信息无所不在、无所不包。我们犹如生活在浩无边际的知识海洋中,仅凭在学校学习的知识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和时代的需要。那么,如何才能“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舟”呢?只有不断学习、终身学习才能确保自己的生存和发展。世界终身学习促进会提出:终身学习是21世纪的生存概念。如果说在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状态下,不学习可以依靠自己的手艺生活,那么在现代社会中,不会学习就意味着落伍和被淘汰,就意味着在21世纪难以生存。
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蔡元培先生曾经说过:“大学的学生并不是熬资格,也不是硬记教员讲义,而是在教员指导下自动的研究学问的。”作为即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活跃力量的大学生,更应该养成善于学习、善于思考的习惯并且要懂得如何学习,拓宽学习面,充分利用好书籍、网络和人文、社会实践等各种良好的学习机会。合格的大学生应当掌握认识世界的工具,应当具有对新事物学习与认知能力,应当掌握改造世界的知识。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是大学素质教育中“第二课堂”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掌握和深化在“第一课堂”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这一作用尤其体现在学术科技与创新创业上。
科技创新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创新能力是指一个人或一个集体产生新思想、新事物和创造新体制的能力,如发现新现象,发明新技术,提出新概念和新理论,制定新计划,设计新方案,开发新产品和新工艺,创造新作品等。在科技创新中,学生能够提出自己感兴趣的课题进行研究,并且这种研究能够得到专业导师的指导,也正是在这种指导下,学生逐渐地形成了独立科研的能力,并且这种能力可以很好地与年轻人所固有的想象力与创造激情联系在一起。
2.让大学生学会做事
认知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实践,这是素质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实施的目标。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学生学会做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无论在社团活动还是在社会实践中,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实施必定能够更加增进学生的做事能力。
学生通过自己创建、经营社团,参与社团活动来达到能力的自我完善与素质的全面提高,不同的社团发展学生不同的能力,培养学生不同的兴趣,社团活动是提高综合素质的重要形式。
就社团对学生做事能力的培养来讲,社团能够培养学生以下诸方面的能力:第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促进成员间的互相了解、互助合作,秉持共同的理念,发挥个人的能力,发挥团队的力量为社会大众服务。第二,学生从事社会服务活动,以正义、友爱、关怀的心与行动参与进来,对促进社会和谐,使青年增长才干都具有重要意义。第三,使学生在服务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如何面对问题,发挥团队力量,共同研究解决之道,并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的变迁及社会的需要。第四,通过服务活动过程中获得的专业能力,通过与社会上阶层团体的互动,熟悉社会环境、经济发展、国家现行政策。第五,使学生能结合兴趣与所学,发挥个人及团队的能力,建立自信心以面对挑战。
社会实践有利于发展大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发展非智力因素是大学生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从客观上看,社会实践的环境远比校内学习环境要艰苦,但这种艰苦可以使大学生确立自尊、自信、自立的意识,知道关心他人、尊重他人、遵守纪律,从而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这将有力地促使学生丰富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增强道德能力,明显地发展自身的非智力因素。尤其值得注重的是,参与实践、经受磨炼,可以使学生提高面对挫折、摆脱困境、超越障碍的心理能力。凡参与实践、经受磨炼的人,其耐挫折力就强,取得成功的可能性就会大。所以,周恩来同志说过:“逆境是个很好的教员。”
社会实践有利于学生毕业后顺利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学校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让学生走出去,可以使他们接触社会、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也能使他们了解社会、体验人生、加快成熟,懂得人生艰辛、幸福不易,要珍惜机会,珍惜劳动成果;还会使他们养成正确处世和进行社会活动的能力;最后,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甚至能使他们为今后的求职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实践可以积累工作经验,另一方面是因为社会实践也是展示自身综合素质、展示自我才干的极好机会。有了这两方面条件,只要一有机会,幸运便会眷顾。
