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在《图形图像》课程中提升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在《图形图像》课程中提升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为此,在《图形图像》课程中,笔者尝试在教学方面进行一些改革和探索。因此,在《图形图像》课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设了“服装色彩”的专题教学。在教学实施阶段,《图形图像》课程一般采用头脑风暴、学习知识、探索实践和交流讨论的教学策略,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巧妙地融入了培养学生图像处理能力的实践过程中。

▶5.3 在《图形图像》课程中提升学生想象力与创造力

肖贵红

学生的学习能力是学生的学习素养中很重要的一方面,对学生学习是否成功起到重要作用。学习能力既包括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观察力、注意力、思维力和创造力等一般学习能力,也包括在具体学科学习中应该具有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实验能力以及信息搜集和处理能力等。在信息技术学科中,培养学生信息技术的处理技能和能力是信息科技课程的重要教学目标。但是,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一直存在一个问题:在很多的作品设计课程的教学中,如网页设计、动画制作以及平面设计中,绝大多数学生在掌握了众多的制作方法和技巧以后,却很少有学生能制作出令人满意的作品。说得通俗一点,很多作品就是依样画葫芦,根据教师的范例,学生的作品也基本一样,甚至完全一致,没有思想,没有创新。怎样在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让作品设计得有思想、有内涵。为此,在《图形图像》课程中,笔者尝试在教学方面进行一些改革和探索。

一、课程目标:提升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

信息科技课程以信息素养的形成为主线,以全面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标。学生应该具有正确理解信息技术,合理选用信息技术进行信息搜集、处理、传输、表达,具备信息科技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同时还要具有利用信息技术发展思维、学会学习、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良好信息素养的学生,应能合理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技术。引导学生能够在信息化学习平台中,将信息科技的应用融合到自己的学习、实践和探究中。《图形图像》课程遵循于信息科技课程教学的总目标,以PhotoshoP的技术学习为主线,以数字照片的处理、网页制作、广告制作等专题教学为载体,在培养学生信息处理技术和能力的同时,在激发灵感、促进创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上给予重点关注,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提高学生的信息素质和艺术修养,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二、课程准则:从学生需求出发

有效落实信息科技课程目标,高质量的课程内容是重要环节,高效的学习过程和科学的学习方法更是重要保证。信息素养是无法通过机械的记忆和重复的操作训练形成的,必须通过学生自己的体验、思维、感悟才能形成。因此,信息科技课程的学习过程应该是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紧密联系的,让学生在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使用信息技术的需求,形成学习信息技术的愿望,继而主动而有兴趣地学习信息技术。《图形图像》课程采用“以项目带动学习”的策略,构建让学生有自主发展空间的特定环境,选择了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专题项目进行学习,比如图像合成中的“移花接木”、色彩处理中的“我的色彩我做主”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作热情。

1.满足学生生活需求,激发学习欲望

数码相机普及,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架甚至多架数码相机,与朋友聚会、全家人外出度假,班级搞主题活动展示,会拍不少的照片留下美好的回忆。特别近年来手机的像素越来越高,完全就是一台微型相机,随时随地都可留下生活的痕迹。可是由于多种因素,拍出来的照片总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学生渴望具有处理数码照片的能力,“数码照片的修饰”的专题,通过学习模糊处理、背景替换、偏色调整、局部修饰的技术,使照片更加漂亮和完美,顺应学生的需求。满足学生对实际生活的需要。

2.满足学生学习需求,激发创作欲望

学生在学习生活中,经常有一些教育和教学活动,比如班徽设计、主题海报和班级网页展示等活动,学生参与这些活动都有很高的热情和积极性,很强的荣誉感,“构图美”、“文字的魅力”、“网页配色”的专题教学,满足了学生学习生活的需求,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和热情,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

