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生规划·职业导航》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人生规划·职业导航》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我校已经关注此类问题,从2007年起积极创建“学养”课程,针对高三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职业规划方面知识和普遍存在的没有树立学习理想的情况,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笔者设计并开发了高三《人生规划·职业导航》课程。学生设计制作了“人才信息登记表”。在制作过程中特地请教了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的学生家长,在他的指导下,学生的“人才信息登记表”填得像模像样。

▶2.1 《人生规划·职业导航》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石嘉伟

一、设计背景和意义

众所周知,高三学生学习量大,压力重,整天只管埋头读书。可到了每年的四五月份面临填报志愿的阶段,不少学生和家长都感到不知所措,迫切希望得到学校的职业生涯方面的指导和建议。但遗憾的是绝大多数学校并没有开设相关的课程进行指导。

其实职业生涯规划作为一个专业,国外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起步,并得到快速发展。2000年后,我国大学才逐渐开设相关课程,提高大学生就业指导研究与实践水平。而目前许多国家的学校在高中阶段就已经开设了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比如,日本高中阶段职业生涯教育开展得很好,政府部门非常重视,由文部科学省颁布“学习指导要领”对相关的职业生涯教育的内容做出规定,国立教育政策研究所中小学生指导研究中心开发的学习计划框架,积极有效推进职业生涯教育,各学校通过各种教育活动开展实施职业生涯教育。

事实上,我国高三学生的学习具有很大的盲目性,正如我校一位学生所说:“高三学业繁忙,面对高考,我们既期待又忐忑不安;面对未来,我们既憧憬又有些迷茫。”学生往往沿着不需要自己思考与选择的既定轨道走入学校,没有规划的意识,而面对这种需要为自己未来做出选择的情景,他们常会感到迷茫而不知所措。普遍缺乏整体规划的意识,不知如何选择以后的学习生活和职业生涯。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们不知为什么而学习,缺乏社会责任感,一个人只有首先具备自我责任意识,才能更好地将其提升为对他人、对社会以及对国家的责任意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高中学生应关注自己的未来与发展,丰富和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道德修养,使自身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使自己的发展更加全面和完善。从而形成对祖国对人民强烈的责任意识,将自己人生的规划与祖国的前途和命运联系起来,自觉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我校已经关注此类问题,从2007年起积极创建“学养”课程,针对高三学生迫切需要了解的职业规划方面知识和普遍存在的没有树立学习理想的情况,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教育,笔者设计并开发了高三《人生规划·职业导航》课程。

二、实施过程

1.设计依据

著名职业生涯咨询大师舒伯将生涯发展阶段分为五个阶段,高中生正处于探索阶段(15~24岁)。《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高中要引导学生增强社会责任感和正义感,学会独立生存,掌握正确规划人生发展的能力”。《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中提出“高中阶段教育内容重点学习规划自己美好的人生”。知名教育专家、著名高考志愿咨询专家、上海交通大学熊丙奇教授认为,“对中学生而言,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意识、能力与技巧,是必修的一课”、“高中生提早准备,为将来的学习生活规划出大致方向和努力目标”。

2.课程设计

(1)课程思路 课程以“树立学习理想、提高学习素养、做好学习选择”为中心开展,以专题教育为线索,注重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学起来感兴趣,体会起来有启发,做起来有方法。

(2)课程目标 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合理进行人生规划,加强职业指导,使学生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增强为自身的发展和成为国家、社会未来的栋梁之才积蓄能量的社会责任感。

(3)课程内容 课程内容的设计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主动适应社会发展,适应学生发展需要,具体内容如下表所示。

img309

例如,理想信念——班主任以主题班会的课程形式和学校团委以业余党校学习形式,引导学生自主地提高自身素质,形成正确的职业意识,将社会责任体现在人生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中。

核心价值——党员教师深入高三各班,开展“党员教师和高三学生面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活动。

公民意识——以18岁成人仪式为载体,开展系列活动,自觉承担一个成年公民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

实践体验——形式多样,体现知识性与实践性的融合。

(4)实施原则

①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在实施过程中应该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地位。教师是课程的设计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目标和具体要求是通过教师来体现。教师通过有针对性的辅导与帮助,把学生思想道德发展推向新的更高的阶段。学生是授受者、学习者、参与者,是积极活动的主体。学生更多地参与课程活动,并在参与中获得更多的机会,积累更多的体验与心得,进而在课程进度中去体验、思考自己的人生发展问题。在课程实施中,我们既注重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主导性和主体性结合起来,加强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性建设,体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客观规律。

