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例三 以自主评估为抓手 提升学校管理效能
——新会中学自主性评估机制研究的实践与思考
上海市新会中学 单立芳 方 蕾
一、新会中学自主性评估实践的背景
2007年12月,普陀区启动发展性督导“学校自主性督导评估”课题研究工作,基于对校情及发展需求的深入分析,我校积极争取参与了该课题的研究,并获得了首轮试点的机会。
争取参与课题研究,基于对学校实际情况的判断分析。近年来学校发展遭遇瓶颈,办学规模萎缩,生源质量下降,发展前景堪忧。但是,压力即动力,若能因势利导,也能突破困境、有所作为。于是,新任校长到岗后,经广泛调查研究,确立了依托“学校自主性评估”研究项目,强化规划引领学校自主发展的功能,认真实施《文理融通,和谐奋进——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2007~2010年)》三年发展规划的工作目标。
二、新会中学自主性评估实践的进程
三年中,我校坚持“实践中完善、反思中提升”的研究策略,先后开展“专项评估”、“级组评估”和“部门重点项目评估”,对落实专项工作、推动教研组建设,尤其是在执行学校发展规划统领下的各部门年度重点项目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历程如下:
1.第一阶段:局部试点(2008年2月~2009年1月)
采用专项和级组评估形式,开展“岗位练兵”专项评估和“英语教研组”级组评估,积累自主性评估工作的初步经验。
(1)2008年2月~2008年8月 制定《新会中学自主性评估工作方案》,成立自主评估工作机构,形成三级指标及具体指南。学校组织力量开展“岗位练兵”专项自主评估工作。
(2)2008年9月~2009年1月 学校组织力量对英语教研组开展为期两周的自主评估。通过评估手段的综合应用,对该教研组教学及管理质量进行诊断。
当然,实践中也产生了有待解决的问题,例如,专项、级组评估与学校规划、年度计划的匹配度还不够高,自主评估机构的组织实施偏行政化。由此,在“自上而下”行政管理与“自下而上”自主管理间建立沟通媒介,成为第二阶段须解决的问题。
2.第二阶段:全面应用(2009年2月~2010年8月)
将年度工作要点转化为若干部门重点项目,以健全工作机构、规范工作流程、完善工作制度为目标,探究“部门重点项目评估”制度。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党、政、工合力推进项目实施的民主管理格局,获得教职工普遍认同。
(1)2009年2月~2009年8月 学校组建由党支部、工会、骨干教师、区内专家组成的校内评估组,编制评估工作流程图,明确操作环节和具体方法,对各行政部门的9项重点项目进行评估,并通过教代会对该项工作的制度及成果给予肯定。党支部申报《党组织关于开展自我评价工作的制度研究》课题研究,助推自主评估研究。
(2)2009年9月~2010年8月 学校在发挥评估机构功能、健全工作制度、完善三级指标方面做探索。加快落实学校发展规划,进一步明晰工作目标,精简重点项目为6项。试行重点项目招标制,广大党员、骨干教师加盟评估组,全体教职工都参与了评估工作相关调研,成为校长科学决策的参谋和助手。
实践中产生了新的问题:伴随评估组规模的扩大,提高该机构成员的专业信度,对培训工作提出较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如何巩固校长、党支部、教代会“中心”、“核心”和“民心”关系,需要以制度成果的形式体现出来。
3.第三阶段:反思提升(2010年9月~2011年8月)
(1)2010年9月~2011年6月 确立“部门重点项目评估”制度为校本管理制度。从校内选拔部分思想觉悟和专业素质均较高的教师,经培训后参加新一轮学校重点项目督评。这部分教师由教研组长、校教育教学能手和入党积极分子组成。
总结《文理融通,和谐奋进——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2007~2010年)》规划达成情况,并在梳理办学经验的基础上,制定《课程引领,自主发展,构建和谐校园(2011~2014年)》新三年发展规划。确立“完善以‘自主性评估项目’为抓手的学校管理制度”实验项目。值得充分肯定的是,新三年发展规划的酝酿、制定,均依托自主性评估工作机制开展。期间,学校就课题推进情况向市督导室专家做专题汇报。
(2)2011年7月~2011年8月
依据普陀区课题组工作推进要求,全面盘点本校开展自主性评估工作机制研究的经验与不足,撰写研究案例并梳理研究资料。尝试借鉴“发展性目标评价模式”理论,完善相关制度及流程,提高评估信度与效度。
三、新会中学自主性评估实践的思考
自主性评估机制研究中,“谁来评估”、“依据什么评估”和“怎样评估”是三个根本性问题。“谁来评估”解决的是评估主体的选择问题。“依据什么评估”关注的是评估标准的制定问题。“怎样评估”则涉及评估工作流程及基本方式。
1.对评估主体的思考
教师的智慧,是学校发展最宝贵的资源。自主性评估工作的目标诉求,即是追求行政决策制定的科学性、决策执行的有效性、反思提升的即时性。在第一阶段专项评估和级组评估操作中,我们发现,个别教师某种程度上因迎接评估而产生类似消极的情绪体验。必须承认,这有可能会干扰后续工作。所以,应激发每位教师规划学校发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成为学校发展决策的参与者、执行者和反思者。
如何组建校内项目评估组,做到既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评估过程中的专业水平,同时亦能体现民主管理特征呢?通过反复研究,学校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工会主席、骨干教师为主体,包括外聘专家、学生与家长代表共同参与的项目评估组。
2.对评估指标的思考
