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我国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

我国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通过对国际化金融人才特征的总结和我国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提出我国现阶段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我国传统的金融研究和教学大多涉及的是宏观层面的问题,偏重于宏观经济分析,国内高校普遍微观金融课程开设不足,尚未形成以微观金融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

我国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探讨

宁薛平

摘 要 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高素质的国际化金融人才,不仅是适应我国金融国际化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安全的有力保障。本文通过对国际化金融人才特征的总结和我国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提出我国现阶段国际化人才培养的新模式。

关键词 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模式

中国加入WTO意味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将全面纳入经济全球化的轨道,对我们而言既是一种机遇,也是一种挑战。而作为一国经济核心的金融业,其竞争关乎一国经济未来发展的安危。金融业的竞争实质上是金融人才的竞争。因此,在新形势下如何培养高素质的金融人才,不仅是适应我国金融国际化发展的客观需要,而且也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安全的有力保障。

1 国际化金融人才的特征

国际化金融人才是在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基础上出现的。所谓高层次金融人才,是指以本科金融专业教育为起点,完成了研究生教育,并且知识结构科学合理,理论素质过硬,精通专业知识,实际工作能力、竞争能力和创新能力都较强的金融人才。而国际化金融人才则是指在高层次金融人才的基础上具有宽阔的国际文化视野和理解精神,精通至少一门以上的外语,能够在国内外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转换,能够在跨国大企业、大公司与来自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文化背景的人共事、合作交流与竞争的人才。

具体而言,国际化金融人才应具有以下特征:

第一,具有深厚的经济金融理论功底。没有深厚理论基础的人在金融实践中必然是盲目的,因而也是难以可持续发展的。国际化金融人才应该在系统掌握经济学、管理学、法学的基础之上,深入学习和研究金融学理论,既要熟悉传统的货币金融理论发展的脉络,又要对现代金融理论的最新发展了然于胸,例如投资理论、网络金融理论、金融工程理论等。

第二,熟练掌握数理分析、税收财务、网络信息等实践技能。各类日常的金融操作、金融业务的财务处理技术、常规的计算机技能,是对一个金融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作为高层次、国际化的金融人才,还必须掌握一些重要的相关技能,例如统计和计量分析技术、运用计算机及网络处理复杂信息的能力等,这些技能对于现代金融机构的经营决策和风险管理是必不可少的。

第三,充分的国际交流能力。国际化的金融人才在经营管理战略上具有全球视角,能够不断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寻找获利机会和发展空间。因此,他们必须具备充分的国际交流能力,不但能够熟练地应用外语进行国际交流、获取信息,还能够在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平台上自由转换,真正融入西方文化之中,从而发掘和开拓出更广阔的生存空间,形成更强大的国际竞争力。

第四,金融创新能力。国际化的金融人才属于金融机构中的金融家阶层,包括银行家、证券投资家、基金工程师等。金融家是金融创新的人格化身,可以说,金融创新能力是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最重要的能力和最本质的属性。这类金融人才存在的意义就在于金融创新,他们是善于在复杂的竞争环境中利用不确定性获取利润的那种人,其创新能力决定了金融机构的竞争力。而且,金融家不仅是微观金融的创新主体,作为在金融实践前沿活动的具有敏锐洞察力的观察家和实践者,还对宏观金融政策操作和金融制度创新,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推进作用。所以,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还必须具备较强的金融政策意识,以及把握时代金融脉搏和发展趋势的能力。

第五,具备较强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任何人才现存的知识结构都不可能做到完备,经济环境中总会有新的现象和问题出现,较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是保持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因为创新总是相对过去而言的一个不断自我否定的动态过程。国际化金融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学习和适应能力,才能适应环境的不断变化,保持持久的创新力和竞争力,否则,如果不具备较快的更新知识结构的能力,只凭借过去的知识存量,终将难免被淘汰。

第六,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人文素养。金融业是专门与钱财打交道的行业,对于从业人员的个人品德修养要求甚高。国际化金融人才首先应该是品德高尚的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职业操守和敬业精神。同时,金融运行作为社会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是高级的金融从业人员越是需要有较高的人文素养,越是应该体现出对社会发展的深厚的人文关怀。此外,由于金融业是承载高风险的产业,瞬息万变的金融市场要求高级管理人员必须具有冷静的头脑和坚毅的品格。所以,高层次、国际化的金融人才还应该是人格完善的人,必须是具备充满自信、能正确估量自己、勇于自我追求、勇于面对挫折等品格的人。