②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融合 在课程实施途径上,既抓好课堂主渠道的相关教学内容的认知教育,也以实践体验为重要途径。认知教育中重视社会责任教育的内容和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知道理解课程中的专业学习知识,并能够分析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正确引导他们的思维倾向和价值取向。同时为使课程内容丰富,课程形式多样,课程设计中提供探索与体验的机会,促进学生理性思考,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人生经历,树立学习理想,达到人生目标,达到知行统一。让学生综合学习素养的全面和谐提高。在深化认识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对自己、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我们感到要让知识与学生的活动、体验交织在一起。知识只有成为主体体验的一部分时,才能被学生活用。德育课程实施只有关注学生对生活的体验时才真正是有意义的。

③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相整合 课程设计中有效利用了学校资源开展校内生动活泼的教育活动,同时也在不断发掘教育资源,并有效进行整合,形成教育的合力。我们主动出击,联系关心青少年成长的社区单位,比如豫园、上海科技馆等。还积极发掘人力资源,聘请校外辅导员,具备专业知识的学生家长以及优秀大境毕业生等。我们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为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课程实施创造条件。

④团结协作,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我们把课程纳入学校的“学养”课程中进行整体构建,推动课程的健康顺利发展。把承担课程的主要任课教师从班主任,扩大到全体教师,这样能使教学工作安排具有连续性。只有在教师队伍上能统筹安排,整体考虑,全员育人,配合协作,才能形成全方位的育人格局。

案例介绍

介绍课程中实践体验模块部分的开展情况,如下表所示。

img310

自主(实践模拟)——模拟招聘会。

学生设计制作了“人才信息登记表”。在制作过程中特地请教了在公司人力资源部工作的学生家长,在他的指导下,学生的“人才信息登记表”填得像模像样。

模拟招聘会设在学校二楼体操房,当天人头攒动,一百多人把体操房挤得满满的。有的手拿个人简历,左顾右盼;有得满脸焦急,寻找伙伴;有的阅读招聘广告,兴奋异常;有的三五成群,交流应聘技巧。在精心搭建的招聘单间内,贴着五颜六色的招聘广告,从招教师、公务员到机械师、软件编程工程师;从应聘总经理、CEO到医生、律师,涉及就业面极广。招聘者认真提问,应聘者侃侃而谈。

自主(实践模拟)——模拟面试。

如在“公务员”招聘摊位上,主聘人(教师)追问,左右助手观察、记录。

摘录面试片段:

主聘:你怎么理解公务员“公”的内涵?

应聘者:天下为公,大公无私,做人民的公仆。

主聘:你赞同戴罪的功臣林则徐是公务员吗?

应聘者:不完全是,但他为民着想,造福一方的精神值得学习,特别是“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已成为现代公务员的座右铭。我欣赏他为民把生死置之度外的气度。

主聘:据说公务员往往是糖衣炮弹攻击的对象?面对这样的攻击你会怎样对待呢?

……

前面学生的应聘还没有结束,后面已挤满了人,都在聆听和思索。

活动中,学生是主角。从前期准备、活动策划、组织安排到举办现场,亲自掌勺,招聘者、应聘者都由学生扮演。还设计了海报,利用课余时间,四个模拟公司的负责人聚在一块,设计公司简介、标志,拿起手中的画笔,张开想象的翅膀,一展创意和绘画才能,亮丽的公司海报为招聘活动增色不少。

自励(访谈对话)

学校引入社会师资,以成功案例(利用学长和家长的资源),现身说法实现某一职业理想需要做好哪些准备等,引导学生尽早发掘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启发学生更多了解职业特征,给学生上了一堂别开生面的“职业生涯规划课”,让他们了解社会的同时也加深了对自我的认识。

如,邀请了成功人士王丕易先生讲述了他的创业历程,从中看到了创业的不易,也知道了想要成功绝非易事,也无捷径可走。为此,学生感到必须拥有坚持不懈的意志力,才能在社会激烈的竞争中,创出属于自己的天地,用不断奋斗的勇气和信念,在职业的路上成功摸索。

