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浅议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和谐构建

浅议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和谐构建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共同的特征,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生活目标。新课标的实施呼唤着和谐课堂。“和谐课堂”教学的提出实质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首要因素。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和谐课堂,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打造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

浅议化学课堂教学中的和谐构建

唐晶晶

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共同的特征,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已成为全社会共同追求的生活目标。党的十七大提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为未来教育发展奠定了基本价值和方向。和谐不但是社会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更是课堂教学的追求!随着新课程改革深入的推进,广大教师已充分认识到,要贯彻落实新课标的理念,必须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让教师“沉”下去,让学生“浮”上来,尊重学生个性,开放课堂教学,注重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从这一点上看,和谐的理念和新课标的理念是一致的。新课标的实施呼唤着和谐课堂。那么,什么是和谐课堂教学呢?和谐课堂教学就是在教学活动中,坚持以学生为本,力求使教学过程诸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协调合作,共同发展,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自学能力,使学生的基本素质和个性品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的发展。“和谐课堂”教学的提出实质上是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名中学化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积极、乐观向上、高度负责的态度去感染学生,创建良好的课堂情感氛围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笔者一直把和谐的理念贯穿于化学课堂教学过程,努力创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以此促进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那么,在教学中,应该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呢?笔者认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和谐

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是构建和谐课堂教学氛围的首要因素。古人云:“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化学教师对学生的情感会直接影响到学生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要投入极高的热情,真诚的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随时表达自己的关爱之心,无形中就会拉近师生关系,增强教师的亲和力,学生对你的喜爱、崇拜会很快转移到你所教的化学科目中去,学习兴趣大为提高,从而愉快接受教师的教诲,并努力将教诲转化为行动,从而实现教师的期望。反之,如果你不关心热爱学生,或者学生对教师有反感,学生就会产生厌学的逆反心理,筑起高高的心理屏障,逐渐失去了对该学科的学习欲望,这对教学相当不利。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关心、鼓励、唤醒、鼓舞。”因此,作为主导方的教师要善于培养这种情感,注意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形成融洽,和谐的学习气氛,从而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当然,在教学过程中,还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一碗水端平,应给予差生更多的鼓励,重视学生潜能的发掘。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要让学生在与教师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因此,我们每一名教师都应该真心地走进学生,平等而理解地对待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构建融洽、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也只有在这种师生关系下,才会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高效教育。

除此之外,要想达到师生关系的和谐,还要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专业素养,用教师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如何使学生亲近你、喜欢你,教师的个人素质是关键,现在的学生“见识多,知识面广”,教师要在教育活动中始终处于不败之地,必须注意知识的及时更新。“腹有诗书气自华”,教师只有勤于学习,善于积累,才能够“博学多才”,教师的非凡气质,博学多才自然会成为感染、教育学生的魅力之所在。当然我们每一位教师都不可能是全面的,但我们可以努力去完善每一个方面,哪怕就只有一个方面,我们都可以去充分发挥它的作用。

二、教学手段和教学内容的和谐

教师要依据教学内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并借助实验、挂图、模型、多媒体等多种教学手段创设情景,从而达到与教学内容的和谐。

1.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教学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不仅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激发了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想象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学科的这一特点,认真做好每一个实验。千姿百态、层出不穷的化学实验现象,不仅能使学生产生赏心悦目的美感,而且提供了充足的感性材料,启发了学生思维,创设了良好的教学环境,从而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情趣,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在课堂上若能巧妙地安排一些简单、色彩强烈、变化明快的小实验,定能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过氧化钠的化学性质时,用“滴水生火”“吹气生火”的小魔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水能灭火、CO2也能灭火,这是学生熟悉的生活常识,可是当向包着Na2 O2的脱脂棉滴水、吹气时,脱脂棉却燃烧起来,这时,许多问题就会立即出现在学生的头脑中:“脱脂棉为什么会燃烧?”“生成了什么物质?”这样,通过实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依循科学的方法自主地进行探究,从中获取新知识。

在教学中,仅完成课本中演示实验还不够,还必须创造条件,改进、完善和补充一些实验,尽可能地将一些验证性实验变为趣味性实验,使学生寓知于乐,以趣激学。引领同学们积极投身实践活动,满足学生的求知欲,使其在“做中学”的自主探究中享受发现的快乐。

2.多媒体。实践证明,充分发挥多媒体优势,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构建和谐课堂,是大幅度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也是打造和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能有效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问题,能向学生提供当时、当地无法看见和看清的事物、现象和过程。给出的信息具有生动、形象、感染力强的特点,它可不受微观、宏观的限制,既能帮助学生认识微观粒子的内部结构和发生变化的实质,又可以把庞大的化工生产全貌、生产流程详尽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对一些抽象知识形象化,视觉化,学生会更积极和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学得主动、学得和谐,提高了课堂效率。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课堂教学都运用多媒体进行。我们不能片面地把运用多媒体看成是提高教学效果的灵丹妙药,而忽视一些传统的教学手段,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教学效果反而不佳。在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只有使多媒体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机结合,达到和谐统一,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的功效,才能有助于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3.直观教具。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它研究的是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以及变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遇到理论性较强,难以理解的内容,充分利用书中的插图和彩图,自制模具会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图和模型,形象、生动、简洁、直观,是攻克知识难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材料。如在学习有机物及晶体的结构和性质时,同学们觉得很抽象,难以理解,因为原子、分子都是非常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用球棍做出模型展现给学生看,结构形象生动,更能加深学生对原子、分子的存在及空间排列的理解。

