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教学工作会议主题报告与时俱进 再铸辉煌
(2004年7月)
第一部分
我校恢复建校25周年教学工作回顾
一、恢复建校25周年历史回顾
陕西银行学校的前身是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区银行学校,筹建于1950年,后来由于客观原因,多次挪并,到“文革”时期,学校曾一度停办。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在上级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1978年重新筹建,1979年正式招生。回顾恢复建校以来的20多年发展历程,学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也可称之为学校的初创时期。大致为13年(1979~1992年),当时学校仅招收高中毕业生,虽然办学条件极为简陋,但由于招生分配的计划管理体制,加之社会经济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对人才需求旺盛,当时的主导思想也是“多出人才,快出人才”,社会缺乏对诸如人才培养目标、毕业生社会适应性等的深入研究,整个教学管理活动简单划一,教学工作的重心放在完成教学任务上,对教学改革没有硬性要求。第二阶段基本上属于巩固时期(1992~2000年)。在这期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整个国家的经济在经历了两年的调整之后,呈快速上升趋势,新的金融机构的不断设立,对人才的需求旺盛。但隐忧也不断凸现,表现为社会对人才需求结构正逐步发生变化。从全国银行学校的发展状况看,针对相当一部分学校因招生数量萎缩而形成的困境,总行提出了要逐步形成多形式、多层次的办学格局,其侧重点仍是要确保学校的规模和办学效益,同时撤并了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学校,逐步形成了一省一校的格局。陕西银行学校由于起步晚,基建时间过长,已错过历史上的最佳发展期,加之学生就业体制的变化,1996年以后高中专社招班停止招生,由于对学校发展存在的危机和挑战缺乏足够的认识,再加上学校发展的自主性不强,所以各项工作包括教学工作一度徘徊不前。真正对学校危机的认识是1999年底国务院决定调整国务院所属部委办学体制,学校下划地方管理之后,相信每一个学校都经历了阵痛,对每一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触动。而目前,对于学校发展的深入思考及教革工作的全面探究则是社会大背景下的必然,也是对职业教育规律的认识的回归。
二、25年来教学工作中取得的成绩
我校的发展有先天不足的缺点,但得益于一大批甘于奉献,具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和懂教育规律的师资的弥补,他们以其创造性的劳动,为学校发展奠定了基础,主要表现在:
(一)安贫乐道,甘于奉献
银行学校建校初期,仅20余人,借居于外单位的一幢小楼,每年只能招收一个教学班,新校址确立后,学生在工棚里上课,条件极为艰苦。当时的师资,有文革后归队的教师,也有长期在银行一线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没有教材自己编写,没有教具自己制作,把自己全部的心血都奉献给了学生和党的教育事业。银行学校早期就读的学生,在广大教师这种精神的感召下,发奋学习专业知识,理论基础扎实,达到了“应知、应会”。如今,早期毕业的大部分学生都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老一辈教师的这种安贫乐道、甘于奉献的精神,在今天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注重学生培养质量
在学校发展的第一阶段,学校始终把提高教学质量放在首位,在当时的条件下提出:质量高一要看全面发展,二要看传授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三要看教学工作各环节符合质量要求。在这种思想指导下,提出在教学中要坚持两个结合,即加强基础知识、发展智力与搞好思想教育相结合,课内与课外相结合,使培养的学生基本素质过硬,能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事实证明,这种定位符合当时的实际情况。
(三)努力提高教学水平
由于“文革”的影响,加之学校十几年中断办学这一硬伤,恢复建校后,面对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原有的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教学需要。在此情况下,我们广大教师不等不靠,积极探索教改新路,创造了许多值得推广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涌现了一批爱岗敬业的教学能手。
(四)积极开展教科研工作
在学校发展的初期阶段,许多课程不是无教材,就是教材内容陈旧,为了确保教学质量,几乎每一位教师都参与编写教材和其他教辅资料,教科研风气浓郁。粗略统计,全校共出版编印各种教材、大纲、参考资料100余种,参加协作区组织编写印发统编教材14种,其中有13种由我校教师任编写组长、主编或副主编。许多教师在职教类刊物及专业学术类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截止2003年底,全校教师公开发表各种论文70余篇,其中有30余篇获各级各类奖励。值得一提的还有2003年我校科研工作有了新的突破,有十几位教职工共同参与研究的三项职教科研课题和一项省级专业科研课题已被批准立项。沟通是学习新知识最直接的途径,我校教师在许多教学经验交流会上主动提供自己的教学经验,并虚心学习他人的长处。通过一系列教科研活动的开展,促进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的提高,一些教师也成为省内有名的专家,同时也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多年来,我校有多人获省、市、区级先进教育工作者、职业教育先进个人、优秀教师、先进会计等光荣称号。学校近三年来多次获省教育厅、市教育局“职教先进单位奖”,为职教界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学校办学水平与办学质量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学校在职教界的影响不断扩大。
在银行学校艰辛的创业过程中,我们的教职工将自己最美好的时光奉献给了银行学校,奉献给了祖国的教育事业,为我国的职业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光辉事迹将载入银行学校的史册,他们的创业精神将激励我们不断前进。
三、25年来各专业建设的有关情况
陕西银行学校1978年恢复建校后,一直隶属于中国人民银行,是人民银行在陕西唯一一所中等专业学校,同时也是国家培养金融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金融专业在1979年建校时,是我校唯一的专业,时至今日也始终是我校的重点建设专业。二十多年来,我们坚持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办学思想,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发挥自身优势,注重金融专业的特色教育(如珠算、点钞、计算器翻打传票等技能培训),1992年建立模拟银行及珠算定级站,实践证明这些教学设施及教学环节对培养学生金融业务操作能力大有益处。多年来,学校注重金融师资队伍培养与建设,学校共有教师52人,其中30人承担金融专业相关课程教学,90%的专业教师为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中、高级职称,目前,基本形成知识结构合理,年龄层次合适的金融专业教师梯队,铸就了一批业务骨干,积累了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20多年来,在我省金融行业树立了良好的声誉,形成显著的专业特色和优势。随着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过专过窄的专业设置已不能满足用人单位需求。我校领导和广大教师认真分析形势,及时转变观念,顺应时代的要求,重新整合资源,拓宽专业设置,确立以“大金融”专业为龙头,辐射财经相关专业的发展战略,并开展多层次办学。我校1993年起开设财会专业,1999年增设会计电算化专业,今年又增设计算机应用、财经文秘、市场营销等专业,其中金融专业和财会专业已申报省级示范专业。目前,我校已形成面向社会需求的多专业多层次办学格局,办学层次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全日制)、职业高中、函授中专、联办中专、联办高职、电大开放教育专科和本科以及短期培训。