请来了2000届的学长介绍他的成长经历和工作经历,从中看到了他作为一名物理生,如何选择了法医专业,最后又怎样去参加司法考试,做了一名律师。从学长的阐述中,学生们认识到首先要努力学习,这样才能像学长那样考入理想的学校。其次应多从社会中吸取经验,把握准确的形势,多学习一些与自己专业沾边的专业知识,这样,以后在职业选择中机会才能更多。因此,不仅要努力学习,更要多学习专业知识,这样才能更多地接触社会,吸取更多的社会经验,从而走向成功的道路。

学生家长介绍年轻时的人生规划以及之后的历程。她的人生路使学生感悟到:人的一生无疑会遇到许多的机遇、挫折和挑战。面对机遇时,有着明确人生规划的人将多很多底气。每个人都是普通人,都可以凭借自己的坚持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精彩。

自省(测评探讨)

将学生所做的“职业价值观测评问卷”进行了分析和归类,分别从“对他主义”、“美感”、“智力刺激”、“独立性”、“经济报酬”、“安全感”、“人际关系”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的性格剖析,帮助学生认识了自我的性格优势、性格劣势,分析了“曾经做过什么”、“学习了什么”、“最成功的是什么”、“最适合的又是什么”。班主任根据这些问卷所反映的情况,对班级学生整体的职业取向和存在的偏执认识予以指出,这也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有了新的看法,如今的大学也已经不再是职业生涯的起点,必须从现在开始就要磨炼自己,增加社会经验,用多角度的新眼光看待当今的社会。

在师生互动探讨“个人职业规划”(附:制作个人规划图)的环节,部分学生的个人见解和职业理想使大家开阔了视野。

实施效果

只有让学生在活动中留下情感记忆、获得深刻体验,才能发挥德育课程的育德效果,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国家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摘录几位学生的感言。

学生感言:教师更深入的问题引发我们更深的思考,也让我意识到设计自己的未来人生不是教师和家长的事,而是自己的事,社会中更需要自己的独立与能力。然而从中也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新的动力,鼓励我现在必须更努力地学习,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职业规划,实现自己的理想。

学生感言:“人才招聘会”让我们走出校园,走进各个行业领域去探索、去发现,让我们主动地关注自己的未来,关心社会的需求,让我们从旁观者转变为参与者、实践者,让我们为自己的未来作一个规划,树立人生目标,明确努力和前进的方向。离开招聘会的我们,自信地说:“我的未来不是梦,我的舞台我做主!”

学生感言:成人仪式让同学们意识到自己成人了,当戴上成人帽、手捧宪法时,我们实实在在地觉得自己成人了,而聆听了党员教师的宣讲后,引领我们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培养我们积极向上的人格理想。激发了我们的学习动力。职业导航课程让我们将远景规划立足自己的实际并付诸行动,更加贴近我们的学习生活。

高三《人生规划·职业导航》课程受到学生、家长一致好评,同时也引起了《新民晚报》、《劳动报》、《中学生报》等多家媒体的关注,他们主动上门做了跟踪报道。如2009年5月9日《新民晚报》以《从18岁到60岁的人生——大境中学组织学生提早开展职业人生规划设计》为题报道我校高三年级的职业规划活动,颇具影响。

三、实践反思

1.为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精神,有关部门应制订相关课程的框架和内容,并能提供一些教育素材给基层学校,以便学校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

2.学校的教育资源有限,应尽快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才能调动起社会各方面力量,如企事业单位、社区、妇联等。另外,任课师资队伍建设培训也急需解决。

3.进一步开发有价值的校本课程。

最近在学生中开展的调查结果:

(1)职业定向和就业准备指导需求,如图4-5所示。

img311

图4-5

(2)选科和选课指导需求,如图4-6所示。

img312

图4-6

《人生规划·职业导航》课程在树立学生学习理想上起到了一定的积极效果,但从调查数据分析,仍然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笔者认为应从高一就开始进行课程建设。

参考文献

[1]熊丙奇.高中生职业生涯规划八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魏潾,李广才.大学生职业生涯指导——规划、发展、未来[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

[3]张智强.大学生职业规划与人生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谷峪、崔玉洁.日本高中阶段的职业生涯教育[J].素质教育大参考,2011(2B)

[5]佘双好.现代德育课程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