三、课内教学和课外延伸的和谐

化学本身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科学,它与自然现象以及工农业生产、日常生活等都是紧密相连的,在化学教学中,要注意多联系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要经常从身边的事例入手,引导学生应用知识于实际,让学生感到学习化学是生动有趣的,化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从而提高他们学习化学的兴趣。例如在讲气体的溶解度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时,让学生思考:打开汽水瓶盖为什么有大量气泡产生?将汽水喝进胃里为什么会打嗝?在讲胶体的时候,让学生思考:豆腐是怎样做成的,为什么会在江河入海口处会形成三角洲?又如在讲水合物知识的应用时可介绍用无水硫酸铜来检验酒精中是否有水分;讲常见盐时,介绍发馒头、烤面包需用到小苏打;讲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酸时,介绍酸雨的形成及其危害;讲燃烧时,介绍防火及灭火的有关知识;另外穿插每天从电视、网络或报刊等传媒上有关化学的知识,如发生“瓦斯”爆炸,让学生时刻铭记注意安全生产等。这些信息,能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化学,生活离不开化学,这样既减少了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压抑感”和“枯燥感”,又使所形成的知识易于掌握、融会贯通,而且学生会觉得化学知识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因此学习兴趣特别浓,课堂教学气氛十分活跃,真正做到了课内、课外的和谐,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这就对授课的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博览群书,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充分把教材与科研中的逸闻趣事、化学科学史故事,人口、资源、环境等内容进行有机的整合在一起。激发学生强烈的关爱化学之情,关心环境、资源之情。

为了进一步调动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启迪化学思维、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除了抓好课堂45分钟外,还要注意课内与课外的衔接,组织学生开展家庭小实验活动,如学习乙醇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在家自制米酒,学习晶体时让学生用红萝卜和牙签自制晶体模型,在学习酸雨时,让学生课外去采集雨水进行测定PH值,这样不仅让学生学到了知识,还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使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更加和谐,促进了课堂教学。

四、教与学的和谐

教学,就是教师的教,学生的学。填鸭式的教学方法不再适应时代发展,深化新课改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才是时代需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心理素质的研究,不断改进教学方法,经常注意培养学生灵活多样的学习方法和正确的学习习惯,遇到问题要多问几个为什么,大胆提出不同意见,给学生较大的主动权和自由度,引导他们活学,让他们开阔思路,有所创新,有所进步,达到教法与学法的和谐。实践证明,多样而灵活的教学方法是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最直接的因素,可以体现在:

1.精炼有趣的课堂导入。俗话说:“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课堂导入可使学生在上课伊始就对本节课产生良好的心理期待。在化学教学中,结合化学学科特点,可以设计适合不同内容的多种导课方式,从一句话、一个实验、一个故事、一个生活小常识、一个社会问题、一种常见的现象开始,从衣、食、住、行开始,从学生的生活开始。让学生从教师的导言中就对本节课产生浓厚的兴趣,形成愉悦的心理环境,使学生以良好的心态去接受新知识。

2.科学的教学方法。化学本身是一门自然科学,在教学中,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使用更多的实验现象,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化学实验,要求学生认真观察、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解决问题,让学生自己体会学习中的“酸、甜、苦、辣”,让学生探索化学规律,用自己的思维去理解知识内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愉快地接受知识,健全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用教师的个人魅力吸引学生。教师讲课时的语言、气质直接作用于学生感觉和知觉,从而对学生的课堂心理环境造成直接的影响:亲切、诙谐、富有激情的语言能吸引学生,感染学生,使课堂变得和谐、活泼;简练、富有哲理和逻辑的语言能启迪学生,使课堂变得生动而充满思想。在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利用有声和无声的体态语言来提高教学的感染力;教师的情绪和态度都要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而变化,使师生的情感得到更好的交流和传递,做到情在境中,去灵活驾驭课堂,及时反馈信息于学生,达到教与学的和谐心理,关注每一位学生,创造其乐融融的课堂心理环境,以提高整体的教学效率。

4.给学生提供展露才华的天地。这是促进学生发展,构建和谐教学的关键。给学生提供展示自我的舞台,可以通过化学竞赛、化学谜语竞猜、知识抢答、课外考察等多种形式组织学生开展各项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成功与创造的快乐。

总之,和谐教育是现代教育的体现,和谐课堂是我们追求的境界,努力构建和谐型课堂,促进学生全面成长,健康发展,是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化学教学策略的新选择,也是广大化学教师应在教学中努力达成的。在化学教学中,只有师生共同努力、以人为本,才能把我们的课堂真正打造成一个和谐的课堂。

(原载2009年《九江教育》第3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