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重视“一题多变”的复习方法

重视“一题多变”的复习方法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以“一题多变”的方法结合常见的题型及考点,举一反三,往往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题型讲评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尤为密切,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综上所述,在习题讲评时应“借题发挥”,将相关知识通过一连串的问题链接起来,并适当延伸、拓展,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便能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复习的效率。

重视“一题多变”的复习方法

况淼滚

题型讲评是高三生物复习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复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手段之一,有利于学生将已学过的基本概念、定律、规律应用于实践,以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堂好的习题讲评课,教师不能仅就题论题、解析疑难,甚至对答案;而应精心准备,突出重点、难点,借助有代表性的典题,认真分析,归纳和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并结合图文、图表,从不同角度、层次来设置问题。以“一题多变”的方法结合常见的题型及考点,举一反三,往往能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还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一、精选例题,启迪思维

题型讲评不在数量而在质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和难点,与生产实践的联系尤为密切,历来是高考命题的热点。这方面题型颇多,教师不妨结合一两个典型例题来展开分析。下面笔者就以1999年广东高考题为例:

例题:(1999年广东题)将某种绿色植物的叶片,放在特定的实验装置中,研究在10℃和20℃的温度下,分别置于5000勒克斯、20000勒克斯光照和黑暗条件下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结果如下图所示:

img234

(1)该叶片的呼吸速率在20℃下是10℃下的__倍。

(2)该叶片在10℃、50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每小时光合作用所产生的氧气量是__(mg/h)

(3)该叶片在20℃、20000勒克斯的光照条件下,如果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机物都是葡萄糖,每小时产生的葡萄糖为__mg。

[解析]本题是定量考查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生理过程,有一定难度。首先要求学生理解用氧气释放量和二氧化碳吸收量反映光合作用,并非真实光合作用,真实光合作用=表观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由于细胞呼吸消耗氧气的速率和净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速率之和。如能结合下图分析,更能形象直观地反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如图:

img235

图3 叶肉细胞

m表示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O2速率

m1表示细胞呼吸消耗O2速率

m2表示释放O2速率

据图1不难看出,20℃时的耗氧速率是10℃时的3倍。当光照强度为5000lx、温度为10℃时,m1= 0.5mg/h,m2= 6mg/h,所以m= m1+ m2= 4mg/h。当光照强度在20000lx、温度为20℃时,m1= 1.5mg/h,m2= 6mg/h,所以m=7.5mg/h。

据6CO2+ 12H2 O→C6 H12 O6+ 6O2+ 6H2 O关系式

img236

[参考答案](1)3倍 (2)4mg/h (3)7.03mg/h

二、图文转换,从不同角度设置问题

若将上述原题图1、2转变为一个以光照强度为横坐标、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以O2的释放速率和吸收速率表示)为纵坐标的图示,应怎样绘制?先可让学生自己绘图,同时老师在黑板上绘出如下图示,然后再分析作图方法:

img237

图1

分析:首先确定光照强度为零时,10℃和20℃的耗氧速率(即呼吸速率)。B1和B2点;然后再确定光照度为5Klx时,10℃和20℃下的氧气释放速率,A1和A2点;联结A1 B1交x轴为O1点,联结A2 B2交x轴为O2点,并向上延伸曲线。再绘出20Klx,10℃和20℃时所对应的C1点和C2点,过C1、C2点作x轴的平行线,相交A1 B1的延长线为D1点,和A2 B2延长线相交为D2点,得出图4。

结合上述图示提出以下问题:

①图中O1和O2点表示什么含义?

②D1和D2所对应的光照强度又表示什么?

③计算5Klx,10℃和20℃时的光合速率,这一结果说明了什么?

④为什么在5Klx,10℃时净光合速率反而高于20℃时?这有何实际意义?经过学生的一番酝酿,作出如下分析:

(1)O1和O2点为光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补偿了细胞呼吸的消耗,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

(2)D1和D2所对应光照强度为光饱和点,即光合速率最高时所对应的最低光照强度,形成的原因主要是:一方面由于叶绿体中光合色素的量有限或光反应来不及利用过多的光能;另一方面是由于CO2的固定和还原速率较慢,难以快速地消耗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

(3)据题意可知,5Klx,10℃时,m= m1+ m2= 3.5+ 0.5= 4mg/h;5Klx,20℃时,m= m1+ m2=2.5+ 2.5=4mg/h。

img238

图5

故5Klx,10℃和20℃时光合速率相等,这与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光合速率增加是否相矛盾?显然不是,由于光照较弱,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过少,限制了C3的还原,此时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并非温度,而光照强度,如图5图示:当光照强度小于P点所对应的光照强度时,光照强度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而当光照强度为D点时,则温度是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

(4)至于5Klx,10℃时净光合速率反而高于20℃时的原因是:此时总光合速率相同,都为4g/h(O2产生速率),但由于温度为20℃时,细胞呼吸消耗氧气速率为10℃时的3倍,故净光合速率在10℃时自然更高。联系农业生产实际提出:温室作物若遇连续阴雨天气(即光照较弱),应采取何种措施对增产更有利呢?学生自然明白适宜降低温度,通过抑制呼吸、减少有机物消耗,利于增产。

综上所述,在习题讲评时应“借题发挥”,将相关知识通过一连串的问题链接起来,并适当延伸、拓展,师生共同分析、探讨,便能扩大学生的思维空间,提高复习的效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