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人格对话中被引导的创造——我的阅读观与四步读书法
信息时代,知识爆炸,书籍如云,阅读,是现代人必须学会的生存技能。
要学会阅读,首先要树立明确的阅读思想。
阅读,是读者与作者心灵交流的历程,是信息交换的快捷途径。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受到作者的影响和教育,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激励和提升。因此,阅读不只是知识技能的吸取、积累,更是读者与作者“人格的对话”,心灵的交流、是文化的传承和“学会做人”的资本的积淀。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哲人萨特的这一表述有两重含义,一是“阅读引导”,二是“阅读创造”。
“阅读引导”是阅读的条件。阅读是读者(学生)、文本、指导者(老师)之间的多向交流。老师、同学指点方法,答疑解惑。而读者自己的知识积累,阅读经验才是最重要的阅读引导。
“阅读创造”是阅读的结果,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见解就是“创造”。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再加上读者“阅读条件”和“阅读引导”的差异,阅读的感悟就应该是五彩缤纷的。“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应该是阅读者个性的感悟。应试教育钦定的那种阅读“标准答案”,是对阅读的最大损害。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日新月异的浩瀚书海中阅读,必须掌握方法。“阅读方法”这个人类文化传承的话题,数千年来一直被读书人孜孜不倦地探求:韦编三绝、凿壁漏光、囊萤映雪、悬梁刺股……汉语成语中有多少这类古人读书的故事代代相传。晋代作家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梁朝学者刘勰主张读书要“披文入情”,宋代大儒朱熹提出读书贵生疑,新中国第一代革命家徐特立“不动笔墨不读书”,还有那脍炙人口的“读书百遍,其义自见”,都是文化名人对阅读方法的总结。各种读书方法,数不胜数,这里介绍我在阅读中实践有效的“四步读书法”。
“四步读书法”,的学法口诀共20个字:初读感大意,再读悟中心。三读理层次,四读联想评。下面具体做些操作解说和示范。
第一步,“初读感大意”:即是“整体阅读,整体感悟”阅读材料的大意,弄清“说了些什么”。整体感悟,宏观把握,是提高阅读准确度的好方法,这譬如欣赏金字塔的雄伟,如果眼睛盯在一块块石头上,体会到的只能是石料的质量;欣赏长城的磅礴,只有登高远眺,一览那蜿蜒群山的雄姿,才能感悟它的雄伟,如果眼睛盯在一块块造墙的砖上,就绝没有挺拔巍峨,而只有枯燥与无聊。阅读开始就把眼光聚焦在字词句,语修逻上,其效果就与观长城寻砖头一样。“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是很难准确把握文章主旨,更容易忽视与作者的心灵交流、人格对话,从而感悟文章的深意和作者的情感的。
第二步,“再读悟中心”: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再选择重点部分进行阅读。这次阅读的目标是“明白阅读材料表情达意的主旨,弄清主要说了什么”。这一步阅读不能游离词句,而是要“钻进去”,要从对文章重要词句含义的理解以及从文中蕴含的重要信息的筛选入手,“披文入情”,才能“直逼主旨”。
第三步,“三读理层次”:这是在弄清文章主旨,明确“主要说了什么”后,进一步探问“怎么说的”?这就从内容的理解转向对文章结构和写作特点的探究,从作者思维的流程,文章结构的逻辑关系,表达的特点方面探究感悟,既能深化对内容的理解,更有利学习、借鉴别人表达的技巧,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第四步,“四读联想评”:又由局部回到整体,从文中“跳出来”,浏览回顾,联想拓展,鉴赏评价,弄清“说得怎样”。这一步是从零碎知识到系统整合的过程,从感性认知到理性认识提升的过程。用浏览的阅读速度,回顾阅读的收获:得到了哪些新鲜、生动的信息?体验了哪些真挚、动人的情感?受到了哪些富含哲理的启迪?品味了哪些语言文采的风姿?当然,伴随着思考要进行积累。不但积累在记忆中,还要积累在笔记中。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就是对读书做笔记的最好肯定。
阅读是无比丰富的积累,阅读积累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如果说阅读感悟是艰苦的耕耘,那么积累运用就是快乐的收获。“阅读积累”如果只重视“耕耘”,而忽视“收获”,就是“不完整的阅读”,这就是读书收益不大的根本原因。因此,阅读一定要重视积累,不但积累妙词佳句,鲜活信息,还要积累“人格”,即是对作者蕴含文中的“思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也要筛选、吸纳、贮存。
阅读积累时,“不动笔墨不看书”是一个很好的积累方法。如果有条件,把这种手写笔录的文字积累再发展为“不开电脑不读书”,即是边阅读边把感悟、摘录信息直接输入电脑,更能提高整理、运用的效率。同学们不妨试一试这种现代阅读积累法。
下面以读朱自清的《春》示范一下“四步读书法”的运用:
第一步整体阅读全文后,掩卷回思,明确了这是一篇描写“春”的文章,从自然的变化到人的活动,表现了春的美丽和无限生机。如果读一遍还得不出这个整体印象,那就再读,或者用浏览的方法多扫视几遍,直到能说出大意为止。
接下来按自然段阅读,边读边用笔概括段意,然后浏览各段段意,从整体的角度对文字作些调整,得出文章是从:“山、水、太阳,春草、春花、春风、春雨,人在春天的活动,春天的比喻”这些方面写春的,而赞美春的“新、美、健壮,充满生机、充满希望,”的主旨就明晰可见了。
随后,又从文章的结构,语言的特点以及将自己读过的其他写春的文章来联想、比较、评价、鉴赏,文章的特色就出来了。
“四步读书法”在应试中也很有效。下面就是“四步读书法”在考场解答“阅读题”时的变式口诀:
“整体阅读感大意,定点阅读明题意,思考阅读寻答案,审读表达酌字句。”也略作一些解说。
第一步“整体阅读感大意”:快读全文,总体感受文章大意,弄清“说了什么”;
第二步“定点阅读明题意”:首先是阅读试题“题干”,读懂题意,弄清“问了什么”;随即确定解读方向,选定阅读区域,带着问题阅读选定的文段;
第三步“思考阅读寻答案”:根据问题指向,在相应区域“解读问题”,弄清“应该怎么答”,构思并用笔拟就答案;
第四步“审读表达酌字句”:审视阅读草拟的答案,1.是否“准确”?2.是否“通顺”?3.能否增添文采?确定之后,清晰抄写。
以上是笔者对阅读的理解和阅读方法的探究。常言道:方法是求知的捷径。对于方法的正确态度应是“重视方法但不拘泥于方法”,正所谓“法无定法”。借鉴别人的方法,在阅读中实践并总结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刘晓白
“四步读书法”阅读教学模式的实践
1.模式的理性追求
阅读是被引导的创造。
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与作者心灵的对话。
阅读是教师正确引导下的学生个性化的体验。
阅读是有规律、可操作的过程。
2.模式实践、研究成果
2000年开始在中小学生学习指导中实践,2006年《读写舫》发表。
2006年以来,在全县高中语文教学中倡导、推广研究。田家炳中学李爱平、李定芳、李云易、唐勇等教师坚持实践,反映效果不错。
2007年,大足田家炳中学科研课题组更大范围推广探究。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