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伦理视角解读
黄 昀
晏阳初(Y.C.JamesYen,1890—1990)是被称为“平民教育之父”的我国著名的平民教育家。作为“社会良心”的知识分子,晏阳初一直以“除文盲,做新民”为宗旨,实践着“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古训,终身立志于摆脱“愚、贫、弱、私”的平民教育。
一、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伦理意蕴
(一)平民教育的含义及宗旨
晏阳初1924年为平教会拟订“平”字会徽,解释“平”字上横线代表有训练的思想、有规律的理性;两点则表示平等、公正;两点中间的十字架是一个平教会员应有的一颗心——耶稣基督的心。平民教育首先是民众平等,其次是教育机会平等,最终实现天下太平。平民教育的对象,狭义指一般失学的青年和成人;广义包括一般粗通文字而缺乏常识的男女。
1923年中华平民教育促总会成立,宣布“除文盲、做新民”为其根本宗旨。晏阳初对此有明确的阐述,“我们内受固有文化的陶育,外受世界共同新潮的教训,自觉欲尽修齐治平的责任,舍抱定‘除文盲、做新民’的宗旨,从事于平民教育的工作外,别无根木良谋”。晏阳初深刻认识到20世纪“知识是生存竞争必不可少的东西”,无论个人或国家,“其优胜者,必定是知识超越的!其劣败者,必定是知识低下的”。当时中国虽有四万万同胞,但其中三亿以上是文盲,是国家的老愚民。故“除文盲”是整个平民教育的基础。相对而言“做新民”是平民教育的目标。晏阳初认为,“中国的问题千头万绪,但最根木的问题在于‘人’。从事‘人的改造’的教育工作,成为解决中国整个社会问题的根本关键”。为此他主张必须从根本上提高国民素质,使民众成为健康的、有知识有道德的国家公民。
(二)平民教育的内容
晏阳初认为要实现“除文盲、做新民”的宗旨,就要从四个方面的教育来救治当时的“病症”:“以文艺教育救愚,以生计教育救穷,以卫生教育救弱,以公民教育救私。希望中国人,人人都是富有知识力、生产力、强健力和团结力的新民。”这是晏阳初及其同仁在深入调查研究中国现状基础上探索出的,适合改善农村现状的平民教育内容。
1.用文艺教育治愚,增加知识力,启迪民智
中国农民自古因没有读书受教育的机会,逐渐形成种田的粗人以及不能识字读书的心理。晏阳初却认为“使人民认识基本文字,得到求知识的工具,以为接受一切建设事物的准备”。他与同仁先后研究制定了3420字的通用字表,1320字的基本字词表;编辑出版了千字课本、自修课本、文艺课本以及各类平民读物。他们不仅重视文字的传授,更注重对民众进行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鉴赏能力的培养。在艺术方而搜集民间绘画、歌曲,编辑整理画苑、乐谱、历史图说挂图、幻灯片等,还推广无线电广播,培训农民剧团、组织戏剧公演。晏阳初及其同仁以多种形式培养民众的知识力,开启了他们的智慧,激发麻木的中国农民对未来生活的希望。在其教育影响下,民众自发集资建造平民学校、戏院,主动参与改造自身的建设。
2.用生计教育治贫,增长生产力,改善民生
读书激起农民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但不等于就实现各种美好的希望。于是晏阳初领导的平民教育又研究改善经济的工作。在农业生产方面,训练农民最低限度的现代农业知识与技术,并以“表证农家”的方式推广,如选种、园艺、畜牧等,使他们应用农业科学提高生产力;在农村经济方面,面对“生产的增加,不能完全改进农民的生活,更重要的是——农民经济组织”。他们教育农民利用经济合作方式组织自助社、合作社、合作联合会等,解决农民的借贷、购买、运销等问题,消除中间商的盘剥。科学技术的运用、经济组织的建立、农村手工业的发展使得农民收入增加,这为整个农村改造提供了经济基础。农民通过参与生计教育一方面受到科学的生产技术培训,认识到自己的力量,另一方面改变了农民靠人吃饭的传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现代公民的训练,全面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
3.用卫生教育治弱,增强健康力,保健民力
平教会在定县调查时了解到全县人口有3%因缺乏医药而死亡。绝大多数农民缺乏卫生知识与卫生习惯,以致环境肮脏、妇婴卫生不良、传染病流行。因此晏阳初及其同仁一方面实施卫生教育,使人人成为健康的国民,以培养其身心强健的力量;一方面创建农村医药保健制度,山村到县组成有系统的、以县为单位的保健组织。县设保健院,每区设立一间保健所,每村有一名保健员,保健员由受过专门训练的平民学校毕业生同学会会员担任。他们带着保健箱到农民家里巡诊,以保证他们最低限度的健康。卫生教育的开展,避免因贫无法治病,因病加剧贫穷的恶性体弱循环的出现,从而提高了民众主观的卫生意识和客观的卫生环境,达到保健民力的效果。
4.用公民教育治私,增大团结力,弘扬民德
