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充分认识网络的弊端和危害是高校理论工作者必须有的一个危机意识

充分认识网络的弊端和危害是高校理论工作者必须有的一个危机意识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过度使用网络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依赖,游戏中的刺激、交友的轻松自由、不健康内容的诱惑,产生“网络成瘾症”,简称IAD。主要表现为上网时间长且难以控制,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犯罪行为发生。有研究表明,我国上网人群中有IAD症状的比例为6%,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高达14%。促进网络性格的形成。同时,对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许多隐患。

一、充分认识网络的弊端和危害是高校理论工作者必须有的一个危机意识

随着网络的迅速普及,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互联网从根本上改变了“80后”“90后”的这两代人的空间和时间的概念,而这些是现代高校学生群体的主流。网络的普及引发了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对人们的行为模式、道德取向、政治态度、心理发展、价值观念产生了严重影响,主要表现在:[5]

(1)自控能力下降。过度使用网络使青少年对网络产生依赖,游戏中的刺激、交友的轻松自由、不健康内容的诱惑,产生“网络成瘾症”,简称IAD。主要表现为上网时间长且难以控制,正常工作、学习、生活受到严重影响,甚至有犯罪行为发生。有研究表明,我国上网人群中有IAD症状的比例为6%,在青少年中这个数字高达14%。

(2)促进网络性格的形成。对互联网虚拟世界的依恋,人机对话和以计算机为中介的交流,容易使人的性格脱离现实社会而产生异化,产生孤独、紧张、恐惧、冷漠和非社会化等网络性格,网络性格的形成严重损害了学生心理健康,使得许多迷恋网络的高校学生不愿意接触现实社会,有消极对待社会的倾向,甚至严重的有发展成对社会的仇视心理,这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开展无疑是巨大的挑战。

(3)传统的价值观念日益淡化,道德观念渐渐模糊给高校德育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互联网是个信息宝库,但同时对于综合信息能力不强的青年学生而言又是一个信息垃圾场。由于各种信息混杂,而青年学生本来的判断力有限,处于容易被煽动的年龄阶段。盲目迷恋互联网,极易使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产生倾斜,网上暴力、色情、欺诈等使青少年的道德观念淡化,更有甚者走上犯罪道路。同时,对维护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许多隐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