随着近几年教育管理体制的变革,银行学校归口省教育厅管理,转制以来,学校坚持“高举改革大旗,与时俱进,切实抓好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内涵的发展,努力提高教育质量,再铸银校辉煌。”的办学目标,秉承“发展职业教育,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学校的办学方向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转制以来我校广大教师积极探索职业教育新路,教改积极性高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校召开了首届教学工作会议。
第二部分
职业教育的历史沿革及我校目前的发展状况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历史沿革
(一)我国职业教育的起源与发展
现代职业教育是在师徒传习制度基础上为适应工业大生产需要而产生的教育类型,源于较早发生工业革命的欧洲国家。
清朝末年,各种力量为农、工、商、矿等事业所举办的实业学堂通称实业教育。我国学者一般把实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早期阶段进行研究,从而普遍认为中国的职业教育发轫于1866年由左宗棠奏请并于1867年1月开学的福州马尾船政学堂。在20世纪最初的20年里,我国机器工业规模的较快增长是促使实业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动因,1925年,全国职业学校数从1921年的842所猛增到1548所,达到了新中国建立以前的最高峰。然而由于内外因素的阻滞,职业教育又迅速沉寂,到1929年,全国职业学校仅存194所。总之,半个多世纪中,虽然有黄炎培、张謇、蔡元培、陶行知、陈嘉庚等一批职业教育先驱,为中国职业教育思想的传播和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做出了卓越的理论贡献,并有过丰富的教育实践,但由于社会环境过于恶劣,难有大的建树。截至1949年,全国仅有中等职业学校564所,学生77095人。
新中国建立以后,翻天覆地的社会变革和突飞猛进的经济建设,强烈带动教育的全面改革和发展,其中中等专业教育和技工教育获得空前发展,并明确成为新中国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1950~1965年间,虽有大起大落的波折,但总趋势是迅速发展的。“文革”期间,全国各类职业教育遭受空前浩劫,学校停办,校舍被占,队伍失散,思想大乱。1969年,技工学校几乎被摧残,中等技术学校的在校生数只剩3.2万人。
1982年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特别提到要“加强中等职业教育”的问题;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系统地做出了“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指示。1986年、1991年、1996年分别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1991年国务院发出《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决定》,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正式颁布实行。
1980~2000年间,全国普通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未含成人学校)招生总数、在校生总数和专任教师总数分别增长2.79倍、5.43倍和2.7倍。
20世纪末期,国家要求所有高等专科学校和成人高等学校都与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一样,培养“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从而把这些院校实施的教育统称为“高职高专教育”。截止2000年,全国此类教育的各项数量指标占整个高等教育的比例都超过50%。
(二)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劣势和存在的问题
现代职业教育引入我国已经130多年了,其发端比普通教育还早。但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发展纲要》中明确提出:“职业技术教育是发展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业化和生产社会化的重要支柱,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地区应以发展初中后职业技术教育为重点”。教育部1998年12月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中也提出:“全国高中阶段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之间应保持现有比例(约为55:45左右——笔者注),努力达到中国教育发展纲要提出的目标。”然而10多年来,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走的却是一条上升——下降——恢复的曲折道路,由表1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变化。
表1 1990~2003年全国高中阶段在校生情况一览表
为什么在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大力倡导职业教育,并视之为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情况下,中等职业教育却从90年代后期开始严重下滑,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政府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并未落到实处
近年来,政府确实不断强调职业教育的重要性,甚至还颁布了相关的法律,但遗憾的是并未落到实处。一些地方政府认为发展经济才是硬道理,于是在对待经济与教育的关系上,热衷于上项目,搞建设,对物的投入太多,对人的投入远远不够,甚至把职业教育视之为与经济发展争饭吃的“累赘和包袱”。因为在许多政府官员,包括部分教育决策人员的潜意识中,职业教育仍然是低于普通教育的次等教育,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因此,在教育规划中,职业教育往往仅成为调节普通教育生源盈亏的缓冲系统,在招生和经费投入政策中,把职业教育放在保证普通教育需要之余的次要地位。河北某县职教中心,县政府每年应拨付的40万经费不仅不给,还从职教中心极有限的办学收入中拿走10万。职业教育对教学,实践设备的要求非常高,这就需要大量的教育经费,而我国政府在对职业教育拨款的时候采取的是与普通教育“一视同仁”的做法,职校生与同级普校生的人均教学经费相差无几(而国外政府对职校生的拨款则是同级普校生的2~3倍,1997年,德国中小学生生均经费8584马克,而职校学生生均经费却是2万多马克),近年来更是呈现下滑的态势。如2000年至2002年,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由2085.7亿元增加到3114.24亿元,年均递增21%,呈现较大幅度的上升趋势,而中等职业教育财政预算内投入2002年为197.7亿元,比上年的187.6亿元仅增长5.4%,远低于全国财政预算内教育拨款的增长幅度,且占比由2001年的7.27%下降到6.35%。经费投入的不足,反映的是认识上的误区。
2.封建社会中形成的精英教育思想根深蒂固
在我国几千年的封建社会中,教育普及程度很低,教育只能面向少数人,实施精英教育。在长期的精英教育制度下,逐步形成了鄙薄劳动、轻视实践、排斥大众的思想观念,并成为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虽然时至今日,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也达到了大众化水平,可是精英教育的传统思想依然存在,甚至还是我国教育系统当前的主流思潮。精英教育的主要特点是关注少数精英的培养,以单一的学术标准评价所有的学习者,选拔出少数,淘汰掉多数。而职业教育思想则是要实现“学校无不用之成才,社会无不学之执业,国无不教之民,民无不乐之生”的目标。职业教育的实施过程也会有先进与落后之分,决不限制任何人的个性发展而必有益于个性发展,因此它不排斥精英的培养,但不强调选拔和淘汰,而致力于人人“学会”,人人成功。这恰恰与传统的精英教育理念相悖,于是常常被认为是不正规的、低水平的教育而容易受到不公平对待。我国封建教育制度持续时间特别久远,传统教育思想中如“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等许多精华被束之高阁,而“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封建思想却影响犹深,在这种思想文化指导下制定的教育制度、教育法规和教育政策,阻碍着面向大众而又崇尚实务的职业教育的发展。这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步履之艰难,远甚于普通教育”的历史原因。
3.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短期内难以消除