2009年,通过组织全员性问卷调查、召开座谈会等形式,课题组对《文理融通,和谐奋进——为了每一位学生更好的发展(2007~2010年)》规划实施情况进行中期小结,在修订规划的同时,确定若干重点推进项目。评估指标的制定由行政项目组与项目评估组协同完成。具体是:行政项目组负责人制定重点项目预期成果的形式及要求,项目评估组则在全面考量评价的可行性、规范性的基础上,结合项目组预设目标,制定出契合每一项重点项目的评定标准。于是,“5+20+X”评估指标体系中的第三级内容、评价要素得到了充实,并为各部门重点工作持续推进奠定了基础。例如科研部门的“文理融通综合校本课程开发”、政教处的“零距离工坊”、工会的“教师自修合作计划”等项目均已实施2~3年,项目特色逐步显现。
3.对评估流程的思考
(1)自主性评估工作流程图,如图10-1所示
图10-1
(2)重点项目自主性评估操作步骤
①项目设计环节
a.行政部门根据学期计划,对照评估指标制定项目计划书。
b.校长室与部门负责人共同研究,改进项目计划书。
c.项目组招标,项目负责人听取项目组成员建议,改进项目计划书。
d.项目评估组广泛听取建议,提出项目计划改进建议。
②项目实施环节
a.项目组落实项目计划,对照评估指标进行自评。
b.校长室两周一次对各项目组运作情况进行协调。
c.项目评估组对照项目计划,广泛听取建议,每月一次反馈校长室及项目组。
③项目评估环节
a.项目组对照评估指标,完成自评及项目实施总结。
b.项目评估组开展期末评估,完成学校督评工作报告。
c.召开教代会审议评估报告。
d.校长室以项目完成情况为依据,做总结评价及反思。
(3)完善多方沟通机制
自主性评估的重要基础,是完善多方沟通机制。教育主管部门对基层单位的行政督导,针对性强,涉及面广,是全面检测、诊断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有效载体。另一方面,在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命题下,学校自身应善于在自主办学与特色办学方面有所突破。如果能够达到让项目评估组参与行政项目的设计、实施、完善和总结整个过程,其作用值得肯定。
项目评估组采用的沟通形式包括:
①党政沟通 校长(行政项目组负责人)与书记(项目评估组牵头人)就学校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及部门重点工作交换意见,就学期末部门重点项目完成质量进行评价,纳入干部绩效考核。
②行政项目组与项目评估组沟通 包括学期初沟通、学期中反馈和学期末评价。沟通采用评估组成员与项目负责人直接交流、每月一次行政会议意见反馈和民主意见征集等文件资料反馈等。
③行政项目组和项目评估组内沟通 前者,由校长与部门负责人交流,改进项目计划,协调工作条件,保证项目实施。后者,依托评估组理论及操作培训、工作交流等活动形式展开。
④全体教职工层面交流 项目负责人、评估组成员均可以根据工作需要,广泛听取教职工对重点项目推进的意见,利用问卷调查、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收集意见与建议,从而实现教职工参与学校管理的预定目标。
四、新会中学自主性评估实践的成果
事实证明,这一管理制度的探索是富有成效的。
(1)形成了一套制度 我校建立了自主性评估工作流程,建立和完善了沟通机制,形成了会议制度、信息收集制度和考核奖励制度,自主性评估制度运作已成为我校管理系统中的常态工作机制。
(2)锻炼了一支队伍 实践中,干部们树立了尊重事实、调查研究的管理作风;培养了虚心倾听,问计于民的民主意识;掌握了关注过程,实践反思的工作方法。自主性评估机制研究已成为本校中层干部培养的核心项目。
(3)培育了一种文化 教职工大局观增强,视野不断拓展,支持学校决策,形成了上下一心的学校文化。2009年以来,学校连续获得普陀区和谐事业单位、普陀区先进教工之家、普陀区教工最满意单位等荣誉。应该说,荣誉的获得离不开教职工对学校发展的贡献。
五、新会中学自主性评估实践的反思
1.对自主性评估工作目标的再认识
作为一种具有创新意义的教育评价形式,自主性评估具备教育评价的基本功能,即导向功能、诊断功能、激励功能和交流功能。这也意味着,我们不是单纯追求教师、学生对学校管理行为的认同。自主性评估工作的意义在于:教师、学生作为学校主体,对学校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信息进行测评、整理、处理、分析和诊断,在充分沟通和恰当反馈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学校发展的建设性意见。
2.对自主性评估工作流程的再认识
作为一种“决策—执行—反思—完善—再执行”的自循环系统,自主性评估与教育评价的基本过程相吻合。其具体过程包括:制定评估方案、实施评估方案、撰写评估报告、评估结果反馈等。尤其需要强调的是“制定评估方案”和“评估结果反馈”两个阶段。制订方案阶段,我们应慎重研究评估标准,使之符合教育目标、科学理念及参与各方的需求。结果反馈阶段,我们应对评估机构自身的评估工作质量开展评价,如评估报告的针对性、被评估者的接受程度等,以此保障自主性评估工作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有序性。
3.对自主性评估工作参与者培训的再认识
作为一种主要依靠本校力量开展的自主教育评价活动,评估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评估工作的质量。而对评估者的培训,我们认为可以采用集中培训与行动研究相结合的策略。集中培训层面,可针对教育评价原理、评估指标设计、信息数据处理等专题项目进行学习,同时辅之以国家教育方针、法规、政策精神宣讲。而行动研究层面,则建议在“重点项目评估”过程中展开专题研讨、个案研究。最后,考虑到现代教育的开放性特征,如具备相应条件,我们建议切实发挥学生家长、社区代表的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