3.满足学生心理需求,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可见学习兴趣的重要性。一件设计作品,一般包含三个元素:色彩、图像、文字。这三个元素中,以色彩较为重要。因为人对色彩是相当敏感的,当他们首次接触一件设计作品时,最先攫取其注意力的,就是作品的颜色。要在作品中恰当地使用色彩,必须了解色彩知识。因此,在《图形图像》课程中,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开设了“服装色彩”的专题教学。将图像处理技术与服装色彩生活艺术融合在一起,让学生更多地了解色彩知识、感受色彩的魅力和提高学生对色彩的审美能力。由于教学内容来源于学生熟悉的生活,学生对教学内容非常感兴趣,教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三、课程策略:激发灵感、激发创新

在教学实施阶段,《图形图像》课程一般采用头脑风暴、学习知识、探索实践和交流讨论的教学策略,把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巧妙地融入了培养学生图像处理能力的实践过程中。

1.展开你的想象力

想象力,顾名思义就是在头脑中创造一个念头或思想画面的能力。在创造性想象中,运用想象力去创造你希望去实现的一件事物的清晰形象。例如,建筑设计师,其必须在头脑中进行反复地想象,考虑外形该怎么设计,该采用什么样的内部结构,什么样的外形与结构搭配才是合理的,只有经过这种在头脑中不断磨合才能形成一个好的方案;一个杰出的服装设计师,也要在头脑中运用想象力进行各种面料、色彩、款式的组合搭配,以设计出款式新颖的服饰。在图像合成的项目学习中,笔者没有按部就班地采用一般教师采用的将素材和最后合成作品同时展示的教学方法,而是提供一些看似毫不相关的素材,让学生随意想象你用这些素材能合成一个什么样的主题作品,先在头脑中进行想象和构思,勾勒作品后再尝试进行设计和制作。例如,教学中笔者曾经提供过一组素材,主要有苹果、葡萄、草莓、梨、孩子、宇航员、树等,主要采用提供的素材,也允许学生添加少部分素材。有的学生把这些素材合成了长满不同水果的奇异树,有的学生则合成了一个装着各种魔幻色彩的水果盆,也有学生将苹果、草莓看成了星球,和宇航员一起构成了一幅太空美景。真是各显神通,各具魅力。在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方面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发挥你的学习力

学生构思好作品后,往往无法处理成自己想要的作品,这就要进一步学习图像处理技术。此时教师再进行相关的图像处理技术的教学和指导,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更能发挥学生的主动学习的能力,也更能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在色彩调整和设置的教学中,学生必须掌握光和色的知识,掌握色彩三原色、了解色彩的色相、饱和度和明度等知识,知道互补色、相反色、近似色和同类色等知识,对于学生在作品创作中恰当应用色彩,减少盲目性是必须具有的知识储备。掌握图像合成中图层的叠加技术、蒙版技术才能较好地实现图像的合成,才有可能将自己的想象变为现实。学习必须的知识和具备必要的操作技能,成为学生的学习动力。

3.释放你的创作力

在掌握了基本创作技能后,要真正创作出好的作品,还需要有较好的创作能力。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技能后,将图像进行了合成处理等,但是制作成的作品与自己的想象差异很大,除了技术没有达到理想的状态外,还缺乏一定的审美能力。为什么这样的服装色彩和谐、令人赏心悦目?为什么这张海报这么引人注目?在欣赏作品的同时,教师和学生一起应用所学习的知识对作品进行具体的分析,有助于学生加深对作品的认识、理解和感受。例如,在服装色彩中,对服装颜色的搭配进行分析,颜色艳丽、醒目的服装一般采用互补色和对比色搭配,而同色调和近似色搭配色彩就比较柔和和优雅。海报设计中从文字的设计是否清晰可见,有可读性,是否有美感,有没有创造性等方面引导学生,加深对作品的认识。只有理解、领悟了优秀的设计理念和思想,才能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提高自己作品的艺术性。将自己的想象力、信息处理能力和艺术审美力结合在一起,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创作力。