如前所述,职业教育在我国的发展极为艰难,时至今日,它发展的基础仍很脆弱,对它的研究和认识还很不够,再加上近些年各种因素的影响,因而在社会公众的眼中,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的地位和声誉远逊于普通教育,是失败者的教育”,“落榜生的教育”,甚至中等职业学校自己也这样认为。有的学校作招生宣传时居然使用了这样的广告词:“给孩子一个学上吧”。这种偏见使人们漠视学生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能力、特长甚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只要可能就一味地沿着普通教育的路朝下走,这反过来又进一步强化了社会公众对职业教育的偏见,形成了恶性循环。也使得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与同层次普通学校的学生相比,有着难以克服的自卑心理,这必然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热情。到现在为止,这种偏见仍然是我国社会包括教育系统的主流思潮,改变这种偏见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4.大学扩招拉动“普高热”持续升温
从1999年开始,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进入发展的快车道。由表2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变化。
表2 1998~2003年全国普通高等教育招生情况一览表
大学的迅速扩招使普通高中教育备受青睐,社会上有了“考高中比考大学都难”的说法,进了高中尤其是重点高中,就意味着一只脚跨进了大学的校门(2003年普通高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校的比率已达83.42%)。这使得普高热持续升温,也使得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生源急剧萎缩,且质量下降。
5.人才高消费现象难以遏制且愈演愈烈
近些年,由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城镇下岗职工增加,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涌入城市,使就业领域竞争十分激烈,再加上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社会所提供的就业岗位远远不能满足迅速庞大的毕业生的要求,这使得用人单位不断提高社会招聘对象的学历要求,人才高消费现象不仅难以遏制且愈演愈烈。社会对高学历的追求,必然引导众多初中毕业生选择读普通高中的道路,致使中等职业学校备受冷落。
6.中等职业教育自身先天不足后天失调
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自身所存在的一些问题也是很重要的原因。
(1)研究借鉴不够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在较为封闭的环境下发展,与外界,尤其是西方世界极少沟通和交流,无法借鉴人家的成功经验,以至于走了许多弯路,失去了许多机会。改革开放后,虽然国外的各种思潮被源源不断地介绍进来,成为我国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资源,但今日反思起来,仍研究借鉴的不够,特别是不能结合我国国情,如经济体制转型,经济结构调整,城镇化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再就业工程等,进行前瞻性的,具有指导意义的研究借鉴。以至于近十多年来,职业教育的发展大起大落,政府统筹乏力,资源难以整合,职业教育的学科设置跟不上市场的需要,职业教育改革跟不上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职业教育发展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迄今仍是我国教育体系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2)办学模式陈旧
新中国成立初期,知识本位(亦称学校本位、学科本位,是以着重传授系统的职业知识为目标取向)的苏联模式给中国的职业教育带来了深刻的影响。以中专为例,学校以学科为中心,强调理论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忽视或弱化职业能力的培养,虽然有培养专门人才的长处,但毕业生动手能力差,与职业岗位要求仍有较大距离。经济体制转轨后,这一缺陷越发暴露出来。迄今为止,它仍是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典型模式。它的弊端是容易使职业教育局限于正规的学历教育,升学观念强化而职业意识淡薄;容易作茧自缚,制约自己的发展。而且,高成本的学校模式也遭到世界银行专家的质疑,他们在一份报告中发出“今后20年内,中国应把中等职业教育的比例减少为零”的惊人警示。反观国外,早已越过知识本位,进入能力本位(以重视获得岗位操作能力为目标),素质本位(也称人格本位,以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综合职业素质培养为宗旨)的时代。
“能力本位”(也称企业本位)模式是指以某一职业或职业群所需的知识、技能与态度为目标而设计的课程形态,它以某一社会职业岗位群的需要为目标,在职业分析的基础上,将职业能力分解为若干部分,组成多个模块,进行课程开发和培训,从而使受训者具备从事该职业的能力。能力本位课程取向明显优于学科本位课程取向,但也有不足,它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够用、实用”,忽视了理论知识的系统性,学生缺乏融会贯通的能力,造成学生先天不足,知识面狭窄,影响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素质本位”(也称人格本位)模式以完善劳动者个体人格,提高劳动者个体素质为目标。它认为,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不仅应具有必备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必须具有健康的职业心理和职业伦理,能把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失业视为常态,面对新知识、新技术含量的急剧增加与变化,用终身化的教育思想、积极向上的精神和自主创业的意识,去对待和迎接现实和未来的职业生涯。素质本位并非否认能力本位,它的课程实际上是包括并拓展了能力本位的一种较完善的课程体系。
(3)理论脱离实际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技术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他们都是从事生产、服务、管理第一线职业岗位的实务性人才,占从业人员的绝大多数。然而我们往往沿袭着重虚轻实、重理轻用,重道轻器,重学轻术,以虚为高,以玄为深,以实为低,以用为浅等陋习,热衷于坐而论道。这种认识和习惯在教育领域的长期渗漏,形成了理论脱离实际的痼疾,很不容易改变。多年来,各级职业学校以就业为导向,突出能力培养和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始终没有完全解决。重视实用、注重能力的教学原则常常被批评为违背全面素质教育的狭隘的功利主义。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4)办学质量不高
知识本位+低分学生,使中等职业教育的质量可想而知,它将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弊端成倍放大:既不能使低分学生因知识本位而学到扎实的理论知识,也难以使他们扬长避短掌握谋生的一技之长,更无法使他们克服自卑心理,充满希望地专心学习。北京教科院的一项“公众对首都教育现状的评价与预期调查”报告显示:公众对各级各类教育的满意度状况,中等职业教育的分值最低,质量评价不仅低于学前、普通中小学和高校,甚至不如民办、私立学校。这也难怪中等职业学校会门庭冷落。
(5)办学目标不清
培养学生的主要目标是升学还是就业,亦即把中等职业教育视为“中继性”教育还是“终结性”教育抑或两者兼而有之,始终纠缠不清。这导致普遍按知识本位模式办学且未实行学分制等弹性学制的中等职业学校,在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专业技能课孰轻孰重的问题上难以抉择,顾此失彼,不仅使学校办学方向不清,也很难对更多层面的生源产生吸引力。
(6)轻视职业培训
由于我国中等职业教育还是以学校教育为主,以正规学历教育为主,于是就不可避免地出现这样的状况:正规的职业学校师资力量强却不热衷于搞职业培训,怕麻烦,怕打乱正常的学历教育的教学秩序,而非正规的职业教育机构,大量地从事职业培训,却以盈利为目的,时间短,质量难以保证。使得能够为再就业工程,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大显身手提供服务的职业培训,在正规教育体系中没有正式的地位,这即使大量优质的中等职业教育资源难以为社会的经济发展多做贡献,也使社会难以了解中等职业教育的优势所在,从而制约了它的发展。
(7)学生难于管理