2 我国高校国际化金融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第一,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明确。目前,我国高校金融学专业普遍存在专业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不够明确的问题,人才培养缺乏特色和个性;同时,金融体系改革的深入和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使我国金融运行发生了巨大变化,除需要从事金融研究及管理的高级人才外,还需要大量从事实际业务操作的应用技术人才。

第二,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我国传统的金融研究和教学大多涉及的是宏观层面的问题,偏重于宏观经济分析,国内高校普遍微观金融课程开设不足,尚未形成以微观金融课程为主体的课程体系。此外,专业选修课的比重过小,具有特色实用性强、非常细化的金融学专业选修课程少之又少,无法有效构建具有丰富性、科学性和实用性的金融学课程体系。

第三,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相对落后,忽视实践能力的培养。我国高校金融专业教学大都以课堂讲授为主,以灌输式为主,较少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处于被动地位,忽略了学生的个性化、主动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重视对知识点的应试型的简单记忆,缺少实验教学和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环节。

第四,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培养欠缺。职业道德问题是当前我国金融业风险防范中的“重灾区”,这从近年来金融机构发生的大案要案中就能看出端倪。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自助银行、网络银行日趋成熟,未来的金融业必将越来越技术化、工程化和网络化,这势必要求高效的金融服务来保证。高等学校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往往强调学生对专业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理论的正确运用,缺乏对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和金融业服务意识的培养。

第五,金融师资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就金融学科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而言,在知识结构、梯队结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上还不尽合理,对国内外的金融理论与实践认知不够,对金融学科的先进教学经验与学术动态、前沿发展等很难有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不能适应国际化对教师素质的要求。

3 我国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模式

3.1 金融学专业课程的国际化

我们培养的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必须具备国际化的视野。为此,在金融课程设置上应该加大国际化方面的课程。具体来说这方面的课程应该包括:基本的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也就是已有的国际金融、外汇业务、对外结算等;国际规则方面的知识,如国际经济法、国际惯例、主要国家的金融法律、国际性金融贸易组织运作规则等;国际交流方面的知识,如主要国家金融业传统、文化传统、经济外交政策、国际交往礼仪、国际谈判学等。

3.2 金融课程体系的整合与更新

3.2.1 市场化

从以银行为绝对核心的传统金融体系,转化为银行和资本市场并重的现代金融体系,是任何一国金融体系都要经历的转变过程。资本市场是资本社会化或信用社会化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一种比银行更广泛更直接融入经济社会的金融方式,它为金融业创造了新的更大的发展空间。对应于现实经济中资本市场及其衍生工具市场的迅猛发展,近几十年来,资本市场理论的发展也相当迅速。资本市场理论体系基本涵盖了实证金融和理论金融两大模块,实证金融的发展创新推动了理论金融的飞跃发展,理论金融的发展也丰富了实证金融的内容。作为金融国际化人才,应该具备现代资本市场的基本知识,掌握实证金融所需要的分析工具和理论金融所需要的数学知识。

3.2.2 微观化

由于我国的金融体系管制色彩较浓,金融运行绩效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制度、政策等宏观因素。因此,金融理论研究和一些金融专业课程设置不可避免地偏重于宏观理论和宏观分析。随着市场化进程的深入,金融运行效率越来越取决于微观主体的行为,反映了中国金融体制的一种进步,意味着重视微观主体创新的新的金融发展环境开始形成。金融专业课程偏重宏观,使学生学到的知识在实践中无法应用,延长了金融人才的培养周期,降低了人才的质量。因此,金融高等教育应该顺应金融理论研究的微观化趋势。专业课程微观化的实质是,真正从金融机构这些微观主体的实际需要出发来传授相关知识。一方面是现有课程的微观化处理,即去掉脱离实际的过时或无用的知识,补充现实金融实践需要的新知识,如微观银行学、证券投资分析、信托学、基金学等;另一方面是设立一些新的微观金融课程,如网络金融、金融电子化、金融信息学、金融(信用)数据库和金融会计学等。

