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本课题研究的立论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研究指导思想,以人才成长、成才规律为研究基础,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综合素养为研究目的,以教育综合改革为研究抓手,通过研究力图突破上海人才发展的体制瓶颈,创造人才培养的新局面。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指创新人才培养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根据上海未来12年教育发展的需求,建议政府尽快出台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创新人才培养的体制与机制研究

课题组

一、内涵解读

(一)创新人才的内涵和特征

关于创新人才,认识的角度不同,对其概括和描述也不尽相同。本课题研究报告将创新人才界定为:能够孕育出新观念,并能将其付诸实施,取得新成果的人。创新型人才一般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强烈的探索问题的兴趣和欲望。这种兴趣和欲望是促使他们在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不断发现问题、分析思考和寻求真理的强大动力。

二是良好的意志和个性品质。学生的个性发展是培养创造性的基础,因此,创新型人才必须具有进取心、自信心,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锲而不舍的毅力,有不畏权贵、坚持真理的勇气,有“自由的意志,独立的人格”。

三是批判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大凡创新型人才,敢于对已有知识、结论甚至主流社会思想提出质疑和挑战,或者能对某些事物和社会现象、社会弊病进行评判,形成独到见解。他们有着透过现象深刻洞察事物本质、预测事物变化趋势的能力。

四是开拓精神与实践能力。创新型人才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开拓精神,思想解放,勇于竞争,具有为实现社会理想而献身的精神;另一方面头脑冷静,能客观准确分析判断,在多种可能中选择较优行动方案,并付诸实施。

(二)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的内涵

体制和机制本来是管理学的一对概念范畴。人们通常认为,体制是指组织体系内的机构设置和权限划分,机制是指机构的具体实现和运作方式。

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是指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的机构设置、组织落实、模式创新、环境优化、人力资源开发等。本课题研究的立论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研究指导思想,以人才成长、成才规律为研究基础,以增强学生的创新综合素养为研究目的,以教育综合改革为研究抓手,通过研究力图突破上海人才发展的体制瓶颈,创造人才培养的新局面。

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是指创新人才培养运行过程中各构成要素由于某种机理形成的因果联系和运转方式。它要研究创新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各个侧面和层次的整体性功能及其规律,包括其运行所依据的原理和原则,运行过程的状况即运行中各个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和创新人才培养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本课题研究的立论重点并不在于一般地分析创新教育系统,而是力图通过对创新人才培养系统动态运行过程的研究,对多因素、多变量的创新人才培养作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刻画,从而达到实现创新人才培养运行机制的最优化的目的。

二、上海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育观念的传统化,使学生缺乏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

我们的教育是以知识积累第一,能力培养第二,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注重照文理解,轻怀疑求新;重概念内涵,轻形象直观;重知识积累,轻心理素质;学生的概念推理能力强,动手能力差,缺乏求新求异的创新精神。

(二)政府管理模式单一化,制约了学校自主办学能力和学生创造力

我国行政管理模式根深蒂固,政府职能错位、越位现象依然存在。学校普遍同质化,缺乏特色、缺乏个性,政府包办一切,学校被动执行,特别是基础教育阶段的学校自主办学能力缺失,导致学校自主发展的内源动力严重不足,致使教育创新受到一定的制约。

(三)课程教材体系不完整,弱化了学生综合知识结构和探究能力

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课程偏多,课程内容偏深偏难。新教材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结论性、陈述性的知识较多,有争议的素材较少;教材采用演绎式组织方式较多,反映归纳过程的较少,英语、语文等部分教材容量偏多。学校在落实课程方案中存在的重要问题是实施三类课程不均衡,关注基础型课程的多,关注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的少;关注中考、高考科目的多,关注非考试科目的少。

(四)课业负担控制不到位,学生的创新时空严重缺失

学生课业负担主要表现为“四重四轻”:学生考试负担重,生活负担轻;智育负担重,德育、体育、美育和劳技教育负担轻;学科课程负担重,活动课程负担轻;动脑负担重,动手负担轻。

(五)教师自身的创新能力不足,钳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生成

教师教学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综合知识,面窄力弱;教学策略,费时费劲;课堂指导,顾此失彼;教学节奏,张弛无度;拓展升华,画蛇添足;辅助手段,喧宾夺主。课堂教学中存在“三维”目标落实虚化、教材内容把握泛化、教学过程有形无实等现象。

(六)实践教学机制不健全,削弱了学生动手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机制不健全,实验教学缩水,社会实践活动流于形式,造成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实验教学发展缓慢,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的现象普遍存在;实验教学的基础设施陈旧,器材设备老化,人力资源缺乏,配套软件不足,根本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七)考核评价机制不合理,抑制了师生创新能力的提升