较差的文化基础,难以克服的自卑心理,使中等职业学校的在校生学习热情普遍不高。再加上职业教育毕竟不同于普通教育,与同层次普通教育的在校生相比,职校生多为住校生,课业负担较轻,学习气氛不浓,上进心不强,知识本位的教学要求使许多文化基础很差的学生干脆放弃学习,社会大环境的消极因素又易于影响到他们。于是,职校生的管理就显得很困难,打架、恃强凌弱、吸烟、谈恋爱、上网吧、赌博、建立小帮会、搞校园暴力,不一而足。生源较差的学校害怕学生流失,不敢严管,生源好一些的学校再严管也会出纰漏,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业学校的声誉。
(三)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优势及发展潜力
虽然存在着许多的问题,但是基于以下几点分析,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仍有着广阔的生存和发展空间,有着无法替代的优势。
1.教育水平的现状决定了中等职业教育大有可为
截至2003年,我国初中毛入学率已达92.7%,但是高中毛入学率只有43.8%(宽口径)。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经过近几年的扩招也只有17%(宽口径),与高收入国家50%以上,中等收入国家和世界均值25%左右相比,我们的差距是很大的,但这同时意味着我国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空间也是很大的。56.2%的初中毕业生直接进入就业领域,83%的适龄人口不能接受高等教育,都意味着职业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教育有着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即便若干年后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能达到现在高收入国家的水平,也仍有半数左右的适龄人口没有接受高等教育,随着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市场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全面建立和完善,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或必须接受中等职业教育。
2.中等职业教育的大众性意味着更大的服务空间
我国职业教育先驱黄炎培先生在《实施实业教育要览》一文中说过:“凡用教育方法,使人人获得生活的供给及乐趣,一面尽其对群众之义务,此教育名曰职业教育”。“办职业教育,须下决心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1999年4月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的第二届国际大会上,提出了“全民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概念,并把其作为该大会的重要议题之一,由此可见,职业教育的大众性已成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趋势之一。我国人口众多,平均教育水平还较低下,平均收入水平也较低下,在未来数十年间,中等职业教育应该有着广阔的服务空间,“为大多数平民谋幸福”。
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的调查材料都显示,职业教育主要面向中、低收入家庭的子女,职业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这些家庭的利益,关系到这些平民子女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关系到他们的就业生计和这些家庭的生活水平。
3.产业结构的调整对中等职业教育产生更多的社会需求
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到“十五”末期,我国一、二、三产业就业比重要由现在的50%、22.5%、27.5%分别调整为44%、23%、33%。同时,加入WTO给我国产业发展带来的影响,也会使一些行业如建筑业、纺织业、服装业和服务业增加就业机会,而使另外一些行业如农业、石化业、汽车业减少就业机会。这必然导致大量从业人员需要转换职业,更新知识和技能。也就对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对中等职业教育产生了强大的社会需求。
4.城镇化和再就业工程给中等职业教育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
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2001年我国城镇化率达37.7%,预计到2030年将超过50%,2050年将达70%,届时将有5.51亿人口转移为城镇人口(目前每年约为800万)。城镇地区对人才需求的高起点,势必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新的机遇。绍兴县2003年在浙江首创学校出菜单、企业下订单、政府来埋单的“三单”培训模式,对被征地农民实施免费培训。截至今年5月,全县已开办农民培训班197起,培训失地农民1.64万人次,其中90%以上农民已实现转移就业或自主创业,政府为此支付的培训经费已近500万元。今年年初,浙江省委、省政府推出了“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即到2010年,全省培训劳动力1000万人。
我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发展中国家,当前和今后相当长时间内都将面临非常严峻的就业形势,“十五”期间我国城镇每年新增劳动力近1000万人,农村有1.5亿富余劳动力需要寻找新的就业岗位,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已达1150万人,出现城镇新增劳动力就业、农民进城务工和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三碰头”的局面,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总量性矛盾和劳动力素质不适应经济技术进步要求的结构性矛盾相互交织,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压力很大。实施创业培训一是可以把部分下岗、失业人员培训为“企业创业者”,开办新的企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在解决创业者本人就业问题的同时,带动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二是对创业者实行培训,使其了解、掌握国际的有关经济、法律知识,学习工商、税务、金融、科技、质量、劳动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提高新办企业的法制化和有序程度,帮助其选准经营方向,减少经营投资的盲目性。三是培养、提高创业者的心理、管理、经营素质,增强其驾驭市场的应变能力。对下岗、失业人员而言,创业培训可以使其转变观念,克服自卑心理,调整心态,树立创业的自信心。创业培训作为职业培训的一项重要内容,必将成为职业培训的一个新支点。
5.西部大开发将使农村职业教育成为新的增长点
江泽民同志指出:“西部开发关键靠人才,人才培养关键靠教育”。虽然目前西部地区还很落后,但其经济的跨越式发展还是有可能实现的,关键看劳动力的素质能否跟上。西部农村职业教育应该成为一个新的增长点。
西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学生尚立富,在北京若干高校展示的由他自己实地调查中拍摄的西部教育图片和他所诉说的一桩桩事情,曾使许多人的心灵受到震撼,为之哭泣。他在甘肃会宁县看到,会宁的教育自豪地培养出500多名硕士和博士生,但会宁一直是甘肃著名的贫困县,他所到的该县柴家湾村,70%的农民见过博士却从来没有见过火车和电脑;他在青海治多县听一位初中校长对他说:学生一旦考不上高中你让他们干什么?县上连一所职业中学都没有。于是他痛切地感觉到“我们只注重了一小部分,却忽视了一大部分”,他引用陶行知当年的一句警世名言:“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他说:“走错路的乡村教育被乡亲们视为假教育”。
6.学习型社会的建立赋予中等职业教育持久的生命力
21世纪的经济与社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从而赋予职业教育意义深远的含义;建立学习型社会,普及终身教育,将使职业教育任重道远。许多国家都已经认识到,在知识经济社会,一次性学校教育是无法满足社会发展需要的。所以,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成为人力资源开发的国际性潮流。我国人口众多且还在继续增长决定了我国中等收入以下的人群庞大,他们的平均收入水平和平均受教育水平在较长的时期内只能缓慢上抬,因而,注定了我国不可能像西方发达国家那样立即构建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体的职业教育体系,而是在相当长的时期里以中等职业教育和培训为主。因为,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的时候,职业教育的重心才会由中等职业教育转向高等职业教育。所以,只要我国的中等职业教育不断地创新发展,以较高的质量较低的费用来适应市场的需要,它就会有持久的生命力。