晏阳初认为:“我们办教育,固然要注意文艺、生计、卫生,但是我们不要忘记根本的根本,就是人与人的问题。”因此平民教育注重公民教育,注重通过教育力量发展社会团结,启发国民自觉自治的能力,培养奉公守法的精神。如通过农村自治、农民自卫等方式培养公共心、训练团结力。公民教育一方面是政治教育,另一方面可认为是生活教育的提升,它贯穿于其他教育之中。为实现这一目标,社会活动中公民教育必须培养他们认识到没有公德心,不顾国家社会的前途,只想自己的祸福利害,常常会损害别人与集体的利益,也不可能真正保全自己的利益。平民教育致力于培养热忱奉公、注重团结、利于社会发展的公民,以弘扬民德。
晏阳初认为四大教育应连锁结合,因为平民所面临的种种基本问题,诸如贫穷、文盲、疾病、公民意识差等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以前的农村办农业者不问教育,办教育者不问卫生,因而成绩很少。四大教育是为“解决整个生活的困难”,是真正为贯彻“除文盲、做新民”的教育宗旨而服务。
由此可见,平民教育的思想内容与农民生活需要融为一体,与当时社会现状紧密结合,也突破了以课堂教育为全部内容的旧教育藩篱,使科学与知识走进千家万户,成为农民改造自身、自然和社会的有力工具,以培养他们做“整个的人”。
二、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伦理解读
(一)平民教育要民本性与平等性结合
晏阳初70多年始终不渝致力平民教育,正如其在《九十自述》中说,“‘三C’影响了我一生,就是孔子(Confucius)、基督(Christ)、苦力((Coolies)”。晏阳初生于书香家庭,经过父子相传师徒相授,“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经世大同的理想和修齐治平的抱负等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给晏阳初的幼小心灵播下种子,影响了他的一生。留学时他对西方资产阶级提倡“民有”“民享”“民治”的政治和法律理论有了深刻的理解。基督教的博爱精神,在其感悟中深深印在他的心中。同时,晏阳初在法国战地与华工相处的一段特殊经历,让他发现苦力的“苦”与苦力的“力”,深含的意义在于民众有变革自身和改变环境的潜力。因此,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从含义、宗旨到内容都是以民为本,从实际出发虚心向民众学习,以平民需要为重,立志使其做“新民”。
传统教育在层层选拔的“科举制”主导和影响下,广大贫苦大众被排除在外。民国时期新教育采用新的内容和方法,却只能停留在城市的少数人身上。晏阳初的平民教育与他们最大不同在于教育的对象——平民化。晏阳初认为:“人的人格本来平等,原无上下高低之分;因为社会制度不良,一部分人有受教育的机会,一部分的人没有受教育的机会,于是各人的学问、德行显然的不同,人格的上下、高低即由是而判别。”因此,平民教育的对象是不分贫富贵贱,以平等性追求教育,实现人格平等。而且平民教育注重从现实需要、民众心理出发,教育方法史更符合实际,这更激发民众读书的自觉,真正体现了教育平等。晏阳初希望在制度未经根本性改良之前,通过实现教育机会的平等,使人人都有机会发展,以实现社会公正、世界和平的理想境界。
(二)平民教育要科学性与基础性结合
晏阳初认为平民教育是“用科学的方法解决农民问题的一场科学运动”,他把科学的理念引入农村,用科学的知识、技术武装农民、改造农业。晏阳初强调,农业科学家要走进农村与农民交流,农民才能从情感上接受农业科学家的建议,才能理解科学知识并加以运用。而且农业中存在的问题也需要农业科学家深入考察才能真正知道。因此他要求平民教育的专家要有科学家的头脑,运用科学的原理和方法,按照科学的步骤来进行科学的实验,由小及大。长期的实践证明,晏阳初提出的“农民科学化”、“科学简单化、实用化、经济化”,对改善农村的落后现实,帮助农民理解、应用现代科学知识、技术起到了显著的作用。
在四大教育中,识字文艺教育增加知识力,启迪民智以治“愚”生计教育是解决“贫”的问题,从生产、经济各个方面的农民基本生活着手;卫生教育是解决“弱”的问题,注重大众的卫生健康与科学医药的设施,确立乡村保健制度,以保持农民最低程度的基本健康;公民教育是解决“私”的问题,对其施以良好的公民训练,使他们有最低限度的公民常识、政治道德,为地方自治打下基础。四大教育均从农村的基础性入手,从农民的基本需求入手,着实解决农村亟待提高的基本现状。正因其基础的有效性被广大农民接受,并被积极地加以推广,它们在相互联系中,整体地提高了农村的生产力和农民的生活水平,改变了农村的面貌。
(三)平民教育要创新性与重德性结合
平民教育是中国独创的教育体系。它不是抄袭前人或西方人的模式,也不是主观上计划或方案,而是通过深入调查和反复实验摸索总结出来的。它针对中国农村存在的贫、愚、弱、私的四大病症,创新性地推行符合实际的平民教育模式:在教育内容上,兼顾生计、文艺、卫生、公民四大教育,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思想生存现状,提升整个民族素质,为社会改革打下全面的基础;在教育形式上,广泛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二个途径,并利用图片、幻灯、影片等多种方式,将知识技术送到每一个农民心中,创新性地实现了其教育的宗旨。