4.展现你的人文修养

指导学生进行作品创作,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还要展现学生较高的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在“移花接木”项目作品的创作中,刚开始大部分学生都学着“网络小胖”和“犀利哥”等风靡网络明星,进行合成恶搞,把同学、老师当成了恶搞对象。教师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及时阻止,向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明确要求学生要具有信息化社会中的基本道德规范,应用信息技术过程中个人自律能力,明确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同时,作品创作还要避免无意的错误。例如,色彩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色彩牵涉的学问很多,包含了美学、光学、心理学和民俗学等。又如,紫色在西方宗教世界中,是一种代表尊贵、吉祥的颜色,大主教身穿的教袍便采用了紫色,但在伊斯兰教国家内,紫色却是一种禁忌的颜色,不能随便乱用。让学生明白一幅好的作品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体现,不仅体现你的信息技术能力,还体现你的审美能力、道德素养和文化素养。让学生在学习信息处理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四、课程特色:以促进学生更好发展为评价机制

img267

《图形图像》课程主要采用过程评价的方法,评价贯穿于欣赏、分析、交流、创作等每一个环节,教师经常引导学生进行交流,交流个人对素材的处理、展现的主题,对某个设计手法或作品不同的理解和想法,交流各自设计的成果,有利于大家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也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主体地位得到充分体现。合作交流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合作意识、锻炼交流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从而使学生得到主动发展,也使课堂充满活力。

1.学生的想象力

“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其实每个人都有想象力,只是能不能将它实物化。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受到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的共同影响。你有了想象力,很好,可是关键是其他人能不能认同,如果你觉得你所幻想的那种机器能生产出来,但是没有人相信,没有人支持,除非你有资本自己去实现它,否则就无法实现。所以,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弘扬个性,创作出与他人不同的作品,是《图形图像》课程始终坚持的评价机制。有时学生有很好的想法,但拘于图形处理能力所限(注意,我们培养的思想家、设计师,而不是一个只会操作的工匠或机器人),而无法达到很好的设计效果,但只要学生表达出了很好的创意,教师就会给予较高的评价。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我们鼓励学生:“想象力比技能更重要。”

2.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本课程是“图形图像的世界”,旨在培养学生对图像进行编辑、合成的能力。信息技术能力的学习,不能只依靠教师的传授,更多的需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己进行体验和感悟,需要学生不断地进行合作、探究和反思。具体要求学生能掌握一般的处理技能和方法,包括获取信息的能力、自主学习探究的能力,以及在学习过程中与他人相互学习和相互合作的能力。

3.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想

《图形图像》是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融技术性、艺术性、思想性于一体,如果我们的教学只停留在让学生掌握一般的操作技能的目标上,学生就像一台缺乏思想的机器。在“二期课改”的三维课程目标中,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课程目标之一。在评价学生创作的作品中,是否体现较高的道德情操和审美情趣作为一项重要的衡量标准。力图通过教师的评价,促进学生信息道德素养的提高。

《图形图像》课程是我校在高一年级开设的一门拓展型课程,课程探索改变以往信息技术课程以教授学生操作、使用计算机为简单目的的“计算机教学”,是以提高学生信息素养和在信息化环境下的学习能力主要是想象力和创造力为目标,融知识性、技能性和工具性于一体的重要的课程,改变了计算机课程以学习计算机各种操作技能为目标的定位。本课程开设5年来,受到学生的喜爱,对课程给予较高的评价。黄河同学说:“这样一门强调动手与想象力的课程,它给我带来的不再是周一下午困倦不堪,昏昏欲睡的40分钟,而是令我们手脑并用,积极的一课时。”朱佳颖同学说:“我认为这门课程对我们的动手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创造力都有很大提高。”当然,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也发现学生的差异性比较大,怎样针对不同学生来实施个性化的教学,如何让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都能得到提升,还需要进一步思考和探索。

参考文献

[1]上海市中小学教材改革委员会.上海市中小学信息科技课程指导纲要[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2]李毅红.创造力的培养[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

[3]陶行知.创造宣言[M].美文.2009(18)

[4]心放.想象力统治全世界[M].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09

[5]【美】亚历斯·奥斯本.我是最懂创造力的人物[M].厦门:鹭江出版社,1989

【注释】

[1]引自姚晓红《以培养学生“学生素养”为核心的学校课程的构建与探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