二、我校目前的发展现状
(一)我校的优势和发展潜力
1.师资队伍的优势
如前所述,恢复建校25年来,由于行业办学,较之本省其他中专学校十分充裕的办学经费,不仅使我校建立了一定的教学基础设施,特别是留住了一部分人才,使我校有了一支素质较高、有较丰富的教学经验的教师队伍。这支队伍不仅是我校25年来教学成果的创造者,还将成为我校今后进行教学改革,再创银校辉煌的实践者和生力军。
2.办学经费的优势
多年行业办学,为我校留下了较充裕的经费划拨基数,成为本省其他中专学校都不具备的一大优势。至少在近些年,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这个优势,在确保教职工年收入不断增长的前提下,加快我校办学条件的改善,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吸引高质量的人才,鼓励教师培训进修,力争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提升我校办学的硬实力和软实力,从而使我校最终成为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具有较强竞争实力的、有较高的知名度的精品式职业学校。
3.行业影响的优势
在行业办学的年代里,由于我校教职工的辛勤耕耘,甘于奉献,我们不仅培养了一大批先后走上金融系统各级领导岗位和成为业务骨干的优秀毕业生,也使我校在我省金融系统树立了良好的声誉。这种行业影响即使是在我校已与人民银行脱钩,划归地方管理的今天,也仍然是我校的一大优势,一笔无形资产,成为我校今后继续办好金融专业不可或缺的行业依托。
(二)财经类学校的劣势
从2002年起,中等职业教育出现复苏的势头,但众所周知,那主要是理工科中等职业学校,财经类学校的招生情况并不理想。以我校为例,2003年我们招生的原则是上不封顶,并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参与,但也仅招来460多名学生,与其他财经类学校相比还是好的,有的学校一年下来招生费不少花,却只招来几十名学生,而理工类学校动辄招生一千两千。道理非常简单,我们的培养目标定位在“白领”,同类的专业大学也大量开设,我们的学生拿着中专文凭在和大学生竞争。今年各家银行来我校招聘学生是近几年比较多的,但在300余名毕业生中也仅挑走70余人,个中原因虽然较多,但作为白领层次的人才,学历偏低、能力有限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通过对未来若干年内人口数量变化情况的分析,会发现情况更不容乐观。
表3 2000年第5次全国人口普查陕西省有关资料
当然,这仅仅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如果考虑到城镇化建设,考虑到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的提高,会在一定程度上抵消学龄人口下降的影响。但可以肯定的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步伐不会停止,普高的扩招也不会停止,对中等职业教育的冲击也就依然存在。作为中等职业学校,特别是财经类的中等职业学校,如何应对如此不利的局面就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的问题了。也许有的人会说到时候我们可以升高职,确实,升高职可以缓解一定的矛盾,但也会使我们在一个新的更高的平台上和更多的强手去竞争,会遇到新的困难,所以升高职并不能使所有问题迎刃而解。我们必须认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办学,不论办高职还是办中职,要想让学校长期生存并不断发展,就必须有实力,有特色,就必须踏踏实实的练内功,就必须解决好我校也是我国职业教育长期存在的问题,真办职业教育,办真的职业教育。
三、我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理念落后、教育目标不准确
教育应该以学生为本位,以学生的人格形成、心智成长和知识技能的获得为终极目标,而我们的教学工作,往往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人格形成和心智成长。
1.对教育对象缺乏充分的尊重和了解
我们缺乏深入研究教育对象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没有充分尊重学生有要求按照他们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接受教育的权利,没有把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发掘学生潜在的求知欲望作为教学的起点,而以知识为本位、以课堂灌输为主要手段,备课时重内容、轻方法,课堂上45分钟滔滔不绝、辛辛苦苦,却收不到应有的效果,并因此而恨铁不成钢,抱怨学生厌学、听不懂。
2.偏重专业知识传播,忽视学生全面发展
教育应该以人类的全部经验为传授内容,尤其对15~18岁的孩子们,除了专业知识和技能,人类生存发展中所凝结的理念、法则、智慧和方法,更是他们人格形成和心智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内容,教师应该以强烈的自觉意识和最大的努力,去挖掘课程中包含的这些内容,主动积极的引导学生掌握这些内容。而有的教师片面强调学科的专业性、系统性,奉早已陈陋的教学计划为圭臬,赶进度、赶任务,忘记了教育的终极目标。
3.注重简单的技能训练,忽视综合职业能力的提高
我们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缺乏全面准确的认识和系统有力的措施,只强调珠算、点钞等简单技能的熟练程度,忽视了各专业课中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对专业课中操作性内容的挖掘不够,对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没有足够的重视,没有投入足够的努力。学校更缺少相应的条件,如实习实训的基地、设施、手段严重缺乏,人员配制、组织机构、激励和约束机制不到位。
(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脱离社会需要,闭门造车
多年以来,从专业建设、课程设置、教学计划到授课内容乃至学生的管理考核,大多或沿袭陈规旧制、或闭门造车,既不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也严重脱离社会需要。
1.课程设置不合理
一些基础类课程,缺乏明确的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数学统计),科目越分越细(语文),战线越拉越长(政治课),教学内容和方法手段又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提高素质、培养能力的作用,教师辛辛苦苦的教,学生懵懵懂懂的学,徒耗人事,劳民伤财,成了对师生双方无谓的痛苦折磨。
一些专业岗位,早已没有了我们学生的就业机会,而相关课程却在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中占据着相当的地位,有的还是骨干课程。教师缺乏讲授、提高、革新的动力,学生缺少学习的兴趣,教了、学了也用不上。
而许多社会急需、学生实用的课程,却因为教学时间不足,再加上实习实训条件严重匮乏而不能实施充分的教学,只剩下一味的赶进度、压内容,致使学生缺乏全面的职业素养和实际操作能力,其学也不足,其获也不多。
2.改革的力度不够
虽然学校和许多教师从不同角度在局部领域进行着种种艰苦的探索和革新,却没有痛下决心、花大力气进行根本的变革,因而成效甚微。如社会实践课,虽然形成了制度,但缺乏高质量的实践内容和手段,没有产生应有的作用。
由于这些原因,学生厌学、弃学的心理相当普遍,自强自立、积极进取的创业精神没有培养起来,学生们缺乏面对挑战和压力的勇气,缺少分析解决问题和实际动手的能力,终身学习的意识和继续学习的能力都远远不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即使有了相当不错的就业岗位,淘汰率也非常高。
(三)教师缺乏系统的培训和提高
教师们缺少现代的教育思想、教学方法、教学手段,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教师缺乏系统的学习和培训提高。培训计划虽然年年制定,但缺乏针对性,加之教师本身缺编,教学任务重,培训计划常常不能落实。除此之外,由于教学质量评估体系尚未建立,缺少教师们培训提高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教师自身对于培训提高的内在动力不足。教师之间、专业之间、校际之间也缺少交流借鉴、学习提高的途径和机制。由此所导致的结果就是:许多教师的教案中,只重授课内容,缺少教学方法和课堂设计的部分;有的教师一套讲稿经年累月重复使用,少有更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单一、机械,还是笔记、作业、闭卷考试,以分数论优劣。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当然,这些问题的出现,绝不是教师单方面的原因,它是整个社会大氛围,是整个教育领域、职教领域存在的问题在我们学校的反应;有些问题的根源还在于学校教学管理,或缺少相应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或管理不到位。这也正是我们教改的目的所在。