晏阳初领导大批留学归国的知识分子和大学生们自愿下乡,喊出“欲化农民,必先农民化”的口号,他们首先重视自身的德性、德行,深入民间与农民一起生活共同解决问题。同时四大教育最终指向平民素质的提高,完成“造人”的教育目的,使平民具备“新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公民主动参与集体的意识,从而团结的公德心加强。没有平民教育,定县实验中农民思想不可能有如此大的进展,形成良好的民风、民情,产生辐射全国的广泛的影响力。
民本性与平等性、科学性与基础性、创新性与重德性是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重要而鲜明的特征,是其教育理念的体现。它们显示了平民教育鲜明的伦理特色,具有浓厚的人文底蕴,从而得到平民的赞成、拥护、支持。
三、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的伦理评价
(一)强调“民族再造”,促进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
教育救国论在20世纪初空前高涨,在“改造国民性”思潮的推动下,晏阳初深信农村衰败主要是由于农民无知和社会混乱。为挽救民族危亡开展的平民教育,其思想丰富了近现代中国教育思想的内容,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农村发展的进程。因为它的教育对象不再局限于少数富家子弟,而是广大平民大众。他们意识到农民受教育的程度关系到整体国民素质的提高和近现代化的实现。教育的内容上开展文艺、生计、卫生、公民四大教育,把教育与建设相结合、与生活相结合、与思想道德提升相结合。中国传统教育和民国时期新教育与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严重相脱节,培养的学生除具备书写功能外没有一技之长。教学方法上,改变过去教育限于课堂教学的状况,使得教学延伸到家庭社会。晏阳初把教育的着眼点定位于整个农村和广大农民,从多方面注重培育现代意义上的人,使农民由传统人向现代人转变,为“民族再造”打下坚实的基础,从根本上推进了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发展。
(二)改革精英教育,促进教育大众化的实现
精英教育模式已不适应、不能满足农民素质的提高和农业现代化的实现。精英教育模式下只强调基础教育的发展,增强少数特权的优越感,面对职业教育、扫盲教育、成人教育几乎是一片空白;青壮年农民、升学无望的青少年和失学儿童不可能接受教育,从而无法具备适应近现代社会的能力。这样的教育不能对农村地区的经济改善和思想文化建设起到显著的作用,不能为国家危亡作出重大贡献。晏阳初深刻地意识到中国传统的和西式的精英教育不能真正救国,他们都忽视了当时占中国人口85%的农民。面向广大民众的平民教育,使每个儿童、青壮年、老人都有接受到良好教育的机会,而且“在教农民读书认字中,注重教育的知识大众化、实用化,从而促进农民认识的提高、知识的丰富,全方面提高农民素质。在整体上也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晏阳初平民教育思想中,教育机会均等、教育切实面向大众化的思想和做法值得借鉴。
(三)知识分子融入民间社会,发扬苦干实干的奉献精神
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不仅启迪着我们的教育,更深深地警示了知识分子。他以身作则带动一大批高级知识分子自愿落户农村,用科学知识参与农村社会改造,为农村、农民转变积累知识准备、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实现作为“社会良心”与“文化精英”的知识分子应有的使命与价值,体现了非功利的关怀与公共良心。
现代知识分子作为科学知识的继承传播者和社会良心的代表,应义不容辞地承担起提高平民素质的社会职能。我们知识分子应走出“书斋”的说教,打消传统思想的自视清高“上智下愚”的心理,主动融入农村,“与平民共同生活,向平民诚心学习;共同计划,共同工作”。以平等的心态对待农民,尊重农民的情感,与农民真诚的交往。要发扬苦干实干的精神,把所学知识加以“简单”、“实用”、“经济”地与农村生产和生活实践相结合,以自己的科学知识影响农民、改造农村。这样我们的知识分子一方面会发现蕴藏在劳苦大众身上的无穷伟力,了解农村农民的真实与迫切需要,在深层次上体悟人生的真正价值;另一方面也会发展和完善本专业知识,使所学得以更实效的应用,有了真实的社会实践经验。知识分子要像晏阳初提出的那样融入民间社会,发扬苦干实干的奉献精神,这是我们现在时代的迫切需要!
人的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核心,“以人为本”是现代社会的主流思想。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农村、农民的现代化是中国现代化的关键。晏阳初平民教育的思想实践为我们提高农民素质、改变农村现状提供了可行的思路与先验。我们只有深入农村,了解并改造农业、农民,中国的“三农问题”才能顺利解决,中国的现代化才能真正早日全面实现。
(黄 昀 乐山师范学院教科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