考核评价的不合理表现为:在教师评价上,侧重教学效能,忽视专业成长,侧重用外在压力激励教学,忽视用内在动力激励教学创新;在学生评价上,仍以筛选为主要目的,以考试为主要手段,以分数为考量标准,关注学生学习结果大于关注学习过程,关注学生认知能力大于关注实际能力;在学校办学评价上,教育行政部门还是把学生的中考、高考的成绩作为衡量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评价指标,导致学校和教师加班加点操练与升学考试有关的科目。

(八)综合素质培育机制未健全,影响了学生创新意识和技能的培养

学生创新素质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校基于生存的压力,教师基于考试成绩排名次的压力,学生基于家长和升重点学校的压力,只注重基础知识学习的稳扎稳打,这样必然导致学生负担过重、兴趣丧失、视野狭窄,缺乏对问题的分析和判断能力,形成思维定势;中小学生不会进行也不愿进行创新思考,好奇心逐渐减弱,缺乏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能力较为薄弱,习惯于课本学习,围绕书本接受知识,围绕训练册操练解题技巧,创新实践体验较为薄弱,缺乏开拓进取心,创新意志品质较为薄弱;自我中心思想突出,团队合作精神薄弱;由于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使得大多数中小学生双休日、节假日赶往各种文化课补习班、培训班,多数学生都被排斥在科技活动之外,创新思维和创新技能缺乏。

三、创新人才培养体制与机制的可行性策略建议

(一)更新教育观念,创设创新人才成长的校园环境

——创设一个适度的物质环境。提供学生创新学习活动的舒适场所,使学生保持良好的创新心境。

——创设一个健康的心理环境。让学生自由探索、民主讨论,以此开阔思路,丰富想象,产生强烈的求知、求新欲望。

——创设一个通畅的信息环境。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新信息,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保持旺盛的求异、求新心态。

(二)制定人才成长规划,完善创新人才底部培养体系

1﹒制定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

根据上海未来12年教育发展的需求,建议政府尽快出台创新人才培养行动计划。如:“科学家、院士进校园行动计划”——科学家、院士走进中小学校开展专题讲座并指导学生的课题研究;“创业人才进校园行动计划”——创业成功人士进校园,进行励志教育和创业教育以及职业规划指导;“科技创新基地学校创建计划”——建立中小学科技创新基地学校、中学生学科竞赛基地学校、职业创意设计基地若干个;“建立创新教育指导团队行动计划”——建立由高校教授、中小学学科骨干教师、职业技术能手为指导老师的创新教育指导团队;学生创新课题研究行动计划。

2﹒推进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空中楼阁”,要从基础教育抓起,形成厚实的底部。基于此,中小学校要在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切实改变教与学的方式,将探索知识、研究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引导学生逐步具备创新的思维习惯;重视实验课程改革,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推理能力和判断能力;拓展课外教育活动,开发学生自身潜能,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与人沟通交流的能力;重视创业课程建设,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思维批判性。

(三)依托高校合作办学,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范型

创建“基础教育创新试验区”。杨浦区自2003年以来,采取政府主动、区校联动、区企互动的运作方式,探索出了“三区联动”发展新路。依托高校合作办学,已进行了10年的实践与探索,并取得了可以借鉴的成果,可在杨浦区先行试验。

设立由杨浦区教育局牵头的“依托高校合作办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研究项目,探索基础教育与大学合作办学,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模式、策略、路径,促进合作互动,共享资源优势,提升办学品位,推进课程改革,积累创新人才培养的经验。

开展大学附中文化现象研究,对近年来涌现出来的新的大学附中如何办出特色,真正实现基础教育与大学文化对接,进行深入实践研究,积极探索走班制、学分制、选课制为特点的“高中大学化”路径。

建立中学大学连读机制。借鉴国外经验,在14所高校集聚的具备条件的杨浦区先行试点,制定高中大学连读试行方案,让优秀学生提前进入大学学习。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究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

建设高中与大学相衔接的拓展型及研究型课程。鼓励高校与有条件的高中共建课程、共享课程及有关实验实施,共同制定校本课程建设标准及评价标准,高校帮助高中教师开展专业研究。

(四)完善课程教材体系,探究资优学生培育路径

构建支持创新素质培养的功能型课程标准,把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纳入学科课程目标体系,修订和降低部分教材的难度,增加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素材。基础型课程减少知识的总量;拓展型课程增加自主选择的比重;研究型课程增强开放性。