第三部分更新观念,积极进行教改探索
一、更新传统观念,树立职教新理念
(一)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观念
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处于教学过程的中心地位,学习被简化成为一个学生认知的过程,学生通过听、读、看和抄写的被动的接纳过程来进行学习,学生的情感、情绪和活动起不到有效作用,主观能动性没有被调动起来,因此厌学情绪普遍存在,特别是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70年代以来,国外职教界开始探索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法,新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职业学习能力的培养,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为参与教育过程的主体,引导学生积极思维,充分发挥他们主观能动性。
现代职业教育将发展职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而培养解决综合问题的能力,靠单纯知识传授和技能练习是不行的。因此,必须在教学策略上进行根本的改革,即通过研究和开发式的认识、思维和工作方式,在自我控制和合作式的学习环境中,构建解决问题的方案(包括形式和途径等)。其教学核心,是从以教师为中心的传授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活动导向教学转化。
(二)树立以就业为导向的观念
以就业为导向,应该成为职业学校办学的首要目标,尽管在各级职业学校中总有一定比例的学生最终会选择升学,特别是在发达地区,这个比例可能还会比较高,但这不应该成为职业学校混淆办学目标的理由。即职业学校在课程设置上,应首先着眼于大多数学生毕业后就业和创业,而不是继续升学。毕竟职业学校特别是中等职业学校存在的意义,就是为了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当然,为着更广大学生的利益考虑,为着“因材施教”和“一切为了学生”理念的贯彻,学校也应该为希望继续升学的学生积极创造条件。我校今年上半年就已经首开单招考试辅导班,参加学生52人。今后,只要有学生愿意参加单招考试,我们就在不影响既定教学计划的前提下,于第六学期开办辅导班。
(三)树立职业活动领域系统化的观念
职业教育传授的知识、技能和行为方式,是职业活动所需要的,包括劳动过程知识(或实践知识)。由于劳动过程知识无法从学科理论简化和推导出来,因此不能通过学科系统化课程体系,而必须按照职业活动规律来传授。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几乎每一个职业都涉及到多个职业活动领域,涉及到多个已独立的学科体系,但在职业教育中,这些学科系统经简化后只能是职业活动这个大系统的子系统。职业教育的系统性,首先要保证各职业活动领域这一大系统的完整性,而不是教学所涉及的各学科子系统的完整性,否则,就会混淆总体和局部的关系,本末倒置。
(四)树立以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为本的观念
在现代企业中,由于各个职业和岗位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各岗位工作要求的相同点也越来越多,掌握这些共同的基本能力点将成为职业教育和企业人力开发的重点,这就使职业教育的重点转向了全面的能力培养。我国学者认为,职业能力可以被结构化,主要包括三个层次:职业特定技能,行业通用技能,核心技能。其中核心技能是范围最广、通用性最强的技能,是人们在职业生涯甚至日常生活中必需的,并能体现在具体职业活动中的最基本的技能,它们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和广泛的可迁移性,其影响辐射到整个行业通用技能和职业特定技能,对人的终身发展和终身成就影响极其深远。开发和培育后备劳动者和在职劳动者的核心技能,能为他们提供最广泛的从业能力和终身发展基础。
在国家人力资源开发中,核心技能的确立和开发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我国专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技能开发的需要,结合国际上的先进经验,将核心技能概括为八大类,即交流表达、数字运算、革新创新、自我提高、与人合作、解决问题、信息处理、外语应用。近年来,在管理理论和实践中,企业(单位、团体)核心能力的概念越来越受到重视。所谓企业核心能力是指企业的独特技术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对外影响能力和环境应变能力。和企业的其他条件或者能力不同,他们是企业内在的、独特的、最不易改变和最不易被模仿的能力。一个企业真正的力量是它的核心能力,它集中表现为企业中人的因素的力量,表现为个体的活跃和团队的凝聚。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和员工的核心技能之间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的高低,最终取决于企业内多数员工的核心技能的高低。世界银行在中国21世纪教育发展战略目标政策报告中指出: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将更多地取决于其开发利用和管理人力资源的能力。技能已经取代其他因素,成为全球化经济竞争的基础因素。因此,现代职业教育需要将专业教学与能力培养的目标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以使学生能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
(五)树立面向市场需求培养人才的观念
相信对“面向市场需求培养人才”这个观念,任何人都不会持有异议,但是,何谓市场需求?也许不同的人会有着不同的理解,大致可以分为客观需求和主观需求。从职业型人才的质量标准看,客观需求指从社会的用人单位角度出发,能满足用人单位适用性要求的职业性人才标准,而主观需求则是指从职业学校的角度出发认定的职业性人才标准。近年来,许多职业学校开始转变原有的“人才供应”观念,初步具备了市场意识和就业意识,根据用人需求设置专业、培养学生。但从根本上讲,许多学校并没有真正跳出供方思维,在人才质量适用性上并不能真正体现用人单位的客观需求,不能根据目标市场的需求提供所需的教育服务。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使用的需求“质量标准”——专业培养目标仍以主观需求推断客观需求,即便加强了技能训练,所学也常非企业所需,存在技能错位。思维的出发点仍是学校。真正的客观需求,其质量标准应源于社会和市场需求。社会和市场不仅是学校教育服务的终点,也是起点,学校提供的教育服务质量标准应该以社会和市场为起点,再回到市场和社会接受检验。
(六)树立面向社会需要办教育的观念
中等职业学校应尽快从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办学模式中走出来,改变以不变应万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办学方式,代之以学生为本、以社会需要为导向的灵活机制。我们应充分理解“多样化”是职业教育的功能特点。职业教育是一种崇高的理念,它同当前教育界通行的“全民职业技术教育与培训”、“终身教育”的概念是完全一致的。原中等职业学校的“一个门进、一个门出”的培养模式必将转变为“多个门进、多个门出”的培养模式。例如,对普通高中毕业生,可以将学制压缩为一年半或一年;对农村务工人员,可以开设夜校、周末学校,使他们也有机会接受职业教育或职业培训;对年龄或学习能力差异较大的学生,学习时间可以因人而异,弹性操作,以学会为基准;实行学分制,在若干年内可以断断续续地学习,只要修满学分就可毕业;对有一定职业经历的求学者,可以将其职业技能和职业经历转换为学分。当然,这些改革举措的实施,不仅有赖于我们学校的努力,更要有教育管理部门的改革与放权。总之,学前与学后结合,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长期与短期共存的机动灵活的办学模式,将成为今后中等职业学校改革的必然趋势。虽然这些改革会打乱传统的办学模式和教学计划,给教学管理带来难度。但它却方便了求学者,增强了中等职业教育的竞争力。
(七)树立教师是教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主体的观念
改革的推动力应该来自于两个方面:自上而下及自下而上。自上而下,作为学校,应该在各种制度上鼓励教师积极开展教研和教改,形成激励机制;自下而上,作为教师,也应积极主动的投身教改和教研。基础教育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在教学研究方面倡导的三个基本理念就是:“学校是教学研究的基地,教师是教学研究的主体,促进师生共同发展是教学研究的主要而直接的目的”。在教学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依然是一线教师从事教研所应遵循的程序。别人成功的教改经验,优秀的科研成果是可以推广的,但“学我者生,似我者死”这条作画的规律在教学上也特别适用。为什么许多成功的教学经验推广了多年不见成效,却往往画虎不成反类犬,就是因为脱离实际,生搬硬套,一如刻舟求剑的那个人,能把剑找回来那才让人不可思议。
