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等教育系统党的建设研究综合报告
课题组
第一部分:成绩与基本经验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上海高校党建工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遵循高校党建规律,适应时代要求,体现上海特色,结合高校特点,创造性地把中央要求与各高校实际结合起来,深入研究新情况、新问题,以改革创新的精神状态、思维方式、思想作风和工作方法,走过了不平凡的历程,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为推动上海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证。
一、坚持把落实党对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作为高校党建的首要任务
坚持将党的中心工作和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作为高校党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围绕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这个中心抓党建,是上海市高校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之一。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的深入推进和科教兴国战略的全面实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上海的高等教育同时面临着如何为上海的经济社会发展、为实现“四个率先”提供更多的人才、智力支持的重任。上海高校系统党建工作在把好方向、管好大事、促进发展和确保稳定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坚持正确办学方向,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师生头脑;坚持党管人才的原则,积极营造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氛围;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不断增强高校科学发展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坚持党的政治核心地位,努力维护高校稳定乃至社会稳定。
二、坚持把提高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整体素质作为高校党建的关键环节
高校领导班子是高校改革和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发挥着把握方向、驾驭全局、凝聚人心、团结带领的重要作用。始终坚持把建设高素质的高校领导班子作为高校党的自身建设的基础环节,是上海高校党建的重要启示和宝贵经验。具体做法是:选优配强,重视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会训结合,加强领导班子办学治校能力建设;探索实践,努力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三、坚持把夯实基层党组织作为高校党建的基础工程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基础。按照党中央的统一部署和工作要求,在上海市委和市科教党委(教卫党委)的领导下,上海高校党组织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大力推进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探索和实践,主要包括:改进基层组织设置、扩大党的工作渗透力;创新党的工作方式、提高党组织的向心力;拓展服务师生渠道、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
四、坚持把“一线、一流、青年”作为党员先进性建设的主要抓手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和党的活动的主体,党员队伍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重要基础。上海市高校党组织始终抓好党员队伍的先进性这个基础工程,以此带动党建工作的提升和推进。具体表现为:突出宗旨意识、增强党员教育管理的有效性;结合高校特点、加强大学生党员培养的针对性;立足机制建设、探索永葆先进性的自觉性。
五、坚持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为高校党建的重要内容
近年来,上海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思想观念初步确立,整体工作全面推进,重点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通过建章立制、重视辅导员队伍建设,研究探索、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以生为本、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等举措,学科和教材建设成效显著,队伍建设迈出新步伐,方法途径不断创新,育人环境明显改善。
对上海高校党建与思想政治工作近30年,尤其是近五年的成就与经验进行总结,有利于更好地认识新的历史条件下以改革创新精神做好上海高校党建工作的重要性,有利于更好地认识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有利于更好地提高办好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高等教育的自觉性。
第二部分:问题与情况预测
党的十七大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战略部署。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就是突出理论联系实际,紧扣实践要求,加深对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认识,切实解决影响和制约科学发展的实际问题。在总结高校党建经验和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冷静地分析新形势、新条件下高校党建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上海高校党建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受习惯思维、旧式观念的影响,上海高校党建包括思想政治工作存在一些与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不适应、不符合、不一致的情况,需要我们认真反思。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以人为本理念尚未作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予以确立;党内民主建设有待进一步推进;校一级领导体制还存在认同上的差异和行动上的不协调;转型期社会的浮躁心态给高校带来一系列负面影响;党内形式主义、教条主义的顽症并未完全根治。
二、中长期情况预测
1.今后5—10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党内的民主意识和全民的民主意识都将明显上升。由此带来党政工作的开放性、透明度大大增加。“我讲你听”、“居高临下”的工作方式,只有一种声音、一种色调的思维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当时的民主氛围。社会主义民主在不断发展,而资本主义的民主制度和思想也会混迹其中,企图取而代之。两种民主思想和制度的斗争将会十分激烈。党的建设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必须顺民主潮流而动,不断适应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同时又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
2.今后5—10年,随着我国国际政治、经济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增强,对国际事务参与度的提升,各种国际问题的发生对中国的影响也呈加大的趋势。在这种情况下,意识形态的多元化的影响会迅速加大,国际问题的多变性、敏感性、尖锐性、突发性等性状和特征将鲜亮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组织和个人的判断能力、预测能力、承受能力、应对能力将显得格外重要。我们的党建和思政工作,如何主动适应这种新局势,而避免陷于被动局面,是一个必须研究的课题。
3.今后5—10年,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深入人心,人的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事关人民群众的群体利益的社会问题将大量出现。与此同时,社会事件的“个人化”和社会思想的“个性化”倾向也显著增强。这给党建和思政工作带来了必须面对的新课题:如何善于把工作做到“群体”,又如何善于把工作做到“个体”?在这过程中,又如何发挥好党组织这个“群体”的作用,同时发挥好党员这个“个体”的作用?