大力开发课程资源。学校人力资源、物质资源和社会资源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在科学配置教师资源的同时,要进一步强化相关设施的使用效益,整体发挥学校课程资源在教学改革中的效应。充分利用社区优质资源,为学校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课程开设创造充足条件。

开设基于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与创新技能”的拓展型课程。采用学分制,规定各年段的学生必须修满的学分要求。重点培养学生发散性、逆向性、综合性的思维,加大训练学生的学习能力、观察能力和探究问题能力的力度。

(五)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建设一支创新型教师和校长队伍

建立开放的教师来源制度。为适应上海新一轮发展需要,必须建设一支开放的、来源多样的、具有竞争力的结构优化的教师队伍。这既是培养创新性人才的需要,也是教师自我发展提高创新能力的需要。

建立创新人才资源库,鼓励社会中的创新人才到学校任兼职教师,为学生授课或开设讲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建立以培训创新能力为主题的教师教育制度。形成市、区、校三级培训网络,将创新的内容纳入教师的全员培训,并使之制度化。以建设培训课程体系为纽带,建立大学、教育研究机构、中小学教师培训联合体,形成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格局。

创建教育联合体,构建有效教学研讨机制。提倡各学段有效衔接,建立区域内创新教育联合体,倡导区域内实验性示范性高中与一般高中的接对联手,共建创新教学联合体,发挥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的优质资源辐射效应。建立跨区域创新教学联合体,鼓励学校跨区域的教学经验与案例的交流。建立由学校、科研机构、社会团体、企业共同参与的创新教学研究联合体,整体设计创新教学的课程和教学方案。

建立国际师资培训基地,定期选派优秀教师到国外进修、访问、讲学,建设一支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队伍,推动教师教育国际化进程。

实现教师教育培训方式的转型。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教育相结合、国内培训和国外进修相结合、集中轮训和业余自学相结合等形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培训格局。

(六)强化实践教学,构筑人才综合素质培养的新模式

加强体验式教学。教师创新教与学生创新学并重、引导与自学结合;课内教育与课外教育并重、校内与校外结合;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从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洞察力出发,加强实践环节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构建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优化传统实验的设计,侧重生活中的小实验,开发以传感器、数据采集机和计算机为核心技术的现代化实验系统,加强学生自主设计实验。

建立作业新体系。作业要体现学生发展的需求,重视基础性、增加选择性、体现时代性;要优化作业的结构与组合,加强整合、强化有效、强调均衡;要纠正课堂作业重知识轻能力、重结果轻过程、重演绎轻归纳的偏向;要创新作业设计思路,增加探究性作业、开放性作业、体验性作业。

(七)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程,构建综合素质评价体系

制定一系列有利于鼓励创新的办法措施。比如设立学科竞争机构,建立相应的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将课外的科技活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形式多样的学生实践活动都纳入创新人才培养的大系统,予以统筹考虑。

完善中小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指标体系。不论是高考升学的选拔标准,还是优秀学生的评选标准,都要考虑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等因素。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模式,将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作为升入高一级学校的一项参考依据。

建立多元的教师教学评价机制,不将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指标,激励教师开展创新教育,大胆探索有效教学,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中考高考命题增加问题解决、创新素养、应用能力的内容;扩大实验性示范性和现代寄宿制高中自主招生规模,增加对自招生综合能力的考查要求;扩大高校自主招生规模,增加对自主招生探究问题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等创新素质的测试;打破“一考”定终身,建立多次考试和录取的高考制度,为学生成才提供机会。

(八)拓展教育国际化视野,构建创新人才成才的竞争机制

构建从幼儿园到高中纵向衔接的双语教育体系。以国际通用语为课程语言和教学语言,为学生设计与世界一流科学技术和先进教育同步的国际化双语课程。

鼓励中外学生交流互访、组织国际修学旅行,积极吸引外国留学生,增加学生对不同文化的直接体验,加快培养国际化优秀人才。

引进国际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来上海办学,鼓励各级各类学校开展各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引进国际课程,拓展国际视野。

发展国际教育服务,政府扶助办好一批现代化、综合性、特色型、高水平的国际学校和外商子女学校。

课题承担单位: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局

负责人:邵志勇

课题组成员:胡振凯、张根洪、向玉青、张群、康士凯、谢应平、徐向东、徐国民、胡国华、凌岭

参考文献:

[1]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关于深化教育综合改革 进一步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若干意见

[2]丁薛祥.第一财富:2005年度上海人才强市战略研究.上海: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5

[3]李宣海,沈晓明.教育:塑造未来奇迹的创造者.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4]顾明远,朱永新.中国教育家展望21世纪.山西:山西出版社

[5]丁钢.创新:新世纪的教育使命.教育科学出版社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