二、学校近期教改工作的新思路
(一)成立教学督导机构
我校多年来没有教学督导机构,相应的职能或由教务科或由教研室承担,分工不明,职责不清,致使对于一个学校来说十分重要的,集教学研究与教学质量监控于一身的教学督导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这不仅使日常的教学管理工作随意性很强,质量无法保证,还直接影响了教学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为此,我们有必要尽快成立教学督导机构,为教学管理工作提供制度和机构作保障。
(二)成立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指导委员会
课程是职教体系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课程改革是当前世界各国教育发展与变革的重头戏。这不仅反映在普教领域,而且反映在职教领域。金融专业是我校的支柱专业,也是设置时间最长的专业,虽然近年来我们对其进行了一定的调整,但课程设置基本上以多年前人民银行总行的教学大纲为准,立足于知识本位,与当今金融企业对中专毕业生的要求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如今的生源与多年前已不可同日而语。因此,进行课程改革已成为金融专业发展的当务之急。我们准备在下学期成立金融专业课程设置指导委员会,邀请各家商业银行的专业人士参加,对我校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并以此作为我校各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突破口,待取得经验后再在其他专业推广。
(三)加强计算机应用与维护专业的建设
我校计算机专业开设于1995年,9年来共计招生500余人。但多年来专业建设滞后,师资力量薄弱,课程设置名不副实。2003年12月,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国防科工委、信息产业部、交通部、卫生部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职业院校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的通知,将数控技术应用、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汽车应用与维修、护理等四个专业确定为优先发展专业。我校积极响应,已于今年5月向教育部递交了论证报告。在与西安文理学院的协议中,也将计算机专业列为联办高职的专业之一。不论从何角度而言,我们都必须尽快加强计算机专业的建设,学校准备近期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加大师资培养培训力度
采用让现有计算机教师培训进修和引进计算机专业中高级人才并举的方式,加快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我校计算机专业过于薄弱以及我校生源质量不高,特别是目前我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结构与国际上通行的合理结构“金字塔”型不同,是橄榄”型,短期内很难改变。因此,近几年内我们准备以硬件方面(如网络建设,网页制作,计算机维修等)作为我校计算机专业的发展方向,待内力提升且我国计算机软件人才结构的需求发生改变后,再行调整。
2.建立网络和计算机实验室
学校近期准备建设网络实验室和计算机实验室,为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培养硬件方面的动手能力创造条件,还准备于明年底以前再建两个计算机房,增加学生的上机时间,为能力本位的教学实践搭建平台。
(四)进行“项目教学法”的校内课题研究
项目教学法是由美国著名儿童教育家、伊利诺易大学教授凯兹博士和加拿大儿童教育家、阿尔伯特大学教授查德博士共同推创的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活动教学法。该教学法在北美广为使用,颇受儿童教育者和家长的好评。
项目教学的心理学理论基础是“行为导向”,它是采用以行为或工作任务为主导方向的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策略。这种方式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综合职业能力与全面素质,自20世纪80年代产生以来,逐渐成为德国职业教育与培训改革的主流,并日益为世界各国职业教育与培训界人士接受和推崇。
在生产实践中,项目是指以生产一件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或者提供一种服务)为目的的工作任务。所谓项目教学就借用项目这个概念,由教师将某一具体学科所要求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设计成为一个“项目”,师生在共同完成“项目”的过程中达到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提高专业技能的目的。从而彻底摆脱以教师为中心的单纯讲授式课堂教学模式,加强师生双方的互动和交流,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以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项目教学的指导思想是将一个相对独立的任务项目交予学生独立完成,从信息的收集、方案的设计与实施,到完成任务后的评价,都由学生参与完成;教师起到咨询、指导与解答疑难的作用;通过一个个项目的实地进行,要使所有学生能够了解和把握完成项目的每一环节的基本要求与整个过程的重点难点。
项目教学法强调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锻炼学生掌握工作思路与方法,训练学生的专业和职业技能以及跨专业的各种能力,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与传统教学方法相比,项目教学法具有以下优势。
1.结合生产(服务)实际,突出职业教育特点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讲、学生听是教学的重要形式。这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授课方式,是我们的学生早已熟悉而且厌倦的教学模式。
在项目教学中,教师指导学生参与生产(服务)实际十分贴近“项目”,通过在完成项目过程中自身独立的活动,学习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能,其创造性可以得到较充分的发挥。
2.学习内容中突出了直接经验的取得,有利于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前人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即间接经验;学生偶尔也通过实验或者实践活动获得直接经验,但这些直接经验的获得多半是为了验证这部分间接经验和加深对这部分间接经验的理解和记忆。但是,所记住的大部分内容都将在短时期内被遗忘掉。
在项目教学方法中,教师也讲授前人的间接经验,但并不是以间接经验为主,学生在教师的帮助和指导下,通过自己的探索活动获得直接经验,学习间接经验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把握直接经验,而这些直接经验的获得,是由学校通向社会的必经桥梁。在学习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至关重要的,如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不感兴趣,就难以取得好的结果。学生通过记忆方式把握间接经验,又通过手和脑的结合把握直接经验,两者的有机结合,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3.项目教学是促进教师队伍建设的很好手段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置疑,是不可替代的。但是,教师作用的体现方式可以不同。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教师的作用主要体现在授课过程中,每个教师通过其形象的、生动的、逻辑的语言,将他所掌握的知识源源不断地传给学生。当然,教师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有深刻的影响,但从总体上来说,教师主要承担的还是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
在项目教学中,则对教师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师传授知识并不是唯一的任务,他需要准备教学情境、构筑学习氛围、组织和引导教学过程。教师更多的时候是在学生完成任务碰到困难或者出现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应该事先有充分预见和充足的准备)时给予具体的帮助和指导。在这种情况下,他更多的是学生行为的指导者,是学生碰到问题时的咨询者。