4.今后5—10年,随着网络技术的高度发达,网络世界的规范性和灾难性将同步增长。网络道德问题被提到更显著的地位上来。与此同时,生命科学的发展带来的人文与社会问题,尤其是法律与伦理问题将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在这种形势下,党建与思政工作也面临新的挑战,要准备应对前所未遇的难题:从人们社会活动的新形式、新渠道、新途径,到人的心灵深处的新的伦理道德、思维方式问题。
5.今后5—10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进一步发展,及其在社会上作用地位的进一步提高,社会对高校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它要求高校领导班子更具敏锐性和前瞻性,它要求高校教师队伍有更高的师德水准和学术水平,它要求高校学生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建和思政工作无论在班子的执政能力建设、教师的整体素养,还是学生培养质量方面,都能站在新的起点,体现新的气象,达到新的高度。
第三部分 对策与导向把握
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加强高教系统党的建设,核心是改进和完善党的领导;加强高教系统党的建设,关键在于搞好党的自身建设。上海市高等教育系统党建工作,必须把“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把以和谐社会要求为共识的党群一致关系建设作为基本目标,建立以国际化大都市为社会背景的体制和机制。为此,就高等教育系统党建工作提出如下对策与建议。
一、创新高校党的思想建设的机制
党的思想建设,即用马克思主义来教育和武装全党,克服和改造党内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工作。它是党的政治、组织、作风、制度、纪律等各项建设的基础,也是党保持先进性和坚强战斗力的根本保证。我们认为,高教系统党的思想建设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下工夫:
1.建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融入机制。
2.建立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以人为本”的工作机制。
3.推进党员永葆先进性的学习机制。
4.探索永不僵化永不停滞的自查机制。
二、创新校级领导班子建设的机制
高校领导班子是高校改革发展的领导者、组织者、推动者。培养和造就一批高素质的党政领导人才,使领导班子始终保持蓬勃的生机和旺盛的活力,是高校党的建设的关键环节。
1.完善党委领导下校长负责制的运作机制。
2.健全民主集中制为指导的决策机制。
3.构建班子内部相互支持合作共事的协调机制。
三、创新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机制
干部队伍建设是高校党的建设的重要任务,是高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努力开创高校党建工作的新局面,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不断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用科学的制度、民主的方法、良好的作风、严格的纪律,把人选准用好,不断完善干部队伍建设的新机制。
1.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的干部选任机制。
2.构建切实有效的干部教育培养机制。
3.形成严格规范的干部管理监督机制。
四、创新高校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机制
二级学院党的建设是高校党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直接关系师生切身利益、直接关系学生发展成长的领域。探索和完善与二级学院发展相适应、与党对高等教育要求相适应的工作新机制,是当前切实推进高校党的建设的需要。同时,要创新基层支部和党员工作的机制。
1.确立二级学院领导机制。
2.增强基层党支部凝聚力机制。
3.突出党员先进性评价机制。
五、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机制
学生党建工作是高校党建格局中最为基础、最具特色、最有活力的组成部分,是高校党的育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对于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抓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只有在理念和机制上积极创新,才能保证和促进大学生党建工作健康、持续、稳步发展,使大学生党建工作进一步形成继承、创新、规范、高效的科学化工作模式。
1.以先进理念为指导的大学生党建领导机制。
2.以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为导向的学生党员培养机制。
3.以开放系统为载体的大学生党建评价机制。
六、创新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形势、任务与挑战,要求高校党的各级组织都要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重要地位,切实加强对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同时,又要结合新的形势、任务要求,创新思想政治工作的机制。尤其要十分重视加强对群众组织的建设和领导,通过发挥工会、共青团、妇委会、民主党派等群众组织的作用,来共同做好思想政治工作。
1.领导好工会、共青团、妇委会工作,发挥好教代会作用。
2.加强同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的联系,做好统一战线工作。
3.做好民族工作、宗教工作、侨务工作等,调动一切积极因素。
4.广泛联系学生会、研究生会和社团,发挥学生组织的能动作用。
5.尊重关心离退休老同志,发挥其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和威望优势。
结 束 语
在中长期改革与发展中,党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须把握好以下几个导向:
第一,加强党建工作,加强党的领导,并不意味着党委去包办学校的一切事务,相反,应该充分调动基层组织和群众团体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各级行政组织的能动性。党委起把握方向、统揽全局、综合平衡的作用,最好不要事事冲在第一线。
第二,强化专职学生政工干部,强化辅导员队伍,在当前是完全必要的,但要避免过分强化专职人员,而导致削弱广大教师教书育人的功能。同理,加强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与教学,以及教师队伍建设,在当前是完全必要的,但要防止单一地强化这门课,而导致忽略专业教师在教学中贯彻德育教育的功能。
第三,党建和思政工作立意要高,重心要低,一味高调,容易陷入“假大空”。因此,在党建和思政工作的内容上,建议引入公民意识与公民素养教育、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并在此基础上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道德品质教育。
第四,网络文化在今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将成为影响青年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并将对全社会的道德层面产生一系列的冲击。因此,大学生的网络道德问题必然是未来大学生思政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第五,民办高校的党组织在校内所处地位、办学主体与资金来源、组织体制与工作机制、外部环境诸方面,同公办高校党组织有明显差异,但在把握办学方向、培养合格人才、发挥党的先进性、以改革精神创建一流业绩上,不存在任何区别。上海应该为民办高校的发展创造更加宽松有利的环境,促使中国一流水平的民办大学在上海崛起。
课题承担单位:上海师范大学
负责人:林樟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