在一定的知识经验指导下,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活动,在直接经验的基础上才可能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和能力。重要的是,当今社会信息迅猛增长,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只是他们学习、生活乃至将来工作所需知识的一部分,大量的知识要通过各种实践去获得。
3.让大学生学会共同生活
当代社会既是一个竞争的社会又是一个需要合作的社会,学会在竞争与合作之间找到平衡点是大学生学会共同生活的重要前提,也是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体现。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在这一方面也与素质教育的目标相契合,思想道德教育使学生能够树立健康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技能培训则能够使学生掌握处理各种现实复杂关系的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在社会生活中从容面对,应付自如。
思想道德教育所要培养的首要素质是理想信念,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全人类的共同实践,强调实践的主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观念,思想道德教育是将全社会的理想与每一个实践的主体相连,这就使得个人与社会、他人紧密相连,个人价值的实现与社会进步紧密相连。道德教育是思想道德教育的核心,培养个人的德性是道德教育所要达到的目的。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诚实守信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这就指明了道德教育的内容和重点,以此规范人们的行为,使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一致,形成全民族奋进的合力。
纪律教育是道德教育的延续,也是理想和道德得以实现的基础,社会学家涂尔干在其《道德教育》中甚至将之作为道德的一个首要要素。人首先是社会性的动物,而人的欲望又是无穷的,这就决定了一方面个人必定是社会的推进者,另一方面人的欲望的无限扩张又会损伤社会的共同利益。因此,纪律教育就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正如涂尔干说的那样,“所有的纪律都有双重目标:使人的行为有某种常规性,为人们提供各种明确的,同时能限制他们视野的目标。纪律可以强化对习惯的偏好,也可以带来各种限制。纪律既具有规定作用,也具有约束作用,可以对人们关系中任何重现的、持久的东西作出回应”。这就说明了纪律使道德有了常规性,培养了个人对群体的依赖,同时限制了个人的欲望。
4.为了大学生的生存和发展
素质教育归根到底就是为了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一个十分重要的表现是学会生存和发展。在这一方面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为学生提供了较为全面的培养体系,在道德修养、实践能力、创新精神、身心健康、团队精神、协调能力等方面为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学会生存,就是要让学生学会面对挫折、学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为自己争得“一席之地”。科技的进步与社会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的生存环境,改变着人类的生产、生活和生存方式,人们的生活质量空前提高,现在的青少年不再像他们的长辈那样,为求温饱、求生存而孜孜以求地奋斗,因此普遍缺乏艰苦生活的磨炼和忧患意识,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因此,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就要强调培养大学生的协调能力和与人共处的能力,让学生能爱人、能容纳人。
教育学生学习生存和发展,也就是要培养学生适应环境以求生存、改造环境以求发展的能力。要让学生懂得,每个人若要有价值地生存和发展,更有效地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就必须充分发展个性,增强自主性。而这种个性、自主性只有与群体意识、合作意识结合在一起,才能产生能动性、创造性和责任感,也才能在未来社会实现生存和发展的价值。
为了学生的生存和发展,学生素质的培养应当包括六个方面:自律的道德情操、适应性的认知及行为能力、追求卓越的动机、均衡的价值体系、统整的自我规约系统和豁达的人生观。这六方面涉及人生观、价值观念、工作动机、道德观念、行为规范、认知及行为能力诸方面。思想道德教育能够使学生养成“自律的道德情操”,在心理训练中为形成“豁达的人生观”奠定基础;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中,学生能够在不同的环境磨炼下逐步提高自身“适应性的认知及行为能力”。在与社会各阶层的深入接触中,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了解社会,这扩大了学生的社会视野,也为学生建立起“均衡的价值体系”提供了广泛的感性材料;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了极大的激发,这使得他们能够在自身的学习和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地追求卓越,以创新的思维去面对历史和未来;通过一系列系统有效的职业技能培训,学生能够认识到现代社会的精细分工已经不再适合“单兵作战”了,因此,如何在一个系统中定位自身、约束自身就显得尤其重要,而一系列的职业导航将使大学生能够逐渐的建立起“统整的自我规约系统”。这六项素质的培养归根到底就是为了让当代大学生在参与素质拓展计划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从而更加有效地应对未来的挑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