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新世纪,高等教育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踏上三尺讲台,也就意味着踏上了艰巨而漫长的育人之旅。怎样才能做一名好教师呢?我认为,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是教师最基本的道德素养。一个教师只有热爱学生,才会依法执教,无微不至地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才会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竭尽全力地去教育学生;才会自觉自愿地约束自己,规范自己的言行,更好地做到为人师表、廉洁从教。
2000年2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不仅要教好书,还要育好人,各个方面都要为人师表”“敬业爱生、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广大教师的殷切希望,也是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基本要求。
1.爱岗敬业,做遵纪守法的表率
热爱教师的职业,爱岗敬业是做好教学工作的前提。既然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就要尽心尽力,每一种职业都是社会的必要组成部分,不要这山望着那山高。每一个人都是平凡的,在平凡的岗位上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就是伟大的。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教师的道德示范力量是不容忽视的。孔子说过:“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对于一个正处在生长和发育阶段的学生来讲,在他的道德信念形成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鉴别能力,其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往往受外界因素影响很大,因此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可能是他(她)模仿的对象。所以,我们的每一位教师都应当严格要求自己。古今无数事例证明,育人单凭热情和干劲是不够的,要教书育人,为人师表。江泽民同志说过:“教师是学生增长知识和思想进步的导师,他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影响,一定要在思想政治上、道德品质上、学识、学风上,全面以身作则,自觉率先垂范,这样才能真正为人师表。”温家宝总理最近也指出:“让为人师表成为每个教师的行为准则”。为人师表,要注重在“表”字上下工夫。在生活中,言谈举止、音容笑貌都必须符合为人师表的师德原则。在语言上要文明礼貌、文雅得体,在仪表上要端正庄重、整洁大方,在待人接物上应热情诚恳、严己宽人,时刻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所以,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教师必须从严要求自己,做到用自己美好的人生理想和信念去启迪学生,用纯洁的品行去感染学生,用自己美好的心灵去塑造学生。
2.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加强教师道德建设的根本问题是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来武装头脑,提高教师的理论素质。教师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不管是哪门学科的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都要进行德育的渗透。因此,教师应当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学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作为自己的修身之本、立业之本;真正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社会的今天,教师更应该不断地完善和提高自身的素养、武装政治头脑,才能在经济改革的大潮中傲然挺立,保持人民教师的光荣本色。
3.关心学生、爱护学生、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
我国现代教育家夏沔尊说:“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称其为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面对的不是冷冰冰的产品,而是一个个有着鲜活生命,正在茁壮成长的孩子。如果说智慧要靠智慧来铸就,那么爱心要靠爱心来成就。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强调:“教师要树立育人为本的思想”“热爱学生,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教书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尊重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关爱学生是师生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自尊,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这是一种心理上的需求,但尊重是相互的。学生是有自己思想和行动自由的独立个体,被平等对待是一大愿望,能得到老师的尊重对学生是极大的精神激励。尊重学生的实质是把学生当作和自己一样有尊严、有追求、有独特个性特长、有自我情感的生命个体,从尊重学生出发,建立新型的现代师生关系,教师要进行必要的角色转换,要从传统的师道尊严中摆脱出来,要从家长的威严中解放出来,要从唯一正确的师长的假想中醒悟过来,学会倾听,学会理解,学会宽容,学会欣赏,懂得赞美,善于交流,成为学生成长的伙伴,成为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和鼓励者,成为“学生的同志和朋友”。
4.刻苦钻研,加强自身的素质建设
到底怎样做才能塑造一个好老师的形象,让学生喜欢上你呢?我认为教师专业水平的高低是学生喜欢的标志之一。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四大支柱,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支撑起教师的人性,高超的教育智慧支撑起教师的灵性,宽阔的课程视野支撑起教师的活性,远大的职业境界支撑起教师的诗性。是啊,一个没有丰厚的文化底蕴的教师,根本不可能给学生的生命铺上一层温暖的、纯净的底色。博学多才对一位教师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我们是直接面对学生的教育者,学生什么问题都会提出来,而且往往“打破沙锅问到底”。没有广博的知识,就不能很好地解学生之“惑”,传为人之“道”。但知识绝不是处于静止的状态,它在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每时每刻都在日新月异地发生着量和质的变化,特别是被称作“知识爆炸时代”“数字时代”“互联网时代”的今天。因而,我们这些为师者让自己的知识处于不断更新的状态,跟上时代发展趋势,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显得更为重要。否则,不去更新,不去充实,你那点知识就是一桶死水。
5.适应形势需要,勇于改革、勇于创新
江泽民同志提出,一个没有创新能力的民族,难以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这就要求教师要改革传统的传授知识的做法,不断学习新知识,研究新课题,培养自身创新能力。面对21世纪,国际竞争更趋激烈,科学技术发展迅速,这对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需要广大教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树立新观念,研究新问题,提出新方法,寻找新规律。那种墨守成规,抱着死东西不放的旧思想、旧方法已不适合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也难以培养出思维敏捷的创造型人才。为了培养具有锐意进取精神的跨世纪的新一代,教师必须具有探索研究,开拓创新的精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