4.信息传递的方式有利于教学过程监控,提高教学实效性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由于是教师讲学生听,在信息传递的过程中往往是单向的。单向的信息传递,没有及时的反馈,往往是不可靠的。
在项目教学方法中,信息传递的方式是双向的。教师可根据学生活动的成功与否获取其接受信息的多少和深浅,还可以及时对那些掌握信息较少和较浅的同学采取措施,帮助他们补充信息,直至他们获得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只有双向传递的信息才是真正有效率的传递,这样才能实施全过程教学监控,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5.突出学生在教学过程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行为习惯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参与的程度与其自觉、努力的程度成正比。在项目教学方法中学生的参与程度大大地提高,表现在学生必须独立地完成一项又一项的工作任务,这些工作任务被设计成由浅到深,引人入胜。在这一过程中学生是工作任务的主人,教师是帮助和指导者,这能激发他们的责任感、义务感,培养合作精神,这也有利于学生对职业的了解和良好职业行为习惯的培养。
6.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继续学习的内趋力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以分数为主要的激励手段是一种外在的激励手段。在项目教学方法中,激励的手段完全是内在的,当学生完成一项工作之后会产生一种发自内心的喜悦,这种成功后的心理体验将激励他们去自觉地探究下一项工作,当这种成功的体验逐渐积蓄起来便成为继续学习的强大内趋力,这正是目前我们的学生所缺乏的。
7.考核方法的改变有利于对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中,考核方式多为单一的,绝大多数的控制行为都归结为考试,而且主要是笔试,结果是分数。现行的考试制度,对于考核学生知识掌握的深浅和多少是十分有效的。但是,对于学生能力的考核显然存在着若干的不足,因而,这种质量控制的方式很难适应当今企业和经济界对人才的需求。
在项目教学方法中,考核不仅是项目的结果,也十分注重项目的实施过程,这对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具有独特的作用。
(五)进行校本课程和校本教材的开发
课程是职教体系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校本课程,顾名思义,就是由学校全体教师、部分教师或个别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一种课程,为校本课程编写的教材就是校本教材。国外学者对校本课程开发所下的定义为“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如教师、行政人员、校长与学生,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所计划、指导的各种活动。”例如,我校的社会实践课,点钞、计算器翻打传票。这一定义至少包括三层意思:校本课程开发者是参与学校教育工作的有关人员;校本课程开发的目标是为改善学校的教育品质;校本课程开发是关于课程的计划和指导的各种活动。
进行基础教育的中小学尚且开始校本课程和教材的开发,与他们相比,我们开发的理由至少有三点:一是教师的平均素质相对较高;二是办学经费相对宽裕;三是职业教育自身的多样性。
(六)进行学分制及弹性学制的探索和实践
改革考核办法,开展学分制是能力本位教学实践的必要条件,也是项目教学实验成功的重要保证。实施项目教学对学生的评价将不仅要关注考试成绩,更重要的是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学业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自有水平上的发展,评价同时也会更促进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使教师在自主评价的基础上从多渠道获得信息,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实现其“教学相长”。改革考核办法不但有利于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劳动者,使教师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还有利于教师树立新的人才观。学分制的实施有利于不同性格特点和爱好的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提高学习实效性。
(七)进行学生在校期间多次分流的尝试
多年来,我们在教学中对学生实行的是一视同仁的做法,这种做法的好处是教学管理简单,统一的教学计划,统一的教学大纲,统一的教学进度,统一的评价标准。这在数年前生源不仅质量好而且很整齐的时候,是行得通的。但是随着生源由高中毕业生转为初中毕业生,特别是随着大学扩招和普高热的升温,中职学校的生源普遍出现了数量萎缩和质量下降且参差不齐的现象,整齐划一的教学管理方式遇到了强有力的挑战,再不改变,不仅有违因材施教、以学生为本位的理念,而且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也将无从谈起。基于这种考虑,今年我们开始尝试对学生在校期间进行分流。上半年已分流的有交行订单班、单招考试辅导班、电大套读班。从下半年开始,我们准备在04级新生中实行第一学年不分专业的统一基础课安排,从第二学年开始再分专业,实现第一次分流;从第三学年开始,成立电大套读班、单招考试辅导班以及与银行等企业联系组建订单班,实现第二次分流。这样做虽然会导致教学管理和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工作量大增,却真正能够体现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能满足不同生源的不同需要,这也将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八)在部分文化基础课中尝试“分层教学”
我校学生的文化基础素质差异较大,2003级学生中,分数最高和最低者相差300余分,这在目前的中职学校中是一个普遍现象,说明现在中职学校招来的学生在认知能力与习惯、学习基础与水平、兴趣爱好与特长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这是一个客观实际。对教师来说,使用统一的教学计划、大纲与教材,按统一的授课方式、进度与考核,难以组织教学。对学生来说,学习基础好、潜力大的学生“吃不饱”,学习基础差的学生“吃不了”。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人,而不是选拔人、淘汰人。学校要在承认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关心每一位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发展,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身特点的最佳教育和全面发展。因此,我们准备在04级新生中进行数学和英语的分层教学试点,每两个班级为一个单元组,分A、B两层,以“走班”的方式进行,待积累经验后再在其他课程中推开。
三、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改,勇于实践,勇于探索
我们鼓励大家发扬艰苦奋斗、甘于奉献的精神,积极探索,努力实践。鉴于我国职教发展水平不高,没有现成的经验和方法供我们照搬照抄,需要我们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管理各方面进行全面的探索和实践,我们鼓励每一位教职工,以高度的责任心,以极大的热情,以丰富的创造力进行艰苦的探索和实践,不墨守成规、不惧怕失败,勇于挑战传统、挑战自我,努力开拓创新,积跬步以成千里,掬细土以奠泰山。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管理模式改革方面的探索;
鼓励教师进行学科体系更新与完善方面的探索;
鼓励教师进行校本课程建设方面的探索;
鼓励教师进行校本教材开发方面的探索;
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式改革方面的探索;
鼓励教师进行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方面的探索;
鼓励教师进行多层次差异性教学方面的探索;
鼓励教师进行课程实习实训方面的探索;
鼓励教师进行中职学生认知能力和认知特点方面的探索;
鼓励教师进行学生综合职业能力评价方面的探索。
我们的事业是非常有意义的。
有意义的事业是值得有志之士为之奋斗的。
为有意义的事业而奋斗是其乐无穷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