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理念要求

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理念要求

时间:2023-03-09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所以,自我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贴近”的姿态,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群体的发展情况。

二、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的理念要求

《意见》中明确指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坚持以人为本,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这对革新理念、实现大学生自我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包括以下几点。

(一)教育目标: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

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教育工作的核心和主要内容之一。只有在思想上真正热爱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才会自觉地在学习工作中发挥主观能动性,才会发自内心、由内而外地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努力奋斗。在此基础上,为了适应当今时代对德才兼备、素质全面、能够挺立知识经济潮头的新型人才的需要,为了满足当代大学生全面成才的殷切期望与迫切要求,也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着眼于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大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共同提高和发展。因此,自我教育必须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指导学生自主、自发、自觉地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要以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德与才,缺一不可。自我教育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二)教育过程: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新生教育、专业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实践就业教育等有机结合,进行全方位、全过程的自我教育

要增强思想政治教育、自我教育的实效性,就必须根据学生各个成才阶段的真实需要,努力从教育过程方面探索新的突破。自我教育是主体教育,需要从认知到实践的完整发展,尤其需要将“过程”与“方位”相结合,全方位地将其渗透、贯穿到主体成长、学习的全过程之中。这就要求我们着眼于青年学生的现实需要,引导其进行从学术活动、心理活动、文娱活动到社会实践的全方位的自我教育;同时也要求我们着眼于青年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和成长阶段特征,引导其进行自新生入学、在校培养直至离开学校走上工作岗位的全过程的自我教育。不仅将自我教育工作贯穿学生成才始终,还要将自我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其他教育形式有机结合,达到“养成教育”的良好效果。

(三)教育关系:提高教育工作者的自我教育意识,发挥受教育者的积极性

教育工作者在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对受教育者有着巨大影响。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水平和人格风范,直接影响着受教育者对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取舍及精神世界的构建。如何提高教学水平,增进他们的自我教育意识,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充实、形式更生动,使受教育者能够进行充分的自我教育,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此过程中,教育工作者更需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在人格和精神上,为受教育者树立一个具体而鲜活的形象,使学生“见贤思齐”。此外,教育工作者尤其要树立自我教育意识,处理好教育与自我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与鼓励学生自主进行自我教育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教育工作者必须有更强的组织协调能力,引导、帮助受教育者的自我发展,设定正确的、具体化的、切合实际的、与社会发展相一致的自我教育的目标,并通过体制建设使自我教育保持正确的方向和轨道;另一方面,教育工作者还要放手让受教育者发挥其主观能动性,真正促进青年的向上的进取心,达到自我教育的效果。

(四)教育姿态:以人为本、贴近学生,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

任何一个有着鲜活生命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都是能够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而不是高高在上的。单向“灌输”的教育方法之所以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不仅在于其不能调动受教者的主观能动性,也在于其只立足于教育者自身的认知乃至臆测而脱离了实际情况的发展。自我教育关注的是人的自觉行为,其本身即是“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只有不断随着学生群体情况的发展而发展才能具有生命力。所以,自我教育必须贯彻以人为本的思想,以“贴近”的姿态,更及时地了解学生群体的发展情况。要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教育过程中,随时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调整教育思路,改进教育措施,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