3.2.3 国际化

我国的金融体系长期以来处于封闭运行状态,虽然也与国外金融机构存在种种业务联系,但均未完全构成直接的竞争关系。因此,现有的金融专业课程中,虽然也有国际金融理论、外汇业务、对外结算等几门国际金融方面的课程,但对发达国家金融机构的市场运作依然缺乏深刻认识。加入WTO使中国金融业直接面对国外金融业强有力的竞争,培养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势在必行。为此,在金融课程设置上除了基本的国际金融理论和业务知识外,应增加国际规则方面的知识,如国际经济法、国际惯例、主要国家的金融法律、国际性金融贸易组织及其运作等;国际交流方面的知识,如主要国家金融业传统、文化传统、经济外交军事政策以及国际交往礼仪、国际谈判学等。

3.3 金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

只有专业课程体系的内部更新整合,还是难以满足培养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的需要,金融专业课程还必须做到与相关学科的交叉融合。具体而言,应该体现以下几种结合。

3.3.1 金融学与法学的结合

加入WTO迫使中国金融业进入国际金融舞台,必须遵守国际通行的游戏规则,即相关的国际法和国际惯例,这是国际金融市场交易的基础。一方面,不能再以中国特色或自身特殊情况为借口逃避规则的制约;另一方面,也要充分利用国际游戏规则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还可以进行合法的理财或避税等活动。因此,强烈的法律意识或规则意识,是中国金融国际化的一个必备前提。金融学专业的课程体系调整要顺应这种变化,做到金融学与法学的跨学科结合。一是外在结合,即在金融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增加法律类的课程,尤其是经济法类的课程;二是内在结合,即注重金融运行自身的法律问题研究,开设金融法方面的课程。

3.3.2 金融学与数学的结合

随着微观金融学和金融工程学的兴起,金融业务更多地涉及微观主体的理财活动、资本市场的资产选择活动等,这些微观金融活动通常是以一些数理模型为基础进行的。理解和运用这些数理模型需要较高深的数理知识,缺乏这方面的知识将很难进行新型金融工具的设计和开发,很难占领相关的金融市场。因此,高层次、国际化金融人才的培养应加强金融学与数学的跨学科结合。一方面,在已有的一般高等数学课程的基础上,增加计量经济学、运筹学、博弈论、随机过程、泛函分析等课程;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已有的金融数学化发展的成果,开设金融工程学、金融随机过程、金融时间序列分析等已经数学化的金融课程。

3.3.3 金融与网络信息技术的结合

金融业自身是一个充分运用高科技的产业,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金融业技术含量的提高,同时也深刻地改变了金融运行的方式。作为高层次、国际化的现代金融人才,必须顺应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变革,把握金融业务演变的技术路径,并有效地利用高技术手段为金融业开辟新的服务方式和发展空间。金融与信息技术的结合,一方面体现在金融专业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快速升级的各类信息技术上;另一方面,要直接将信息技术引入金融专业教学中,如开设金融电子化、网络金融方面的课程,还可以将一些课程的教学放在具备现代信息技术条件的金融实验室中进行,使学生能较好地在金融专业学习中运用现代信息技术。

3.4 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

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建设是高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形成办学特色的重要途径。应贯彻“走出去、请进来”的策略:一是引进海外杰出人才,通过他们高水准的研究和教学工作,提升整个师资队伍水平;二是鼓励现有年轻教师跨校进修、出国研修,到金融机构从事项目研究,使教师的知识结构和研究能力与金融发展同步前进;三是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教师流失,如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制度留人等;四是建立客座教授、兼职教授制度,增加教师队伍数量。

参考文献

[1]杜英娜,乔立娟,王文青,等.金融国际化环境下金融学专业本科教学改革路径[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07(4):53-55.

[2]赵巍,古龙高.国际化趋势下金融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13-15.

[3]李琼.金融学科的发展趋势与金融学教学改革的基本思路[J].湖南财经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4):84-86.

[4]殷孟波.时代呼唤高层次、国际化的金融人才[J].财经科学,2002(2):39-42.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